寶寶多久學會自主如廁?媽媽改正這些引導方式,寶寶更快學會如廁

2020-08-27 膩膩媽

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爸爸媽媽都用了多長時間,才讓寶寶完全學會自主如廁呢?

對於我家膩膩,我是在她2歲半開始進行如廁訓練,大概3個月的時間,膩膩基本能夠自主如廁了。

剛開始,我以為膩膩已經學得很快了,沒想到其他寶寶更快。

莉莉說:「我寶寶1歲半如廁訓練,一周搞定。」

空空說:「我女兒兩歲四個月開始戒的,用了10天左右就會叫了,基本上沒尿過褲子。」

艾米說:「我女兒之前抗拒坐馬桶,兩歲半給她看了下學上廁所動畫片,當天就要會了。」

呀~這是真的嗎?在下甘拜下風。不得不佩服,寶寶的學習能力真是一個比一個強。

不過,每個寶寶都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學得很快,幾周到幾個月就能學會了,也有的寶寶很晚才學會自主如廁的寶寶,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久。

比如:和膩膩同班(小班)就有一個4歲的寶寶還在穿著尿不溼上幼兒園;閨蜜朋友家的寶寶從2歲半開始如廁,到3歲半才完全戒掉尿不溼……

如廁訓練的關鍵人物是寶寶和爸爸媽媽。只要寶寶生長發育指標正常,爸爸媽媽也能正確地引導寶寶如廁,不管寶寶是快一點學會還是慢一點,都沒有太大的問題。

不過,相對於快一點學會自主如廁的寶寶,慢一點的寶寶會增加爸爸媽媽很大的工作量。我想,如果可以再快一點,爸爸媽媽肯定是希望能讓寶寶儘快學會自主如廁。

其實,除非是寶寶本身不在乎脫掉尿不溼這件事,即便尿溼褲子或尿不溼裡的便便捂著屁屁也不覺得難受,不然的話,拉長寶寶如廁訓練的時間可能就是爸爸媽媽的訓練方式出了些許問題。

爸爸媽媽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過這些行為:過早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給寶寶穿開襠褲;給寶寶把屎把尿;反覆提醒或強迫寶寶如廁;寶寶出現「如廁事故」就發脾氣……

過早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

一項研究表明,18個月以下的寶寶,如廁訓練所需的時間更長,通常到4歲之後才能完成相關技能。而那些2歲左右才開始進行如廁訓練的寶寶,大概只需要半年時間就可以掌握了。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主要是因為18個月以下的寶寶,生理條件和各方面的能力都還未成熟,也就是說寶寶的身體還沒有準備好,寶寶可能還不能準確地感知到尿便意,也無法通過爸爸媽媽的引導而掌握如廁技能,不懂得向爸爸媽媽表達便意。不管多早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寶寶都必須等到兩歲左右,身體已經準備好了,才可能學會自主如廁。

而如果爸爸媽媽過於拔苗助長,寶寶的身體反而會受到傷害,這樣就會拉長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的時間。所以,爸爸媽媽一定不要過於著急,如果寶寶還太小,身體還沒有準備好,那就請爸爸媽媽再等一段時間。

待寶寶兩歲左右,且每次將尿尿和便便排在尿不溼都會感覺不舒服、彆扭,能聽懂爸爸媽媽比較簡單的指令,也能夠自己穿脫褲子。大概這個時候,再來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是更合適的。

給寶寶穿開襠褲

很多爸爸媽媽一談到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就會想到要給寶寶穿開襠褲,認為這樣,寶寶在如廁的時候會更方便些。其實,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並非要給寶寶穿開襠褲,而是應該給寶寶穿上訓練褲或者小內褲

穿開襠褲的話,寶寶的私處就會暴露在外面,這樣對寶寶的隱私、衛生、安全都是不利的。寶寶的私處裸露在外,而寶寶自己又並不會去在意這個細節。寶寶經常會席地而坐,在地上爬,玩耍,這些都會讓寶寶的私處直接接觸外界的灰塵、細菌、病毒。而且,當寶寶的私處直接接觸地面的時候,地面的小碎沙、小顆粒會刮傷、磕傷寶寶的私處,可能會引起寶寶尿路感染,甚至對生殖器帶來一定的傷害。此外,這樣也不利於寶寶的性別意識和隱私意識的建立。寶寶可能會認為光著小屁屁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給寶寶穿開襠褲,也可能會養成寶寶隨地大小便的習慣。而一旦寶寶養成了隨地大小便的習慣,也會非常不利於寶寶的如廁訓練,會拉長寶寶如廁訓練的時間,為什麼呢?

之前的文章就已經說過,如廁訓練就是要幫助寶寶建立馬桶與排洩的關係,讓寶寶知道有尿意、有便意就要去廁所,坐到馬桶上排洩。而穿開襠褲隨處大小便,則恰恰違背了這一點。寶寶容易走到哪裡就排到哪裡,比如:寶寶在戶外有尿意,可能會躲在花叢旁尿尿,甚至直接在原地尿尿。當寶寶習慣隨處大小便之後,就會很難引導到馬桶上去尿尿。

所以,不管是為了幫助寶寶更好的學習如廁,還是從寶寶各方面的保障來說,都建議給寶寶穿上小內褲,再穿上小褲子,而不要讓寶寶穿著開襠褲,光著小屁屁。

給寶寶把屎把尿

也有爸爸媽媽會覺得,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就要給寶寶把屎把尿。其實,如廁訓練和把屎把尿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就是要訓練寶寶像大人一樣,在感知到尿便意的時候,能夠主動到廁所裡或坐到小馬桶上去解決。

而把屎把尿的寶寶通常都是被動的,當爸爸媽媽覺得寶寶應該大小便了,就會把寶寶抱起來直接把。把屎把尿通常是爸爸媽媽覺得寶寶該上廁所了,而不是在寶寶感覺到自己尿便意的情況下去排洩,這樣不利於寶寶學會自主排尿排便。

也有的爸爸媽媽會說,我通常都是等寶寶自己說想尿尿了,或者是看見寶寶有想尿尿的表現,再給寶寶把屎把尿的。但即便這樣子,也同樣不建議爸爸媽媽去把屎把尿。因為寶寶雖然已經感知到尿便意了,但是他更需要的是爸爸媽媽的引導,讓他懂得自己去廁所坐到小馬桶上解決。而如果爸爸媽媽總是主動抱著寶寶去廁所,給寶寶把尿,同樣不利於寶寶自主排便的意識建立。

再者,正確的如廁方式就應該坐在小馬桶上,寶寶不可能一直讓爸爸媽媽抱著,這樣會非常不利於寶寶掌握正確的如廁姿勢,同樣也會讓寶寶很被動。而排尿排便這件事是每個人都必須掌握的,且應該自己去做的事,爸爸媽媽就不應該讓寶寶變成被動的,難道爸爸媽媽還想要寶寶入園了,還叫老師給寶寶把尿嗎?或者讓寶寶對本應該很自然地坐在馬桶上排洩的行為感到彆扭和不知所措呢?

所以,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覺得寶寶還小,這種事情都應該由爸爸媽媽代勞,而應該讓寶寶主動地去做這些事。

反覆提醒或強迫寶寶如廁

關於這一點,跟給寶寶把屎把尿是有類似的道理的,那就是凡事都被爸爸媽媽主動代勞了,這樣會打消寶寶的主動性。

爸爸媽媽要知道,上廁所這件事是件很自然的事,應該有寶寶自己的主觀意識,讓寶寶主動地去做這件事,少一些爸爸媽媽的督促。

在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的過程中,爸爸媽媽確實需要經常去提醒寶寶,去詢問寶寶是不是想尿尿了,但也不要像一個鬧鐘一樣,每隔三五分鐘就在寶寶耳邊嗡嗡地喊著「想不想尿尿?」「想不想尿尿?」

一談起反覆提醒這件事,我也想到了我的童年。每天早上,我的奶奶都會每隔三五分鐘地叫我「起床」,「起床」,「起床了」。結果就是我一直拖,一直賴床就是不肯起床,等到上學快要遲到了,來不及的時候,我才會慌慌張張地起床。可能是我已經對奶奶的反覆提醒產生了免疫,即便提醒我再多次,我都會自動屏蔽掉她的提醒。也可能讓我產生了一種依賴,認為反正有奶奶一直叫我起床,反正她能保證我起床上學,所以我就會更不願意去認真地對待這件事,處於更被動的狀態。

寶寶也是如此。如果爸爸媽媽總是反覆去強調寶寶該上廁所了,那寶寶也會將這種提醒主動屏蔽掉。而且,這個階段的寶寶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很有限,單憑爸爸媽媽的「想不想尿尿?」「快去尿尿呀!」寶寶可能聽聽就過去了,並不會聯想到上廁所。

再者,寶寶如果有尿便意的話,它是會有信號的,爸爸媽媽應該等到寶寶出現了這樣的信號再主動詢問寶寶,並且應該牽著寶寶的手帶著他一起去小馬桶,而不需要如此反覆的提醒。

如果寶寶不配合的話,爸爸媽媽也要讓寶寶嘗一嘗做錯事的後果。當寶寶經常不聽爸爸媽媽的提醒而憋不住了尿褲子了,爸爸媽媽可以故意延遲給寶寶換褲子,讓他感受到這樣的不適並告訴他:「想尿尿的話要及時去廁所上小馬桶,不應該憋著。爸爸媽媽剛才已經提醒你了,可是你不聽,所以你現在就尿褲子了。」

如果爸爸媽媽總是反覆提醒或者強迫寶寶去上廁所,不僅會讓寶寶很抗拒,長此以往,寶寶會更難學會自主如廁。

寶寶出現「如廁事故」就發脾氣

寶寶出現如廁事故是很正常的事。就像開頭我提到的,我家膩膩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基本能夠自主如廁了。我用了一個很關鍵的詞語——「基本」,而不是「完全」。

即便寶寶會自主排便了,能感覺到尿便意,也能及時地去上廁所,但寶寶偶爾還會有尿褲子尿床的現象,這是正常的,也是偶發性的,就是寶寶很久才會出現一次。因為,寶寶的神經系統還正在發育中,並沒有完全成熟而是相對成熟。大人做事情的時候都會有失誤的時候,更別提寶寶偶爾會出現一些「如廁事故」。所以,爸爸媽媽一定不要因為這樣而去對寶寶發脾氣。

在之前的文章我也提到過,如果爸爸媽媽經常對寶寶發脾氣,寶寶就會產生精神壓力,從而間接的影響寶寶控制排洩的神經系統,導致寶寶出現失誤。

首先,爸爸媽媽需要理解寶寶這樣的現象,當寶寶尿褲子尿床了,爸爸媽媽應該很淡定地給寶寶更換褲子,還可以提醒寶寶,「下一次有尿尿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告訴爸爸媽媽。」

當寶寶表現得好的時候,爸爸媽媽則要鼓勵寶寶,增強寶寶的優越感,這樣,寶寶也能夠逐漸掌握如廁訓練的技能。如果經常對寶寶發脾氣,斥責甚至打罵,那寶寶一有壓力就會出現如廁倒退,使得寶寶很難學會自主如廁。

【膩媽說】

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這件事,除了寶寶本身要配合,寶寶的身體準備好了之外,更重要的也要爸爸媽媽引導得當。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經分享了多篇關於寶寶如廁訓練的文章。如果爸爸媽媽不懂得該如何正確地為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可以回顧一下我之前寫過的文章,認真地學習一下。

相信只要爸爸媽媽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寶寶如廁,寶寶一定能更快速地掌握如廁訓練的技能,學會自主如廁。

【往期回顧】

我是,已多次獲得「青雲計劃月度優質帳號」獎勵,入選頭條精選頻道。目前已發表「乳牙健康」、「輔食添加」、「繪本閱讀」、「如廁訓練」、「入園準備」、「母乳餵養」等系列文。想了解更多養育寶寶的知識,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7步讓寶寶輕鬆學會自主如廁,看這一篇就夠了!
    很多家長表示還想進一步了解自主如廁訓練,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說說如何提高孩子自主如廁成功機率,讓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正常!很多寶寶3歲還穿著紙尿褲,媽媽們就急得發愁。其實,3歲穿紙尿褲是正常現象,畢竟自主如廁是一個「複雜」的技能。
  •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自主如廁?抓住這個黃金時間段,如廁練習三步走
    人生中有無數個「第一次」,小傢伙第一次喊媽媽、第一次學會爬、第一次會走路,甚至是第一次自主排便,都足以讓新手爸媽們激動得老淚縱橫。春天已經過完了大半,天氣逐漸轉暖,訓練寶寶如廁這件事,又開始進入了一波小高峰。
  • 寶寶有6個表現時,該開始如廁訓練了,學會自主上廁所
    寶寶出生之後由於自己沒有辦法控制大小便,所以紙尿褲的出現為眾多家長減輕了負擔。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終有一天需要脫掉紙尿褲,自己學會去馬桶大小便。寶寶學會大小便也是成長的關鍵一步。那麼什麼時候開始教寶寶如廁訓練,自主上廁所?
  • 寶寶如廁練習全攻略,幫助孩子學會自主如廁,寶媽不用再操心
    美國兒童學會指出:寶寶約在自己18個月左右就可以學著獨立上廁所,前提是方法要合理。寶寶的如廁練習寶寶在一歲半到兩歲的年齡段,可以自主控制排便的神經才逐漸發育完善,寶寶也開始有了排便的意識。數據顯示:一些寶寶會在20個月就能控制自己的排便了,但大多數的寶寶會在2-3歲左右才學會控制排便。所以,如廁練習就變得尤為重要的,可以幫助寶寶更好的控制排便意識,以及自主如廁。
  • 嬰兒香萌萌熊小便鬥,寶寶學會自主如廁的好幫手
    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學會獨立走路之後,會非常抗拒尿不溼,這是因為沉甸甸的尿不溼會在無形中給寶寶的胯部以及腿部增加負重,非常影響寶寶走路的體驗感。而對媽媽來說,一定要重視寶寶抗拒尿不溼的行為,因為這是訓練寶寶獨立如廁的一個信號。美國科學會指出:寶寶出生18-24個月,控制排洩的肌肉基本發育成熟。這意味著寶寶開始具有排便意識,媽媽們也可以緊抓這個時間段,著手訓練寶寶自主如廁。
  • 寶寶多大應該進行如廁訓練?爸媽做好這些準備輕鬆應對寶寶如廁
    寶爸寶媽們可以觀察寶寶有沒有以下跡象:知道將便便排在身上不舒服能夠自己穿脫褲子,坐在坐便器上清醒時紙尿褲能幹爽1-2個小時當寶寶想要尿尿或是拉便便的時候,會直接說出「尿尿」「便便」提醒家長對自己自主如廁感興趣,
  • 寶寶如廁實在難?父母記住3傷害3妙招,讓寶寶如廁不再難
    1)寶寶無法自主排便在寶寶還很小的時候身體各項功能並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比如自主排便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如果父母希望能夠儘早解決幫助孩子把屎把尿的情況,那麼引導他們學會自主排便就顯得非常重要了。3個妙招助媽媽一臂之力1)尊重寶寶的意願雖然儘早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有非常多的好處,但是父母一定要注意也不能太過於提前對他們進行這項技能的訓練。一般來說,在寶寶年齡到達18個月的時候,父母就要開始有意識地自主控制排便了。
  • 寶寶戒尿不溼難?學會觀察,掌握方法,讓他自主如廁很簡單
    尤其是要準備上幼兒園還沒脫離紙尿褲的寶寶,媽媽們會比較擔心娃不會上廁所而尿褲子,所以也想提前讓寶寶戒掉紙尿褲,讓他學會自主如廁。但是不建議早於18個月,因為一歲半以前的寶寶,大腦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成熟以及對排尿排便器官的自主控制意識還不夠,所以過早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 過你三招,讓寶寶學會自主如廁
    最近天氣逐漸變熱,爸爸媽媽可能疑惑,多大的寶寶能夠脫離紙尿褲,學習自己上廁所排尿了?  一般來說,1歲半到2歲的寶寶,他們的消化系統和膀胱系統已經發育到可以自主控制排尿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爸爸媽媽發現寶寶有這些特徵出現:白天能保持2小時以上不尿或者在午睡時不排尿
  • 如何順利給寶寶戒掉尿片?掌握這些如廁小方法,3天就會自己如廁
    要說讓寶寶學會如廁最佳時節,莫過於即將到來的夏季了。在寶寶1歲半左右時已經能夠表達大小便的意思了,這時候,家長就要找個合適的時間給寶寶戒尿片了。如何順利給寶寶戒掉尿片,學會如廁的方法呢?以一個過來人經驗告訴你:只需要準備好這三大法寶,三天就可以成功給寶寶戒掉尿片。
  • 如何訓練寶寶自主如廁/只需掌握這幾點👀
    寶寶自主如廁是早晚的事,什麼時候訓練比較好呢?瑞瑞這個夏天成功戒掉紙尿褲,並且學會了自主如廁,來分享下我的小方法.⭕️如廁訓練的開始時間應該在寶寶18-36個月。但並非所有孩子都是在這個時間段進行如廁訓練的。
  • 怎樣讓寶寶學會如廁?
    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都開始意識到寶寶的如廁行為就像學走路一樣,是一個需要耐心等待的過程,它的順利完成不取決於父母的主觀願望,而在於你家寶寶動作與心智兩方面的成熟度和它們的完美配合。  何時開始如廁訓練更合適?  太早開始的訓練與太晚開始的一樣糟糕。
  • 寶寶如廁訓練愁死家長?這幾招讓寶寶乖乖學會上廁所!
    ……其實,每個寶寶都要經歷這麼一段時光:自己學會上廁所。而在寶寶如廁訓練這件事情上,每家萌娃各不同,沒必要盲目跟風,要尊重寶寶的發展規律,循序漸進進行訓練才最好。今天,袋鼠麻麻就和大家聊聊「寶寶如廁」的進階之路。
  • 不打不罵簡單幾步,輕鬆讓寶寶擺脫紙尿褲學會自主如廁
    之前跟大家分享過,我家寶寶逐步訓練孩子如廁的方式,那個時候,臭臭一歲多,剛剛開始讓他接觸,學習如何上廁所,還不會自己脫褲子,需要大人幫忙,通過訓練之後,他要上廁所的時候,會自己喊。那個時候給臭臭買了這個小便盆,每次他都乖乖的坐在上面便便,尿尿。
  • 寶寶如廁訓練幾歲開始最好?
    很多寶寶3歲還穿著紙尿褲,媽媽們就急得發愁。其實,3歲穿紙尿褲是正常現象,畢竟自主如廁是一個「複雜」的技能。 2 如廁訓練前的準備 在真正訓練寶寶如廁之前,我們還要知道這些: 大便訓練通常早於小便 寶寶學會控制大小便的順序通常是:
  • 寶寶如廁訓練難?這些小技巧要學會
    沒有寶寶不會上廁所,但是寶寶如廁訓練一直是育兒中的大難題。關於寶寶如廁,這些知識寶媽們一定要知道。如廁訓練什麼時候開始?如廁訓練要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具體主要有兩點:1. 寶寶對大小便有概念有認知2.能夠自己提褲子,脫褲子怎麼訓練孩子如廁?1. 帶寶寶一起去選一款他喜歡的坐便器2.
  • 如何幫寶寶戒掉尿片?掌握這些如廁小方法,寶寶自行如廁不是事
    第一天:直接撤下尿片,給寶寶穿上嬰兒訓練褲,這樣一來寶寶上廁所的感覺和用尿片的時候不一樣,他們會感到很驚訝。這時候媽媽要告訴寶寶:「下次上廁所之前要和媽媽講,媽媽帶你去小馬桶,寶寶不要在尿在褲褲上了哦」。
  • 寶寶什麼時候才能獨立上廁所?三個步驟開始,學會自如如廁
    導語:一般來說,當寶寶2歲的時候,他就可以脫下尿布,進行如廁訓練。然而,總會有一些孩子有牴觸心理,不能學會自己去廁所。從這3個步驟開始,讓如廁訓練成功實施。 孩子自主如廁的信號 這些表示他們可以進行如廁訓練的信號包括:獨立行走,理解和表達大小便的含義
  • 寶寶成長路上,如廁訓練這回事
    文 | Kirsten微藍在寶寶成長這件事上,我一直相信順其自然,只需靜靜等待就好。如廁這件事也是這樣。夏天的氣候適合進行如廁訓練,寶寶不小心尿溼褲子也不會太冷,希望下面的分享可以幫助適齡的寶貝們早日學會自己上廁所。所謂如廁訓練,就是引導寶寶在有尿意和便意的時候,能夠短暫憋住,到廁所再行解決。
  • 如廁訓練怎麼教都不會?4個竅門讓寶寶告別尿不溼
    其實早在外甥1歲出頭的時候,姐姐和姐夫便開始有意識的引導他有節制、自主的完成如廁。只是效果似乎都不怎麼明顯,平常在家,因為還算是比較熟悉的環境,小外甥還是可以勉強學會一些。但是,剛到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廁所也與家裡完全不同,平常出門上廁所也都是有大人在旁邊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