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兒童學會指出:寶寶約在自己18個月左右就可以學著獨立上廁所,前提是方法要合理。
編 輯:柔山
審 核:許百萬
寶爸寶媽們大概都經歷過,正在忙很要緊的事情,但突然想上廁所,心裡卻想著,忙完手頭的工作再去,忍一忍就好了。
結果就真的忍了好一段時間再去,所以上廁所這件事,可以人為主觀的進行控制。
成年人自然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需求,可是小寶寶可就難說了,以為寶寶年紀還小,能夠完全控制排便的意識還不強,主要還是生理反應的作用。
寶寶在一歲半到兩歲的年齡段,可以自主控制排便的神經才逐漸發育完善,寶寶也開始有了排便的意識。
家長給寶寶進行如廁練習的時間通常在18-36個月,這個時間段是比較合適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小寶寶都能在這個時間中完成。
數據顯示:一些寶寶會在20個月就能控制自己的排便了,但大多數的寶寶會在2-3歲左右才學會控制排便。
所以,如廁練習就變得尤為重要的,可以幫助寶寶更好的控制排便意識,以及自主如廁。
1. 用手抓紙尿褲
寶寶開始走路的時候,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寶寶總是會用手去抓紙尿褲,這是因為穿著紙尿褲會影響寶寶走路的體驗感,才會表現出對紙尿褲的抵抗。
這也是一種寶寶可以進行如廁訓練的信號,一開始訓練時,建議家長為寶寶準備一個嬰兒專用便盆更好一點,寶寶也會更適應一些。
2. 會表達
當能夠表達自己想要上廁所的意願時,並且還能控制住自己的生理反應,這也是一個家長可以帶寶寶做如廁訓練的信號。
家長可以慢慢地指引寶寶,如何正確的解決排便問題,養成寶寶自主排便的好習慣。
3. 大人如廁,寶寶會好奇
小寶寶一旦開始有了好奇心,便一發不可收拾,寶寶會對自己看的事情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好奇。當看到大人上廁所時,小寶寶也總想跟著進去。
這說明寶寶的內心對上廁所這件事產生了好奇,家長需要耐心的告訴寶寶,那裡是上廁所的地方,以及如何正確的上廁所。
4. 排便規律
育嬰師:寶寶的排便通常都是有規律的,會有一個比較固定時間想要排便,家長發現寶寶在睡醒時候紙尿褲沒有溼,說明寶寶已經可以控制自己意識。
◆ 心理準備
如廁練習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簡單,這是一個漫長而又艱巨的任務,而且在練習中寶寶會出現抵抗,甚至尿褲子的情況。
作為家長,需要有個心理的準備,多給孩子一點耐心,不要孩子一做錯就想著放棄,如果家長表現出不耐煩的行為,寶寶是會感受到的,會更加抵抗如廁練習。
◆ 內褲選擇
在進行如廁練習前,寶爸寶媽們最好事先給寶寶準備幾條內褲,內褲的選擇給寶寶選幾條舒適的,一定要舒適、透氣,不要圖方便讓寶寶穿著開襠褲。
寶寶是時候該穿內褲了,而且如廁訓練的時間段,也是讓寶寶成功脫掉紙尿褲的重要階段,有利於養成寶寶穿內褲的好習慣。
✔ 準備便盆
當進行如廁訓練時,不要直接讓寶寶使用成人用的馬桶,要讓寶寶使用專用的嬰兒便盆,最好帶著小寶寶一起去選擇,挑選寶寶喜歡的,寶寶上廁所也更積極。
回家後記得把寶寶便盆放置在衛生間的一個固定的位置,這樣寶寶想排便了,就會習慣性的走到衛生間裡了。
✔ 觀察寶寶表情
寶寶出現一些細微的表情時,也許是寶寶想排便的信號,家長要抓住哦,比如突然的抖腿、臉紅等,這也是讓寶寶練習自主如廁的大好機會。
✔ 言傳身教
教育中的一個很好的方式就是言傳身教,簡單來說就是家長要給寶寶做個好的榜樣,寶寶會模仿家長的行為。
寶爸可以在一開始多帶著小男寶去上廁所,讓寶寶觀察自己是如何正確使用坐便器,以及一系列的流程。
✔ 鼓勵寶寶
寶寶做到了自己的便盆上時,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了,即使在這個過程中寶寶做錯了,家長也不要責怪寶寶,要給予寶寶鼓勵。
然後再以委婉的方式對寶寶說:寶寶做的很棒,如果上完廁所再把小手洗乾淨就更棒了。
今日話題:各位寶媽們教會寶寶自主如廁用了多長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