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以為天氣暖和,就可以不穿紙尿褲,讓寶寶隨便拉尿,練習自己上廁所。這是完全錯誤的哦~
寶寶練習自己上廁所即如廁訓練,是根據月齡來判斷的和季節無直接關係。但春夏季節天氣比較暖和可能更適合一些。
除此之外,如廁訓練還有很多講究,一起來看看。
什麼是如廁訓練
所謂如廁訓練,說的就是教寶寶在廁所大小便。如廁訓練的目的是讓寶寶自己覺得膀胱內有排尿感覺的時候,能夠憋住尿意,等到了廁所再解決。引導寶寶開始上廁所的時機很重要,一般是在2歲左右開始,如果寶寶的身體還沒有準備好就開始訓練,不僅會起到反作用,還會給他造成壓力。如果大小便訓練反覆失敗,寶寶和媽媽都變得有點焦慮、緊張,這個時候適當地進行「中止」,到了合適的時候再繼續,媽媽不焦急、不責備,上廁所成功了就誇獎寶寶。一般寶寶在3歲過後,絕大多數寶寶都能做到,所以媽媽不必要著急。
如廁訓練的時間
通常情況,家長會在寶寶大一些時候讓其學習自己上廁所。
尤其是即將上託兒所或幼兒園的寶寶,如廁訓練可能是入所/園最大的需求。
如廁訓練是寶寶成長路上的必須課,家有適齡的寶寶,家長默默練習起來吧。
美國兒科學會表示,只要方式恰當,寶寶18個月大左右就可以開始學習如廁訓練,不會產生危險。
不過,孩子之間存在差異,男寶可能比女寶晚一些。
但家長不要過分期待,欲速則不達,要讓寶寶順其自然,慢慢適應。
有研究顯示,18個月大之前進行如廁訓練的寶寶,需要4歲才能完全掌握;而2歲左右開始如廁訓練,僅需1年時間寶寶即可獨立上廁所。
一般來說寶寶接近18個月大時,就可以開始學習,而訓練完成的平均年齡是2歲半左右。開始時間或早或晚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而具體到自家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如廁訓練,則要看你家寶寶的具體情況。最重要的要關注下面兩點:一是寶寶對大小便這個事情有認知,會在排便前後有表達;二是寶寶的膀胱有一定儲存能力,尿不溼至少能堅持2-3小時不溼。然後結合寶寶的月齡,根據情況來練習。
如廁訓練的開展
(1)言傳身教最佳方法
讓寶寶和家中同性成年人一起上廁所,體會如廁過程,邊說邊做,通過模仿學習,可以迅速掌握如廁技能。
(2)先進行大便訓練
小便伴隨大便一起出現,大便訓練時,大多寶寶(尤其女寶)可以分清兩者區別;男寶剛開始會蹲著小便,但隨著訓練深入也會逐漸站著尿。
(3)講解坐便器知識
剛開始(最初幾周),讓寶寶(不用脫衣服)坐在兒童專用坐便器上,講解坐便器知識,用途及如何使用。
(4)示範動作形成習慣
當寶寶願意坐在坐便器上時,可取下尿不溼嘗試在坐便器上方便。家長示範雙腿牢牢固定在地上,每天嘗試1-2次蹲便練習。
(5)將排洩物扔進坐便器
當寶寶適應坐便器後,蹲坐在坐便器上換尿不溼,並將排洩物扔進坐便器內,讓寶寶理解坐便器的用途。
(6)提醒使用坐便器
當寶寶理解如廁過程後,在沒有用尿不溼的時候讓寶寶在坐便器周圍玩耍,提醒寶寶,需要解大小便的時候就用坐便器。寶寶做對時別忘記表揚他/她哦。
(7)白天使用訓練褲
寶寶慢慢習慣坐便器後,白天可將尿不溼換成訓練褲。還可隨時攜帶坐便器,當有需要時,迅速放在寶寶屁屁下。
(8)開始午睡及夜間訓練
當寶寶完成白天的如廁訓練後,可慢慢開始午睡和夜間的如廁訓練。鼓勵寶寶入睡前或睡醒後及時使用坐便器。這個時間可能會很長(半年或一年),家長要有耐心。
如廁訓練選擇坐便器
選擇兒童坐便器遵循的原則:結實,耐用,輕便,易於清洗。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款坐便器—澳樂鯨魚坐便器
● 底大容量深度便槽,從容接物安心不怕濺;
● 前凸式加高擋尿口設計,避免尿液外濺弄髒地面;
● 優質原生pp材質,不易脆化更耐用;
● 萌趣魚尾舒適靠背,貼合寶寶後背,培養寶寶正確坐姿;
● 分離式便盆設計,方便寶寶如廁後拆卸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