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不溼成為寶媽帶娃「神器」,為寶媽帶娃減輕了不少負擔。但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成功戒掉尿不溼,成為孩子長大的一個標誌,什麼時候戒比較好呢?
執筆:安野風
編輯:安野風
定稿:歐陽比文
寶寶3歲上幼兒園還在穿尿不溼,被幼兒園同學笑
映雪的寶寶今年三歲了,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果斷找了附近的幼兒園送去上學,本來以為可以鬆一口氣。
沒想到兒子上幼兒園第一天就哭著跑回來,因為自己還在穿尿布,被同班的小朋友笑話,第二天說什麼都不去幼兒園了。
映雪還特地打電話去問幼兒園老師:「孩子上幼兒園都不穿尿不溼了嗎?」
老師有些尷尬,但還是照實說了:「大部分寶寶都不穿尿不溼了,有些送園比較早的孩子還在穿。」
後來發現兒子,對於穿尿不溼很牴觸,映雪急忙去給兒子買了小內褲。
兒子高高興興的患上之後,第一天晚上就在床上「畫地圖」了。
映雪有些頭疼,好像自己把給寶寶戒尿不溼想的太容易了,後來拼命上網查資料,發現自己錯過了給兒子戒尿不溼的最佳時機,只能慢慢來了。
給寶寶戒尿不溼的最佳年齡,不是1歲也不是2歲
很多寶媽比較著急,覺得讓寶寶戒掉尿不溼越早越好,還需要根據寶寶的成長發育特點,找一個恰當的時機,戒尿不溼也會變得省時省力。
美國兒科學會指出:寶寶出生後18-24個月,控制排洩的肌肉基本發育成熟。
寶寶一歲半到2歲之間,從身體的生長發育情況來看,可以著手訓練寶寶的自主如廁了。
據統計,寶寶18個月之前訓練自主如廁,4歲之後才能真正掌握如廁技巧;如果是18個月之後,開始訓練,1年就可以學會獨立上廁所。
一般寶媽都會在寶寶3歲左右送到幼兒園,想要讓寶寶在幼兒園過得放心,在3歲前,就要培養好寶寶的自理能力。
從寶寶的學習速度和上幼兒園時間來說,培養寶寶自主如廁的最佳年齡,就是18個月。
這個月齡不僅身體發育成熟,而且學習自主如廁也可以縮短,還能與寶寶上幼兒園的時間順利接軌,一舉三得。
即使寶寶的學習和適應能力比較慢,18個月開始學習如廁,兩歲半也沒能完全掌握,還有半年的緩衝期,時間上綽綽有餘,寶媽也不用擔心。
給寶寶戒尿不溼,太晚會對寶寶造成一定影響
有的寶媽覺得太早寶寶發育不成熟,不讓晚一點,寶寶長大了,自然而然就戒掉了。
如果超過2歲,再開始給寶寶戒掉尿不溼,這些不良影響,可以先了解一下:
1)影響寶寶腿型形成
寶寶的腿部發育特點:1歲半之前,寶寶腿型呈15°膝內翻,看起來像O型腿,屬於正常現象,寶寶1歲半以後,腿型逐漸外旋變直。
根據寶寶的腿部發育特點,一歲半之後腿部會逐漸變直,如果還長時間的穿紙尿褲,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腿部發育,影響寶寶的腿型。
2)影響寶寶生活自理
寶媽「拖延症」,錯過了一歲半到兩歲這個「最佳時機」,寶寶長時間的穿紙尿褲,會影響到寶寶對尿意的判斷。缺乏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容易尿床。
穿尿不溼會養成寶寶想尿就尿的習慣,不能建立起良好的神經反射,影響到寶寶以後生活的自理能力。
3)影響寶寶自尊心
6歲前是寶寶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這階段的孩子都比較敏感,特別是自我意識形成之後,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強的。
如果寶寶上幼兒園,別的小朋友都已經不穿尿不溼,只有自家寶寶穿,很容易被其他小朋友笑話,寶寶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很容易鬧著不去幼兒園了。
「三步走」成功給寶寶戒掉尿不溼:
第一步:準備工作
想要成功給寶寶戒掉尿不溼,寶媽要先給寶寶打好「提前量」,可以通過帶寶寶看繪本或者動畫片,學習如何自主如廁。
告訴寶寶:「寶寶長大了,都要自己上廁所,一直穿紙尿褲會被小朋友笑話的。」
還要準備好寶寶的座便輔助器,方便寶寶自主如廁。
第二步:白天戒掉尿不溼
寶媽可以先在白天給寶寶換上小褲褲,明確的告訴寶寶:「寶寶我們換上小褲褲了,如果想尿尿或者拉臭臭,要告訴媽媽,要不然會尿褲子,很羞羞的。」
給寶寶選內褲的時候,要選擇純棉材質的,柔軟度比較好的,不要太勒。要不寶寶覺得不舒服,可能會總拉扯,穿不住。
寶寶獨立完成如廁,家長要適當鼓勵:「寶寶長大了,可以自己上廁所了。」增加寶寶的信心。
第三步:戒掉晚上尿不溼
準備工作:寶寶睡前少喝水,墊上隔尿墊,以防寶寶尿床。
家長晚上不要睡太沉,如果發現寶寶翻來覆去睡的不安穩,可能是想上廁所,可以問一問寶寶。
戒掉尿不溼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過渡,要給寶寶一個適應的時間,不要尿床就罵寶寶,會增加寶寶的心理壓力。
糖果愛嘮叨
寶寶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寶媽的關愛和付出。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糖果互動:你的寶寶是多大戒尿不溼的?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