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爸寶媽們知道了如廁訓練的重要性及如何進行如廁訓練,那晚上睡覺怎麼辦,怎麼避免晚上畫地圖如何選擇適合寶寶的坐便器?如果要外出怎麼幫助寶寶如廁,如廁訓練都要注意什麼呢?帶著這些問題,請繼續往下看。
①男寶寶用還是女寶寶用。②寶寶月齡大小。③坐便器的預期使用時長。④豪華型還是經濟型。⑤其他因素,比如選擇的坐便器是寶寶喜歡的顏色、造型等等。
有靠椅式、騎跨式坐便器。坐便器要牢固、舒適,寶寶能夠坐穩,高度要求以寶寶坐在上面、雙腳剛好能著地為合適。坐便器鮮豔的色彩和悅耳的音樂會吸引寶寶如廁的興趣。坐便器可以放置在寶寶自己的房間裡,也可以放在寶寶的「遊戲場」裡。小寶寶有尿意的時候一般都是急不可待,所以坐便器放置時的「就近原則」也非常重要。
當你發現寶寶白天幾乎不尿溼褲子;自己會主動提出尿尿,不再需要家長詢問;一夜醒來尿不溼上基本是幹的。這些都是寶寶尿道括約肌發育愈加成熟的信號。這預示著寶寶已經準備好了,晚上也可以不用穿尿不溼了。
夜間如廁準備:
1、定時叫醒。入睡前先讓寶寶小便一次,然後定個鬧鐘,等凌晨1點或2點叫醒,再帶孩子尿一次。叫醒時間可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如果發現孩子睡前飲水太多,或者情緒特別興奮、身體特別疲憊,凌晨時不妨叫醒寶寶上一次廁所。
2、隔尿墊。剛開始時難免夜裡會尿床,有了隔尿墊可以避免床單遭殃,也可避免夜裡為了更換床單而興師動眾。兩片隔尿墊就解決問題了,尿溼了就換一片。
3、小夜燈和小便盆。半夜起床開個小夜燈比較好,避免寶寶跌倒。床邊擺個小便盆,寶寶一醒就能馬上尿。因為寶寶被叫醒時往往是迷糊狀態,有時還沒跑到衛生間就尿身上了。
4、多點耐心。即使尿溼了床單,也不要責罵寶寶,以免增加寶寶的心理負擔。多點耐心和鼓勵,寶寶一定會表現得越來越好。
溫馨提示:①車上可以備一個可攜式的坐便器和一些塑膠袋,以免外出遊玩途中不便。使用時可在座便器上套一個塑膠袋,便便以後只需 把塑膠袋紮緊丟棄即可。
②寶寶的生活環境發生變動,如搬家、外出旅行、上幼兒園等。寶寶晚上入睡的時間突然延後、睡前高度興奮等,這些改變可能會使寶寶在如廁行為上發生一定程度的倒退,因此在訓練期間,父母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
爸爸媽媽應該言傳身教,男女區分效果會更好。男寶寶的訓練老師最好是爸爸,女寶寶的訓練老師最好是媽媽。
男寶寶的小便,爸爸可以先教他學會坐式排大小便,因為寶寶小的時候,神經系統對大小便的控制還不能完全分開,通常會大小便一起排出來,所以坐下來或蹲下來排便不易弄髒衣物,等男寶寶長大一些,能控制區分大小便了,再讓寶寶學會站著小便,告訴他如何將尿液排到便池內或者他自己的小馬桶內。
女寶寶由媽媽做示範,最好給她挑選一個可愛的兒童坐便器,讓她對如廁這件事產生興趣。媽媽要注意教小女孩正確的擦屁屁方向,例如大便後應該從前面往後擦,避免大便汙染會陰部,產生尿路感染。
訓練寶寶如廁,父母態度應和善而自然,不要過於嚴格。當寶寶被帶到坐便器旁。媽媽可以協助他,或嘗試讓他自己處理。當發現寶寶有排便的表情時,要稱讚、鼓勵他,加強寶寶的排便動機。寶寶順利完成後,要給他鼓勵和稱讚。要允許寶寶失敗,並溫和地重複說明、重複示範。要知道,越是嚴厲地批評,越容易讓寶寶抗拒這個訓練。一定要秉持耐心、愛心、細心,幫助寶貝順利地度過如廁訓練期。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往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