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開學季,有很多的孩子就該上幼兒園了,但是爸爸媽媽卻發愁了,孩子還不會自己上廁所,怎麼辦啊?
一般孩子在家裡也沒有專門的訓練,有時孩子自己上廁所,大部分情況下家人都會幫忙的。但是上幼兒園就不一樣了,有些家長反應孩子在幼兒園不敢上廁所,有的是不敢給老師說,有的是自己不會,這種情況長時間下去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所以,提前訓練孩子如廁時很有必要的。那麼該如何訓練孩子如廁呢?
什麼是如廁訓練?
如廁訓練簡單的說就是訓練寶寶上廁所以達到寶寶能自己上廁所的目的。
為什麼要進行如廁訓練?
一般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逐漸有了自我意識,希望可以自己上廁。尤其是即將上託兒所或幼兒園的孩子,如廁訓練可能是最需要進行的。
何時開始如廁訓練最合適
通常情況,孩子2歲之後便可以接受如廁訓練。不過,孩子之間存在差異,家長不要過分期待,欲速則不達,要讓孩子順其自然,慢慢適應。尊重孩子的時間表,在孩子準備好了之後再進行如廁訓練,會非常順利,一般3歲之前就會掌握。
如廁訓練前的準備工作
一、提前告知孩子
家長要提前告訴孩子需要做什麼,要怎麼做,這樣孩子才會主動配合訓練。
二、給孩子準備專門的小馬桶
給孩子選擇馬桶以安全舒適為宜,能更好的幫助幫孩子養成上廁所的習慣。並且把小馬桶放在固定的地方,給孩子一個固定思維,上廁所就應該去那裡,去找小馬桶。
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如廁訓練?
一、選擇合適的時間
等到孩子在生理上成熟了,心理上也準備好了的時候,進行如廁訓練。一般這個分水嶺在2歲左右,有的孩子早,有的孩子晚。太早開始訓練與太晚開始會一樣糟糕。
二、爸爸/媽媽先做示範
爸爸/媽媽上廁所的時候可以帶著孩子,讓他/她在旁邊看,慢慢的模仿。
三、衣褲要簡單、寬鬆
如果衣褲太複雜,孩子很難脫掉,很容易出現尿褲子的現象,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
四、適時鼓勵孩子
孩子成功完成如廁以後,家長可以直接跨誇獎他/她:你真棒!我家寶貝長大了!這樣可以給孩子增加勇氣,以後會表現得更好。
五、開啟夜間模式
如廁訓練一點時間後,如果孩子堅持的很好,白天也不再尿褲子了,就可以開始夜間的訓練了。這個要稍微難一點,爸爸媽媽要多點耐心,多多鼓勵孩子。
六、放棄紙尿褲
當孩子學會自己如廁以後,就不用使用紙尿褲了。剩下的紙尿褲就可以送給其他需要的孩子了。
如廁訓練之尿褲子
孩子進行如廁訓練時尿褲子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寶寶直到5~6歲還會偶爾尿床。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入睡前或一睡醒就馬上使用坐便器;臨睡前不要喝水或奶等,幫助減少尿床。也可以用一塊隔尿墊墊在床單下。
同時要讓孩子知道,所有小朋友都會尿床,消除孩子的顧慮。一定不要因為尿床批評孩子。孩子在午睡或夜間沒尿床時,及時給予誇獎。鼓勵孩子半夜醒來想上廁所時自己去或叫家長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