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孩子進行如廁訓練?父母不妨試試這5點,早知道早受益

2020-12-23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馬上幼兒園該開學了,但是有些父母卻發了愁,因為很多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還不會自己上廁所。

這也就意味著,孩子三歲左右還不會自己上廁所,其實也見怪不怪了,現在很多家庭對孩子都比較寵溺,而且覺得孩子到了一定年紀自己就會上廁所了,所以並沒有進行專門的訓練。

但是孩子上了幼兒園,情況就不一樣了,之前有很多寶媽就反應自家的孩子上了幼兒園不敢上廁所,一方面是不敢跟老師說,另一方面就是自己不會上廁所,需要人陪同。不敢跟老師說,又不會自己一個人上廁所,長此以往,對孩子的心理還有身體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所以,提前訓練孩子如廁是很有必要的,那問題來了,如何訓練孩子如廁呢?

一、給孩子提供觀察模仿和學習的機會

孩子如廁訓練的第一步,肯定要給孩子一個學習模仿的機會。並不是說非要每次上廁所的時候帶著孩子,讓他在旁邊看,而是時不時的自然引導,讓他有一個習慣,知道這是上廁所的樣子,慢慢的他就會模仿了,到時候,父母不用教自然就回來。

二、給孩子準備了專門的小馬桶

孩子知道該怎麼上廁所是一個質的進步,接下來更重要的是知道在哪裡上廁所。孩子還比較小,不用跟大人一樣用大馬桶,說不定一不小心就栽進去了。

最好能給孩子買一個適合他的小馬桶,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養成上廁所的習慣,卡通的更好一些,可以激發孩子坐便器的興趣。

三、將小馬桶固定放在衛生間的某個地方

孩子知道用小馬桶上廁所之後,就要給他一個固定思維,這個思維是讓他更加固化上廁所的這個概念:固定馬桶、固定地方,不然孩子沒有這個概念,可能會養成隨地大小便的不良習慣。

四、掌握孩子大概的如廁時間

孩子上廁所一般也就三兩分鐘,但有些父母會比較擔心孩子會小便到自己身上,總是提醒孩子小便或者拉粑粑。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因為頻繁的訓練會讓孩子出現排斥心理,需要多觀察孩子,掌握孩子大概的如廁時間,有規律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訓練。

五、孩子弄髒褲子時候,多原諒少批評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父母的態度。很多父母在訓練孩子如廁的時候會比較急躁,孩子一旦小便到自己身上,就會批評孩子,這就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陰影。

所以在孩子如廁的時候,一定要更加的耐心一些,告訴自己孩子還小,需要你更多的幫助與引導,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相關焦點

  • 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如廁訓練?
    但是上幼兒園就不一樣了,有些家長反應孩子在幼兒園不敢上廁所,有的是不敢給老師說,有的是自己不會,這種情況長時間下去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提前訓練孩子如廁時很有必要的。那麼該如何訓練孩子如廁呢?
  • 美國兒科學會:基本滿足這八個指標的孩子才適合進行如廁訓練!
    不僅進展緩慢,我們自己情緒也不好,孩子也恐懼。如廁訓練雖然沒有一刀切的時間點,但是1歲前一定不要進行,練了也是白練!比如,當孩子尿溼了,你可以用語言提點他,讓他感受溼尿布與幹尿布的不同,知道幹尿布能使自己感覺更舒服。所以,想要孩子早點進行如廁訓練的家長,可以從中入手!
  • 如何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試試這幾招,輕鬆讓娃自己上廁所
    對於寶寶自主控制排便這件事,很多家長比較著急,往往在孩子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就開始訓練寶寶如廁。但有時候太過急於求成,反而會事與願違。因為如果寶寶太小,他們的膀胱控制能力、相關肌肉群的發育和神經系統發育尚未成熟,在生理上還不具備自主排便的能力。我是比較佛系的家長,孖寶現在2歲多,之前一直在用拉拉褲。
  • 晚上如何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寶寶如廁訓練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
    寶爸寶媽們知道了如廁訓練的重要性及如何進行如廁訓練,那晚上睡覺怎麼辦,怎麼避免晚上畫地圖如何選擇適合寶寶的坐便器?如果要外出怎麼幫助寶寶如廁,如廁訓練都要注意什麼呢?帶著這些問題,請繼續往下看。這預示著寶寶已經準備好了,晚上也可以不用穿尿不溼了。夜間如廁準備:1、定時叫醒。入睡前先讓寶寶小便一次,然後定個鬧鐘,等凌晨1點或2點叫醒,再帶孩子尿一次。叫醒時間可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如果發現孩子睡前飲水太多,或者情緒特別興奮、身體特別疲憊,凌晨時不妨叫醒寶寶上一次廁所。2、隔尿墊。
  • 如何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如何開始?寶媽掌握好這3點,事半功倍
    寶寶如廁問題,總是那麼容易引發婆媳矛盾,在科學育兒與經驗育兒的碰撞下,如何幫孩子進行如何訓練,成為值得我們探討的話題」,這說明寶寶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可以進行訓練了。寶寶如廁訓練的方法和步驟1、規律的生活起居有利於讓孩子保持穩定的情緒,爸媽也較容易掌握孩子的排便規律。比如多給寶寶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寶寶保證飲食均衡,掌握孩子飲食習慣,多進行戶外活動,掌握孩子每次排便的時間段!
  • 如何幫娃如廁訓練?父母掌握這4個技巧,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如廁訓練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這個過程需要家長給予極大的耐心和幫助。從一開始的隨意排洩,到隱忍便意,告知父母,走到廁所,完成排便,這一系列的動作對於成年人很容易,但是對於幼兒卻是天大的難事。小敏(化名)是一個已經兩周歲的寶寶,由於父母工作繁忙,一直沒有對她進行如廁訓練,全天24小時都給小敏包裹紙尿褲。
  • 很多老人都喜歡給孩子睡「扁頭」,真的好嗎?父母早知道早受益
    導讀:很多老人都喜歡給孩子睡「扁頭」,真的好嗎?父母早知道早受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很多老人都喜歡給孩子睡「扁頭」,真的好嗎?父母早知道早受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孩子到點不睡覺,打罵後就睡著了?家長早知道早受益
    導讀:為什麼孩子到點不睡覺,打罵後就睡著了?家長早知道早受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孩子到點不睡覺,打罵後就睡著了?家長早知道早受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大了,要不要戒掉尿不溼?關於如廁訓練,父母要記得這3點
    因而關於如廁訓練這件事,父母們要記得這三點:1、不急不躁不攀比中國父母真的是最焦慮的一群人,不但比學習成績,但小時候走路快慢、自主如廁完成的早晚都要攀比。首先如廁訓練不宜過早,2歲左右開始即可。當然這也不是標準年齡父母要觀察孩子是否具備自主如廁的條件。比如孩子尿尿會對媽媽說,或者有意識可以進行憋尿時,父母就可酌情引導孩子進行如廁訓練。
  • 兒童如廁訓練:如何更好地解決孩子夜間如廁問題?
    ,但是任何一個經歷過如廁訓練過程的人都知道這兩者並不總是同時發生。事實上,由於其小膀胱和良好的睡眠習慣,孩子在7歲之前尿床是很正常的,布朗(醫學博士,母嬰顧問和《寶寶411:給寶寶第一年的清晰的答案和明智的建議》的合著者)表示。我們採訪了一些專家,了解了為什麼通常,孩子在夜間如廁訓練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並據此給出了一些建議,介紹如何讓你的孩子達到這一裡程碑。
  • 有這5個信號,該給寶寶做如廁訓練了
    在育兒界有不少心照不宣的「鄙視鏈」,從一開始的娃睡得多的鄙視睡得少的、娃喝奶多的鄙視喝奶少的,到後來娃走路早的鄙視走路晚的、說話早的鄙視說話晚的,現在又到了較量誰家娃先會自己上廁所的時候了——「哇,寶寶都這麼大了,怎麼還穿著紙尿褲?」「小妹妹早就會自己上廁所了呢,小哥哥要加油啊!」
  • 天氣轉熱,想要給孩子進行如廁訓練,就趁現在做好這些事半功倍
    天氣越來越炎熱,很多媽媽都在考慮要不要給孩子戒掉紙尿褲。這不琪琪寶貝也快兩歲了,媽媽也正在考慮如何入手,才能更好地給孩子戒掉紙尿褲。其實炎熱的天氣才是幫助孩子如廁和白天戒掉紙尿褲的好時機。到底孩子多大才可以開始進行如廁訓練又不會傷害到孩子?這些問題才是琪琪媽媽應該考慮的。如廁訓練,年齡宜晚不宜早一般情況下在孩子18~24個月時,家長就可以考慮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而具體的時間可以根據季節情況和孩子的表現情況來定。
  • 寶寶出現這3種信號,說明該進行如廁訓練,與尿不溼說「拜拜」了
    一般來說,孩子在18個月開始進行如廁訓練,而在寶寶配合的情況下,2歲就可以徹底告別尿不溼了。她對這個孩子更是寵愛有加,平日裡照顧孩子都是親力親為的,生怕小傢伙受到一點委屈。而當利亞還疲於幫助孩子換尿不溼的時候,卻發現其他同齡孩子早都已經開始嘗試自己上廁所了。
  • 寶寶出現這3種信號,說明該進行如廁訓練,與尿不溼說「拜拜」了
    一般來說,孩子在18個月開始進行如廁訓練,而在寶寶配合的情況下,2歲就可以徹底告別尿不溼了。她對這個孩子更是寵愛有加,平日裡照顧孩子都是親力親為地,生怕小傢伙受到一點委屈。而當利亞還疲於幫助孩子換尿不溼的時候,卻發現其他同齡孩子早都已經開始嘗試自己上廁所了。這不禁讓利亞有點著急了,本來她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覺得孩子穿尿不溼到三歲也完全沒關係,但是兩相對比起來屬實讓她鬱悶。
  • 家長如何給男寶寶做如廁訓練?(全文)
    男孩跟女孩在身體構造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進行如廁訓練的時候這些差異就更突出了。對於男孩,我們該如何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如廁訓練呢?沒有什麼理由讓你搶著早訓練孩子:研究表明,如果家長給孩子進行如廁訓練太早,這個過程只會更長。換句話說,無論何時開始,最終完成如廁訓練的時間都一樣。所以,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照我們的清單看看你的兒子是否已準備好進行如廁訓練了。一旦你確定你的兒子已經準備好了,就要注意時機。
  • 把屎把尿影響大,如何訓練寶寶自主如廁能力 包含我給孩子訓練的全...
    把屎把尿可能影響孩子脊柱、髖關節發育,容易脫肛、肛裂等,總之壞處多多,在這裡就不再提了。 既然不能把屎把尿,那孩子什麼時候能脫掉紙尿褲呢?什麼時候能進行如廁訓練呢?又該如何進行呢?然後還得知道如何脫褲子,如何讓自己坐得舒服,如何在一切準備完畢之前忍住排便衝動。大便訓練通常應該要早於小便的訓練,因為腸道周圍肌肉要比膀胱周圍的有耐力一些,當孩子感覺到便意時,可以有更多的反應時間。固體也比液體容易控制。當膀胱漲滿時,突如其來的強烈尿意是孩子很難控制的。
  • 孩子幾歲開始如廁訓練?錯誤訓練的危害?如何正確如廁訓練?
    ,今天咕媽給大家做一個「如廁訓練」總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發育節奏,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不是「拔苗助長」,而是順應寶寶的發展節奏做好引導。 1歲以內的孩子尿道及控制膀胱的肌肉、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不宜進行如廁訓練。如過早的訓練,對發育還未完善的肌肉和神經系統來說,會帶來不良影響,這種方式會讓指揮膀胱和肌肉的神經系統產生混亂。
  • 寶寶如廁訓練期:有這5個「小動作」時,可以進行4步驟甩掉紙尿褲
    兒科醫生西爾斯也指出,1.5歲-2歲做好如廁訓練的準備,從2歲開始,會有很多現象表示孩子可以接受大小便訓練,並且2歲半就不再需要紙尿褲了。其實,寶寶具體多大開始如廁訓練,並沒有標準的年齡分界線。因為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同,女孩比男孩發育的要早一些,學會如廁也比較早。
  • 一歲內的寶寶常做這八個動作,益智又健康,父母早看早受益
    「生下來,養得好」,這是當代社會對父母的要求,也是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很多父母覺得培養孩子從三歲做起,孩子三歲之後意識開始萌發,學習能力強,此時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比較得心應手。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培養孩子要從一歲內的寶寶抓起,別看寶寶年紀小,無論在身體、思想、性格和專注力等方面都有很深的影響。
  • 寶寶多大應該進行如廁訓練?爸媽做好這些準備輕鬆應對寶寶如廁
    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則是每個家長都需要做的功課。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的第一個大前提,那便是寶寶已經準備好了。會觀察別人是怎麼上廁所的,並跟著模仿在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之前,還需要做好準備工作,這樣更容易引導寶寶早日掌握自主如廁的技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