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餐廳 米爾大哥在忙著
不滅的月亮下是不夜的街
生意不錯 忙碌的人把一切忘
端起酒杯 流淚的男人還沒醉
每當到你的生日你就很想她
大冰在他的書《乖,摸摸頭》裡說,雷子打小苦出身,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自己養活自己,高興了沒人分享,委屈了自己消化。他把對他好的人都放在心尖上,以及琴弦最深處。
趙雷的歌中最多的身影應該是母親,那個趙雷叫作敏子的女人。
那一年,父母老來得子,媽媽38歲生下了趙雷。趙雷應該喚她作媽媽的,但是從六歲開始,趙雷覺得叫媽媽沒有什麼特點,於是他直呼她的小名——敏子。
趙雷的爸爸指責他不禮貌,特別是趙雷整天「敏子敏子」地叫,但是媽媽並不煩,不僅會每次都會笑著應他,所以趙雷成了世間少有的直呼媽媽名字,卻不會因此挨打的孩子。
媽媽很寵趙雷,平時吃的蘋果也會留下最大個的給他。趙雷小時候很皮,經常欺負小女生。媽媽去學校接他回家,經常遇到女生向她告狀,無奈,當媽的只能給兒子擦屁股,替他當面道歉,還買些小禮物給班上的女生。
每次接到告狀她總是很生氣,但是回到家裡看到趙雷開心吃飯的樣子,卻又捨不得多說他一句。
但她對他不溺愛,涉及到原則問題絕對不讓步。有一次趙雷偷了小賣部的口香糖,當面媽媽的面不承認,後來被她追到男廁所打,打到認錯為止,趙雷說,就是那次他知道了做人要誠實和正直。
我不知道該和你說什麼
我沒有吉他就唱不出歌我知道我不能體會任何人的快樂如果吉母知道的話
請為他做上一碗麵吧
每當到你的生日你就很想她
後來,趙雷長大了,喜歡上了音樂。當班上其他人都在高考複習衝刺的時候,趙雷已經開始在酒吧唱歌,一晚上拿著80塊還能幹著自己喜歡的事,對於他就是最大的幸福。
可這樣離經叛道的行為不被老師接受,但得到了媽媽堅定的支持。
每次想到這件事,趙雷總覺得很感動,也許是上輩子積德夠多,才能換來這輩子的媽媽吧。
20歲那年趙雷揣著700塊,隻身去了拉薩尋夢,可是那個夢比他想像的更殘酷,他不僅沒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還窮到只能吃蘸鹽的土豆。
但他什麼都不能說,打電話的時候,他只能告訴媽媽自己過得很好。也許媽媽知道他的情況,但她什麼都沒說,只問了一句「什麼時候回來」,便掛了電話。而後,她便匯了1萬塊到趙雷的帳戶。
平時的媽媽,一分錢都要掰成兩半花,但是為了孩子,她毫不猶豫把自己收藏了那麼久的巨款送了出去。
後來,趙雷又去了麗江。這次媽媽沒有問什麼時候回來,因為她知道問了也沒用,孩子總是要長大,有了夢想就想飛翔。
2011年趙雷歸來,媽媽卻走了,任他在家裡喊「媽媽」千千萬萬遍,都不會再有人回應了。子欲養而親不待,歌欲停而淚不止。這年是他的本命年,也是這年,他出了第一張專輯《趙小雷》。趙小雷這個名字,是媽媽給他起的小名。
再後來,他的《成都》刷爆了朋友圈,他終於成功了,唯一可惜的是,世上最愛他的人沒能見證他的成功。
喚他回家吃飯的聲音不會再響起了,但他唱的這些歌卻都是家的味道。
(趙雷)
你先上了那輛離開時間的車揮不去寫滿面孔和青春一起褪落沉睡吧 吉姆餐廳 兒時樂土不會有誰牽絆著你踏上遠方的路沉睡吧 吉姆餐廳 不用牽掛不會有誰讓你感到鑽心的痛苦
樹欲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親欲言而子不歸,子歸來你卻不在。
一聲再見卻換不來以後的相見,趙小雷在《媽媽》這首歌裡叫了21次「媽媽」,他唱到「媽媽,帶我走吧,我相信天上或地下一定有個永不分離的家」,可有些人走了就不會回來了。
於是趙雷的第二張專輯《吉姆餐廳》出來了,「吉姆」就是趙雷的母親,媽媽是回民,沒有了媽媽的佳餚,他常去的就是米爾的清真餐館,生日的時候再也不會有滿桌的佳餚等你了,米爾餐廳還能帶來一點母親的味道,所以趙雷稱之為「吉姆餐廳」。
《吉姆餐廳》的專輯封面是一顆盤虯長大的果樹,它的根扎的很深,世界的狂風暴雨摧落了枝葉,但是大地母親卻給了他生長的養分,枝頭的果實就像趙雷答應媽媽要堅強的活下的承諾,不僅要活下去,還要活出媽媽的那份堅強。
(專輯《吉姆餐廳》的封面)
歌曲裡的有兩段旁白,女聲是維語爾語,男聲是劉歡老師說的法語,仿佛說著吉姆的心聲,趙雷是餐廳的常客,而作為店主的媽媽總會想盡力讓顧客滿意,世上最親的母子關係,怎麼能用簡單的顧客和店主來可是其實,而這首歌形容呢。
龍應臺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媽媽走了,才知道這輩子兒子已經做完看;媽媽走了,家鄉就只能叫做故鄉。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如果有下輩子,希望還能遇見你,再當你的孩子。
歲月如歌
用一首歌讀懂你一個心情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