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為什麼普通人難抵商家促銷?
如果不在雙十一買點啥,你是不是覺得好像虧了一個億?
經濟學的智慧無處不在,人們的生活中處處蘊藏著經濟學的智慧。歷時11年的雙十一熱度不減,是什麼樣的真相「促使」人們一次次瘋狂的下單?
1、價格彈性理論
一般而言,商品價格下降,都會引起一定需求量的增加。雙十一最普遍的營銷手段就是低價、折扣,這些活動讓消費者感覺購買更划算了!因此需求量迅速增加。
2、稀缺理論
稀缺理論,說的是一件東西越稀缺價值就越大。雙十一除了降價外,商家還有一個絕招限量限時秒殺。「商品限量」「雙十一後恢復原價」的商家口號,常營造出商品稀缺機會難得的認知,從而引發消費者的爭搶。
3、激勵理論
從經濟學的角度,激勵是引起一個人做出某種行為的某種東西,諸如懲罰或獎勵的預期。比如雙十一的時候,商家常通過為消費者提供抵值券、滿減優惠券等激勵消費者優先在自家店鋪發生購買行為。
4、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是指個人的觀念或行為因某些因素影響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近年來,雙十一已經在網際網路用戶中,形成了一種消費文化,讓人有種不在這天買點什麼,就和時代脫節的感覺,於是羊群效應就發生了。
5、價格歧視
以不同的價格銷售同一種商品,稱為價格歧視。雙十一商品降價可以帶來更多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購買,而等雙十一之後恢復原價主要的面向群體則改為對價格不敏感的消費者。
6、鎖定效應和損失厭惡
經濟學中所說的鎖定效應是說一種制度出現以後,即使大家都對其不滿意,但是就是沒有辦法改變,雙十一商家推出了定金預售模式來綁定客戶,這就是行為經濟學中所謂的鎖定效應。
7、錨定效應
經濟學中的錨定效應是指當人們需要評估某個事件,會不自覺地對最初獲得的信息過多的重視,並影響今後的決策,雙十一買東西的時候消費者多會參考心中過往對其價值的印象。
8、博弈論原理
網上購物亦是一種博弈,這個過程中,消費者是個重要的參與者。這一群體面臨是否進行網上消費和與那些賣家發生交易關係的選擇。賣家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與者,他們面臨著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時的態度選擇問題。是採取誠實守信的態度還是欺騙的態度 。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