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帖 | 二戰跨考貿大金專成功上岸,找準定位,重新出發

2020-07-22 凱程考研輔導班

學弟學妹們大家好,很高興成功上岸了,有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些經驗(還有血淚教訓)。答這篇帖子的我,現在回想起曾經看過的一篇篇經驗帖,一些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所以也很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幫到大家,我儘量言簡意賅。

先介紹下基本信息吧,我本科在北京的一所211學的工科,所以是完全的跨專業考生。坦白說高中的應試底子還可以,英語是我的強項,第一年英語二和第二年的英語一都考了85+,雖然大學學了很多數學課程,但全靠期末突擊,所以其實其它三門我都沒有先發優勢,備考時都要重新來過。

一戰選擇的人大金融,全力備考的時間是半年,最後只考了380分,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後面會詳細跟大家說。二戰因此調整了目標,選擇了同樣考396且學校風格我非常欣賞的對外經貿,備考時間同樣是半年整,我的二戰初試考了390+,複試85+。

我想對大部分同學來說,我的能力和背景都不算特別突出的天賦型選手,所以經驗還是可以借鑑的,當然其中會有一些僅僅是我個人的看法,大家取其精華就好。我按照擇校,專業課,公共課,複試,備考提示來展開吧。

擇校

在人大和貿大之間糾結過的同學一定不少,我猜想很多同學的心路歷程和我都非常相似。如果你也是這樣,看到這裡我還是想勸大家謹慎選擇人大北京,因為競爭真的非常非常激烈。當時我的自我評估覺得我的能力大概是可以通過努力考上貿大的,但考上人大就完全是有賭的成分(特別是我的備考時間還不充足,這也是非常致命的一點)。一戰的時候仗著自己考不上大不了工作或者二戰,選擇了人大。但是考完看到成績之後我很清醒,果斷決定如果要二戰我一定會換學校,不跟神仙們打架了(大佬們我先走一步)。

我的建議是:

對於一戰的同學:如果你真的很想上人大,並且覺得會因此而make difference,那我推薦大家儘早準備(一年及以上,特別是跨專業並且英語數學底子也不硬的同學),用一戰較小的代價盡全力去試試水,即使沒考上你也很清楚自己能力和人大的難度了,可以幫助你更好的消解自己的意難平然後move on,本人就是例子。

對於二戰及以上的同學:如果大家是認真備考的,相信也都試過水了,不管是選擇繼續堅持還是換學校,大家都是謹慎思考過的,都值得最好的祝福!但是騷奧瑞,我忍不住勸退一句,我其實看到了一些挺優秀的同學(本科學校&努力程度)二戰甚至三戰都遺憾與人大失之交臂,所以大家一定要想清楚後果,和加槓桿一個道理。

專業課

《貨銀》:

蔣先玲必看,必背,必形成框架,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你們今年是金融學院出題,大家去看看金院年份的題目就知道了,和蔣書的關聯性很高。補充的參考書有易綱,Mishkin,黃達。這三本我都翻過。

我覺得易綱行長的書寫的比較精煉,可以作為擴展補充。Mishkin我個人不太喜歡看,但是往年有一些題目來自這本書,我的印象裡多是國貿院出題的年份(這裡回去大家可以自己驗證下,歡迎討論)。黃達太厚了,我是一戰不得不看。文字很多,圖解很少,對於跨專業同學閱讀起來不友好。

除此之外我的專業課報了凱程輔導班,宏觀金融的大神老師幫助我很多,他的課非常有質量,對於跨專業的我來說,蔣書上沒詳細介紹的,比如宏觀經濟學的菲利普斯曲線,利率相關的擴展,為了防止順周期性銀行監管的指標和對應的邏輯,商行的流動性管理等等,幫助我加深了知識儲備。

在聽課+看書這樣的往復循環中,我覺得我的貨銀掌握的還是比較好的。這裡也推薦時間寬裕的跨專業同學前期學一下宏觀經濟學的東西,基本的ADAS,ISLM模型要掌握好,會有助於後面的學習和複試。

《公司理財》:

羅斯是主要參考書,但羅斯的行文不是典型的中式邏輯(或者說應試答題邏輯),但其實也是有邏輯的,大家早點看,多看幾遍,看到20章,有能力的同學看到25章。我個人是初試只看到了20章,但總結了後面一直到25章可能會考到的名詞解釋。

我當時一戰跟著凱程的暑期強化課梳理了這部分的框架,入了門,並且一戰人大的理財計算題難度是高於貿大的,很多細碎的點,很「會計」。不過跟著有財管背景的老師,給我們總結了題型,這部分一直到二戰也很受益。

聽課後就是自己不斷地消化課程內容,綜合講義和補充參考書形成我自己的筆記。這樣後期幾乎一下午就能把整本公司理財複習一遍,非常高效。所以也很推薦大家在背之前弄清楚邏輯(一個知識點你要知道怎麼展開,這樣無論是名詞解釋還是簡單論述,都能很舒服地讓老師一看就知道你特別會)。在理解一個知識點的全貌後,背誦真的非常簡單。

我選擇了劉力的《公司財務》作為這一部分的補充。比如往年公司理財最喜歡考的論述題「影響資本結構的因素」在劉力老師的書上是專門說了的,而羅斯並沒有對此進行總結,此外還有行為金融學對有效市場的挑戰之類的,都可以對羅斯課本進行補充。

《國際金融》:

同樣是重中之重,貿大從2019年金融學院出題開始考察ISLMBP模型和國際收支頭寸表開始,我覺得已經正式意味著這一部分大家要老老實實看書準備了,不能「湊合」。

果然我們2020的題國金考了匯率決定的資產組合分析法和國際收支的貨幣論。即使和專業課上了120的大佬研友交流,她都告訴我考試的時候她把貨幣論那個簡答題幾乎空著了,因為想不起來了。大家一定要重視這一部分。

參考書:姜波克,蔣先玲。這兩本書差不多,但蔣老師對於模型的假設闡述更詳細,更適合應試複習背誦與答題。

《投資學》:

重點把投資學關於MPT,CAPM,APT的相關內容掌握,從假設,內容,評價,發展等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其他比如一些衍生品定價之類的,跨專業的同學可以暫且擱置,但複試最好學會。

公共課

政治:

大綱解析+1000題+歷年真題選擇題+凱程框架梳理和重點提示課程+各種模擬卷選擇+肖4大題

政治最大的提醒就是大家不要輕敵,我一戰時間不充足,政治拖到了九月中下旬才開始,最後考了63,所以我覺得那些讓你輕敵政治的言論你都不要信,跟你說政治真題不重要的言論也不要信,歷年真題特別是選擇題除了熱點那幾個題外都值得好好研究為什麼這麼選。

就按照我說的這些參考書,七月就開始配合視頻看去年的大綱解析,畫出重點,我覺得上70是沒問題的。我由於二戰還在看一戰留下的那本大綱解析(我這兩年大綱沒怎麼變動),在閱讀大綱解析的過程中我發現好多好多知識點在書中,那些在書上,但歷年真題還未考過的知識點,很可能作為冷門知識點出現在下一年的試題中。另外凱程的政治框架課短時間內幫我很好的建立了政治的學科框架,史綱的時間軸,只有這樣你在答題的時候才是接近出題的人視角,而不是一個個細碎的知識點碎片。

英語:

歷年真題+真題解析+練字

我的英語沒有背單詞,不是因為我都會,是因為我個人的習慣覺得暑期直接上手做早年的英語,然後進入九月份之後再解決最近五年真題,在閱讀中積累詞彙是更高效的一種辦法。英語的歷年真題值得好好研究,仔仔細細的,反反覆覆的去找到那些核心的東西(詞彙+行文邏輯+關鍵句定位+審題能力+選項陷阱識別),做到這樣客觀題不會扣很多。

在準備英語的過程中,凱程的閱讀超精讀課程幫我省了很多力氣,老師會在課程中帶領大家進行閱讀,對重點詞彙和長難句進行解析,對於很多自己看解析不明白的去翻看一下對應的視頻就會清晰了。主觀題部分練字很重要,我吸取了一戰英語二作文的經驗,在某寶買了英語考試的那種答題紙,找到了適合我書寫的筆,然後沒事就寫一寫,改掉自己以前的一些很醜的字母書寫,變得飽滿整齊一些。九月之後凱程安排了作文的批改,而且幾乎每周都有,對於認真準備每周作文,積極和老師溝通批改的同學,我相信作文會有質的提升。事實上這一點也幫助我很多,我覺得這個改變是讓我今年英語一獲得高分的重要因素。

另外,就是我在考前一周花了整整一天時間按照熱門話題整理了一些好句子(我是不是瘋了),大概弄了得有五六頁,內容參考了黃皮書範文+凱程提供的話題作文範文+雅思。提醒大家大作文不要背模版,有些同學找的那個模版甚至不如自己寫,老師們可以看出來,當然書信的那種模版開頭句什麼的是沒問題的。

396經濟類聯考:

數學參考書:《核心筆記》《800題》《凱程數學強化和衝刺講義》;邏輯參考:《王誠199歷年真題》《王誠396歷年真題》《凱程邏輯真題講義》,MBA大師app;寫作:《寫作精點》

數學我強推《核心筆記》,刷多少遍都不過分,刷到你上面的都會為止。基礎差的同學五月之前把數學基本知識點弄會,網上視頻資源很多,可以不用看太難的,自己看大學教科書也行。《800題》質量不高,但選擇題部分很不錯,我個人只做了兩遍選擇,基本可以保證你最後選擇不出差錯了。《凱程數學講義》我覺得相比於《800題》質量更好,老師會挑選有難度的一些的作為拔高,確保不論當年簡單或者難,我覺得掌握好這些數學部分都是滿分或者接近滿分的成績。

邏輯我的經驗就是刷題,然後綜合各家解析。很多所謂的爭議題其實並沒有爭議,當你看到「最對的」那個解析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寫作我經驗有限,我覺得396的寫作在你基本面邏輯知識沒問題的情況下,更多的是你要數學邏輯部分按時完成,給寫作留下合理的時間。只要時間夠,這部分對大多數同學來說就是拿個平均分就完成任務了。今年寫作很難,感覺找不出什麼錯,我估計我396扣在作文上了,建議大家基於這個難度準備這部分。

複試

今年我們複試具有特殊性,不知道能給學弟學妹多少可用的建議。這裡要感謝凱程在複試模擬中對我的幫助,甚至有一道關於期權定價的模擬題目就是我最後面試的真題。由於模擬時沒有答好我特意補充了這部分的知識,真的謝謝模擬老師對我的建議和鼓勵。

另外,特別對於跨專業的同學來說,在初試的學習中就不能囫圇吞棗。不然複試真要和老師面對面交流,一五一十地複述一個知識點,或者討論一個熱點問題的時候,那種初試一些部分的「不求甚解」會給自己留下隱患。所以總的來說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科素養和表達能力,對課本知識點的認識要有邏輯和框架,對熱點問題要有自己的分析思路和基本立場。

衍生品和投資學,宏微觀經濟學也在複試的考察範圍內,如果初試壓分同學更需要充分準備,凱程在複試階段會提供投資學和熱點問題的加課,幫助大家更好的儲備知識。如果恰好老師問到你這些部分,難度都是比較高的,如果也能對答如流那分數也會打得很高,起到逆襲的效果。

備考提示

重要的事情最後強調:

1.一定要儘早準備,時間和精力是最最寶貴的財富,是讓你考上最大最大的保證。什麼三個月考北大,六個月零基礎考上名校熱門專業的建議大家不要太放在心裡(狗頭保命)。

2.找比你自律的研友相互監督。我當時因為報了輔導班有凱程班主任每天考勤,我的舍友也都非常優秀,教室賊安靜。自律不夠就一定要把自己放在一個有外部督促的環境中。

3.不要設立太高的目標,如果你是結果導向一旦失敗會很失落,比如我。倒不如腳踏實地,承認人的提高是遵循能力並且循序漸進的,先考上一個能力範圍內自己喜歡的學校,然後一步一步實習考證,再通過工作積累進步,我想也許是一個值得大家選擇的路徑。(對於我來說,二戰繼續人大失敗的後果是那時自己的求職競爭力遠低於考上貿大後的預期平均水平)。

相關焦點

  • 2020重慶師範大學日語語言文學成功上岸經驗帖——跨考加二戰
    原創梅馨予2020重慶師範大學日語語言文學成功上岸經驗帖——跨考 + 二戰作為一個考研總用時接近兩年的人,真的很榮幸能考上重慶師範大學,並受炸雞老師邀請寫下這篇經驗帖。二、備考經驗:專業課作為一個跨考的菜狗,專業課上讓我分享經驗倒有些班門弄斧的感覺。不過如果能幫上後輩們的話,那也無所謂了。思來想去最有分享價值的,應該就是真題了吧。
  • 跨專業考研如何才能成功上岸?上岸學姐分享她的超實用備考經驗
    跨專業考研如何才能成功上岸?上岸學姐分享她的超實用備考經驗每年的考研中,都會有相當多一部分學生由於本科專業不太理想而選擇跨專業考研。然而跨專業考研並不像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容易,雖然每年都有不少的學生選擇跨專業考研,但是最後能夠成功上岸的人卻少之又少。那麼跨專業考研如何才能成功上岸呢?一起來看看上岸學姐的超實用備考經驗吧。
  • 【全程解惑82】貿大金專對英語要求高不高?
    每年9月至次年5月,都有很多打算考貿大金專的小夥伴諮詢誥哥這樣一個高頻問題:誥哥,我聽說貿大金專對英語要求很高,請問是這樣的嗎?
  • 雙非六級470,翻譯零基礎,二戰上岸--2020上外高翻英語筆譯考研經驗分享
    雙非跨考上外筆譯,二戰上岸----人生每個精彩時刻 你都是導演個人情況 本科畢業後打算跨考翻碩,完全是出於對翻譯的興趣專四優秀,三筆,複試第一,終排第二--2020上外高翻英語筆譯超五千字經驗貼分享因為熱愛,所以選擇--2020中國政法大學翻譯碩士跨考上岸經驗貼跨考,一戰上岸--2020上外高翻英語口譯考研經驗貼雙非跨考二戰,六級470,翻譯零基礎--2020上外MTI 英語筆譯考研經驗貼保研失敗,奮力考研,讓人生不留遺憾--2020上外MTI法語口譯考研經驗貼
  • 華東政法二戰三跨上岸!知道自己為什麼輸,然後才能贏!
    (就是報494錄12的那年,就是換院長的那年)二戰報考華東政法大學MJC,初試和總排名都在top5內,成功上岸。 專 業 課 我一直堅信:跨專業,必報班。我是指那種很跨很跨的跨,不是廣電、出版等專業考新傳的那種跨,是理科、工科等專業的跨,最有必要報班。比如我從計算機跨到新傳,報一個好的專業課班一定是跨專業的同學的首選。
  • 經驗帖 | 20上岸貿大金融專碩,背書不能萬事大吉,關鍵在於理解
    在成績出來之前,比起恭喜上岸的那些同學,其實我更關心那些沒進複試或者複試被刷的同學,想對大家說真的辛苦了,沒有經歷過考研的人真的不能明白這條路有多難走。我記得我一戰失敗,當時的心態接近崩潰了,周圍親戚朋友特別多的關心,本身就很要強的我每一天都在痛苦中度過,這也使得在家裡二戰幾乎成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 【郵學上岸經驗篇】計算機二戰跨考學長北郵上岸經驗分享
    我是二戰跨考的學生,初試分是真的不高,而且也沒有項目經驗,所以考試準備就介紹幾個我覺得不錯的,經濟實惠的獲取資料的地點吧。本人對自己的定位在初試分考不高的類型,加上自己對信息安全有一定的興趣,所以選擇了計算機某組學碩(最後事實證明大概這個選擇是正確的)。總的來說,個人覺得自己的優勢是在複試還有機考的時候發揮出來的。所以可以重點看英語,機考還有複試面試階段的說明。
  • 一戰慘敗,二戰跨考上岸985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專碩!
    這是1名二戰跨考計算機專碩,最後被985高校錄取的案例,2考經歷過挫折、焦慮、猶豫,最終重新鼓起勇氣背水一戰,二戰終於上岸985高校——北京理工大學!他的經歷和經驗給2021考研的考生,尤其是跨考考生很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鑑。
  • 跨專業考研有多難?工科學長跨考設計學,上岸經驗乾貨來襲!
    但是跨專業考研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尤其是門類相差很大的兩個專業更是難上加難!但望而止步卻大可不必!每年還是有不少成功案例擺在我們面前。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工科學長跨專業考設計學的上岸經歷!上岸學長簡介:學長本科就讀一個「稀有的」工科專業,因專業限制,不得不進行艱苦的跨考之路。因本科專業和設計學專業稍有關係,所以學長就果斷報考了藝術類的設計學。你以為學長的考研之路必定坎坷異常,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 二戰二跨初試第二,四個月高效率上岸四川美院!2020川美考研
    我單獨把擇校列出一個板塊探討,是因為結合我自己的情況,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其他經驗帖裡沒有提到的特殊經驗。我一戰目標院校是上大,一戰的時候,上大縮招了,且在專業劃分上有一些變化,標明藝術學理論和美術史論的專業課二不再考同樣的內容,因為藝術學理論的參考書目更多更複雜,所以我當時選擇了報考美術史論。
  • 二戰成功上岸山東大學:選擇和好的方法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學長,二戰成功上岸山東大學。他本科是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雖然是工科,學數學是最難的,屬於工科和海洋工程類,憑藉著他的努力和正確的學習方法,二戰成功上岸山東大學。我來自大連海事大學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在2020年的考研當中上岸了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的金融專碩。作為一個二戰的人,對於考研的成功與失敗都有體驗,下面我將介紹一下我的複習經驗。政治個人認為,政治真的不要開始的過早,開始的時間在七月左右是最好的,開始的過早到衝刺時有的知識點真的會忘記。
  • 經驗貼丨北大軟微20 CAT雙非二戰跨考:夸父逐日般的勇氣
    ,借著前人經驗前行,書寫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小蘇邀請一批「高分學霸」分享經驗,希望同學們借鑑成功上岸學長學姐經歷以勉勵自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有越來越多人能夠和我們一起,發揮自己的餘熱。歡迎每一位獨特的你來分享經歷或經驗。有一分熱,發一份光。
  • 4位考研上岸學子分享經驗:經驗帖看看就好,適合自己才最重要
    今天,就隨小編一起聽聽他們在這個特殊時期的心路歷程與考研經驗分享吧!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太原理工大學15級行政管理 李吉璇01小朋友們好,我是官微的老學姐璇璣。未曾想過還能有機會再次與大家見面,那就掏心窩子說些心裡話吧。我經歷比較特殊,是考生中壓力山大的二戰生。
  • 考研:三戰上岸對外貿431——學會避坑、權衡利弊
    No.1寫在前面從2018到2020,我一共經歷了3次考研,今年終於上岸。回顧這三次考研,從方法到心態上都在一點點成熟。尤其對考研的心態準備有了不一樣的感悟,因此寫下這篇經驗貼,希望幫助到有需要的人。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情況介紹、心態準備、複習計劃。
  • 20普通二本跨考揚州大學學科英語上岸經驗貼
    我是2020屆考生朱同學,本科畢業於南京某二本院校,非英專生,第一年考某211的本專業研究生,失利之後,我決定換專業二戰。因為自己對英語比較感興趣,也獲得過大學生英語競賽一等獎,想以後做一名英語老師,於是決定報考學科英語專業的研究生。我很喜歡揚州這座城市,以後想在這裡工作,所以選擇了揚州大學。
  • 經驗帖 | 我把上岸外經貿金專的經驗和教訓說給你聽
    回顧這兩年考研歷程,從一開始的不知措施到第一次失敗的之後惶惶不可終日,再到二戰時的相對從容堅定,最終到出結果時的值得,這一切都從考研出發最後卻不僅僅只是考研。之前也看過很多前輩的經驗貼,想趁這個機會,也把自己走過的彎路和覺得好用的經驗告訴大家。
  • 二戰、三跨,怎樣逆襲華中師大|20屆學科英語考研學姐經驗教訓貼
    我的初試複試分數都不高,兩年備考經歷走了很多彎路,有了一戰失敗的教訓,也積累了一點點成功的心得,所以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看完有所收穫。Tips經驗帖看完之後不代表你就可以做到了哦!!!有時候,我們看完經驗帖在腦中形成的是陳述性知識,到實際操作時又回到原點,所以建議你們可以看完之後把覺得適合自己的、有收穫的建議用便利貼抄下來貼在自己備考的書桌或者筆記本上,偶爾迷茫時看一看。二、關於二戰一戰失敗後,最重要不是立馬開始二戰考研複習,而是反思總結自己在一戰中不足的地方以及教訓和經驗。
  • 在職寶碼雙跨報考湖南師大333教育綜合953教育管理經驗貼
    看到這份經驗帖的同學,你好。我是報考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專業的20級學姐。初試總分390分,政治78分,英語62分,專業課一110分,專業課二140分。我初試第三名,複試綜合排名第4名。希望我的考研故事能夠激勵著你的考研路。
  • 經驗帖 | 2020跨專業420+上岸復旦金融碩士,守得雲開見月明
    5月12日複試結束後休息幾天就到了上海,一直在忙著找房子找實習,沒空出時間寫經驗貼。現在基本安置妥當了,準備寫一寫考研經歷,做個紀念,也希望能為學弟學妹們帶來一點啟發。希望一戰的同學們順利上岸成為天選之子,也希望二戰三戰以及複試被刷的同學們調整好心情,選擇好未來的路堅持下去總會守得雲開見月明。以下經驗只是我個人經歷匯總而成,不具有普遍適用性,大家有選擇的借鑑即可。
  • 南開大學新傳考研真經學員經驗貼:5000字上岸經驗分享|關於二戰,我的反思與改變
    不知這篇經驗帖能給備戰當下新傳考研的大家帶來多少可借鑑之處,但我會儘可能復盤我一戰的不順與二戰的所謂「成功上岸」歷程,希望大家不走我一戰的老路,儘早上岸得一份心安。其實就結果來說,一戰考的不算特別糟,畢竟還進了複試,雖然基本上是壓線「連滾帶爬」地進的,但覺得複試過程中自己發揮也還可以,有可能上岸。至於為什麼沒個好結果,我進行了一番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