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份經驗帖的同學,你好。
我是報考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專業的20級學姐。初試總分390分,政治78分,英語62分,專業課一110分,專業課二140分。我初試第三名,複試綜合排名第4名。希望我的考研故事能夠激勵著你的考研路。
這是我第二封經驗帖,為什麼是第二封呢?請你慢慢往後看。
對大部分人來說,我可能比較特殊,我是31歲在職考研的寶媽,同時是跨專業跨學校的雙跨生,自身是專科出身再讀本最後考研。然後呢,我其實也是湖南師範大學19級小學教育非全日制研究生,我去年第一次考研的時候,因為自身是在職考研,所以我第一志願報考的專業是非全日制小學教育,我第一次考也成功上岸了。上岸之後我寫了一份19級湖師大小學教育經驗帖,這就是此經驗帖是第二份的原因。康康學姐也開玩笑的說過,說可能我覺得考研很容易,別人是二戰都考不上,我是戰戰都能上。我覺得這主要是源於定力和努力,以及方法正確吧。
我在師大讀非全的時候呢,遇到了很好的導師,真燃起了學習的興趣,也希望能更好的塑造自己,於是一邊讀非全,一邊思考著再次考研,考全日制。於是,我19年暑假8月跟著司南報考全日制教育管理專業,好在成功上岸,從19級非全變成了全,在這裡真的很感謝我的導師。當然,我希望大家都能敢於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在考研大軍中,我只是很普通的一名考生,關於考研的經驗,很多學姐分享的經驗都很棒,我主要是說說自己的考研經歷與感受。
1.關於備考歷程
暑假期間準備報考全日制研究生時,鑑於自身能力有限,自己也很猶豫很焦慮,擔心這擔心那。後來我覺得有夢想就可以去追求,我自身是老師,目前也定居長沙,所以一開始定的目標就是考湖師大,一門心思就想報考湖師大,按這個目標努力,不會說想降低自己的目標就鬆懈,為自己的碌碌無為找退路。我是在職,不敢盲目複習,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讓我去盲目學習。說實在的,我也沒想過說自己考不上會怎麼樣,不會說考不上錢打水漂了,就是堅定自己不放棄。
關於考研報班,我覺得遇上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如果一定要說我的感悟,我只能說:資料各方面真的宜精不宜多,一下看看這個,一下看看那個反而,消耗了時間抓不住重點。我是司南的忠實粉絲,因為我一戰也好,二戰也罷,都是一直跟著司南的資料、課程和學姐的指導學習的,我在去年的經驗貼中也曾說過,自己一戰是報的一對一。在這次二戰全日制的過程中,前期一直找康學姐問這問那,康學姐每次很有耐心的回答我,真的,一兩年了,她還是沒變,好像永遠都是那麼耐心,甚至一開始還不要求我報班學習,覺得經過了一年的一對一輔導,自己應該是能學的,直到最後,猶猶豫豫的我到8月份我才靜下心來開始備考。
雖然我是在職考研的班主任、寶媽,時間相對緊湊,但我會利用零散時間看書。備考期間,我都是先忙完工作的事,再靜下心看書,一般每天能擠出6-8小時看書。所以在職的各位同僚們,好好加油,也做好吃苦的準備,我們會跟應屆生有不一樣的焦慮,俗稱「成人才有的焦慮和煩惱」。我備考以來,我幾乎不怎麼出去逛街,甚至可以說沒出去逛街,因為一戰的時候司南學姐對我要求挺嚴格的,不準出去逛街的那種,所以也一直謹記在心,不敢浪費時間。加上,我考研也是因為家人的支持,所以其他事情也做得少,心思都在考研上。如果你也確定考研,可以跟家人說一下情況,努力能一年做完的事,別花費兩年。
2. 教育管理學(953)
考研要關注真題,真題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必須完全吃透,揣摩出題人的意圖。每個科目的真題都很寶貴,都要反覆地做多遍,一題一題琢磨,加強對歷年真題出題習慣的研究,這樣複習起來就更加得心應手了。關於專業課二,應該說常思亮老師的那本書是重中之重,但教管的題目也比較靈活,所以要全面的看書。尤其是專業課二的複習不建議剛開始就背書,比較機械也記不長久,自己背得非常痛苦。說的稍微雲淡風輕一點,其實複習就是高效率的多記憶書本框架,多看幾次書,記住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我們不能千篇一律的寫書中的內容,一定結合教育熱點,有自己的想法。其實我能有140分,我自己也挺驚訝的,因為我的字很醜。但按我平日的習慣,可能我的優勢在於:一是康康學姐跟我強調的,讓我寫滿;二是我答題是特別注意答題思路、結合熱點拓展答題內容;三是注重排版的設計。這一些也都是一戰的時候留下的來財富。
3.關於333教育綜合
在333方面,我覺得學姐們的輔導已經很專業很系統很用心了,跟著司南就好,事半功倍,唯一的感受是專業課要多花時間和精力。這次我初試專業課一考了110分,但19年我考了119分,複習時覺得自己有些基礎,所以在備考過程中忽略了333,重心偏於專業課二了,這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有二戰的人,請一定要注意了。
333複習。我最後只去關注了康康學姐的那個考前7天背誦清單,是真的很厲害了,尤其是外國法案都能給你壓中的那種。當然,前提也還是要自己多多的練習。
專業課複習真的不單單是只背資料,其實看書的方法、答題的板書設計及思路都是有方法的,司南自成體系,問學姐就好,我這裡就不做過多贅述,因為我在一戰經驗帖裡寫了很多。
4.關於英語二
我的英語基礎很差,四六級都沒過,所以它一直是我的"生死劫",也讓我遭遇"瓶頸期",我對它"愛恨不能"。當時我在想,如果給英語的時間太多,就算我再認真,可能也只提升5分,會影響專業課的複習,得不償失;少花時間和精力吧,又怕過不了國家線,其他都是白搭。所以我給自己定位,不求拿高分,一定得穩住,自己能拿的分一定要拿,只要能上50分就行。備考期間我完全放棄了英語完型填空的訓練(後來發現完型填空還對了9個),主攻英語閱讀、作文,英語翻譯和新題型是順帶的。
我的英語複習之路,真的很坎坷,我想英語很差的你也肯定跟我一樣。我只看了何凱文長難句的視頻,還沒看懂。剛開始我是用英語APP記單詞,後來用康康學姐發的何凱文1575的文件,每天利用上下班路上的零散時間看,一個單元,一天兩次。也因為時間關係,英語只做了英二的歷年真題,留三套給自己模擬,剩餘的真題反覆做,總結規律。 針對英語作文,我是根據歷年來英語大作文,一般都是圖表作文,總結歷年來的作文規律,自己總結一份萬能模板,這樣保證自己用得上又不會跟別人雷同。小作文主要是找相關模板,進行反覆默寫。我想說,我一戰的用的作文模板用到了二戰,還是那麼好用。關於英語模板,我覺得大家後期可以去跟康康學姐磨呀磨,她手裡的真的挺好的。
5.關於政治78分(我的選擇題得分38,大題得分40分)
19年考研考政治,我只看了馬原的視頻,20年考研什麼視頻課都沒看,主要是刷肖秀榮的1000題,第一次每天做60題左右,大概15天刷完。第二次1000題,刷題時不把答案寫在書上而是本子上,在錯題旁做標記,刷到第3 次用錯題本記錄錯的知識點。後期會著重看錯題,我用的是第一次,也就是一戰買的風中勁草,針對錯題到書中找到相關知識點,再次記憶。在做1000題時,我每天會做一套歷年真題,因為做過,正確率還可以,同樣會記錄在錯題本上。
關於試卷,我只買了3套試卷,肖四、肖八和蔣中挺五套卷(一般11月中下旬發貨,大概18號左右,肖四得12月份才發貨)。肖八和蔣中挺試卷我只做選擇題,每天一套,跟前面一樣,記在錯題本上。12月份,我只瘋狂的背了肖四大題,我會把所有的看熟,重點記憶題目是什麼,答題記大點。
其實19年12月底考完後很多人都說肖四沒壓中,但我覺得他都押中了,我覺得只是問的方式有所不同,我答大題的內容都是肖四上面的,再加些材料中的內容。19屆考研我肖四肖八都背,最後臨考場才發現啥都沒記住,20屆考研我只背肖四,把上面的知識點吃透,先一天背兩套,背3次後開始默每天默一套,把肖四大題的主要點都默寫出來。雖然我的政治不算高分,但沒拉我後腿。
我覺得考研是一場馬拉松,挺煎熬的,考驗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自控力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能力,如果我們能堅定立場,鼓勵自己不斷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穫。不要把自己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內,其實你可以走得更遠。最後,感謝專業、用心、顏值高的司南團隊一路相伴!
祝大家考研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