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中國統計局公布9月份製造業PMI數據,錄得49.8,較預期有所改善,但仍然處於榮枯線之下。
儘管短期出現改善跡象,但是市場仍然對於製造業進一步改善持有疑慮。隨著10月份國慶假期因素和貿易環境不確定性等綜合影響,10月製造業PMI恐仍將回落。
環顧全球,越來越多的信號表明,出口導向型製造業的衰退正在蔓延到整個經濟領域。9月30日當天,日本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日本工業產出環比下降1.2%,降幅遠超市場預期,並幾乎完全抵消了7月份1.3%的增長。這是日本經濟及其製造業因全球貿易衝突而面臨壓力的最新警告信號。
在全球貿易順差最大的國家——德國,經濟情況更為糟糕,就業崗位增速早已開始驟然放緩。德國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出人意料地下跌至41.4。而德國綜合PMI下降了2.6,至49.1。這是近七年來的最差值,直接指向了經濟衰退。
即便在全球進口規模最大的地區——美國,也面臨出口製造業放緩的情況。9月27日,美國商務部下屬美國普查局公布數據顯示,若除去國防訂單,美國8月份耐用品新訂單環比下降0.6%。
中國9月份PMI出現改善,仍在榮枯線之下
9月30日,中國9月製造業PMI數據正式公布。數據顯示,9月份 9月製造業PMI數據錄得49.8,預估為49.6,前值為49.5。
數據表明,製造業情況略有改善,但還在榮枯線下,說明製造業還沒有進入完全復甦階段。特別是從,企業規模情況來看,小型企業PMI仍然偏弱。而大型企業PMI則處於明顯擴張階段。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新訂單指數為50.5%,環比回升0.8個百分點,5月份以來首次升至擴張區間。生產活動有所加快,生產指數為52.3%,環比上升0.4個百分點,其中農副食品加工、紡織服裝服飾、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器材等製造業生產指數位於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
當天,9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錄得51.4 連升三月。9月30日公布的9月財新中國PMI錄得51.4,較8月上升1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回升,為2018年3月以來最高,顯示製造業景氣度持續改善。這一走勢與國家統計局製造業PMI一致。
9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的改善,主要源於新訂單指數和產出指數的明顯回升。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董事長、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表示,改善主要得益於內需的潛在增強,而中美貿易衝突對於出口、生產成本及企業家信心仍有明顯衝擊。
日本工業產出仍在下降,8月產出數據下滑1.2%
上圖為,9月24日,日本9月PMI初值從上月的49.3降至48.9,再次低於50枯榮線,為近7個月以來低點。10月2日,日本製造業PMI指數9月份終值將公布。
9月30日,日本經濟貿易產業省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日本工業產出環比下降1.2%,降幅遠超市場預期,並幾乎完全抵消了7月份1.3%的增長。這是日本經濟及其製造業因全球貿易衝突而面臨壓力的最新警告信號。
日本經濟貿易產業省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工業產出環比下降1.2%,降幅遠超分析師預期中值0.5%,並幾乎完全抵消了7月份1.3%的增長。鋼鐵產品、工廠生產設備和汽車生產的下降抵消了電子產品和化學品產出的增長。
但是,日本經濟貿易產業省調查的製造商預計,9月工業產出將增長1.9%,但10月將下降0.5%。日本經濟貿易產業省總體上降低了對經濟活動的評估,稱最近有所減弱。
德國PMI指數仍在下滑,經濟即將陷入衰退
相比之下,過去幾年,全球貿易順差最大的國家——德國,製造業數據更為糟糕。9月24日,德國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出人意料地下跌2.1,至41.4。而德國綜合PMI下降了2.6,至49.1。這是近七年來的最差值,直接指向了經濟衰退。
9月24日,法國、德國、歐元區相繼公布9月PMI數據初值,數據明顯不及預期。其中,德國9月製造業PMI初值錄得41.4,低於預期;而歐元區9月製造業PMI初值,也創下2012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耐用品訂單堪憂
9月24日,金融信息服務商IHS Markit公布的美國9月份PMI指數,也從8月份的50.7,上漲到了51,令市場頗感意外。
9月27日,美國商務部下屬美國普查局公布數據顯示,美國8月耐用品訂單環比初值增長0.2%,高於預期-1%,大幅不及前值2%。值得注意的是,整體數據主要是受到國防飛機及其零部件的支撐,新訂單環比增長30.3%。若除去國防訂單,耐用品新訂單環比下降0.6%。
耐用品是整體零售額的一部分,約佔所有消費者支出的三分之一,同時被視作是了解美國家庭長期財務狀況的關鍵指標。報告顯示,美國國防資本商品新訂單在8月激增15.4%,但人們對新車、電腦、家電的需求有所下降。其中,8月電器產品和設備新訂單環比下降1.3%,創2018年11月來最大降幅。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DF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