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判未來三個月製造業PMI將圍繞榮枯線小幅波動

2020-12-08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朱寶琛

52%,這是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最新發布的2020年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的數據。這一數據,在2月份經濟活動受到疫情明顯影響的基礎上大幅上升了16.3個百分點。

對於未來三個月的製造業PMI走勢,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普遍判斷,或許會出現一定幅度回調,但顯著下行風險不大,大概率會圍繞50%的榮枯線小幅波動震蕩上升。

前三個月呈「V型」走勢的背後

根據《製造業採購經理調查說明》,採購經理指數(PMI)是國際上通用的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性指數之一,具有較強的預測、預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高於50%時,反映製造業經濟擴張;低於50%,則反映製造業經濟收縮。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製造業PMI呈現出「V型」走勢:1月份為50%;2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僅為35.7%;3月份上升至52%,並創下兩年半來的新高。

出現「V型」走勢的背後,緣於PMI是一個環比指數,反映的是本月比上月發生的經濟變化情況,變化幅度與上月基數有很大關係。「50%以上的PMI只是反映環比意義上的改善,不是同比,因此並不能說明經濟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3月份製造業、非製造業PMI均現大幅反彈,且都重返擴張區間,一方面體現當月復工復產加速,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另一方面也是由於2月份PMI超低基數所致。

他同時表示,通常情況下,當PMI連續三個月以上同向變化時,才能反映經濟運行的趨勢性變化,僅僅單月數據升至榮枯線上,並不能判斷我國經濟已完全恢復正常水平,實現趨勢性好轉,還需持續觀察變化。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PMI是景氣指數,存在一定程度的被調查企業主觀預期判斷,月度的較大波動存在心理修復因素的影響。2月份受到疫情衝擊,PMI指數跌到歷史低位,存在恐慌情緒的影響。3月份在國內疫情好轉、積極政策加碼、復工復產加快等積極因素的促進下,帶來心理預期的修復,促進PMI修複式反彈回升。

「根據採購經理指數編制規則,PMI指數是在定性調查基礎上形成的量化指標,可能難以準確反映企業生產量等各類指標絕對值的變化,並不代表生產恢復到正常狀態。」唐建偉說。

海外疫情是重要影響因素

值得關注的是,多位受訪專家都在採訪中提及海外疫情帶來的影響,並且認為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隨著疫情在海外蔓延,國際經濟貿易環境趨於嚴峻,我國出口壓力增加。數據顯示,3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6.4%,處於收縮區間。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都低於50%,分別為47.3%、44.2%和46.3%。

唐建偉認為,如果海外疫情能在未來兩個月得到逐步控制,則國內製造業PMI應該能夠維持在景氣區間;如果海外疫情持續時間較長,導致國內外需明顯下降,一些企業復工後產能無法達到滿產,則製造業PMI仍有可能出現環比回落,有再次降入不景氣區間的可能。

「展望未來三個月製造業PMI走勢,預計大概率會圍繞50%的榮枯線小幅波動震蕩上升。」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對記者表示。他認為,4月份製造業PMI能否達到50%或以上,要看4月份製造業情況是否好於3月份,5月份和6月份情況以此類推。

從PMI指標的構成看,製造業PMI是由5個擴散指數加權計算而成。展望未來三個月,這些指標將整體趨穩向好,但新訂單指數、生產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仍存在圍繞50%榮枯線波動反覆的可能,尤其是原材料庫存指數大概率繼續在50%的榮枯線下運行。新訂單指數和生產指數的不確定性,主要是受海外疫情擴散、經濟停滯、需求大幅下降的影響,因此難言趨勢性好轉,需要繼續觀察。

王青表示,展望未來三個月,國內疫情穩定會推動內需進一步走強,但海外疫情會在一段時間內處於高發期,我國出口將面臨顯著下行風險。由此,製造業PMI或難持續保持在擴張區間。

「4月份開始新出口訂單指數或存在大幅下滑可能,需要密切關注。另外,出口下滑也會對製造業整體需求和生產形成拖累。這樣來看,4月份製造業PMI或許會出現一定幅度回調,但顯著下行風險不大。」王青說,而5月份和6月份製造業PMI走勢將主要取決於國內逆周期政策發力與海外疫情演化之間的消長作用,或將圍繞榮枯線小幅波動。

相關焦點

  • 美製造業PMI跌破榮枯線意味著什麼?
    要聞 美製造業PMI跌破榮枯線意味著什麼? 2019年9月4日 11:45:00 廣發證券本文來自 「廣發證券」,本文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投資要點美國8月製造業PMI降至49.1,為2016年8月以來首次跌破榮枯線。
  • 肖玉航:一月製造業PMI指數顯示了什麼?
    綜合來看,1月PMI指數處於榮枯線下方。如果配合財新PMI同期指數觀察,一月份實際上顯示PMI指數仍顯示經濟下行壓力。   從具體運行情況來看,今年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5%,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
  • 時隔6個月PMI再次站上榮枯線,對A股意味著什麼?
    其中,以PMI採購經理指數為例,今年以來PMI數據處於榮枯線以下的時間明顯增多。其中,10月份製造業PMI僅為49.3%,顯示出製造業的景氣程度明顯偏弱,對股票市場的負面影響也明顯加劇。但是,正當市場消極情緒有所升溫之際,在剛剛公布的11月份PMI數據中,錄得了50.2%的PMI數據。
  • 分析師:5月PMI指數小幅提高 不具趨勢性意義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2018年5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9%,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 5月份PMI指數小幅提高,是該指數在景氣區間的短期波動,不具趨勢性意義。
  • 7月PMI數據31日公布 市場預測連續五月站上榮枯線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31電 (王永樂)今日(31日),國家統計局將公布7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運行情況,據路透社調查的29家分析機構數據,預估中值為50.7%,較6月份小幅回落,但仍處於擴張區間,連續五個月位於榮枯線以上。  PMI指數將50%作為榮枯分水線。PMI高於50%時,反映經濟總體較上月擴張;低於50%,則反映經濟總體較上月收縮。
  • 4月製造業PMI指數公布 兩大關鍵指標守住榮枯線以上
    4月製造業PMI指數公布 兩大關鍵指標守住榮枯線以上 2020-05-02 04:35:582020年05月02日 04:3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參與互動   4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公布  兩大關鍵指標守住「榮枯線
  • 日本製造業PMI連續4個月低於榮枯線,美元指數再創新高引川普痛批
    日本製造業PMI連續4月跌破枯榮線今日亞太市場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8月製造業PMI終值49.3,連續第4個月位於50的榮枯線以下,前值49.5。此外,韓國8月滙豐製造業PMI為49,前值為47.3。今早公布的數據還顯示,日本第二季度資本支出同比增長1.9%,預估為1.7%。川普再批美聯儲9月2日~9月8日,澳大利亞聯儲和加拿大央行均將公布利率決議。美聯儲褐皮書將出爐,包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內的多家主要央行官員還將發表講話。
  • 美國7月製造業PMI初值站上榮枯線上方 但仍不及預期
    數據顯示:美國7月綜合PMI初值為50.0;美國7月服務業PMI初值49.6,為六個月來最高,低於市場預期的51;美國7月製造業PMI初值為51.3,為六個月來最高,並處於榮枯線上方,但不及市場預期的52;美國7月工業產出指數初值為
  • PMI位於榮枯線上方啥意思?專家:表明經濟正在恢復正常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製造業PMI指數為50.8%,較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但仍位於榮枯線上方。如何看待該數據?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表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理解:第一,庫存指數一升一降,生產恢復好於需求。
  • 連續6個月站上榮枯線 PMI數據折射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8月31日發布的中國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8月份,中國製造業PMI為51.0%,比上月略降0.1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2%,比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4.5%,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上述三大指數均連續6個月站在50%的榮枯線之上。
  • 製造業PMI指數繼續回落 待政策解圍
    製造業供需循環持續改善。8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8月我國製造業PMI指數為51.0%,較前月微落0.1個百分點。至此,我國製造業PMI指數已連續6個月位於擴張區間。然而受市場需求不足、資金緊張以及汛期影響,小型企業PMI指數繼續回落,仍待後期紓困政策解圍。「8月份,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5個行業PMI位於景氣區間。」
  • 10月製造業PMI微跌,需關注原材料價格過快上升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10月份PMI指數小幅回落,與假期等季節性因素有一定關係。剔除這些因素,考慮PMI指數仍然在榮枯線上,可以判斷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態勢。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文韜表示,總體來看,10月份我國經濟保持穩定較快增長,一是增長快,與去年同期水平相比,當前的市場需求、企業生產與採購活動、進出口等都處於較快增長狀態;二是增速穩,10月份各主要分項指數較上月的波動較小,顯示四季度經濟實現平穩開局,穩定復甦態勢較好。
  • 南財快評:當需求加速回暖,一切都將不同——評9月PMI數據
    9月製造業PMI為51.5%,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高於市場預期的51.3%,為今年年內次高(僅低於3月份),連續7個月位於榮枯線上方,顯示製造業景氣繼續回升。其中,新訂單指數為52.8%,創年內新高,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根據新訂單指數在PMI中的權重測算,僅此一項,對9月PMI回升的貢獻達到50%。
  • 美國製造業pmi強勢回暖,美國經濟真的復甦了嗎?
    首先,製造業PMI數字確實是一個相對高頻的經濟指標,能夠反映出來經濟的實時變化,所以54.2這個數字自然意味著美國經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復甦。換句話說,在經濟增長的強勢期,高於50的PMI數字意味著經濟仍然將保持強勁的增長,但是在經濟相對萎縮的階段,54.2這樣的數字也只能證明經濟從底部稍微上升了一點,並不意味著非常強勢的改觀。
  • 11月製造業PMI創三年新高 穩健貨幣政策或仍將是主基調
    受訪經濟界專家認為,11 月官方和財新製造業PMI 雙雙表現強勁,表明11 月國內經濟(尤其是製造業)環比復甦勢頭向好,並預計短期內製造業PMI有望維持在積極擴張區間。在政策上,穩健貨幣政策或仍然是主基調。面對跨年資金需求,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央行可能將通過「MLF(中期借貸便利)+逆回購」的組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 本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下周一將「起飛」?
    另外,10月份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2%,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環比上升,並創年內新高。 本月主要特點: 一是產需保持較快恢復。 二是進出口指數在榮枯線以上同步回升。本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51.0%和50.8%,分別高於上月0.2和0.4個百分點,均連續兩個月位於擴張區間,主要是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效應持續顯現,疊加近期世界主要經濟體製造業恢復性改善,我國進出口進一步回暖。
  • 解讀:9月製造業PMI與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雙雙回升
    隨著一系列穩外貿政策不斷落地生效,加之國際市場需求局部回暖,製造業進出口進一步改善,本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50.8%和50.4%,分別高於上月1.7和1.4個百分點,今年以來首次升至榮枯線以上。三是部分重點行業景氣回升加快。
  • PMI連續三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上方 非製造業凸顯「穩定器」作用
    新華社上海6月1日專電(記者 桑彤 趙文君)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上方。
  • 新聞分析:如何看待製造業PMI波動?
    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新聞分析:如何看待製造業PMI波動?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介紹,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3個行業的生產指數位於擴張區間,表明製造業多數行業生產運行較為穩定。其中,食品及酒飲料精製茶、醫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等製造業生產指數位於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值得關注的是,高技術製造業景氣水平相對較高。
  • 【中銀宏觀:11月PMI數據點評】補庫存趨勢強勁
    11月大型企業製造業PMI指數53,依然是最高的,中型企業較10月上升1.4個百分點,改善最為顯著。小型企業拉長來看仍在榮枯線上下波動,擴張趨勢並不穩定,結合近期人民幣匯率升值趨勢,整體來看小型企業更容易受到匯率波動和海外經濟恢復趨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