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宜康亂爆料劍指新北捷運 遭諷「拿明朝劍斬清朝官」
對此,新北市府副發言人葉元之隨即響應,指淡海輕軌是「中鋼」團隊施工,段宜康卻把意外連結到榮工團隊,葉元之反問段宜康:「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不知有何用意?」段宜康在文中提到,「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已正式答覆,認定榮工團隊投標資格有問題,新北市仍將捷運三鶯線340億元新臺幣的工程給了榮工公司,並用淡海輕軌高架鋼梁翻落的意外,質疑榮工公司的施工質量。
-
清朝的知府、道臺、提督、巡撫、總督,他們都是幾品官?
清朝有很多的官職,不過最令人熟悉的還是知府,道臺,提督,巡撫,總督這些官職,不過對於幾個官職,有一部分人經常會把它們弄混,那麼這些官職分別都是幾品官呢?為什麼會這樣設立官職呢?說完了知府,來說一下知府的上級長官道臺,道臺這個官職是清朝獨有的,道臺這個官職是介於巡撫和總督以及知府之間的官職,道臺的官位品級是正四品,不過也有特殊的時候,在清朝時期駐外的道臺中二品和三品的也有,不過道臺這個官職一般都是同品級的官員兼任,這個官職的職責有時候分工也有所不同,有的時候作為專門負責督糧和糧儲道,也被稱為糧道,以及負責驛傳道,海關道,屯田道,茶馬道等
-
臺「空汙法」三讀 民怨盈塗蔡英文、蘇嘉全臉書被灌爆
今天無論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還是臺立法機構負責人蘇嘉全臉書都被網友灌爆,痛批臺當局「砍民生用車來抵換工廠排放」、「錯誤的政策比貪汙可怕無誤」、「何不食肉糜?」「自己坐好車,叫人民換車!」網友嗆聲將串聯所有親友團,選票制裁民進黨。
-
臺大學生稱「中華民國國歌」最該消失 臺網友酸諷:聽大陸的?
林全則推說,會請臺教育部門研議。據香港中評社3月14日報導,臺灣大學社會系教師李明璁本學期在臺大開設通識課「音樂社會學」,並出3道作業題目,其中的一道題目為「如果你希望有一首歌能從地球上永久性地消失,那會是什麼?」最後在139份回答中,票選出第一名為「中華民國國歌」,引發激烈的議論。
-
臺灣人:臺高鐵要蓋11年,會被大陸笑啊……
臺媒體人自諷:我們要被大陸笑死了!17分鐘路程的高鐵要蓋11年?「蓋一條臺北到宜蘭,行車時間才17分鐘的高鐵要蓋11年,我看會被大陸笑死啊。」聽到蔡英文在新年談話裡稱「臺灣正在進步」,曾經不相信「臺灣落後」的島內「名嘴」陳揮文都忍不住了,他在1月4日的節目中連珠炮式吐槽,批民進黨是「民主退步黨」,蔡英文引以為豪的「環島鐵路電氣化」竟然搞了40年,「人家海南島是環島的高鐵啊!」
-
消息稱臺灣敲定一項F16戰機軍購案,島內網友諷:榨汁機操作,美國與...
(原標題:消息稱臺灣敲定一項F16戰機軍購案,島內網友諷:榨汁機操作,美國與民進黨聯手榨到臺灣身無分文)
-
郝龍斌喊話蔡英文:拉美日對抗大陸只會讓臺灣更危險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中評社6月28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接受外媒專訪,一面講「想和大陸領導人見面」,一面又要呼籲「其他國家聯合抵制大陸」。對此,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29日表示,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又想拉美日以對抗大陸,這樣不僅不切實際,反而會讓臺灣處境更加危險。針對蔡英文一邊拋出「想和大陸領導人見面」,卻又呼籲「民主國家聯合抵制中國大陸」。郝龍斌表示,臺灣的兩岸關係可以清楚看出從2008年國民黨執政後,因為認同「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才進行地非常平順。
-
蔡英文宣布蘇貞昌繼任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臺網友諷:沒人可用嗎?
距520臺灣地區領導人就職日剩下不到兩周時間,蔡英文5月8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宣布蘇貞昌繼任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蔡蘇兩人還在記者會上互相大肆稱讚對方。對此,島內網友酸諷,「好笑,蔡英文沒人可用了嗎?」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蔡英文把臺灣鎖得最好、做得最好。臺媒稱兩人似乎變得「心心相惜」,而對於蘇貞昌留任一事,不少島內網友卻表示不滿,稱「好笑,蔡英文沒人可用了?老百姓只能自生自滅、自求多福了?」
-
探訪臺北市政府市長 郝龍斌歡迎大陸人民做客圖
記者漫步於臺北市政府大樓,並探訪了現任臺北市市長郝龍斌的辦公室。 這是一座沒有圍牆的開放式建築,門口沒有警衛人員站崗,辦公區也無人看管,進出悉聽尊便。正門大廳兩側鑲著「主動、親切」、「廉政、明快」八個魏體鎏金大字。右側牆上刻著大樓的興建志。上書:「我同仁於此現代化設備之良好環境中,理應本著強烈改革意念,竭智盡力……增進民眾福祉。」
-
打臉遊錫堃中藥改「臺藥」,臺資深媒體人諷:好意思嗎?
民進黨當局「立法院長」遊錫堃5日提議將中醫、中藥,改名為「臺醫」、「臺藥」,掀起各界正反意見熱議。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暐瀚6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聽到這個說法的當下「嚇了一跳」。他認為,要改稱為「臺醫」其實有點牽強,畢竟臺灣與韓國、越南的例子不同,況且臺灣大部分的藥材都是來自中國大陸,「好意思自己叫做『臺藥』嗎?」
-
外國畫的明朝和清朝版圖對比:清朝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礎
韓國畫的明朝時期地圖不過在疆域上,明朝兩朝就有著完全不同的狀態。明朝是農耕民族建立的王朝,因此明朝基本將東亞大陸的農耕區佔據了,只剩下越南和朝鮮。俄羅斯畫的明朝地圖在領土方面,清朝就不同了。清朝興起了東北,首先就能夠基本統一東北地區,然後入關統一了中原漢地。之後康熙皇帝三徵噶爾丹,將整個蒙古納入了版圖。
-
民眾對蔡英文新年祝福不買帳 臺媒體人諷:小英變成了沒溫度的「讀...
蔡英文【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總統府」31日推出「2017年終影片」,以島內民眾的日常視角回顧去年臺灣所發生的大事紀實。雖然蔡英文在影片中表達了期盼「2018,民眾幸福共好」的願望。但島內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卻十分不滿:「該對人民說的話,全都沒說」,還諷刺道「小英上任後成了讀稿機,是害怕講錯話還是那年『最後一裡路』的演講反響巨大,令她從此只肯讀稿」?
-
探訪臺北市政府 市長郝龍斌稱歡迎大陸人民做客
記者漫步於臺北市政府大樓,並探訪了現任臺北市市長郝龍斌的辦公室。這是一座沒有圍牆的開放式建築,門口沒有警衛人員站崗,辦公區也無人看管,進出悉聽尊便。正門大廳兩側鑲著「主動、親切」、「廉政、明快」八個魏體鎏金大字。右側牆上刻著大樓的興建志。上書:「我同仁於此現代化設備之良好環境中,理應本著強烈改革意念,竭智盡力……增進民眾福祉。」
-
蔡英文煽情用歌詞大喊臺商回臺投資 遭諷"誰理你"
她說,當局支持臺商全球布局,也鼓勵臺商回臺灣投資設廠,並引用與樂團歌詞,鼓勵臺商回臺投資前瞻。對此,網友諷刺「誰理你」、「一開口說的都是空心話,為什麼不自我了斷呢?」。
-
臺媒體人自諷:我們要被大陸笑死了!17分鐘路程的高鐵要蓋11年?
我看會被大陸笑死啊。」蔡英文在新年談話裡稱「臺灣正在進步」。聽到此番言論,曾經不相信「臺灣落後」的島內媒體人陳揮文都忍不住了!他在1月4日的節目中連珠炮式吐槽:你這臺灣到底進步什麼?她(蔡英文)說,期盼40年的南迴鐵路電氣化,終於通車。人家海南島是環島的高鐵啊。你的邏輯很可笑。為什麼一個鐵路電氣化搞40年?
-
清朝的撫臺、藩臺、臬臺、道臺都是什麼官?哪個臺的官最大?
我們在看關於清朝時期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裡面的人稱呼一些官員為撫臺、藩臺、臬臺、道臺。這些被稱為「臺」的大人都是些什麼官呢?原來,這些「臺」並不是具體的官名,而是對某種職位官員的尊稱。有資格被稱為「臺」的大人中,級別最高的要算總督,之後依次為巡撫、學政、布政使、按察使、道員。總督在清朝為地方最高級別長官,總管一省或二三省軍政大事。「制臺」是對總督(正二品)的尊稱。但是,清朝的總督一般都會被授予兵部尚書兼督察院右都御史(從一品),因此總督會被尊稱為「部堂」。如果總督加太子少保銜,則會被尊稱為「宮保」。
-
臺當局對外關係雪崩 網友諷蔡英文:可以搞星際"外交"
臺當局對外關係雪崩 網友諷蔡英文:可以搞星際"外交" 2017年06月16日 13:19:1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6
-
清朝京城的七品官,工資到底有多少,為何日子非常艱難?
首先,我們聊聊清朝的官員工資標準。清朝入關以後,沿用了明朝的官員工資標準,明朝的工資標準非常低。在我國唐宋時期,朝廷講究高薪養廉,很多官員根本不用貪汙腐敗,僅僅依靠朝廷發放的銀兩、布匹和祿米,已經足夠滋潤的生活。但是,從明朝開始,官員的工資標準直線下降。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按照當時的物價標準,規定了各級官員的工資標準。如果官員們天天豆腐青菜,這點工資足夠一家人的開支。
-
臺灣詐騙嫌犯在大陸被判11年 臺網友:浪費大陸米
海外網6月14日電 6月13日,29名臺籍嫌犯因涉嫌在亞美尼亞進行詐騙在大陸被審判,其中兩名主犯陳俊志和林宗儒分別被判處11年及10年6個月。對此,臺灣網友諷刺道,謝謝大陸,不好意思要浪費你們的米。2016年被遣返回大陸的臺籍人員(中新社資料)據臺媒報導,2016年9月,亞美尼亞遣返129名涉嫌詐騙的中國人回大陸,其中有78人為臺灣籍。此次在廣州被審理的為其中第一批嫌犯。
-
清朝價值數百萬的頂戴花翎,為何輸給了明朝造價低廉的烏紗帽?
烏紗帽最早的烏紗帽其實起源於東晉,在明朝以後才正式成為做官為宦的代名詞。比起清朝的官帽,明朝的官帽確是在設計上更加簡潔圓潤。更重要的一點是,清朝大臣官員頭上不是頂著紅寶石就是翡翠之類,而明朝官帽不僅更加注重實用性,而且看起來也比清朝官帽顏值高了太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