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推薦這部紀錄片:比起孕婦跳樓,產房裡遠遠有更現實的殘酷

2020-12-17 漫說健康

女人這一生,不亞於一場修行。

而生育,便是一道最難的關口。

我們總說生育是兩個人的事,是丈夫、妻子的事情,其實並不是,真正面對這一切,是女人。

在這個生死攸關時刻,一個小生命即將脫離母親來到這個世上的時候,其實作為丈夫,根本無法插得上手。

那是一個女性與生命的極限在戰鬥,眼前一道道關口,無疑是用生命去拼搏,這道生產之門,也是每一個媽媽們拿自己的命去做賭注。

生育到底有多少危險呢?

或許我們不是當事人並不了解,但這部紀錄片可以很好為我們詮釋了:一個母親的艱險之道

《生門》:產房裡遠遠有比孕婦跳樓更殘酷的事實

2016年這部紀錄片曾引起了較大的社會效益,這部不僅僅講述孩子誕生記錄瞬間,同時也記錄著媽媽們在生育這道門檻向死而生的偉大曆程。

懷孕5次,生產2次,只因丈夫想要個兒子

紀錄片最讓我印象深刻,就是來自河南的曾憲春就引起不少人的爭議。

由於之前曾流產2次,生育2次,子宮已經十分脆弱,但由於農村的思想----「若生不出男孩,別人會笑話你」

為了給丈夫實現這個願望,曾憲春只好決定搏一搏,看到妻子如此辛苦,他也後悔覺得自己的願望連累了妻子,覺得「女人太辛苦太可憐了」。

當然好在醫生採取了保守治療,最終曾憲春平安誕下了一個健康男孩。

我想也有人會在痛罵這位丈夫,也會惱悔這位產婦的愚昧。但小康醫生認為:我們不能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說話,畢竟家家都有難念的經,誰也無法成為這位家庭的審判者。

懷孕6次,生產2次,這種疾病時刻都在拷問產婦的生命

還有一個產婦,叫夏錦菊,她似乎看上去與其它產婦並沒有什麼兩樣。

但由於之前多次懷孕與分娩,其子宮已經十分脆弱,且還患上了「兇險性前置胎盤」,也就意味著其胎盤已經穿過子宮,延伸到膀胱上,一不小心隨時都會大出血,甚至危及性命。

這顆「定時炸彈」,也讓夏錦菊隨時都有可能被死神奪走.

雖說在鏡頭面前,她笑著說每一天都是煎熬,希望能夠早日結束這種日子。

然而在最後分娩過程中,由於子宮已經受損,夏錦菊在分娩後15秒內就已經大出血500ml。醫生打算切除子宮,但卻被夏錦菊一次又一次哀求拒絕。

「醫生,我才33歲,我還年輕,你再努力一下,我再堅持一下就好了!」

或許對於一個女性而言,切除子宮意味著什麼,但由於失血過多,夏錦菊兩度心臟停跳,甚至第二次還達到15分鐘,醫生只好用紗布暫時填充柱腹腔,保住其性命。

不過最終在醫生堅持下,夏錦菊最終只好同意切除子宮,隨後被轉入ICU病房。

而病房外的父母一直都在焦急等待,父親一直耳邊低語「堅持、堅持、爸爸陪著你」,瞬間讓人淚目。

然而這一個過程,唯有夏錦菊的父母焦急等待,其丈夫因工作緣故始終無法前往趕來。

生育,絕非我們想像如此簡單

在這部紀錄片,中國社會對後代延續、醫療制度不完善、家庭婚姻的複雜性以及從未改變的重男輕女現象,甚至醫療工作人員平凡而偉大都能夠呈現出來。

有的家庭因面對發育不健全的小生命,面對即將可能無法承受的風險與痛苦,不斷糾結是否會人財兩空;

有的家庭為了保住孩子,即便不惜一切代價也甘願嘗試;

有的家庭沒有戶口,沒有醫療保險,甚至貼不起對聯的一家人也不知該如何解決這5萬元的醫療費,養活一對雙胞胎;

也正因如此,生育呈現了很多意義,既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也是一個家庭的判決;既是血脈與籌碼,也是賭博與負擔。

這部紀錄片的故事,不僅僅個人命運的遭際,也是戳穿盤根錯節的社會現實---貧富差距、性別歧視、優生優育以及醫患關係。

而這一切的,最終都是母親獨自一人來承受。

泰戈爾說:上蒼給了我們生命,我們用奉獻去擁抱。

我們總說天底下的母子,都是一場生死之交,但小康醫生認為這部紀錄片不僅是歌頌母愛,更多是那份對生命的敬畏與生活的思考。

或許這個話題有些嚴肅,但正所謂:「來是偶然,走是必然。」

我想這也為什麼,這個話題會成為今天母親節最主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母親節安利此紀錄片:產房裡遠遠有比孕婦跳樓更殘酷的現實
    今天是母親節,我們常說母愛偉大、無私,她們的愛不斷保護著我們,承載著我們。 而今天小康醫生想給各位朋友們推薦這部紀錄片,這部不僅是講述寶寶的誕生記錄攝影,同時也是一部媽媽們面臨生產時向死而生的記錄瞬間。 中國社會對後代的延續、醫療制度不完善、家庭婚姻複雜性、從未改變的重男輕女現象、以及醫療工作人員平凡而偉大都在這部紀錄片呈現。
  • 一部紀錄片告訴我們:產房眾生相,有著比孕婦跳樓更殘酷的事實
    文/初語媽媽《生門》這部紀錄片,展示了4位遇到極端情況下的產婦,經歷的層層考驗,鏡頭裡向我們展示了產房的眾生相,有人間的冷暖,有醫患之間幽默的對話,也有手術成功後大家的笑容,女人到媽媽的角色轉變,是一場生死考驗,產房裡
  • 一部紀錄片告訴我們:產房眾生相,有著比孕婦跳樓更殘酷的事實
    文/冰糖媽育兒日記《生門》這部紀錄片,展示了4位遇到極端情況下的產婦,經歷的層層考驗,鏡頭裡向我們展示了產房的眾生相,有人間的冷暖,有醫患之間幽默的對話,也有手術成功後大家的笑容,女人到媽媽的角色轉變,是一場生死考驗,產房裡,也有著遠遠比孕婦跳樓更殘酷的事實。
  • 《生門》像一把手術刀展現了現實的殘酷
    事實上,醫院不想讓鏡頭裡醫生被拍成「在世華佗」的樣子,只想讓觀眾知道,醫生不是無所不能,醫學有局限性。 誰也沒想到,這個看似「冒險」的決定,最後竟成了這部紀錄片成功的鑰匙。 只是,這部關於女人生育的紀錄片,在5部大片夾擊下只有1%的排片率,票房欠佳,但叫好連連。
  • 被否定,被質疑……規培醫生的現實生活,遠比紀錄片更殘酷|醫影集
    全國首部規培醫生紀錄片《我的白大褂》已經上映,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安裝了64個攝像頭,用了3個月時間,以記錄與觀察的方式,真實呈現年輕「規培醫生」的酸甜苦辣。可以說,這是一部「規培醫生」版的《人間世》。高老師帶著林平娜一路小跑過來,經詢問了解到,男子有高血壓和心臟病史,晚上18:40,他在家裡吃飯的時候,突然就暈倒了,然後大小便失禁、雙眼上翻、略微抽搐,有一點吐白沫,當時並沒有喝酒。還沒了解完病情,男子突然朝著急救醫生的胳膊上就咬了一口,林平娜見此情景,不由自主地往後退了兩步。
  • 待產孕婦難忍疼痛跳樓身亡!丈夫:我們同意剖腹產;醫院:家屬...
    因此,是否因手術延誤導致產婦死亡,不得而知;但直接原因是產婦在產房裡跳樓自殺。對此,有網友表示:所以,產婦有決定自己生產方式的權利嗎?當然有!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何兵表示,《侵權責任法》55條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
  • 《生門》這部紀錄片,帶給我的是默默的感動與深思
    5萬塊能「買」一大兩小三條人命但借錢、貸款是那麼艱難手裡只有5千多塊的準爸爸甚至想到去賣腎33歲高齡孕婦術中大出血要子宮還是要性命產科主任李家福挑戰生死時速全身換血四次將病人救下這些故事都出自一個紀錄片:《生門》這部紀錄片吸引了很多人
  • 評論:孕婦跳樓事件 輿論場關注的不止是真相
    榆林產婦因為不願意順產,難忍劇痛而從醫院跳樓,導致一屍兩命。  此事被媒體和網友報導後,引來社會各界的爭議,家屬與院方各執一詞,家屬認為是院方責任,而院方拿出監控記錄,證明是家屬不願意剖腹產,導致孕婦情緒失控跳樓。輿論場隨著事件的進展不斷發酵,各種言論在理性與感性之間雜亂傳播。  醫院、家屬,誰在說謊?
  • 產房裡的女人沒有尊嚴
    媽媽們在產房裡能否得到應有的尊嚴,還記得榆林那個跳樓的產婦嗎?此時此刻,在某個產房裡孩子哭一聲全家緊張,媽媽在產房裡崩潰無人在意,產房裡更需要的是隱私和尊重。
  • 大學生一個月跳樓10起,是他們太脆弱,還是社會太殘酷?
    可是,有些人卻不懂得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做出跳樓自殺的行為,讓人惋惜,更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12月4日,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鄭東校區發生一起學生墜樓事件,警方排除它殺,墜樓原因仍在調查中。河南財大發生的這一齣悲劇讓人痛心,但更讓人痛心的是,這已經是一個月來發生的至少第十一起大學生跳樓事件。
  • 夏天熱,孕婦進產房穿裙子?不,建議穿褲子更安全
    無論夏天冬天,孕婦進產房生產時,還是推薦穿褲子更安全一些。比如說有專門的孕婦吊帶褲就可以,還有一定的託腹效果。一般來講到了醫院,醫生會要求準媽媽換上無菌的病號服。長袖的或者中袖的,你自己的衣服基本上是用不上的。
  • 一部紀錄片揭露殘酷現實:低眼界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有這麼一部紀錄片,它用時6年,記錄了不同地區,不同家庭背景的三個孩子不同的人生軌跡。讓大眾看到了社會的殘酷、人生的殘酷。這部紀錄片叫《出路》,從2009年拍攝到2015年,一共花了整整六年的時間才製作完成。
  • 這部紀錄片裡有答案
    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 有一段時間沒給大家整「下飯」的內容了,今天它來了,一起認識下紀錄片—— 《全球最噁心》。
  • 我們想為這部叫《出·路》的紀錄片尋找出路
    今天,大象要非常認真地向大家推薦一部紀錄片,它的名字,便叫《出·路》。2018年高考後,一篇題為《六年跟拍三個階層的孩子,這部紀錄片扎了高考一刀》的文章橫掃朋友圈,衍生了無數篇10萬+——諸如《6年跟拍三個階層的孩子,這部紀錄片戳到了中國教育的最痛處》、《六年才拍完的良心國產片
  • 榆林孕婦跳樓事件背後的真問題 - 南風窗網
    榆林孕婦跳樓事件背後的真問題 剖宮產是一項醫療幹預手術,醫生說決定權應該在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手裡,部分法律人士認為,產婦可以選擇剖宮產,這是民事自主權在醫療行業中的體現。孰是孰非?
  • 紀錄片《學習的背叛》揭秘殘酷真相:即使被學習背叛,努力也是唯一出路!
    通過《學習的背叛》這部紀錄片,看一看其它國家的高考究竟是怎樣的。《學習的背叛》這部紀錄片其實並非新作,而是製作於2016年。然而,這部紀錄片在剛剛發行時卻十分冷門,甚至連豆瓣評分都沒能拿到。直到其在這兩年翻紅後,才拿到了8.6分的高分。
  •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紀錄片《幼兒園》,這部片展現了一個殘酷事實
    又有多少人也是這樣,我們不得而知。曾經看到一個網友的匿名貼,她甚至希望自己從小是孤兒,希望自己的父母離開他。父母這個詞在很多人的嘴裡好像仇人一樣冰冷。我一直以為一定是父母做了什麼狠毒的事情,才會讓孩子對父母這麼的恨之入骨,事實卻不一定,很多都是因為童年瑣碎的小事。
  • 《我要上學》裡的農村教育,現實比電影更殘酷,你知道嗎
    不論村裡居住的房子,城裡有點破舊的小飯店,還是十分簡陋的學校教室。這對於像我這種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來說,看著格外的親切,也很真實自然。雖然現在因貧輟學的現象已經不再出現,但在2006年,新的義務教育法頒布之前,這樣的事情卻並不少見,這部電影可能算不上特別出彩,但現實生活中表現農村生活的種種,卻都在電影當中有所體現。
  • 蕪湖哪家醫院生孩子好 家庭化產房讓孕婦更安心
    因為懷孕生子,對於女性而言,無疑是一生中的關鍵時刻,讓孕婦安全平穩地度過孕期,更安全、更安心地生產,不僅是孕婦及其家人的願望,同時也是醫院所期盼的。  通過查詢資料我們得知,家庭化產房是指待產、分娩、恢復及產後(LDRP)的單人房間,它具備三大特點:一是居家式待產環境,空間獨立安靜,家人可全程陪產;二是全新的生產方式,產床和產臺合二為一,孕婦待產、生產無需換床;三是安全性高,醫生護士助產士會全程陪伴。
  • "比起勇氣產房裡更缺尊嚴",產婦的話戳人心窩:脫褲子只是開始
    大概大部分女性會覺得是在產房生下孩子的那些時刻吧。在產房外,等候的人聽到的是產婦痛苦的喊叫聲,而在產房裡哪裡又只是只有痛苦呢。比起勇氣產房裡更缺尊嚴",產婦的話戳人心窩未婚女琳琳跟已婚女芳芳是好朋友有,各有各不同的人生軌跡。芳芳早早結婚生子,完成人生的一些大事了,而琳琳享受獨自一人的生活,也好不愜意。芳芳生第二胎的時候,琳琳來看望了芳芳,看著可愛的孩子,琳琳特別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