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名字一直是父母認定的最重要的內容,不少家長在知道妻子懷孕起就著手準備起名字的相關事宜,有的城鎮還有起名宴的禮儀,他們認為給孩子起了一個好名字是值得慶賀的事情。
張女士與丈夫結婚數年,一朝懷孕,全家人都欣喜非常。丈夫王先生幾個月來不停翻閱字典,想給孩子一個有意義的名字。而孩子的爺爺,則是找了專業起名的大師,依照八字、風水等習俗想給孩子尋得一佳名。
孩子降生那日,爺爺打來電話,他說給孩子起名為王奈,不僅好聽大氣,還有一種「要奈我何」的霸氣王者之風。聽到這個名字,王先生與張女士都十分滿意,更是急著催丈夫給兒子上戶口。
但不一會兒,丈夫打來電話說,護士登記的時候把兒子的名字寫錯了,寫成了「王來」。剛聽到時,張女士還有點生氣生氣,丈夫急忙承諾,馬上讓護士幫忙改過來,張女士卻又攔住了他。
丈夫十分詫異,忙問妻子為什麼。妻子給他的回答是:「王來」這個名字比王奈更加不易重名,且「來」字可以寓意著「來財」、「來權」、「來好運」等好寓意。這樣看來,王來這個名字比王奈更好。丈夫聽後也十分認同,當即拍板,自己的兒子就叫王來。
一個簡單的名字烏龍,背後卻牽著父母對孩子名字的無盡思考。對於孩子相伴一生的名字,父母都是拿出一百二十分的小心謹慎對待。但起名字也實屬不易,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什麼樣的字是不適合放在名字中的呢?
一、生僻字
現在很多父母愛在給孩子起名字時,放一個生僻字進去。一是防止重名,二是顯得孩子和自己比較有文化。尤其在一首名為《生僻字》的歌曲大火後,不少家長都用裡面提到的字給孩子起名。
但其實生僻字不太適合放進名字中。其一,生僻字難認也難寫,孩子小時候寫字慢,寫一次自己的名字要用很長時間。尤其是在考試的時候,孩子如果多用兩分鐘去寫名字,他就比別人少了兩分鐘的看題時間。而且孩子小時候自己也不太願意接受這樣難寫的漢字,或許為圖方便還會用同音字去代替自己名字中的生僻字,父母的用意白白被辜負。
其二,生僻字大多都是古代未改寫的漢字,不一定與簡化後的漢字是同義。有的生僻字還會帶有一些其他不好的用意,家長如果未能查明就使用這樣的漢字,也違背了自己想要給孩子一個好名字的本意。
二、諧音字
有這樣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姓嶽,給孩子起名時,希望孩子之後可以大富大貴,於是孩子單名一個「富」字,這個小男孩叫嶽富。可是家人確定名字後並未細想細讀,孩子上學後,同學們都笑話他的名字是「嶽父」,小男孩非常難過,慢慢地生出了自卑的心理,從小到大全然不敢跟別人提起自己的名字。
這就是名字中的諧音字,家長本來抱著美好的祝願,結果就因諧音字互相轉換,從大富大貴變成了「嶽父」。這提醒各位父母一定要當心,給孩子取好名字後一定要多讀幾遍,切忌鬧出這樣的笑話,讓孩子抬不起頭。
三、俗氣的字或用得多的字
在前些年時,父母給孩子起名字都愛用「花」、「芬」等字眼。他們有的認為孩子的名字不用太注意重名度,有的抱著俗氣的名字好養活的想法,隨隨便便就給孩子添上了這樣的字眼,但孩子自己卻並不喜歡。
名字要跟隨孩子一生,雖是父母給予,但也是自己的個人所有。孩子如果對自己的名字不滿意,其實也間接說明了父母對名字這等大事的不用心。據前幾年一則統計,新的常用名變成了帶有「梓」「涵」的名字。
縱觀一個高中班級,名字中有這兩個字的人數竟有一半以上,重名率簡直是極高。這樣的名字,缺少了獨屬孩子一人的獨特性,多了一些隨意與應付。就算父母是抱著美好的用意,認為這兩個字有內涵且好聽,也要注意一下使用概率。如今的孩子都喜歡獨特,雖不用追求全球唯一,但也請儘量避免「大眾名」的事件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名字是每個人身上獨特的烙印,家長將殷切的希望放入孩子姓名中,但也要注意有些字不適合給孩子做名字。名字是個學問,家長一定要好好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