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句話讓家長學會如何更好地與老師溝通

2020-12-17 騰訊網

9 月開學,對於送「神獸」回籠的許多家長來說,是一件如釋重負的高興事,不過隨之而來也可能會有新的煩惱,當家長群的 99+消息快速增長,老師們頭像不時閃動,新一輪的家校溝通又開始頻繁上演了。

和老師交流這件事,有人如魚得水,有人如履薄冰。當有媽媽在網上發出感慨:

我大概是個不會和老師打交道的媽媽。

立即引來很多「社恐」家長的共鳴:

@魚不吃貓 :我大概有社交恐懼症,一見老師就緊張,哪怕微信交流,也緊張!

@陽光majia007 :聯繫家長一般沒好事哈。打電話就更沒好事。

@小飯盒四方方 :我也是從來不主動找老師,但是發現班上別的小朋友媽媽好像跟老師很熟,不知道要怎麼和老師打交道,好在小朋友還算爭氣,學期結束跟老師溝通的時候說我家小孩蠻省心。

@紅燒小貓魚:我們幼兒園老師其實還蠻好的,有個年輕老師如果我是別的場合遇到她我還可以和她做朋友,但她是我兒子老師,我每次看她微信都不想點開,很不想收到他的微信。

除了這類比較內向,害怕和老師聊天的家長,還有一類家長總在質疑老師的做法,將老師放在完全對立的一方,將問題越積越多,甚至到了難以收拾的境地。曾發生過家長被老師微信拉黑的案例:

這位家長在半夜持續發消息提出質疑,最後被老師拉黑

網上還出現過很多家長被老師花式踢出群的例子,其中的是非對錯,這裡不做一一辨明,究其核心,繞不開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問題

溝通不善,會在家長與老師之間築起一道對立的城牆,那如何在城牆之間架起一座相互理解的橋梁呢?還是要靠溝通。

良好的溝通,讓父母成為老師最大的盟友

入學後,孩子一天最重要的時光都是在幼兒園或學校度過的。孩子融入並適應環境的能力其實比我們想像地要強,他們會根據周圍人的期望以及互動的結果,來調整自己的行為。這也意味著,父母們看不到孩子離開自己後會變成什麼樣子。這就非常依賴家長與老師的日常交流,一般來說,老師的經驗要比家長豐富得多,溝通如同賦予了家長一雙跟隨孩子的眼睛,幫助父母們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了解他們沒法被觀測到的生活的另一面。

當然,並不是所有老師都富有經驗,老師也會有「誤判」和「過失」的地方。康涅迪格大學發展心學博士陳忻老師曾談到過自家寶寶的一個案例:

大寶的老師是剛畢業,實習過一段時間的新老師,而且她自己沒孩子。後來我觀察到,她對孩子的特點是了解不夠或者說耐心不夠,寬容不夠,處理問題比較生硬。

我經常去做義工,有一天我等在門外,聽到她說:xxx,你再這樣我給你一個黃條(類似警告牌)!所以她沒有什麼辦法,只能用小黃條來威脅學生。

遇到這樣的情況,陳忻老師給出自己的原則:從來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老師的懷疑或者批評,但會和孩子表明媽媽的態度和立場

大寶也吃過幾次小黃條。有一次,他覺得很冤枉,他說自己因為地滑而摔倒後,就出溜了一下,老師認為他故意跪在地上滑著玩,給了一張小黃條。我沒有說老師不對,因為確實不知道真正緣故。

我就跟大寶說:

老師也是擔心你們,在地上滑容易碰到別人,會把別人也絆倒,很危險。所以才有這樣的規則,在走廊上要安靜地走路,不能打鬧。如果你是摔倒了,不是故意在地上滑,你可以跟老師說明一下。老師很可能沒看見。

讓一個 5 歲孩子和老師明確地申辯有點不切實際,所以我沒有指望大寶這麼做。但是,我告訴他一個選擇,如果真的被冤枉,你有這個選擇。現在做不到,也許以後會做到。而且,這也在表明我的態度。

陳忻老師後來又單獨和老師發簡訊溝通,雖然那位老師並不是很讓人滿意,但結果是孩子們上學還挺開心的。

如果父母在遇到事情時,總是站在和老師對立的一面,一有問題就指責老師,那孩子以後在學校就會越來越不配合。從陳忻老師的例子可以看出,父母善巧的溝通可以起到緩衝帶的作用。很多家長都希望將孩子培養成一個高情商的人,如果家長能準確把握與老師的溝通和交流技巧,對孩子來說也會是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有助於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

其實和老師溝通,並不需要家長多會聊天,就算是很內向的性格,只要家長的態度足夠誠懇,老師自然也會更願意主動交流。

這 10 句話,可以讓家校溝通更順暢

與其給老師送貴重的禮物,不如善用溝通技巧,建立起與老師的信任合作關係,成為老師的盟友,無異於是對老師最大的支持和幫助。

家長想要建立與老師良好的溝通,可以試試在交流中加入這樣的句子:

1. 請問我平時怎麼聯繫您呢?

事先詢問好老師的溝通偏好,有的老師喜歡用郵件或微信文字,有的老師則喜歡打電話或語音溝通,最好也讓他們知道如何聯繫到你自己,這樣既是一種尊重,也能為雙方節省時間,避免工具問題帶來的誤解和耽擱。

2. 這個活動需要我來幫忙嗎?

在有時間和能力的情況下,主動承擔一些志願服務對老師來說是莫大的支持,不僅可以增進溝通與信任,也提供了更多機會讓你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3. 我有點擔心孩子在交朋友上會有問題。

家長對孩子存在的各種擔心,無論是在人際交往上,還是在學習上,都可以直接告訴老師,這有助於引起老師的關注,讓他們能主動幫助解決孩子的問題。

4. 我想要聽聽老師您的建議。

很多時候,老師在社會中並不總能得到很好的尊重,在交流孩子的問題時,表明自己想要尋求她的建議,將老師視為專家的角色,可以更好地建立合作關係。

5. 我家孩子喜歡看書,但表達不是很好。

最了解孩子的還是家長自己。如果能提供一些關於孩子學習方式的信息,可以幫助老師節省大量時間,讓老師為孩子的學習指導做好充足準備。

6. 孩子每天都告訴我他好喜歡你!

如果孩子對自己的老師好評如潮,請大膽地表達出來,這會讓老師們更有動力。

7. 最近家裡變化比較多,請老師多包涵、理解。

當家庭發生大的變化,會對孩子在學校的行為產生很大影響,對年幼的孩子更是如此。提前給老師打一個預防針,老師可能會覺得你是個體貼的家長,也會更多地對孩子產生同理心。

8. 我正在用這個辦法幫孩子改正,請問您還有什麼建議嗎?

無論是完成作業拖得太晚,還是上課說話太多,孩子在學校發生的各種問題都需要引來你足夠的重視(而且也要向老師表明你在認真對待)。可以和老師溝通已經嘗試過的方法,以便讓他們集思廣益,提出更好的建議。

9. 我們可以當面聊一聊嗎?

即使你和老師都喜歡用文字形式交流,也沒法取代面對面的溝通,在重要問題上,如果不方便經常跑學校,可以考慮用視頻的方式約著面談,實在做不到也可以用語音電話,因為文本或郵件有時候會損失很多信息。

10. 好,讓我記下來。

家長會的時候請帶上筆記本和筆,將老師的建議記錄下來,這不僅能表明你在認真對待,而且記錄會為將來的溝通提供參考和依據。

結論

父母和老師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每個孩子在學校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老師是家長最容易獲得的溝通渠道。基於這樣的認識,家長們儘可能放下對立的有色眼鏡,著力做好家校溝通與老師保持好緊密的信任合作關係。這樣才能更放心地讓孩子上學,去享受即將陪伴他們十幾年的校園生活。◈

相關焦點

  • 老師和家長從來都不是對立面,家長要學會,如何有效地與老師溝通
    也有不少家長動不動就斥責孩子:「有什麼事別找我,找你老師去。」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學校的事了,如果出了什麼問題,那肯定都是學校的責任,這是不少家長的潛在認知。在這些家長看來,老師總是站在自己的對立面,給自己製造問題,因此一有什麼事,總是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師的想法。
  • ​這10句話一定要看!懂得與老師更好的溝通,是父母的必修課
    溝通不善,會在家長與老師之間築起一道對立的城牆,那如何在城牆之間架起一座相互理解的橋梁呢?還是要靠溝通。這就非常依賴家長與老師的日常交流,一般來說,老師的經驗要比家長豐富得多,溝通如同賦予了家長一雙跟隨孩子的眼睛,幫助父母們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了解他們沒法被觀測到的生活的另一面。
  • 輔導班老師如何學會高效的與家長溝通
    周校長最近接到了許多機構裡家長的抱怨,機構裡面的老師不願意和家長進行溝通,但其實,周校長一直在和機構老師們強調下課後要多和家長溝通,但是許多老師還是上完課就走了,不願意和家長多說,即使周校長經常提醒他們,多與家長溝通可以提高學生續籤率,可以提高他們個人課時時間與收入,但是老師依舊是不願意與家長溝通。
  • 家長如何與老師有效溝通?
    如今不少家長重視與孩子老師的溝通,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家長與老師多做溝通,可以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進而更好地理解、支持和配合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幫助孩子學習得到進步,身心健康成長。可是如果和老師溝通不暢,就會影響到交流,產生誤會,甚至還會起到相反的效果,這樣的結果是學校和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那麼家長怎樣才能做到有效地、智慧地與老師進行溝通呢?迸思維火花,成智慧家長!您的困惑咱們一起來討論!
  • 家長如何有效地和老師溝通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地孩子能取得好地學習成績,好地成績是孩子刻苦學習得來,更離不開老師地辛勤工作。老師看到地是學生在學校地學習情況,家長看到地是孩子在家裡地所作所為,有些孩子在家裡和在學校地表現不完全一樣,到底家長該如何和老師進行溝通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看官。
  • 家長學會與老師溝通,讓家校關係更和諧
    學會和老師溝通,是父母的「必修課」,因為溝通不當可能會對孩子越幫越忙。這裡有溝通的10個小技巧,助你在開學時、家長會時、日常交流時和老師說話,相信會讓你的溝通事半功倍,效果更好。應該這樣說:「老師,這孩子自尊心很強,如果您私下和他溝通,效果會更好。」04不要籠統地反映問題,而是清晰具體比如不要這樣說:「老師,我家的孩子學習太拖拉,一張試卷竟然做兩個小時。」應該這樣說:「老師,一張試卷,孩子在家竟然做兩個小時,大多數同學需要多長時間呢,是不是試卷的難度加大了?」
  • 成長:家長應該學會和老師的有效溝通,才是對孩子成長的最大助力
    也對於孩子怕請家長,老師又頻繁要求請家長的這一行為的不理解和反感。然後經過我的多角度分析以後,大哥他坦然地接受了和老師更坦誠並更深入得多好好溝通的建議。我先和小侄子簡單聊了下後,提醒了我哥少些對小侄子的單純批評和對一個問題反覆不停地質問,要學會多問題引導和聊天式的溝通。再了解透徹了我哥的真實想法、甚至少許怨言以後,對他做出了如下的分析:首先老師和家長的目的是相同的,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得成長。
  • 別把幼兒園老師當保姆,「嘴笨」的家長學會這幾點也能良好溝通
    導讀:別把幼兒園老師當保姆,「嘴笨」的家長學會這幾點也能良好溝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把幼兒園老師當保姆,「嘴笨」的家長學會這幾點也能良好溝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開學季,家長該如何主動建立和老師溝通的橋梁?
    孩子上學了,想必很多家長都會很關注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主動建立和老師溝通的渠道。好的教育一定是「家庭、學校、孩子」三位一體,形成合力的,因為和老師的關係也非常重要!但經常地,我們只從自己角度出發。我特別不贊成的就是在群聊微信裡去@老師,然後談自己孩子非常個人的問題(除非這是老師喜歡的方式),不然很容易爬樓錯過,溝通也非常沒效率。認識孩子學校的新老師之後不妨第一件事就會問,你希望今後怎麼和你保持聯繫。有的老師喜歡簡訊,有的喜歡郵件,有的喜歡當面談。
  • 家長凌晨給老師發微信,第二天卻得知被拉黑,應該如何與老師溝通
    孩子上學之後,家長就會比較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情況,想要了解孩子在校的日常,故而和老師的溝通也就頻繁了些。但如何正確地跟老師溝通,卻是很多家長都忽略掉的。這不,有一位家長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一怒之下,這位家長就把和這位老師的聊天截圖發到朋友圈。各位家長看到朋友圈後,都各執一詞。有的覺得現在的老師確實太為難孩子,也有人覺得這位家長的言辭不妥當。但最多的,還是指責這位家長跟老師的溝通不合理。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如何跟孩子的老師溝通,才能更好地促進雙方交流呢?
  • 家長如何跟老師溝通
    每個家長都希望老師更關注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小問題的時候能跟家長及時有效的溝通。 但是,一個老師對著的是三四十個甚至更多的孩子,如何有效的跟老師溝通,讓老師把你家的娃放在一個相對重要的位置呢? 第一,掌握溝通的節奏,間隔時間。
  • 新生家長如何與老師有效溝通?務必遵守這4個原則
    所以,提前給老師寫一封信,幫助她更好地讀懂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信不一定要求是傳統意義上的書信,也可以是一封郵件、一段可以通過微信等平臺傳遞的文字等。與老師溝通需把握的原則孩子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環境,進入幼兒園集體生活,家長都想第一時間知道孩子在班級的情況,所以很多家長經常向老師詢問,「孩子這會哭了嗎」「中午吃得如何」「有沒有調皮」等,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在溝通中,需要我們把握以下幾點原則。
  • 家長應該如何與老師溝通?你是會和老師溝通的家長嗎?
    家長應該如何與老師溝通?家長和老師溝通需要什麼技巧?家長和老師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係,才有利於孩子?你是會和老師溝通的家長嗎?大量研究證實家長與學校建立協作關係將幫助教師增進對孩子的了解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也將有助於父母教養知能的提升,最終有益於孩子的發展。而這一切,始於開放、真誠、高質量的溝通。
  • 一年級的孩子害怕上學,家長找到老師,說了3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只有你講出來,家長才能幫助你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責怪你。很多家長下意識都會說,怎麼就你事多,哪有不去上學的,少找藉口,真正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其次,家長要了解事情的真實原貌,才能去找老師溝通。最後,該和老師怎樣溝通,才能解決問題,這是我們家長的主要訴求。一起來看看,小島老師的學生家長是怎麼解決的,她只說了3句話。
  • 老師如何遠離負面情緒?如何收穫幸福感?如何與家長溝通……給老師...
    新的一年,你想快樂積極地生活,哪怕面對壓力困難,也要活出心花怒放的感受嗎?近日,好師妹專訪了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教授,彭教授為老師們帶來了10節心理健康課,講述了如何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擺脫壞情緒,獲得幸福!
  • 家長與老師的溝通:如何讓老師更喜歡你
    家長與老師的溝通:如何讓老師更喜歡你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把孩子送進學校之後,學校的老師變成了他們真正的教育老導師。在孩子的教育成長中,家長與老師建立起良好的溝通聯繫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這樣可以讓你們互相交流彼此的信息,更全面的掌握孩子的狀況。
  • 家長和老師的溝通技巧,家長該如何與老師溝通?一點小技巧
    家長們,是否在平時和老師的溝通中感到不知道如何去做呢?今天我們就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技巧,教你如何和孩子的老師去溝通。與老師預約時間老師會定期和家長溝通,但這個時間很長,通常在一兩年。如果在這個時間之前你就有疑慮想與老師溝通,那麼請不要拖延,請儘快。許多老師本身也是為人父母,能夠理解這種迫切感。
  • 專家支招:家長與老師溝通 應學會合作式談話
    家長:擔心老師不愛溝通  「我兒子上學兩周了,老師從來沒有表揚過我兒子,我要與老師溝通嗎?」上周六的「名師講堂」現場,同濟小學有家長現場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記者了解到,「老師不關注自己的孩子怎麼辦?」「老師總是投訴孩子怎麼辦?」「老師很忙,好像不喜歡與家長溝通怎麼辦?」
  • 不用送禮,家長平時多和幼兒園老師說這3句話,老師自然會關照娃
    其實小朋友剛上學,家長大可不必大費周章地送禮,只要平時能夠多和幼兒園的老師們說說這3句話,老師自然就會在平時更好地關照你們家的娃其實在幼兒園也是一樣,在學校裡也有很多熊孩子,老師有責任去引導他們。但有些家長怕小孩吃虧,反而指責老師,老師費力還不討好。因此家長的這句話,其實不僅承認了小孩自身的問題,同時也相信老師可以改變孩子。
  • 新生家長如何跟老師溝通
    又到一年新生入校了,小學今年與往年不同,只能進行網上家訪和溝通工作。作為一年級的新家長,焦慮是肯定存在的,特別是特殊孩子家庭,擔心孩子適應不了,不知道能不能跟得上,老師會不會不管孩子……因此,前期做好跟老師的溝通,讓老師更了解我們的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