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回娘家 丈母娘如果給你做了這些菜 說明對你這個女婿很滿意!

2020-12-24 家庭養生堂

大年初二這天的重頭戲自然是祭財神和回娘家兩件事了,而回娘家顯然是要兩個人一起回的,所以大年初二這天又被稱為「迎婿日」或「女婿節」。雖然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了,但是現在社會,女婿如果得不到丈母娘的認可,那麼日子多半就要過得糟心了!大年初二這天女婿去丈母娘家拜年,在丈母娘家吃頓飯自然是必須的,那麼從丈母娘給女婿做的菜上,我們就能看出丈母娘對女婿滿不滿意。如果今天你回娘家,丈母娘給你做了這些菜的話,那麼就說明對你這個女婿很滿意!

紅燒豬蹄

紅燒豬蹄可是漢族一道傳統的美食,同時也是一道家喻戶曉的美味家常菜。不過家裡提前滷好的豬蹄子,往往都是等著兒子回來的時候才會上桌的,你一個女婿到了丈母娘家,還有紅燒豬蹄來招待,那就說明丈母娘把你當兒子一樣看的,自然也就表明丈母娘對你這個女婿很滿意。如果初二回娘家,作為女婿的你看到了這道菜的話,那麼果斷先來上一個豬蹄子,這樣也算是表了決心,不僅媳婦開心,丈母娘更開心!

白斬雞

相比於紅燒豬蹄來說,白斬雞的滋味好像就不是那麼足了,但是丈母娘做菜咱們不能只看味道,要知道丈母娘做的菜,每一道裡面都有這寓意。那麼這道白斬雞又寓意著什麼呢?俗話說的好:無雞不成宴,沒有這道菜,就是家常菜的檔次,有了這道菜就瞬間變成了宴席的檔次!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了丈母娘對你的重視,說明了你在丈母娘心中還是佔據著一定地位, 從側面自然也反應出了,丈母娘對你是滿意的。

紅燒魚

有了雞自然也少不了魚,畢竟「無雞不成宴」還有下一句,「無魚不成席」嘛!而且魚肉可以說是最健康的一種肉食了,至少脂肪含量是相對比較少的,多吃一些也不怕長肉。當然丈母娘給你做這道紅燒魚,可不是怕你長肉,而是期盼你能夠鯉魚躍龍門,在新的一年裡能夠在事業上更進一步。從這道菜上可以看吃,丈母娘認為你是困居水池中的金鱗,一遇風雲便化龍,這麼高的期待,自然表明了對你很滿意!

山藥燉羊肉

山藥、羊肉可都是男人的大補之物啊,丈母娘給你做了這道菜多半是有兩重含義,類似的韭菜什麼的做成的菜,表達的意思多半都差不多。一方面是對你身體健康的關心,另一方面可能就是你媳婦覺得的你身體比較虛,經常在丈母娘那裡抱怨,丈母娘才想著給你補補。不過話說回來,顯然丈母娘對你還是很滿意的,不然也不會對你這麼關心。只是如果出現了這道菜的話,平時還是要注意多鍛鍊身體的,太虛了可不太好!

不知道大年初二回娘家,你丈母娘招待你的菜是什麼?歡迎評論!你一個人看不懂丈母娘菜裡的含義,總會有人看出來的嘛!

相關焦點

  • 年初二回娘家,山東各地習俗差異大!女婿們對號入座嘍~
    據了解,這一天,各地習俗眾多,有的是女婿要親自下廚做一桌好菜,有的是要替老丈人幹一些家務活,還有的是陪丈人和丈母娘打牌聊天話家常,雖然形式不同,但都體現了團圓、和諧、和睦的倫理親情。如果包袱裡放上甜的東西,譬如甜點心,就說明婆婆對媳婦滿意。回娘家的閨女還要帶上糖果和麵條,糖果表示祝願生活甜甜美美,麵條是表示健康長壽的意思。
  • 初二我要回娘家!歸寧,踏青與拜財神
    初二我要回娘家!在中國傳統的過年裡,大年初一是在本家守歲之後開啟新年。如果沒有特別必要的事,是不會打擾別人家的團圓。但是到了初二的時候,就是女兒歸寧的時候。所以就安排了初二,女兒和女婿同回娘家。這既是對傳統的團圓,有一個好的安排,先安排好夫家的事務,再回娘家盡孝道。所以在初一這一天,在過去是很少互相串門拜訪的。因為初一這一天儘可能地和自己的丈夫和家人團圓。
  • 媳婦兒初二回娘家走親戚,今天就被丈母娘趕回來了
    1、第一次和客戶吃飯,出門前老闆提醒說:「你最好只夾自己面前的菜,切不可伸長筷子,甚至站起來夾離自己遠的菜,記得在客戶面前,讓他們感覺你有素質有修養。」於是,整晚我只吃我前面的一盤菜。結果大家都在議論:「那男的誰啊?跟沒吃過肉似的,一盤肘子全被他吃沒了!
  • 為什麼初二去娘家有什麼來歷 臨沂人回娘家帶這些禮物
    串親拜年的順序各地不一,臨清是:初二日,姑祖母、姑家,出嫁不久的姐家、妹家,外孫至外祖母家。初三日,拜嶽父,俗稱「走丈人家」。初四日,姨家及較遠的親戚家。膠東東部和萊蕪等地於初二到嶽父家串親,未婚的男女青年可代替父母去看望外祖父和外祖母。   春節串親,都要帶一些禮物。新婚女婿給嶽父的禮物十分講究,萊蕪一般是四色、六色、有的甚至八色、十色。
  • 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姥姥 山東各地風俗老禮大掃描(3)
    濟寧  濟寧結婚第一年,小兩口一定要在初二至初四回娘家,這叫「雙拜節」。吃飯的時候新女婿要坐主賓,陪同的必須是同輩或者是小輩,長輩一般不能在場。吃飯時,不能上水餃,意思是捏了嘴不讓說話。  另外,每年的正月十六都會有娘家的人(一般是侄子,沒有侄子的就自己去)來叫,一塊回娘家。
  • 看湖南女婿,中秋上嶽母娘家吃什麼,就知道湖南女婿什麼地位了
    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中秋節要到了,又到湖南女婿上丈母娘家的日子了,不知道全國其他地方是不是女婿中秋節要在嶽母娘家過,反正湖南株洲這邊是這樣的。今天星姐有事回了趟株洲,下周就是中秋節了,爸爸媽媽已經開始擬中秋女婿上門的菜單了!吃飯間,媽媽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大熊,中秋過來要做點什麼菜?」(大熊就是湖南女婿),女兒已經淪落到不聞不問了,網友嗎,你們也是這待遇嗎?
  • 大年初二回娘家,帶點什麼禮物好?
    傳統新年的大年初二是女婿節,娘家要迎接「姑爺」,古時候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總回家了,宴請女婿的同時也是為了在春節時候見見女兒,並且希望女婿對女兒好一些,所以有一些「討好」女婿的成分。這也應了那句古話:「姑爺也是爺」。
  • 春節給孩子話年俗系列八: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
    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需要在娘家吃午飯。尤其是新婚夫妻,大年初二回娘家,更被民間認為非常重要,一定要夫妻雙方在初二一早便回到娘家。回娘講有很多講究,需要給娘家的長輩每人帶上一份。給的紅包數額,一定是雙份,不能是單數,如果給到單數,便認為是不吉利的。
  • 初二回娘家?教你怎麼「討好」嶽父嶽母!
    正月初二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走親訪友。正月初二,也是女兒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即是女婿給嶽父母拜年,俗稱「迎婿日」。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
  • 為什麼農村過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不可以是初一嗎?
    從年三十到大年初六,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和講究,比如嫁出去的女兒,年初二回娘家這個習俗就由來已久。每到過年,嫁出去的女兒們都會趁著大年初二這一天帶上丈夫孩子一起回娘家。那為什麼老傳統裡規定嫁出去的女兒只能在初二回娘家呢?大年初一、初三、初四不可以嗎?這就要說到國人的老思想了。
  • 春節出門閨女回娘家的習俗,你知道嗎?
    春節出門閨女回娘家是指已婚女兒帶夫婿孩子回到家裡給父母拜年,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這個習俗,一般都在正月初二這天,有諺語為證「初一外甥瞧舅忙,初二閨女回家鄉......」。因為在我國傳統裡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出嫁的閨女常常被視為「外人」,除夕和春節這個「外人」是不不能在娘家的,如果在娘家會給家人帶來黴運。另外,老傳統裡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如果嫁出去的閨女若是除夕和春節當天回娘家,會把娘家吃窮、吃垮的。
  • 臨近年關,農村丈母娘非要回老家,女婿埋怨真不省心
    「你說鄉下冷鍋冷灶的,兩三個月都沒燒點火烘烘,這大冷天的,零下十多度,城裡有暖氣不住,非要回鄉下挨凍,這丈母娘咋就這麼不省心,不體諒小的呢?原來打譜就是讓丈母娘在城裡過年,這一下搞得措手不及。」才二十多歲的東子,確實不能理解丈母娘為啥非要回農村老家的緣由。
  • 你,今天初二,原來一切都有雙重寓意,給個驚喜做個福利!
    雖然很多人對新年已然是少了很多激動和興奮,但大年初二其實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說道,如果你都知道並做到了,會讓你增福納吉,驚喜不斷! 初二,這個二為雙數,你可知這兩橫有什麼寓意嗎?其實在傳統文化裡,這是一種相互,為陰陽和諧。因此,今天你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學會兼顧。總之,今日要好事成雙。
  •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你知道還有哪些風俗與禁忌嗎?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你知道還有哪些風俗與禁忌嗎?時間:2020-01-26 09: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你知道還有哪些風俗與禁忌嗎? 大年初二是正月裡農曆新年的第二天。
  • 春節將至,走訪漸多,俗語:「女婿上床,家敗人消亡」啥意思?
    然而在春節期間作為夫妻倆是缺少不了要走娘家的。在我們南方多數農村,大年初二妻子就會帶著丈夫跟著孩子回到娘家。而對於在娘家的習俗中,農村俗語「女婿上床,家敗人消亡」,這是指啥意思?由於每個地方的風俗不同,在我們農村到了每年的大年初二就是回娘家的時候。這時候女婿會提前購買不少物品跟著妻子回娘家。
  • 中國丈母娘駕到,看英國女婿如何接招
    2010年,楊姐帶著老公皮特從紐西蘭回北京探親。楊媽媽見皮特一頭灰發,大深眼窩子,怎麼都看不順眼。她苦口婆心地勸女兒:「咱不適合嫁洋人,趁早吹燈吧!」楊姐忙著狼吞虎咽媽媽做的菜,分手的話隻字不提。礙於面子,楊媽媽還是好吃好喝地招待皮特。皮特感覺中國丈母娘對自己的熱情裡隱隱含著疏離,委屈地對楊姐說:「你媽媽好像不喜歡我。」
  • 為什麼回娘家要是正月初二?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娘家?說出來你別不信
    回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風俗。每年正月初二,幾乎全國各地出嫁的女兒都在這一天回娘家,夫婿也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那麼結婚女子為什麼必須在初二回娘家?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娘家?下面讓我們共同穿越時光,解讀一下過年出嫁女回娘家的風俗。據我所知,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條。第一,初夕和初一家裡不能有「外人」。
  • 中國丈母娘駕到,看英國女婿如何接招?
    2010年,楊姐帶著老公皮特從紐西蘭回北京探親。楊媽媽見皮特一頭灰發,大深眼窩子,怎麼都看不順眼。她苦口婆心地勸女兒:「咱不適合嫁洋人,趁早吹燈吧!」楊姐忙著狼吞虎咽媽媽做的菜,分手的話隻字不提。礙於面子,楊媽媽還是好吃好喝地招待皮特。
  • 會做人的丈母娘,把女婿當兒子待!會算計的丈母娘,把女婿當長工使!
    她興衝衝跑回娘家,灰溜溜地回來了!她媽一分錢都沒給她! 我和老婆一起去她媽家,丈母娘先和我算了一筆帳: 我和老婆結婚的家電(電視,洗衣機,冰箱)是從彩禮裡出的,還有一輛電動車也是用的彩禮錢! 合著丈母娘一分錢嫁妝都沒給她女兒!
  • 為什麼回娘家正月初一不能回,必須是初二之後?看完漲知識了
    我們中國人都很注重春節這個節日。如果在春節這一天過的好,那就預示著這一年人們都會過得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的。因此人們不僅重視春節,而且也會遵循一些以前的風俗習慣。在這一天,大家要吃餃子、貼春聯。另外,在大年初一這一天,已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的,她們只能在大年初二的時候和丈夫一起回娘家。因此,大年初二這一天也被稱為迎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