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財神,回娘家,大手牽小手,雙手合十,祝雙親福壽康寧,安樂順意,一切大吉。
接閨女,待賢婿,你心暖我心,兩心相印,願兒孫滿懷喜樂,功成名就,萬事亨通。
今天是大年初二,小編祝所有的朋友大吉大利,出門發財,進門更發財。今天是咱們傳統民俗迎財神的日子,也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也是開年的日子,也是一個情感交融,心靈碰撞的日子……
總之啊,今天是個好日子。
雖然很多人對新年已然是少了很多激動和興奮,但大年初二其實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說道,如果你都知道並做到了,會讓你增福納吉,驚喜不斷!
初二,這個二為雙數,你可知這兩橫有什麼寓意嗎?其實在傳統文化裡,這是一種相互,為陰陽和諧。因此,今天你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學會兼顧。總之,今日要好事成雙。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初二這天的雙重寓意吧!
回娘家,迎婿日
初二是個閨女回娘家的日子,也可以說是娘家迎女婿的日子。所以,初二的寓意就是照顧閨女,也要照顧到女婿啊。尤其是對新女婿,更不可吝嗇長輩對小輩的關愛。
當然,女婿也更要做好晚輩的職責,初二這天說話、行為要得體大方,對老人莫失了禮節,和同輩要加深情感。
初二吃麵的寓意
大家都知道「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一直不太明白為什麼初二吃麵呢?其實這個面的裡面,有著深意的。你看,面字裡有一個囬,這個字是回歸的回,回字也是兩個口,這就是你一口,我一口。
這個面也是長長的,代表著長壽,福壽綿長。一來是慶祝見面之喜,二來它也寓意「長遠」「常常」,這不就是說「常」回家看看嘛,親情是永恆的。所以,親人團聚的濃情蜜意都在這碗熱騰騰的「面」裡。
祭財神,要敬父母
迎財神,拜財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祭拜財神,所以家中供奉財神的可以好好的上香祭拜。
當然,神要恭敬,但莫忘孝敬雙親。傳統文化最講孝字啊,因為百善孝為先,只有懂得尊崇孝道的人,他的財運才會光臨的哦!
護送禮品,互收紅包
給紅包,圖喜慶。老人給孩子壓歲錢,兒女也會給父母壓歲錢。這紅包包著滿滿的福氣,不要馬上打開,表示謝意之後,大人給孩子收起來,孩子懂禮知節,老人會很開心。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帶著丈夫和兒女回娘家拜年了。這一天,閨女會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給小輩們發個喜頭,帶的禮物也一定儘量帶雙不帶單,而且娘家對禮品也是收一半返一半,這也是久別重逢之後的情感聯絡。
之後,午飯間,回歸的思念、團聚的濃情便濃縮在了這圓圓的餐桌上。
初二,總體來說,這一天的目的就是加深情感,調和親人關係。
說家常話,更得說吉利話
大年初二閨女回娘家正是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新年多說吉利話,見面祝親人多多發財。
一個姑爺半個兒
中國人有句俗話說「一個姑爺半個兒」,大年初二,姑爺帶著貴重的禮物去看望老丈人、丈母娘,也正是女婿為做好「半個兒」好好表現的時候,可以幫忙做飯幹活話家常來好好孝敬「二老」。
大人學說話,孩子也要學說話
孩子天真無邪,偶爾說話口無遮攔,所以年輕的父母要好好做言傳身教的準備,讓孩子懂得長幼尊卑,在過年期間開心愉快地補一次傳統文化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初二這天回娘家與親人團聚,要讓孩子感受正能量,體味相聚的溫馨,學會感恩,懂得謙讓,明白孝道,多說禮貌的話,長輩開心自然更其樂融融。
吃開年飯
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因此要吃個開年飯,正月初二這天的中午飯稱「開年飯」,而且這午餐也有很多講究,比如某些地域習俗必備髮菜、生菜、鯉魚,好讓家人在新一年裡發財升官財路多多,這也是傳統文化的吉祥寓意。
一起聚完餐晚飯前閨女便要和女婿返程,很多地區一直保持著這個習俗,這也是一種兼顧,為了娘家婆家都能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新年之喜
在這麼喜慶的時刻,好像一切好事都擋不住,在大年初二這個迎財神的日子,許多家庭很可能又迎來另一份喜樂,就是新生命誕生。
很多寶媽抱著激動的心情想讓寶寶誕生在新年之初,滿滿的當個福鼠,雖是過了大年初一,但立春未到,依然是己亥年,所以今天出世的寶寶應該是福豬,而不是福鼠。但今日初二戊辰日,子辰相合,寶貝跟新年的鼠還是很玩的來的。
戊辰日,天幹戊土,地支辰土,上下比合,性情還是比較穩重的,戊土在八字幹支裡代表財源,辰土也包著正財,寶寶還是很有財緣的。只是戊土之人,雖穩重誠信、不加修飾,但頑固的性子還是需要後天薰陶改變的,年輕的爸爸媽媽給寶貝賜一個吉利的名字,後天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讓他健康快樂的成長,是給他最美的禮物。
遠方的祝福
新年裡,這個大年初二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在團聚,也並非每一個遊子都能回鄉探親。遠嫁的閨女,遠方的女婿,遠道的親朋好友,在外過年的同胞們,想必都在借著電話和視頻與家人拜年問好。
初二嘛,這是一個雙數的日子,也是彼此溝通情感的時刻,小編藉此佳節向所有的新老朋友道一聲:感謝你我相遇,感恩緣分牽線;初二好事成雙,新年喜氣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