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
我生活在華北平原,從小就知道祖輩父輩輩輩兒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直到18歲第一回才見過山,記得23歲的時候才第一次見到海,可以稱得上絕對真實的孤陋寡聞了。
那還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事兒了,從鄉鎮政府鄉長任上調到我們學校任校長的王校長,看到當初學的慘境,時任主管教育副縣長到我所在的職業技術中學調研,隔著玻璃窗子看到教室裡坐著五名女生,另一個教室裡坐著8個男生,就不經心地戲言道「五朵金花」、「八大金剛」,自此我們學校就有了「五朵金花、八大金剛」的「美譽」了,那個時候走在大街上都不好意思說是職業中學的老師,沒訂婚的年輕教師找個對象都難,每到暑假前老師們都有招生任務走村入戶走親訪友動員親戚朋友家的孩子來捧場,即便是這樣求爺爺告奶奶的「請」學生也招不上多少人。據說這位鄉長走馬上任他家屬為被安排到職業技術中學任職還哭了好長一段時間呢。就是在這樣窘迫的情況下,開始了我教育生涯上的職業教育生活。
那是1992年,王校長到任後第一次召開了一個領導幹部座談會,會上讓大家暢所欲言,找準自己定位,謀劃發展途徑,大傢伙達成一致共識,學校要發展不能等、攀、靠,不能借雞下蛋,而要自己養雞下蛋,就這樣我們與會人員每人兌了50元錢,集資不到2000元,我與總務處主任郭主任到山東日照莒縣購買程控電話交換機、擴音器、高音喇叭等器材算是開張營業啦。
也正是這次莒縣之行才第一次見到了大海,我依稀記得那是傍晚時分公共汽車才到了「石臼港」,也許就是後來人們說的日照市吧。
第一次看到大海我興奮極了,還沒有到海邊空氣裡就瀰漫著海水的魚腥味兒,伸出手撫摸著海邊的空氣似乎溼漉漉的有一種潮溼,遠遠的,就聽到了大海的聲音,海浪衝擊沙灘海岸的拍擊聲,時高時低,有時似萬馬奔騰,有時又寂靜無聲,斷斷續續的,時而急促,時而緩慢。走進看,後浪推前浪,堆起千堆雪,捲起無數浪花,直到拍擊到海岸邊的沙灘才凐滅了,望著一望無際的大海,我吟誦著,「啊,大海,你豪邁倔強,放佛脫韁的野馬永不休止地奔向前方……」
面對著大海我陷入了沉思,浩瀚的汪洋大海從不排擠涓涓細流地匯入,才成就了她博大的胸懷,我們也是教育上微不足道的一朵小小的浪花,我那時就想一定要讓這小小的浪花在不久的將來掀起驚濤駭浪。
自92年起我們就開始了初中招生,自己給自己儲備生源,95年開始招生普通中專、職業中專,一直發展成後來擁有4000多人的學校。
2006年,我牽線搭橋又與青島西海岸的青島黃海學院對接走上了中高職對接的軌道。記得當年去青島黃海學院洽談對接業務,那天晚上我是枕著波濤聽著濤聲入眠的。現在回想起來,我所經歷的職業教育的發展歷經坎坷,多是在夾縫中生存壯大起來的,每次的跨越式發展恰恰都暗合了大海的濤聲聆聽了大海的聲音,我想也許這就是天意,我從大海的聲音得到啟迪,只有永立潮頭才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才能在廣垠的職業教育領域掀起驚濤駭浪。
現在,我已經離開了我奮鬥了二十七年的職業教育,但願後來人能繼續聆聽大海的聲音,把職業教育事業做得更加精彩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