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如煙、繁花似錦,一起吃麻辣香鍋吧!
廣州的回南天真系"又長又臭又悶啊",天氣昏沉沉的,人也變得格外的沉悶,總有一種怎麼睡都睡不醒睡不夠的感覺,胃口也不大好,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溼氣重吧!辣椒可以祛溼這一說法大家肯定不陌生吧?難道要吃辣椒不成,當然不行,做一道辣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說起辣的菜,麻辣香鍋可是我的最愛,想起它我都要流口水,又麻又辣又香。作為一個元老級的吃貨,我自己製作了許多次,非常的不錯,重要的是料足,畢竟在外面隨便夾幾根金針菇,青菜,幾片肉就要上百了。話不多說,趕緊學起來吧。
麻辣香鍋所需材料:一包火鍋底料,半斤蝦,半斤花甲,金針菇一小把,豆腐皮兩大片,土豆一個,肉丸子十來個,青花菜一小棵,蓮藕一小個,香菜一把,芝麻適量。
第一步:將以上這些材料洗乾淨,接著把土豆和蓮藕切成片狀,不要太薄也不要太厚,中等厚度,金針菇手撕成小朵,香菜切段,豆腐皮切成均勻條狀,肉丸子用小刀片一下,便於更加入味,蝦,花甲洗好裝盤待用。
第二步:鍋裡放入一半水,等水燒開沸騰了,先將蓮藕、土豆放下去煮一會,因為比較難熟,緊接著放入金針菇、豆腐皮、花菜煮三分鐘左右,最後倒入肉丸子煮兩分鐘左右,撈起把水濾幹。蝦和花甲的味道比較腥,所以我一般放到最後,等其他菜都撈走了再煮,花甲煮的殼打開的時候就放入蝦,避免蝦煮的太軟,沒有韌性,影響口感。
第三步:將火鍋料打開,切三分之一放入鍋裡,這個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放,但是個人經驗,三分之一已經夠辣了,往鍋裡加一小碗水,炒出紅油,放入所有配菜,大火翻炒均勻,過程中可以嘗下菜夠不夠味,適量加入醬油,再翻炒幾分鐘,可以聞到滿屋子都是菜的香味,還會被辣椒味嗆到不行,所以最好帶個一次性口罩辣,接著撒香菜和芝麻,起鍋。下鍋前將所有配菜濾幹水這一步非常關鍵,戲份非常重。有水的菜炒不起來,不香,只有幹炒,才爆香。
鍋鏟掌得好,啥都吃的到。一大鍋滿是海鮮味的香鍋就在我眼前啦,一鍋熟,滿鍋香。沒上鍋,就已經要直流口水了。我個人偏向海鮮,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加配菜。我是中華小當家啊,香鍋也要趁熱吃才夠勁,金針菇吃起來爽滑又入味,土豆片又香又糯,特別是我最喜歡的蝦,咬一口脆滋脆滋的香,蝦殼都要吃下去,越吃越辣,越辣越想吃,整個嘴辣辣的,麻麻的,整個人都是熱的,辣的飛起來絲毫不誇張,這時候再來一瓶冰鎮飲料或是涼茶,那可就暢快到頂了,那感覺就像烤得要熟的螞蟻,突然遇到北極的雪,將自己融化了。
如此佳餚到底是哪位江湖大哥所創造?不得不要去好奇一下,經網上資料顯示,麻辣香鍋最初是由重慶一個小村莊的一道簡單的居家菜,當地人喜歡將各種蔬菜用辣椒加入其它調料一起炒熟吃,簡單又好吃,但是有重要客人拜訪的時候,就會加入許多昂貴的家禽肉類,有葷有素,一起搭配著炒,味道更佳。後來,川菜的廚師又進一步改良了配方,加入更多的配菜,口味也更加多樣化,比如藤椒味道,麻辣,香辣,方便大眾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口味。這幾個口味看起來差別並不是很大,但是吃起來口感還是辨識度很高的,比如藤椒是近年來新出品的味道,麻中帶辣,但是有新鮮的味道,跟乾貨辣椒那是不一樣的,我個人就很喜歡,藤椒味在其它川菜裡也運用不少,烤魚也有加入藤椒的,以及藤椒味的雞爪雞翅尖,都很受歡迎,特別適合看劇看電影的時候當零食吃。麻辣跟香辣,這兩種是比較傳統的味道了,一個是以香為主,一個以麻為主。
麻辣香鍋,配料有葷菜、有素菜、有水裡遊的、有地上跑的、有土裡種的、有人工加工而成的、有辣有麻、有重味、有淡味……一眼過去,風採各異的食材,聚在一鍋,就如同五湖四海的我們飄蕩在同一座城市,各自不一樣的抱負,用力的綻放著自己不一樣的光芒,我們享受著同一片天空,呼吸一樣的空氣,泡在一樣半濁半清的"浴缸裡",社會就像一個大染缸,我們吸收著好的養分,也同時吸收著渾濁的養分。食物的配搭文化就是人類自身文化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