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5句偈語,蘊藏無上智慧,說透世事天機!

2021-01-07 墨易塵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同時也是對我國文化影響最大的宗教,佛教自傳入中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漸漸與我國傳統文化相融合,時至今日已經與最初傳入之時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所以如今我們所說的佛教多是指中國佛教。

佛教之所以能流傳至今,最大的原因是它的教義符合我們國人的處世思想,佛教講究行善積德普度眾生,而我們傳統文化則推崇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倫理思想。佛教講究參禪打坐明心見性,而我們的傳統文化則追求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樣的哲學思想如出一轍,所以佛學才能在中國廣為流傳。我們的國學中有許多經典名句處世良言,而在佛教經典中也有許多膾炙人口的佛言禪語,佛家稱之為偈語。本篇就從眾多偈語之中摘選五句,與諸君同參共品,願你我皆有所得。

一,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莫追。——《涅槃經》

釋義:行善作惡皆有報應,這種報應如同人的影子一般追隨自身,即使經歷三世輪迴也不可能逃脫,所以奉勸世人此生諸惡莫作,否則自嘗苦果後悔莫及。

二,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 ——《華嚴經》

釋義:菩薩的無上智慧之光如同天上的清涼明月, 遊蕩在無邊的無相空中。世間眾生如同落滿塵垢的水水面,如若能將這些汙垢去除,那麼如來性自顯現,菩薩智慧將映在水中。

三, 一切有為法 ,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 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釋義:世間一切看似能夠遵循的規律,都如夢境一般沒有實相,如同幻象一般難以捉摸,如泡沫一般迅速破滅,如同影子一般沒有實體,如晨露的短暫,如閃電一閃而過,萬事萬物皆是如此。

四,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神秀·無相偈》

釋義:身體要象親近佛性的菩提樹,內心要象光滑明亮的高臺,要時時注意清潔身心上的灰塵,勿讓其被凡塵的汙垢所染。

五,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惠能·菩提偈》

釋義:此偈是六祖惠能大師在參詳神秀大師的《無相偈》 之後所作,所表現出的是頓悟佛理之後的境界。也就是佛家所說的「空境」,是徹悟之境。意思是說,站在「空性」的境界,菩提樹與明鏡臺皆無實相,既然都無實相何來落塵之說。這也是佛家最高的境界,由此也能看出為何惠能能被稱作禪宗六祖。

相關焦點

  • 佛教的不二法門,兩句偈語讓你開悟!
    【不二】是佛教術語,在佛教文化也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大概的意思就是沒有分別,不分彼此。在佛學大辭典中記載:一實之理,如如平等,而無彼此之別,謂之不二。」從這段話中就可以看出佛教文化中提倡平等、和諧的同時,也把這種觀念如實的落實在經典中,方便大家理解。
  • 禪宗四句大智慧偈語,道破執迷妄念,修得無上佛法,人人皆佛!
    說到佛教就不得不提那些浩如繁星璀璨無比的佛經了,但是對於普通的受眾而言,佛經的經義又太過晦澀難明,讀罷無法盡得其意。那麼我們普通人又該如何了解佛法精妙呢?有一個方法便可淺解經義,讓普通人得以窺探禪機。那便是研讀偈語。
  • 楊志鵬對話斯德哥爾摩大學 中西文化碰撞《世事天機》
    翻譯家、編輯出版家萬之先生,介紹了《世事天機》的出版背景和意義。他說《世事天機》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先後出版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海內外諸多專家學者對這部作品有全面的解讀和評點。可以說這部五十萬字的長篇小說,濃縮了中國社會幾十年來巨變的歷史。他認為以黃河流域陝西、河南、山東為代表的出身農村的中國作家,比城市作家更有力量,其作品更具影響力,尤以文學陝軍更為突出。
  • 佛教一首偈語,後人侃侃而談,若能深解,方可開悟!
    其中,中國佛教文化中,有一首偈語,讓後人侃侃而談,若能深解,方可開悟!許多人對佛教的開悟有不同的理解,歷史上能夠津津樂道,佛教的創立者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開悟成佛的榜樣。從佛陀成佛之後,現代人對佛家的開悟就有不同的說法。特別是中國史上,對成佛的概念理解也不同。在中國,六祖慧能大師被西方尊稱為東方三聖之一,他與中國的分家老子,儒家孔子的像被樹立在英國的大不列顛博物館。
  • 這樣的「佛教偈語」走過路過別錯過!
    策展人語: 世界上的第一個人從哪裡來的?世界的最後和終點是什麼?世界的一輩子有多長?宇宙的外面是什麼?類似於這樣的問題,我們基本無法回答清楚。《楞伽經》中講:一切法無生,亦復無有滅。六祖慧能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佛教經典,六祖壇經中的四句偈語,怎樣理解才能讓我們開悟呢?
    佛教文化在中國近二千年,成為了中國化後的佛教禪宗文化,最具有歷史色彩的便是漕溪宗的六祖慧能大師。慧能大師早年聞《金剛經》而上求佛道,來到黃梅五祖寺拜與弘忍大師座下,砍柴舂米多年,一日弘忍大師召集大眾作揭語以傳達摩衣缽。歷史上,禪宗神秀大師以做揭「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 佛家的偈語,一生掌握這3句就足夠,想明白了會讓人醍醐灌頂
    佛家的偈語,一生掌握這3句就足夠,想明白了會讓人醍醐灌頂 佛教擁有很長的歷史,也有很多人信奉佛教。我們都聽過佛教很多有道理的話語,能夠給我們解憂答疑,讓我們看的開眼前的迷霧,不會因為暫時的困擾而想不開甚至憤怒。
  • 佛教:《金剛經》最經典的3句話,悟透功德無量!
    《金剛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意思是,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為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如今社會上流傳的版本多以姚琴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翻譯的最為流行。《金剛經》在佛經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大乘般若智慧的重要思想之一。
  • 佛家十大偈語之意可說不可說之意
    偈語,佛經中的唱詞Budhist's chant or hymn。偈陀之省。如:偈頌(偈文,偈句,偈言,偈語,偈誦。均為梵語"偈佗"。即佛經中的唱頌詞)。附綴於佛經的一些讀後感或修行的實踐中得到的體悟寫成的語句。因為多為四句組成,兼具文學的形式與內容,朗朗上口,儘管不是佛經的主要內容,也成為與佛經相提並論的典故。
  • 《增廣賢文》的5句名言:人情似紙薄,世事如棋局,人心狠如狼
    現在的這個社會,人情就像是一張薄紙,經不起一點的擺弄,都是利益當前,世事就像是一盤棋局一樣,每個人都在這盤棋局中,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生存著,人心更是捉摸不透的,本性就是自私的。我最近在讀《增廣賢文》這本書,發現了書中有很多好玩有趣的句子,每一句都是經典,句句都暗藏著古人的智慧。
  • 佛教:《楞嚴經》四大名句,悟透福德無量!
    毫不誇張的說,此經涵蓋了禪、淨、律、密宗諸多法門,被各宗奉為最上寶典。也可這樣講,妥妥一代時教,教、理、行、果之精髓,在經文中都有體現。雖然涵蓋面極廣,但又都能詳細闡述,故而也被稱作修行要門,成佛真因。再加上經書由唐初宰相房融潤筆,文辭華麗優美,所以完全不必為經義晦澀而苦惱,只要你用心去讀、去悟,完全能用前文解析後文,用後文推導前文。
  • 為什麼說這首偈語,道出了佛教的本質,即這三個內容?
    眾所周知,世界上學佛的人很多,但是,佛教到底是什麼?卻很少有人真的懂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往往會天真地認為,燒香拜佛或信佛就是佛教,這樣的認識,事實上,已經誤解了佛教的本質。因為佛教的本身並不是這些內容,甚至可以說,這些內容不過是佛教外在的一種表現方式,並不是佛教的真正內涵與本質。換句話說,如果認為這些東西就是佛教的話,那你就錯了,因為在在佛教當中,所謂的佛,指的並不是一個人,也不是某位無所不能的神,而是指覺悟,覺悟非人,所以,並不需要你去拜,甚至可以說,燒香拜佛本身並非佛教,真正的佛教並沒有這些內容。
  • 《長阿含經》18句佛教偈語,句句充滿智慧!
    《長阿含經》是原始佛教基本經典,北傳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經篇幅較長,故名。全經分四分四誦,22卷,共收30部經。1. 相教誡,五者常相稱嘆。2. 諸盲人群集,於此競諍訟;象身本一體,異相生是非。3. 欲作獅子吼,還出野幹聲。4.
  • 《金剛經》裡的這一段偈語,道出菩薩的高境界,你能做到嗎?
    佛教經典《金剛經》,是佛家文化傳承的大般若經典,又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典中佛開示的內容,不僅涵蓋了人生智慧離苦得樂得自在說法,也包括了天文地理等知識。所以,就一部五千多字的經典,就能讓許多人參透一生。
  • 《金剛經》五句有名偈語,其中第一句和第五句要牢記,受益終身!
    說到佛教,講到佛法《金剛經》,大多學佛人都知道。特別是中國禪宗文化中,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就是因為金剛經而開悟,之後成為了一代宗師,也被西方人稱為東方三聖之一。其中,《金剛經》也受到了國內外包括佛家、科學家等甚多人的受持,可謂是魅力之大。
  • 為什麼說弘忍大師的這首偈語,詮釋的是禪宗的法脈?
    眾所周知,禪宗源自於靈山法會上,世尊傳給迦葉尊者的心法,也是作為佛教傳承的另外一門薪火,即教外別傳。在法會上,世尊如此咐囑迦葉:「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所謂「正法眼藏」,其核心就是「實相無相」,也是「涅槃妙心」,而這些就是後來禪宗的教義,而「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只是講禪宗的外在體現,也就是說,禪宗的法脈傳承並不依靠文字流傳,即超越了傳統佛教經典之外的教義,這一教法,後世也稱為心法或法脈,說到底就是「以心傳心,以心印心」的法門。
  •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充滿佛性的偈語,讓書法看上去更美!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出自六祖慧能法師,看似簡單直白,卻充滿了佛性和哲理!其實這句話出來之前還有另一句話!只有把兩句偈語放在一起,才能知曉這偈語的來龍去脈,還有它妙在哪裡。
  • 塵心洗盡興難盡,世事之濁我可清
    唐人飲茶之風,最早始於僧家,「茶禪一味」的典故源自趙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語——「吃茶去」。宋代高僧圓悟克勤以禪宗的觀念和思辯來品味茶的無窮奧妙,揮毫寫下了「茶禪一味」,其真跡被弟子帶到日本,現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為鎮寺之寶。
  • 天機:你本來就擁有「智慧嚮導」,可惜從來也不會用!盜天機
    請點擊入圖片描述天機:你本來就擁有「智慧嚮導」,可惜從來也不會用!道天機盜天機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智慧了,一旦開啟智慧,你將不在糾結、不在苦惱。可是,什麼是智慧呢?其實,智慧本來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只是不知道怎麼喚醒TA。
  • 金剛經四句偈語,讓你受益終生
    《金剛經》是佛教文化極其重要的一部經典,又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古印度的初期是大乘佛教修行的重要經典。禪宗的五祖弘忍法師更是專門論述經【金剛】之妙道,慧能大師便是聞說此經信受奉行,遠去黃梅參拜五祖修行佛法得以【了成佛道】成為中國禪宗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