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是佛教術語,在佛教文化也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大概的意思就是沒有分別,不分彼此。在佛學大辭典中記載:一實之理,如如平等,而無彼此之別,謂之不二。」從這段話中就可以看出佛教文化中提倡平等、和諧的同時,也把這種觀念如實的落實在經典中,方便大家理解。在歷史上很多的高僧大德為此還作下了許多關於不二法門的偈語。本文大茶經就來分享佛教的不二法門,寶志禪師的兩句偈語,讓你開悟!
第一句:菩提煩惱不二
眾生不解修道,便欲斷除煩惱。煩惱本來空寂,將道更欲覓道。一念之心即是,何須別處尋討。大道只在目前,迷倒愚人不少。佛性天真自然,亦無因緣修造。不識三毒虛假,妄執浮沉生老。昔時迷未為晚,今日始覺非早。大茶經解析:眾生不了解其中不二的真道,就一心想著如何去斷除煩惱。煩惱本來就是空的寂靜的不動的,如果執著於去斷除這種煩惱只會讓道越來越遠。
一念煩惱而生,一念亦落於菩提,此心便是一念之心,此心甚真,不需要在其他地方尋找追求。佛道就在我們的身邊,眾生不了解其中的真義,故而迷失在佛道當中。眾生的佛性是本來具足的,不需要特殊的因緣去修持。如果不認識貪、嗔、痴是虛幻不真實的,妄想執著於苦海生老病死不得解脫。
第二句:佛與眾生不二
眾生與佛無殊,大智不異於愚。何須向外求寶,身田自有明珠。正道邪道不二,了知凡聖同途。迷悟本無差別,涅槃生死一如。究竟攀緣空寂,唯求意想清虛。無有一法可得,悠然自入無餘。眾生跟佛都是沒有差別的,大智慧的人跟愚笨的人也都是一樣的。我們不需要向外去尋找人生的真諦,在我們自己的身上本來就有人生的真諦。
正道跟邪道也是不二,要明白凡人跟聖人也是一樣的,有了好就有了壞,不落二邊,所以此亦為不二。迷失的人和開悟的人也是沒有分別的,涅槃跟生死也是一樣的。所謂的「不二」指不是兩極端,「法門」指修行入道的門徑。大概意思就是說,觀察任何事物的道理,要離開相對的兩個極端而用「處中」的看法,才能得其實在,而後又來比喻獨一無二的門徑。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處處有分別心,或許一下做不到修行的高境界,但在我們生活中,遇到困境,任何挫折時,還是遇到幸運時,所謂的不二法門,也可以用兩端衡量,懂得利與弊,也有積極的人生觀和消極人生觀,用一顆懺悔的心,反省當下,關照當下,用一顆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一切,何嘗不是一種人生有益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