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如何開悟?佛教裡的開光是什麼意思?

2020-12-13 明月天心

佛門裡講:佛是開悟的人,人是未來的佛。什麼叫「開悟」?明心見性,能時時觀照好自己的心,觀照好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念念清淨,如如不動,境隨心轉,活在當下。一念覺,你就是佛;一念迷,你就是魔。開悟的人能於一切時處觀自在,不被煩惱妄想所障蔽,不生分別、不生對立。開悟的人的心性和佛性是相應的,具有佛菩薩的精神——慈悲、智慧、圓融、無礙。智慧不生煩惱,慈悲沒有敵人。

信佛不如學佛,學佛不如成佛。所謂開悟,就是教我們如何在紛繁複雜的俗世裡,智慧生活、快樂生活。不是生活總給我們出難題,而是我們執念太重,什麼都不肯放手;怨氣太重,什麼都不能包容。這裡有一個經典的小故事講給大家。一天,大雄寶殿裡來了一個香客拜佛。頂禮菩薩後,他注意到旁邊有一人也在拜菩薩。仔細觀察,這個人竟和菩薩長得一模一樣。這個人就很激動又很吃驚的問:「您是菩薩,為什麼還要拜自己呢?」菩薩說:「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佛不如求己。」

此人恍然大悟。我們很多人在生活當中一旦出現了解不開的死結,就寄希望於菩薩,想著到寺廟裡給菩薩上柱香,菩薩就能保佑自己平安健康。這是人們的一種美好祈願,但我們要清楚,想實現願望必須靠自己的努力。臨時抱佛腳,只會讓自己陷入自欺人人的境地。有人會問,我們有事求菩薩幫忙,菩薩會幫我們嗎?佛菩薩會幫你,但要看你的悟性如何了。你如果心性通達光明,知道什麼是佛菩薩的加持,便會諸事如意。

菩薩怎麼幫你?佛菩薩不是我們的避難所,不會幫你逃避人生路上的風雨。沒有誰能夠替代你走這趟人生,該你經歷的你必須要去經歷,該你承受的也必須要去承受。在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歷練和磨礪後,當你再次回首來時路時,你會驚喜地發現原來自己的內心如此強大,原來自己比想像中的更優秀,那曾經的溝溝坎坎算什麼,都是人生路上熠熠生輝的註腳,這比任何東西都寶貴,佛菩薩怎麼忍心拿走你人生中如此珍貴的財富?

《華嚴經》裡講: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眾生因為內在的光明智慧被煩惱所障蔽,而起惑造業、招受苦報。諸佛菩薩卻因為開發出本具的智慧,故於一切時處皆得自在。怎樣學佛?它不在於我們如何虔誠地膜拜,而在於把佛法實實在在地運用於生活。為什麼煩惱?迷了才會煩惱。什麼叫開悟?餓了就吃,困了就睡。該努力時努力,該放下時放下,不執著,不糾纏。它是一種積極的光明心態,急流勇進,溫暖如初。

進寺廟拜佛的信眾都渴求能得到出家師父,尤其是方丈或住持開光的手串,希望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祈願平安健康、財源滾滾、事業有成等等。那麼佛教裡的「開光」到底是什麼意思?大眾對「開光」的理解是否正確?其實,佛門裡「開光」指的是為佛像開光,而比如手串、帶有菩薩像的吊墜等等要說「加持」。何為「加持」?是一種美好的祝願,寓意吉祥。就像我們見到錦鯉一樣,寓意見者得福、好運連連。

什麼是「開光」?一般大眾對開光的理解帶有迷信色彩,會認為戴個本命佛,讓出家師父給開開光,它就靈了,否則就不靈。這是一種愚痴。佛菩薩智慧福德圓滿具足,根本不需要開光。開光是為我們自己開光,拂去內心的塵埃、煩惱和困惑,是開我們的心靈之光,開發出我們本具的智慧和光明。要相信,只要我們一心向善,不用求佛,佛菩薩自然會加持你諸事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對開光的正確解讀
    許多信佛的人為了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和保佑,一般都會選擇到寺廟裡請尊佛像供奉在家裡。請佛像時也會請寺廟裡的出家師父給佛像開光。包括中國寺廟裡有哪座寶剎的佛像要開光,也會請其它寺院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前來主法。那麼,開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佛教:什麼是開光?為什麼要開光?你知道嗎?
    在佛門之中諸多殊勝法會之中,有一法會,名為「開光」。在法會的形式上,看似是給諸佛菩薩開光,但卻不是。而是另有它意。就如我們誦經、念佛、行善進行回向一樣,看似是把功德回向給十法界,但卻並不是。以此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什麼是開光,為什麼要開光?什麼是回向,為什麼要回向?」
  • 佛教:開悟的人,處於什麼狀態?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教是講開悟的,也就是說,不僅禪宗講開悟,其它教派也一樣講開悟,如淨土說的破除迷悟,其實說的也是開悟。那麼,開悟的人,是什麼狀態呢?佛像按照經典的記載,開悟之後的人,也就是說,證得阿羅漢果以後,一般情況下,都很積極地幫助別人,當然,也有一些開悟之後的阿羅漢,獨居於森林裡,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但無論如何,這些已經開悟了人,往往不會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厭世,
  • 佛教中的「開光」是什麼意思?怎樣才能開光呢?
    現代人都想知道怎麼開光,但卻不知開光重在一種念力,開眾生心眼,開內在般若智慧。佩戴供奉者經常與開光聖品相處,自然與聖品磁場相應,獲聖品庇佑。很多人不知道什麼叫開光,也不知道怎麼開光。開光,即便是在非佛教界人士那裡也不是一個陌生的詞,我常碰到有人拿一些佛像掛墜、佛珠、手串甚至一些首飾給我看,說這是開過光的。甚至有一次還有人拿一支非常名貴的鋼筆給我看,說這是某某大師開過光的。佛珠怎麼開光?佛珠開光是一種儀式,和佛像開光一樣,需念"大悲咒"來灑淨水,然後念誦"心經",回向。
  • 佛教:什麼是開光,佛教開光有什麼意義,善信們不要再愚痴了
    逢年過節或者佛日很多善信經常到寺廟裡燒香許願拜佛,看到師父手串或者佛珠就想求師父贈予並且很搶手。善心們認為師父的東西都是經過長時間的佛光普照,並且開過光,蘊含了無上的法力。能驅邪,避兇。許多善信還沒有真正地理解佛教裡「開光」的意義。
  • 佛教的開光是怎麼一回事?
    開光是佛教術語,釋迦牟尼佛在《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中講:「復為佛像,開眼之光明,如點眼相似,即誦開眼光真言二道。」在《事師五十頌》中稱「開光」為「聖住」,「聖住」是非常標準的稱呼,意思是請佛和菩薩的化身與般若智慧安住於佛像內。
  • 佛教的開光到底是什麼意思,可能你還不知道!
    開光是宗教的用詞,是通過某種儀軌或者形式在某種特定的環境、場所來給一些物品、雕像、或者人來開光。各宗各派的儀軌不盡相同,但都有開光者和者被開光者,這點是相同的。那佛教開光的寓意是什麼?首先佛教是心地法門,也就是心法,一切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圍繞著認識自心,運用自心,消除煩惱,離苦得樂來進行的 。光是光明,相對黑暗 。人的內心有光明,有黑暗,光明多了也就是正能量多,正能量多了,快樂就多了。黑暗多了,負能量就多了,煩惱也就多了,黑暗是煩惱,光明是快樂。
  • 佛教:什麼是開悟?開悟需要具備什麼?其實佛陀早已給出答案!
    法華經序品曰:「照明佛法,開悟眾生」文/阿宣說事兒佛教中常以「開悟」來表現出一個信徒的佛法到了哪種程度。佛陀並沒有事事都教育弟子,某事該如何如何,而是放任他們自己頓悟。這不光體現出佛陀的大智慧,也說明了佛陀遠見獨特。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貴在堅持。
  • 佛教:去寺廟「開光」,有什麼含義?
    很多朋友應該都有過這樣的一個經歷,就是拿著自己的貼身之物,像佛珠、玉佩之類的,去寺廟開光。然後覺得開過光的東西,是可以給自己帶來平安帶來福氣的。 「開光」,大概是普通人最為熟知的一種佛教儀式,但你知道到底什麼是「開光」嗎?為何要「開光」呢?「開光」究竟有什麼含義呢?
  • 佛教:學佛的人,不要「東奔西跑」,很容易誤入魔道!
    學佛的目的是什麼?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答案。絕大多數人都是站在求世間福報的角度,來學佛修行的,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這也不是佛教修行的本意。
  • 學佛人開悟前,這五顆「心」一定會圓滿具足!
    開悟明心,見性成佛,這是學佛人追求的目標。但是佛法浩渺如蒼茫大海,一入經藏,便不知何年何月才得渡往彼岸。究竟怎樣的境界,才算是離開悟不遠呢?研讀經卷典籍不難發現,歷代祖師開悟前,都是圓滿具足了這五顆心。
  • 佛教:開光、燒香、供燈,都有什麼含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它是一種教育,而不是迷信。每一種形式的背後,都有它表達的意義,但如果你不懂其中的道理,而是盲目地去相信,去崇拜,就變成迷信了。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些佛教常識,關於開光、燒香、供燈的含義,希望大家能正信佛教,而不是把佛教當成迷信。
  • 佛教:這3部佛經,學佛的人,今生一定要讀一次!
    佛教中的典籍,有三藏上萬卷。喜歡讀佛經的人,卻樂此不疲,幾乎每卷都想讀到。作為一般的愛好者,想要讀完所有佛經,在短時間內是不行的。我們還要工作,還要生活,讀不了那麼多的佛經,怎麼辦?有人說,讀的書籍越多越好。事實未必如此。一個人,真正要讀書籍,最好能做到「精讀」。讀佛經也是如此。
  • 佛教:一個人開悟前和開悟後,有什麼不一樣?
    2020-12-25 09:59:17 來源: 大於娛樂大咖 舉報   很多學佛人都想知道自己學佛後
  • 佛教:真正開悟的人,身上都有這3大特質,看看你有嗎?
    佛教裡講究「覺悟」,一切眾生皆可通過修行而明心見性、覺悟成佛。那麼,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的呢?怎樣判斷自己是否開悟了呢?開悟是不是就像佛菩薩的神通那樣無所不能呢?並不是。佛教從來不是談玄說妙、搞神通,佛陀也告誡後世弟子嚴禁以神通說法,因為這樣易使人走上邪路和迷信。
  • 佛教:學佛以後,如果放不下這一「障」,你永遠都不會開悟!
    佛教:學佛以後,如果放不下這一「障」,你永遠都不會開悟!放不下所知障在得遇明師之前,由於多年的修學,許多修行者都掌握了一些佛學知識。你如果真想在明師那裡得到東西,首先要放下自己的東西,把你腦子裡原來裝的思想和觀點全部空掉。如同你有一杯陳水,你倒掉半杯,明師只能給你倒進去半杯。你把杯子倒空,才能得到一杯新水。如果你一點也放不下,你就一點也學不到。許多修行人都執著神通異能,這是多生多劫以來,由獵奇心理養成的習氣。聽說哪裡有位神通較大的人,就認為是高人,是明師。
  • 佛教裡的「三寶」是什麼?學佛就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信仰佛教和信仰「鬼神」完全不是一回事。有人說佛學不是宗教,而是一門高深的哲學,或者是一門學問,一門教育。而鬼神之說就完全是屬於迷信之類了。「三寶」是佛教的根本,信仰佛教必須要三寶具足,那麼「三寶」究竟是指的什麼?學佛就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 開光是什麼意思?佛珠手串也需要開光嗎?
    開光是佛教久遠的傳統。在一般人的認識和想法中,不管佛堂的規模大小,若要供養佛像時,那麼是一定要舉行佛像開光儀式的,這個傳統到如今一直都在流傳。但是開光究竟有什麼意義呢?佛珠要怎麼開光呢?現代人很少知道這其中的奧秘。開光是什麼意思?
  • 佛教:學佛越久,離佛越遠,你也這樣的嗎?
    「學佛一年,佛就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就在天上」,是許多學佛者的真實寫照。學習越久,反而離佛越遠,這是怎麼一回事?有一部分學佛者學了一段時間後,去煩惱、增智也都有感應,但一想到明心見性還有許多路要走,就沒有了信心。那還有什麼理由呢?學佛無道學佛要有方法,即佛教所說的「學佛無道」。
  • 佛教:開悟前的三種特徵,看看你都有嗎?
    禪宗是漢傳佛教八宗之一,又名佛心宗,隨著佛法的興盛,越來越多的信眾開始參禪打坐,以求開悟明心。尤其當參禪的人,以宗門的機鋒轉語設問,我們不能應答,更覺得禪宗法門高妙。究竟何為開悟?《法華經》云:「照明佛法,開悟眾生。」《華嚴經》說:「開悟一切愚暗眾生。」開悟,就是開智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