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囤貨大盤點,有些真的沒必要買!生完兩娃才知道什麼最實用

2020-12-19 小柳媽媽育兒指南

今兒主要與大家分享下我為娃囤貨之後的一些心得感受:

生活用品篇

1、「嬰兒床」「嬰兒搖籃」這裡我建議大家選擇左圖那種嬰兒車,不僅可以一鍵收納省事不佔地方,空間要比右圖的那種寬上許多,這兩款我老公都給孩子買了,結果右圖的那個直接變成了哄寶寶睡覺的搖籃,不僅車體很重,孩子大一點之後也不方便坐,主體設計不夠人性化不省時間還浪費力氣!

小柳小結:嬰兒床買到家之後一共也沒用過機會,主要用於起夜餵母乳,剛出生的寶寶很容易缺乏安全感和溫暖,需要我們的陪伴,最終心一橫就跟我一起睡了,再大一點也可以直接買個小木床,再加個圍欄即可,嬰兒床不僅浪費空間,作用也不算太大。

2、「紗棉毛巾」與「兩用紙巾」在使用的過程中我覺得還是紗棉毛巾很有用,區分身體部位的文字特別可愛「擦手手、擦腳腳、擦臉臉、洗澡澡等」,兩用毛巾當時也入手了幾包,最後實在是不忍心扔搖身一變成為了我的卸妝棉,要是寶寶需要紙巾用普通的紙巾也沒問題。

當時寶寶拉和尿我都用溫水為他清洗屁股,所以寶寶也沒出現過紅屁股一說

當時婆婆還偷摸的買了尿布兜和尿片,在老一輩的眼中就覺得那個好,自己悄悄摸摸的買了,上次搬家也全扔了,過來人都知道寶寶拉尿頻繁,即便婆婆再勤快心裡也會覺得尿不溼更好用一些,要是長輩已經賣完了也沒必要生氣攔著,慢慢就死心了。

3、「四款」口水巾我一共用過4種不同外觀的口水巾,這些口水巾中很值得入手的是那種360度沒有死角的那種(類似於花瓣形狀),寶寶帶上口水巾後任由口水巾如何轉動,花瓣的形狀都不當誤,而三角形的我家寶寶帶著帶著就很容易成為「無頭蒼蠅」

4、隨身衣物給寶寶選擇衣服,我還是推薦衣服與褲子分開穿的,最初我認為連體衣特別的方便。其實不然,買大了不合身,沒幾天就短了、口子扣不上了等等問題.......

若是到了冬天,寶寶要是穿連體衣一旦拉臭臭就要全身換,我之前買的連體衣一共穿了4次就小了,這裡更加推薦一下分體衣服。

玩具陪玩篇

作為剁手家族中的一員,我非常感恩自己平時為孩子囤了大量的陪玩物品,孩子即便是在家待好幾天也不會覺得煩悶!

1、手工玩具的材料先給大家展示一下我每天陪娃一起玩的手工材料,各種不同的素描紙、卡紙、水粉、水彩筆、彩鉛等等.....所有的工具夾雜在一起可以堆滿滿滿一紙箱,我的宗旨就是讓娃在快樂中學會成長,經過幾年的陪玩經歷,我也慢慢的積攢了一堆「廢物再利用」的一些心得,若有需要私信我獲取這些心得總結。

大家可別小看了家裡的能囤到的「廢品」,若加以利用,它們可能會成為帶孩子玩手工的利器!

用紙杯做的小獎盃

紙杯做的小花花

2、玩具書給孩子選玩具書是「最」有講究的項目之一,好的玩具書能夠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對未知知識的探索欲望,小柳家中就有專為孩子準備的小書架,從2歲啟蒙繪本~6歲教材同步課外書加起來怎麼也有50冊之多。

在這一堆書中我拿出兩套特別有教育意義的書分享給大家,免去茫茫書海不知選什麼的窘境。3歲~6歲《幼兒左右腦開發》幼兒思維專注力訓練主要開發大腦潛能,5~12歲《德國好奇狗陪你學》德國暢銷30多年,從數學思維培養到專注力的養成,最適合不過了!

3歲~6歲《幼兒左右腦開發》我用一段話來形容這套玩具啟蒙書:大腦是智慧的源頭,那些在不同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具有極其強大「左腦」思維,還擁有超級發達的「右腦」

這一套書共有10冊,由國內外早教專家精心設計而成,配合孩子愛玩的性格特點,讓孩子通過玩好玩的遊戲吸收快樂的知識,同時眼、手、腦等多處的鍛鍊,也能逐漸提高孩子觀察力、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想像力等一系列的思維學習能力,讓孩子充分的開發左右腦才是最主要的。

寶寶在玩遊戲中能循序漸進的提升智力,還能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每次都會玩的開心不已,我們為孩子選擇的書籍,只有孩子喜歡才是最好的,作為父母我認為就要選擇這類的遊戲給孩子玩。

5~12歲《德國好奇狗陪你學》

每個年齡段都要用不同的配套書,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幫助孩子減輕學習壓力,為什麼要有教材同步的課外書?

不像教科書那樣枯燥無聊;在玩書做題時無縫銜接教材;激發孩子閱讀(學習)興趣;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能增進親子關係。

這套書在我眼中最大的作用便是培養孩子專注力,其次是數學啟蒙,這裡我分成2段來逐步分享;

第一塊:專注力訓練(7冊裝)我之所以會買這套書其主要的原因是小學老師(自家親戚)跟我推薦的,說我家孩子上課調皮坐不住椅子,這些都是專注力差的表現,若不插手加以阻止孩子未來成績不會高,而這套《好奇狗陪你學》裡就有幾百個提升專注力的遊戲,比較吸引我的「短句詞語、區分形狀差」就很吸引我。

我家孩子用這套《德國好奇狗》訓練了一個多月上課也不東張西望了,到家都是先完成作業,成績也上來了,連開家會也硬氣了許多!

每冊裡都附贈一大張貼紙

第二塊:數學啟蒙(13冊)數學啟蒙部分為這套書的重點,在德國有一套非常出名的教育體系「舒爾特方格」,這13冊數學啟蒙遊戲書完美結合了「德國的舒爾特方格+我國數學知識」,難度適合5歲~12歲的小學生,初一的孩子也可以拿出來玩一玩,初二就不建議了。

從最簡單的運算遊戲,到複雜一些的數學思維,孩子能夠循序漸進的掌握書中的知識點,共有320個能夠開發潛能的遊戲,遊戲內容含金量十分的足,都是由國內外知名專家所精心準備的題目,分享給有需要的父母。#育兒有方法#

相關焦點

  • 孕期囤貨買什麼!一個買買買到失心瘋的mama…
    什麼最實用的孕期囤貨 什麼不浪費的待產攻略 不存在的!我,一個買到失心瘋的寶媽。不過在這瘋狂買買買的過程中還是買出了一點經驗,分享一下我的孕期囤貨大清單~ 1、胸部護理霜。劃重點!要母乳的媽媽們注意了,這個太重要了。一定要提前做好護理胸部!!
  • 雙11囤貨清單買什麼最划算?推薦超實用母嬰用品
    臨近雙十一,各大電商的雙十一廣告做得如火如荼,各位媽媽為了囤貨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作為一名勤儉持家的好媽媽,趁雙十一給娃囤貨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各種打折信息紛至沓來,媽媽們可千萬要冷靜,囤貨有理,但也不能盲目。雙十一到底買什麼母嬰用品最划算?哪些用品可以多囤?哪些用品應謹慎購買?趕緊來看看超實用的備戰雙十一母嬰用品囤貨清單。
  • 最值得買的母嬰用品來了,一站式攻略!囤貨都不虧
    雙十一來臨,值得囤,必須大寫的=實用!1歲娃的老母親,來談談我的看法。囤(tun)貨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誤區,所以孕期囤貨請大家保持理智!回想起來一把辛酸淚,發現有些東西沒什麼必要買,算算比例,應該有2萬塊的母嬰產品硬生生的閒置,心疼!所以又重新做了整理,詳細分享哪些真正值得買,哪些是雞肋產品,希望能讓大家少走一點彎路。
  • 二胎媽媽分享待產包:生完兩個寶寶後,才知道哪些母嬰用品最實用
    只是,到了醫院後才發現,要用到的只是一小部分,還有好些要用,卻沒有買,然後家人再著急忙慌地去買,作為產婦的我,便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最好的照顧了。廢話不多說,開心果媽媽整理了自己的待產包,再結合很多其他二胎媽媽的經驗,整理了這一份「超實用」的母嬰用品待產包。
  • 一個二胎孕媽的忠告:孕期囤貨千萬別買這些雞肋用品!
    殊不知,醫院也不是"全能"超市,有些東西也是不提供的。比如媽媽和寶寶用的洗漱用品等。2、狂買也有很多孕媽從懷孕開始就一直不停地買買買,根本停不下來,將各種孕期囤貨帖子上涉及到的東西全部買回來。到最後,很多沒開封就被被打進"冷宮"了。
  • 我買過最得意和最失敗的母嬰用品大盤點
    剛生完二寶,鑑於已經有大寶的經驗,所以在給二寶囤貨的時候真的是超級省心省錢。在重新給二寶囤貨的過程中,也讓我有時間回顧下以往給大寶囤貨時踩過的坑。說實話,基本上每一個新手媽媽在給寶寶囤貨的時候都會母愛爆棚,恨不得把所有的好東西都買過來,身怕寶寶缺了什麼。只有等到寶寶出生後,才會發現不少用品真的是雞肋,完全就是收割智商稅的。
  • 秋季待產包別瞎買,只要對的不要貴的,生寶寶帶這些去醫院就夠啦
    懷孕之後,準媽媽們就要陸陸續續開始準備待產包了,有些心急的媽媽剛知道自己懷孕的時候,就在開始囤貨了,不過開心媽作為生過一次的人要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跟風,要買對不買多,畢竟咱都是普通人家,還是得從經濟實惠的角度考慮,不浪費每一分錢。
  • 生完孩子才知道的這五件事!
    但第二天,第三天我就開始自己走了,沒要老公攙扶,老公還覺得我特厲害特堅強。生完孩子第五天就出院了,刀口沒有恢復,但疼痛程度還能忍受。大概半個月就抱了小孩,當時實屬沒辦法,因為找不到一個好的姿勢餵奶。不過不建議媽媽們在生完寶寶後太早抱小孩,儘量多休息,月子坐了42天,出了月子就開始慢慢恢復工作了。
  • 囤貨囤貨,怎麼囤都是錯!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倆真的不愛囤貨……即便是北美疫情發展這麼快,加拿大衛生部已經明碼呼叫大家去囤積點居家隔離的必要物資了,我和榨汁機先生也努力的在買東西,但是跑了好幾趟超市,囤貨效果實在差強人意:大米買了兩袋,食用油買了兩桶,各種肉類各買了幾大塊,麵粉並不想買,因為我們倆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根本懶得做麵食,另外罐頭不好吃,也不想買…
  • 雙11囤貨指南:過來人告訴你孕期囤貨 千萬不要買這些 沒用又費錢
    因為它真的真的是太重了!!!30斤左右,而且佔地面積很大!一個人帶娃,別說方便,那是老遭罪了。想要買,不僅要保證家裡有電梯,還要保證娃所到之處都有電梯。此外,還有保證有專車接送,因為不少車的後備箱根本放不下,尤其是計程車。買嬰兒車,一定一定要考慮到重要!
  • 雙11囤貨指南:過來人告訴你孕期囤貨 千萬不要買這些 附列表
    因為它真的真的是太重了!!!30斤左右,而且佔地面積很大!一個人帶娃,別說方便,那是老遭罪了。但不建議這樣,奶粉最好是現泡現喝,在兩小時內喝完,沒喝完就不建議給寶寶喝了,因沒喝完的奶放久了會變質和滋生細菌。
  • 生娃前後,女人的變化竟然這麼大
    生娃前後,女人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曾經是愛臭美的精緻的豬豬美少女,生完娃感覺自己真的就是大媽了,老了十歲有木有!看一個美少女如何變成大媽,哈哈哈,如何蛻變,如何扎心,請您堅持看到最後呀。妮姐我是一個靈魂畫手,請欣賞一波我的手繪圖。
  • 新生寶寶囤貨篇—精、少、實用
    二寶出生後,發現有的東西很實用,有的還是相當雞肋,今天一一列舉,為金豬寶媽們提供參考,讓大家精、準、省地囤到實用物品。實用小精品:衣物:嬰兒和尚服2-3套,59碼可準備兩套,66一套,孩子在月子裡長得很快,買的多了,沒穿就小了。儘量不要選擇帶腳的褲子,便於穿戴,且方便撫觸。我家寶寶是5月份出生的,基本沒穿過褲子,用浴巾裹腿就行。
  • 為何有些寶媽生完娃,肚子還是特別大?這才是生完娃後的真實狀態
    導讀:為何有些寶媽生完娃,肚子還是特別大?這才是生完娃後的真實狀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有些寶媽生完娃,肚子還是特別大?這才是生完娃後的真實狀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生娃必備的待產包,孕媽準備好了嗎?待產包簡單實用版攻略來了
    文|小豆芽育兒記備孕、懷孕、分娩每一步對準媽媽都非常重要,可是到了分娩那天,真的只要我們去了就行?當然不是,生娃之前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生娃必備的待產包,孕媽準備好了嗎?前段時間和一位新手寶媽聊天,她突然說起生娃當天的尷尬事。這位寶媽生娃發作的時候挺突然,當時只有她自己和老公,兩人也是慌慌忙忙去了醫院。寶媽進產房很長一段時間才順利生下了寶寶,當時寶媽也是迷迷糊糊聽護士說寶寶的東西呢?剛開始寶媽有點懵,後來反應過來來說的是待產包。
  • 兩娃戰車 bugaboo donkey詳細實用信息
    生老大的的時候,就計劃著我很快會連著生老二,所以兩個孩子年齡差距不大,而帶娃出門的時候,我需要一輛能同時坐2個小寶貝的車,跟先生一人推一個車,感覺好傻。先生一人推2個,而我在旁邊打扮的美美的,拎著小包包耍耍酷就好啦(好吧,事實上證明這種情形在同時帶兩娃出門的時候,基本沒有發生過)我是一個對車子外觀設計,品牌的整體素質,車子的質感及實用性都有一定要求的媽咪,逛完所有後,我還是把這輛小坦克抱回了家。
  • 孕媽必知:好物大盤點,這11種最實用的寶寶用品,你都買對了嗎?
    很多準媽媽在孕期,就已經備好了採購清單,準備給寶寶買買買了。相信雙11和雙12過後,最讓準媽媽們感到開心愉悅的時刻,應該就是聽到快遞小哥說:「你的快遞到了!」那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寶媽們給寶寶買過最實用的11種產品,看看你是不是都買對了!
  • 盤點那些生完孩子後囤的貨,寶媽們你踩了多少坑?
    最最覺得不實用的當屬買的嬰兒床和嬰兒搖籃。建議大家嬰兒車買我圖二那種,要可以一鍵收納的,空間要寬一點,可以直接角度調整。這兩款我都買了,結果第二種變成了家裡躺躺的搖籃。很重,大一點也不方便坐,設計的不夠自動化,不省事省力。嬰兒床對我來說簡直浪費,bb現在都兩歲了都沒使用過。主要是要起夜母乳餵養,而且BB剛出生缺乏安全感和溫度,需要有人的陪伴。索性他就一直跟我們睡了。
  • 有了寶寶才知道這4個東西根本沒多大用,後悔中
    從懷孕到生完寶寶,媽媽們都會購買很多寶寶用品,大到嬰兒床,小到奶嘴,紙巾等等,亂七八糟掃了一大堆回來。有的寶寶用品確實好用,有的使用機會卻非常低。1,高觀景車當時看到高觀景車可以讓寶寶遠離地面汽車尾氣的侵襲,又可以開闊視野才狠下心來剁手的,但是真等買回來了卻發現這個「大個子」一點都不實用,本身笨重不輕便,非常不適合帶出來,所以家裡都用壞兩個四輪推車了,這個堪稱昂貴的高觀景車依舊放在家裡休息。如果送人吧,又怕別人說是舊的,丟了吧又捨不得,那就權當多了個堆衣服的地兒吧!
  • 生娃前各種買,生完娃各種閒置,談談準媽媽囤的沒用的東西有哪些?
    作者:寶寶知道 Sweetied_Yi我家寶寶出生前一個月,我是各種逛街各種網淘,大到嬰兒床,嬰兒推車,小到口水巾,指甲剪,買回來擺一床展示,等寶寶出生後,才發現好多東西根本沒有必要這麼提早囤貨。隨著寶寶逐漸長大,媽媽對嬰兒產品的了解也越來越多,知道哪些實用哪種好用,之前覺得好看的可愛的東西,可能這個時候已經不能入眼了。現在覺得自己囤的最失敗的就是尿布。囤尿布是婆婆讓買的,在她們那代人眼裡,尿布是棉的親膚的透氣的,用著寶寶屁屁舒服,而尿不溼這種不透尿的東西跟塑料一樣,捂著寶寶難受容易起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