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扔東西咋辦?恭喜,是聰明娃的表現,教你幾招正確引導

2020-08-08 媽之道

寶寶長大點後,就會開始扔東西,很多家長覺得這是一種壞的習慣,立馬嚴厲禁止,但其實這種行為很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

執筆:王筱銘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寶寶出生後,父母覺得很是可愛,就想要多陪伴他們,也喜歡逗孩子玩,可隨著娃逐漸的長大,逐漸擁有了意識,學會了走路,就開始了調皮搗蛋,亂扔東西,經常會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家長在這時就會變得很是煩躁,會立馬呵斥,進行阻止,甚至有些脾氣不好的父母直接開始了打罵。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孩子愛扔東西的原因

首先,這是因為孩子在擁有意識後,會對身邊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想要通過去觸碰或是啃咬的方式來進行了解,還會通過扔不同的東西的時間、力氣來滿足自己學習的心理需求。

其次,由於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他們對待這些新鮮的事物時不僅好奇,還會像對待玩具那般玩耍,將東西到處亂扔,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玩,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已經具備的足夠的抓握、投擲和手眼協調能力,扔東西的過程是娃在不斷練習和測試自己的新本領,並因此而覺得很有成就感。

科學研究發現,寶寶在發現物體與物體之間是獨立個體,屬於分離狀態時,就喜歡將東西扔出去,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感知和發現物體分離,從而獲得快樂。

最後,在寶寶2歲左右,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也正是進入第一個叛逆期,孩子渴望表達自己的欲望,但由於還不能夠完全用語言表達出來,在父母沒有理解到娃想要表達的意思,就很可能會通過扔東西的方式來發洩情緒。

為什麼孩子扔東西是一種聰明的表現?

孩子在學會亂扔東西時,其實就意味著他們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小手,且在這個過程中,身體系統、腦神經、手部、眼睛等都可以完成相互的協調。

那麼,孩子在扔東西的過程中,就能夠促進他們手眼協調能力的鍛鍊,還能夠利於動作、手部及動作等的發展,從而逐漸促進大腦的智力發育。

此外,當扔的東西掉落在地上時,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也是寶寶發現聲音來源的最初階段,他們就會不斷地通過自己製造出聲音,再慢慢進行探索,因此孩子就會扔出不同的物品來感受不同的聲音,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探索欲,不斷鍛鍊發散性思維和探索精神,促使創造力得到發展。

當孩子愛扔東西時,家長該如何處理?

1、理解孩子

孩子扔東西的行為是一種身體和心理的需求,家長要學會理解,不讓認為他們是在搞破壞,不要進行制止,而是應該將一些危險物品藏起來,讓娃能夠安心,且安全地進行扔東西。

義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曾指出:「運動不僅可以有效提升人體的身體素質,還能夠對心理素質起到一定促進發展的作用。」

2、和孩子一起扔

家長在孩子扔東西的過程中,可以和他們一起扔,就像是在和寶寶一起玩遊戲一般,還可以進行科普認知,這就不僅能夠促進親子感情,還能夠提升娃的認知能力。

3、告訴孩子正確的方法

家長不要對孩子扔東西的行為進行制止,而是讓他們在一個規定的區間玩和指定可以玩的安全物品,來滿足他們的需求,如讓娃在一個區域或房間裡面進去扔,且還需要告訴孩子哪些可以扔,哪些不可以。

用正確的方式鼓勵孩子扔東西,不僅能夠促進他們的探索能力的發展,還能夠讓娃的心理得到安慰。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愛亂「扔東西」?家長別輕易阻止,正確引導有利孩子成長
    有的時候寶寶還需要去配合,比如小玩偶,扔下去就指著它,然後看著你,要你撿起來,再扔再撿。可能很多媽媽會覺得寶寶扔東西的習慣非常不好,但其實,每個孩子都會經歷一個亂扔的東西的階段,家長教育方式不同,就會導致孩子行為想法不同。
  • 孩子總扔東西?別著急吵,正確引導益於大腦發育
    導讀:寶寶愛扔東西的階段是幾乎每一對父母都會經歷的,雖然孩子的這一行為是常見並且是正常的,但是孩子扔東西的做法是否是正確,以及父母到底應不應該制止孩子?扔東西的欲望和初步表現了,這種行為可能會持續到孩子三歲。
  • 寶寶突然喜歡扔東西?恭喜你!是孩子認知能力發展的標誌
    把積木扔到了地上,把海洋球到處扔。郭琳無奈地看著寶寶,又看看我說:「你看,這能帶出去嗎?你快幫我管管吧。」我笑著說:「喜歡扔東西,說明你娃的各項能力都在正常發展,好好引導就行,別太焦慮。」扔東西,也是寶寶社交能力的一種表現。大人常常會拿玩具來逗寶寶玩,有時還會玩假裝扔出去找不到的把戲。孩子扔東西同樣是為了和家人互動,引起爸媽的注意,這是寶寶社交能力發展的表現。
  • 那要恭喜你,你家有個「聰明娃」
    那要恭喜你,你家有個「聰明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橫抱就哭鬧豎抱就笑」?那要恭喜你,你家有個「聰明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開始說髒話,家長怎麼辦?教你這幾招正確引導
    前段時間和朋友聊起孩子,她說最近孩子的不良習慣讓她很是苦惱,她的孩子快上小學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家裡的老人帶,直到前段時間發現孩子不知道怎麼有了愛說髒話的習慣,狠狠教育他後,還是改不了。其實,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在第一次聽到孩子說髒話的時候除了感到不可思議還有感到很苦惱,畢竟,孩子說髒話、罵人都是家教不好的表現,可是有時候明明家長已經很注意自己言行舉止,為什麼孩子還會養成「壞」習慣呢?對面說髒話且屢教不改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呢?教你這幾招,讓孩子遠離髒話。1、對孩子解釋。
  • 寶寶愛扔東西怎麼辦?家長耐心引導,不要粗暴對待孩子
    他們常常把自己的東西或別人的東西拿著玩一會,然後會用力的扔向地面,同時嘴裡含糊不清的發出一些聲音。然後應用期盼的小眼神看著父母,希望能幫他們撿回來。等你撿回來之後,他會拿到手裡再次扔出去。然後期望你再撿回來,如此周而復始,直到他玩煩了這個玩具。 寶寶愛扔東西怎麼辦?
  • 10個月左右寶寶為什麼喜歡扔東西,家長怎麼來正確引導
    寶寶到了這個月齡,大都會喜歡扔東西,無論是什麼,寶寶都只會玩一小會就往地上扔,家長撿起來遞給他,他又會馬上扔掉,然後再示意你給他撿……如此這般機械的重複,讓爸爸媽媽感到頭疼。爸爸媽媽可以嘗試著讓寶寶自己坐在地板上扔東西玩,然後耐心的教他把扔出去的東西撿回來;還要逐步教孩子什麼東西可以扔
  • 寶寶喜歡反覆扔東西怎麼辦?父母試試這5招,輕鬆改正孩子壞習慣
    上一篇小辰給大家捋清了寶寶愛亂扔東西的原因,今天就來分享下正確引導孩子的小方法。1.親子遊戲專門挑選一些可以扔的玩具,把扔東西這個行為培養成親子小遊戲,寓教於樂。像毛絨玩具,或者是有彈性的球都可以作為道具,準備幾個箱子或者開口大一些的容器,讓孩子把我們選好的,可以扔的東西投到箱子中,練準頭。或者把可以扔的玩具進行分類,毛絨玩具扔進左邊的箱子,彈球扔進右邊的箱子。
  • 孩子為什麼愛扔東西?扔東西的背後是搗蛋還是智力的發展
    孩子愛扔東西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孩子剛開始學習吃輔食,將勺子扔了一遍又一遍;孩子大一些了,情緒不好,也是經常一言不合就扔東西。
  • 孩子愛摔東西,是探索還是發洩?你一定要正確對待!
    扔東西對寶寶而言,是必經的一個成長階段,對於寶寶的智力和心理成長都有很大好處。在孩子剛開始扔東西的時候,父母應當給予大量的表揚,這樣可以增強他的自信心和快樂情緒,讓他能快樂愉快地玩、輕鬆地接受知識。但當他慢慢長大後,應注意逐漸淡化他的扔東西行為,以免養成不良的習慣。孩子扔東西只是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時候孩子扔東西是要引起你的注意,讓你能和他一起玩。
  • 孩子一言不合就扔東西?引導得好是學霸,引導不好秒變「臭脾氣」
    寶寶到了一定階段,常常會不管手裡拿的是什麼,一言不合就扔出去。然後還會用大眼睛看著你,仿佛在說「你瞅啥?」媽媽只能跟在後邊收拾爛攤子,不理解寶寶為什麼會有這種舉動。收拾完她一臉擔憂地說:「你說這孩子現在就這麼愛扔東西,等長大了,是不是脾氣得特別『臭』啊?
  • 孩子一發脾氣就摔東西?四招教你對症下藥,改善孩子的壞習慣
    導讀:孩子一發脾氣就摔東西?四招教你對症下藥,改善孩子的壞習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一發脾氣就摔東西?四招教你對症下藥,改善孩子的壞習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裡一歲的孩子,愛扔東西、還愛咬人,寶媽這樣做才能正確引導
    她家的老小剛滿一歲,老大已經7歲了,本來老小還是小寶寶時,姊妹倆還是很友好的,但是老小到了一歲後,就變得非常的任性,不但在家裡亂扔東西,而且還變得特別愛咬人。有一次老小還把老大的手指頭都給咬破了,好友趕忙去制止,並且不斷地安慰老大,可是老小還跟個沒事人一樣,讓好友非常的生氣。
  • 孩子喜歡亂扔東西,是在提高認知,父母正確引導很重要
    我並沒有教過她買東西之前要付錢,這是生活中她自己觀察學來的,在這過程中,她不僅獲得了遊戲的樂趣,還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一般2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當孩子覺得自己被忽視了,也會通過扔東西的方式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就像我家寶寶,有時候她喊我很多聲我沒有理她,她就會故意把玩具往地上扔。扔東西是孩子的發洩方式。就像我帶孩子出去玩,別的小朋友搶她的玩具,如果你硬要她給別人,她不僅會大哭,還會扔東西。
  • 一歲孩子喜歡扔東西怎麼辦?不打不罵,正確引導陪孩子度過探索期
    ,這種扔東西的行為自然而然就從孩子身上消失。3、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發洩自己的不滿當孩子3歲後只要不高興就會亂扔東西時,家長就要引起重視家長這個時期要引導孩子如何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當孩子開始把扔玩具當成快樂的事情時,家長在跟孩子互動時,就要教孩子把玩具分類,哪些扔了會碎了,哪些扔了會變形,哪些玩具可以扔,哪些玩具不能扔等。
  • 一言不合就扔東西,寶寶這是怎麼了?恭喜你生了個「小學霸」
    兒童在一周歲左右會出現頻繁扔東西的行為,經家長引導後通常會在2周歲前得到緩解。寶寶到了一定階段,常常會不管手裡拿的是什麼,一言不合就扔出去。然後還會用大眼睛看著你,仿佛在說「你瞅啥?」媽媽只能跟在後邊收拾爛攤子,不理解寶寶為什麼會有這種舉動。一言不合就扔東西,寶寶這是怎麼了?
  • 寶寶總愛扔東西?別擔心,一個簡單小遊戲輕鬆解決寶寶亂扔煩惱
    寶媽看到了忍不住和婆婆開始了一番爭執,這位寶媽覺得這個年齡的寶寶愛扔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打一頓並不能解決問題;可奶奶卻覺得孩子不打不記性,一頓記不住就多打幾頓,婆媳倆為此爭論不休。寶寶在某個年齡開始會出現喜歡扔東西的行為,管它貴的便宜的,拿起先扔一扔再說。家長這時候阻止或打罵非但不起效,甚至還會讓孩子覺得特別有趣,越扔越來勁。
  • 孩子老扔東西並非搞破壞,弄清背後緣由,正確引導利於智力發展
    只見小小在微信上說:「你家十安之前有出現過喜歡扔東西的這種情況嗎?我家小可樂最近也不知道是怎麼,突然就開始特別熱衷於扔東西這件事,他是逮到什麼扔什麼,他在自己玩積木的時候,是搭好了推倒、然後重新搭、然後又推倒...真怕這孩子是有什麼問題。」
  • 孩子扔東西搞破壞?了解動作思維發展三大階段,教他這樣扔和玩
    玫瑤老師認為:孩子三歲前表現出的那些很「特別」的動作,絕不是單純地出於偶然或一時的衝動。這些動作都是在「內在我」的引導下,為了做出正確的、有意義的行動而練習的過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孩子遊戲和動作背後的秘密,了解兒童動作和思維發展的奇妙旅程。
  • 孩子愛打人、扔東西,熊孩子行為背後的秘密,你知道嗎?
    小哥哥的奶奶,馬上來阻止他的孫子,保護我的女兒,並不斷地對我道歉:「最近我家孩子老愛打人,經常教育也沒能糾正他,實在對不起。」隨後,奶奶還教我女兒學會保護自己,說:「可愛多,下次哥哥再打你,你記得還手打回去。」說的同時,奶奶做出了打哥哥的動作,演示給我女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