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漢語在長時間的使用和流傳中逐漸沉澱形成的,多源於典籍或典故,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成語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傳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所以在現在的使用中很容易出現望文生義的情況,而鬧出不少笑話,下面這些成語你知道真正的意思嗎?
七月流火
成語釋義:寒冷的季節就快要來到,天氣逐漸涼爽起來。
成語出處:《詩經·國風·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萬人空巷
成語釋義:成千上萬的人湧向某處,使街巷空闊冷落。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的盛況或新奇事物轟動居民的情景。
成語出處:宋·蘇軾《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鬥新妝」
三人成虎
成語釋義:指三個人謊報城市裡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做事實。
成語出處:《戰國策·魏策二》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蔥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願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為知。」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
同:曾參殺人
不以為然
成語釋義:不認為是對的、不認為是這樣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成語出處:宋·蘇軾《再乞罷詳定役法狀》「右臣先曾奏論前衙一役,只當招募,不當定差,執政不以為然。」
春意闌珊
成語釋義:春天的氣象將盡,形容春天就要過去。
成語出處:南唐·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如沐春風
成語釋義:1、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收到春風的吹拂一般。2、比喻沉浸在美好的環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
成語出處: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四:「朱公掞見明道於汝州,逾月而歸。語人曰:『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