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次考上公務員是神話,2次考上是奇蹟,3次以上是常態,真的嗎?

2020-08-22 公考經驗分享

綜合大數據分析,這是真的。

一、報考人數和錄用人數的比例在不斷增大。

公務員報考人數的呈每年遞增趨勢,而招錄的人數變化不大,甚至會出現減少的現象,所以導致公務員錄用比例在不斷縮小,競爭非常激烈。

比如說,100個人報考,只錄取1個人,那說明還有99人沒考上,如果這99人再次參加公務員考試,又是這樣的比例,肯定又有98人沒考上,一次類推下去,就會出現大多數考生報考多次仍然考不上的現象。

二、從部分考生的心態層面上分析。

1. 有些大學生,確實找不到好工作了,想通過報考公務員的渠道,解決就業問題。

抱著試一試、考不考上都無所謂的心態,不認真備考,結果這批考生往往是考不上的;

2.不重視篩選符合報考的職位。只要符合條件,隨便報考,結果錯失了減少競爭對手的機會,這類考生也是很難考上的。

三、基礎很差的考生,既不認真備考複習,也不願意參加培訓學習,幾乎這種考生也是考不上的。

四、受專業限制的影響,只能報考「三不限」(不限專業,不限學歷,不限戶籍)職位的考生,第一次也是很難考上的。

因為這類職位,門檻低,報考的人數多,又有很多沉澱的「高手」(受專業限制影響,只能報考這類職位並多次失敗的考生),因此,競爭非常的激烈,對於公考小白來說,考上的機會非常渺茫。


五、公務員考試綜合性比較強。

除了筆試,還要面試,有些部門,還需要體能測試。對於公考小白來說,沒有一點考試經驗,明顯處於劣勢。因為第一次考公務員,就算筆試通過了,還有面試,如果你是第一次面試,沒參加過培訓,通過的機會接近於0。

那麼,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考上的機率呢?

一、要樹立自信心。雖然很多大學生或者社會生,報考公務員筆試。但每個人的心態不一樣,有一部分人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考不考上都無所謂。如果你用心準備,是很容易戰勝這些對手的。

二、要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報考職位。

1.儘可能選擇更多符合自己專業等條件限制的報考職位。這點非常重要。舉例說明,如果有這樣一個崗位設置,要求中文專業,黨員身份,基層工作經歷滿2年才可以報考的,而你全部都符合這樣的條件,那你報考就非常有利。條件限制越多,就會導致很多人不符合條件報考,報考人數也就少了很多,競爭的激烈強度就沒那麼大。

2.在同等條件下,挑選報考自己家鄉的公務員,具有地域優勢。如果是鄉鎮或街道基層類單位,對很多外地人來說,不是很大的吸引力,因為外地人,他們也可以報考自己家鄉的公務員。因此,你的競爭對手可能會減少很多,更重要的是,有些外地人就算考上了,也有可能因為要背井離鄉的原因,放棄錄用,如果你考不上線,還有機會替補錄用。

3.報考自己意願的職位。這個要綜合分析,在同等條件或相差不大的條件下,儘可能選擇自己意願的職位,學習動力和備考動力會更大。

三、要不斷創造有利條件,加強複習備考,提升自己的考試能力水平。

(一)如果經濟條件許可,又有空閒時間,建議參加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的輔導班學習;

(二)如果要自學,一定要制訂詳細的複習計劃

(1) 考試目標要精準

例如,你計劃參加哪個省的考試,考哪個地方的公務員,或者考什麼行業,心中要確定下來,樹立目標。在省考與國考之間,相對來說,省考試題難度小些,如果是廣東省考,鄉鎮級試題比縣級試題容易些。

(2)考試資料要精準

如果你參加省考,就買對應省份的省考資料,參加國考就買國考的資料,主要是行測和申論兩本參考書籍。

(3)複習方向要精準

行測就五大部分內容,常識判斷,言語理解,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

複習的原則,由淺入深,先易後難,以常考的知識點為主,以提升考試得分的正確率為目的。

建議如下:

一是對常考查的知識點類型題,要重點複習,熟練掌握

比如,類比推理,圖形推理,數量關係,定義判斷,邏輯判斷,資料分析,這些必考的知識點,用心複習,是比較容易得分的。

二是加強數學知識的複習

行測如果放棄了數學,就等於放棄了希望。行測考試需要運用到的數學知識,基本覆蓋了行測考題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數量關係等內容都涉及到數學知識。

因此,對數學基礎比較差的考生,找以前初中高中的數學課本複習,查漏補缺,逐一攻破。

三是要學會自我評定,歸納總結

多做公務員考試真題,對自己的水平有一個準確定位和判斷。假設你行測的目標是考70分,那麼在五個部分中,你要清楚,哪個部分你能考多少分,五個部分加起來,一共可以考多少分。目前的水平,能考多少分,做個自我評估測試,按照公務員考試的時間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幾份行測模擬試卷測試,取平均分,估算自己的考試水平,估算後,覺得自己還有多少分是可以通過努力學習相關知識點提升的,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複習。

申論的複習,重在掌握方法。要緊緊依靠參考資料的分析方法,加強練習。概括與提煉文章材料的能力是複習的重點方向。

面試的複習,一定要堅持在筆試結束之後再進行。筆試結束前,專心複習行測和申論。

如果筆試通過了,建議面試前,儘量創造條件,參加培訓班學習,決不能封閉自學。

就算不參加輔導班的培訓學習,也要請教一些公考上岸的朋友,向他們取經,並請求這些朋友組織模擬面試練習。

因為面試,除了要加強學習如何答題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強提升應對壓力,克服緊張情緒的能力。模擬面試場景訓練,是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捷徑,沒有之一。

四、要調整好心態,考試時輕裝上陣

很多考生平時複習得很好,卻因為考試太緊張,而發揮失常,這是很可惜的事情!如何在考試中,儘量避免出現發揮失常的情況呢?

提4點建議,可供參考。

1.考試時一定要戴手錶

這個非常重要,在考試的時候,做題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是考試取得成功的關鍵。如行測,考試平均分配一道題的時間,不足一分鐘,如果你在做一道題花了5分鐘,還做不出來,一定要放棄,但考試時你可能忘記了這個時間的分配,所以你要常看手錶,超時就要果斷放棄,隨便蒙一個答案填上去。你永遠要記住,下一道題可能性價比更高。

2. 考試時一定要專心答題

千萬不可以走神,有些考生,做題會開小差,所以一定要集中精神。

3. 考試時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

千萬不要有作弊的思想,總想著看別人的,別人也不一定比你厲害的,這不是高考題。況且,萬一你看錯行了呢?

4. 考試時一定要及時塗答題卡

有很多考生,總是等全部做完題再統一塗答題卡。我個人建議,做一道題,就塗一道題。

以上是我的個人經驗分享,希望能對關注公考的朋友們,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

相關焦點

  • 1次考上北大、2次考上清華,接連4次高考,被稱為「四川考霸」
    在高考歷史上,有2人被網友戲稱為「高考釘子戶」,全部出自於四川。一位是高考了24次的梁實,一位是「四川考霸」張非。兩人備受矚目,一位是多年考不上自己想考的大學,另一位卻是多次考上被勸退。到底怎麼回事呢?大家一起去看看。
  • 考上3次公務員,最終還是辭職了,「穩定」工作是把雙刃劍
    有的時候,自己也會有這樣的一種感覺,累了就想找個穩定的工作算了,回過頭來想想當公務員真的不錯,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是這種養活自己的安逸生活也的確是很多普通人的歸宿,不僅僅是對於職場的來老油條,年輕人裡面也依舊有大部分畢業之後就是求穩的,因為社會壓力實在太大,有的時候穩定的工作更是一種奢求。
  • 四川18歲網癮少年,考上清華2次北大1次,無奈去看心理醫生
    02考上2次清華1次北大對於父母指責他任性,張非也沒有說什麼,繼續選擇了埋頭苦讀,在1年後張非還真的考上了北京大學。在看到這個情況後,當初質疑的父母和身邊人也不再說什麼了,畢竟孩子有這個實力,而且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學,自己的臉上也倍有面子。
  • 我考了五次事業單位,終考上的經歷
    然而他們真的想多了,我壓根連面試的資格都沒有。至於考了多少分,我當時沒有記錄,現在也不記得了,印象中很差。這就是我第一次參加事業單位考試。那次我考了68分,第12名,慘不忍睹。我朋友也沒考上這次事業單位,但她過了幾天參加了公務員考試,考上公務員了,所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 他被清華3次錄取3次勸退,不料第4次又考上了,老師:我想辭職
    在我國學習好的人真的是太多了,但是最後能夠如願考到清華北大的還真不多,甚至有些考生復讀了好幾次依然和這兒的分數線有著一定的差距。然而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位可以說是高考專業戶了,他曾三次考上清華大學,又三次被勸退。
  • 他是四川考霸,1次考上復旦、1次北大、2次清華,後來怎麼樣了
    高考就是其中的路徑之一,能夠考上一個名校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今天講述的這個人有點特殊,他頻頻考上重點高校,卻沒能在學校留下,最終結局也令人唏噓不已。考上一個名校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優異的成績。但成績高就代表他是人才了嗎,其實並不是這樣,一個人的人生路究竟要走成什麼樣子最重要的還得看自身。張非,出生於四川省一戶普通農村家庭的男生。
  • 考上公務員的你,真的快樂嗎?
    作為上岸2年的編制人員,關於這個問題我想我是最有發言權的。當初備考的自己只是想著,不管什麼能考上就行,對於職位、位置也完全不挑剔,只要有符合自己的崗位就都會考慮,然後地圖上隨便看一下位置,就決定報考了。但如果現在讓我來說的話,我是完全不會這樣的。因為一旦考上你就不會輕易辭職,這是關乎你未來的發展的,一定要考慮清楚再報。
  • 三次考上北大清華的學霸,被勸退!第四次又考上!家長:咋學的?
    4次高考 每次都有新突破四川廣安小夥,張非曾經4次參加高考。2002年從四川嶽池中學考入復旦大學,因為不滿意選擇復讀。復讀一年,以606的高分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錄取。入學一年,因多門必修課不及格被退學。退學當年,張非繼續復讀,再度以703分被清華大學數理基礎科學專業錄取。
  • 他3次考上清華3次皆被勸退,結果第4次又錄取,教授:我教不了
    在我國高考史上,有兩位「高考釘子戶」是格外出名的,一位是高考24次皆落榜的梁實;還有一位是「四川考霸」張非。張非,非凡的非,出生於廣安市嶽池縣,參加過4次高考,3次考上清華,但3次皆被勸退,結果第4次又錄取,教授:我教不了
  • 為什麼有人一次就考上公務員,為什麼有人考了很多次都考不上?
    何止是考公務員?從幼兒園到養老院,人生的哪一個階段不存在這種情況?又有多少人忙忙碌碌、勤勤懇懇的過完一生,發現什麼都沒有做成?有多少人對這些普遍問題做過深入思考,找出規律,然後再來思考公務員考試的問題?
  • 10年考公務員63次,花了將近20萬終上岸,值嗎?
    如果是你,連續3次考公失敗後,你還能堅持下去嗎?然然是我高中同學,為了考上公務員連續考了63次,前後花了將近20萬終於上岸。或許你不相信,這樣的事情真的存在嗎?圖圖告訴你:這的確是真的。據她說所,大四就在備考公務員,畢業那年她考了3次,但都沒有上岸。在考公路上堅持兩三年的人已經很少見了,但然然卻在這條路上堅定的走著,整整考了10年,每天都在備考公務員,基本沒多少娛樂時間,終於在限考的前一年成功上岸。公務員真的那麼難考嗎?好像也不是那麼容易。在整個公務員考試中,每個環節都非常重要,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可能導致上岸失敗。
  • 1年跳槽10次,10年花10萬考上鄉鎮公務員,到底圖啥?
    這是我第十次向老闆提出辭職申請,我的眼珠充滿了淚花,但我絕不後悔!畢業一年我換了10家公司,最高月薪也就2800多元,同學們都把我稱作「跳槽王子」,父母接二連三地唉聲嘆氣,其實我的內心比誰都難過,每當夜晚就在被窩裡悄悄地哭泣。
  • 四川考霸:4次高考,2次清華、1次北大、1次復旦,現在怎樣
    四川考霸:4次高考,2次清華、1次北大、1次復旦,現在怎樣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
  • 考公務員一次上岸的有多少?失敗3次還有必要繼續考嗎?
    千萬不要放棄 ,好好堅持一下我已經考了2年了,不過基本屬於陪考,每次筆試成績都一般般,離進面試還差60多名次,沒有全力以赴過,因為我現在的工作可,做的工作也是自己喜歡的,所以對上岸的執著就沒有那麼強烈。
  • 他2次被北大、清華勸退,第4次又考上清華,教授:這孩子沒法教
    「四川考霸」張非,1次考上復旦,1次考上北大,2次考上清華,他本是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子。但是,當他第4次高考又考入清華時,教授卻直言「教不了」,這是怎麼回事?2005年,張非第三次參加高考,他最終以703分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
  • 依靠這個辦法,第三次,他考上了北京大學
    他參加了三次高考,英語也考了三次。第一次,只考了33分;第二次,只考了55分;第三次,奇蹟般考到95.5分!(當年滿分是100的)結果,考上了北京大學!(2)從第一句中英互譯到第300句,每天50句,一周來一遍。一共翻譯了5遍。直到全部句子真正理解了。真的練到了爐火純青:筆指向任何一句中文,筆下譯出來的英文跟原句是一模一樣的,完全沒有語法錯誤和句子結構錯誤。
  • 考中清華2次北大1次復旦1次,入學北大卻被勸退,這是為何?
    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人叫張非,他一共參加了四次高考,第一次考上了復旦,但是他選擇了復讀,在很多人的眼中能考上復旦都很不容易了,只能說人各有志,後來他又前後參加了3次高考,全是清華北大等名校,被人們稱為考霸
  • 他3次考進清華、北大皆被勸退,第4次又考上清華,教授:沒法教
    「四川考霸」張非,1次考上復旦,1次考上北大,2次考上清華,他本是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子。但是,當他第4次高考又考入清華時,教授卻直言「教不了」,這是怎麼回事?2005年,張非第三次參加高考,他最終以703分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
  • 為什麼有人一次就考上公務員,為什麼有人考了很多次都考不上?
    為什麼還有人一次就考上公務員,為什麼有人考了很多次都考不上,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在自己的腦子裡想過這個問題吧,還有那些三年五年然後還沒有考上的,一直在堅持。我特別想知道促使他們堅持下來的東西是什麼?是公務員穩定的工作還是他們別無選擇。
  • 為什麼考上公務員,卻要考上選拔?
    不妨說說我身邊考遴選的小夥伴們:ex1:有個小夥伴考遴選2年了,之所以考遴選,原因很簡單,夫妻異地,老公在北京工作,她在老家,不想在北京重新找工作,也不想放棄自己的公務員身份,所以,只能考中央遴選,如果能考上,一方面自己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平臺,另一方面,也能解決夫妻異地的窘境,兩全其美,所以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