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土壤細菌分泌的天然產物或能成為抵禦抗黑色素瘤的強大「武器」

2020-12-20 生物谷

2018年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土壤中的細菌或能產生誘導黑色素瘤細胞死亡。研究者表示,由波卓鏈黴菌(Streptomyces bottropensis)所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天然產物)及其特性非常重要,因為其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長。

圖片來源:en.wikipedia.org

在美國每年有超過8萬名新發黑色素瘤患者,而且有大約9000名患者會死亡,相比女性而言,男性更容易患黑色素瘤,而且黑色素瘤的發病率因種族而異,白種人患病率最高。研究者Sandra Loesgen教授表示,這種名為mensacarcin的天然產物能夠進入黑色素瘤細胞的線粒體中發揮作用,而線粒體是維持黑色素瘤細胞生長的能量來源。

線粒體對於細胞死亡信號非常重要,因此研究者就希望開發出一種新型的靶向療法,因為癌細胞的線粒體在結構和功能上與非癌變細胞的線粒體並不相同。Loesgen說道,mensacarcin具有強大的抗癌潛力,其能夠選擇性地靶向殺滅黑色素瘤細胞,在美國癌症研究所的細胞系檢測盤中這種化合物能夠對所有檢測的癌細胞系表現出強大的抗增殖效應,在抑制癌細胞增殖的同時還能使得一部分細胞進入死亡狀態,比如黑色素瘤細胞等。

為了在亞細胞水平下觀察mensacarcin如何對黑色素瘤細胞發揮作用,研究者合成出了一種螢光mensacarcin探針,這種探針能在療法開始的20分鐘內聚集到線粒體中,這種定位能同mensacarcin在黑色素瘤細胞不尋常的代謝效應一起為mensacarcin靶向作用癌細胞的線粒體提供相應證據。活細胞生物能量高通量分析結果表明,mensacarcin能夠幹擾癌細胞的能量產生以及線粒體功能,這種化合物的作用方式或許就表明其能作為檢測能量代謝的一種有效探針,隨後的實驗結果表明,mensacarcin能快速改變線粒體的信號通路,從而導致線粒體功能異常;這種異常作用能夠激活細胞凋亡通路。

研究者Loesgen說道,流式細胞術能鑑別出大量發生凋亡的黑色素瘤細胞,而單細胞電泳技術結果表明,mensacarcin能夠引發細胞遺傳不穩定性的發生,這就是早期細胞凋亡的開始,而mensacarcin的獨特作用方式也表明,其或許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型的抗癌藥物。Mensacarcin是一種高度氧化和手性化的複合物分子,其可以通過天然宿主大量獲取,天然產物的發現對於開發新型藥物至關重要,研究者Loesgen在1981至2014年間對新藥進行的一系列分析獲得了美國FDA的批准,其中大約一半小分子藥物製劑都來源於天然產物或其衍生物。(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Birte Plitzko, Elizabeth N. Kaweesa,Sandra Loesgen. The natural product mensacarcin induces mitochondrial toxicity and apoptosis in melanoma cells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October 26, 2017 doi: 10.1074/jbc.M116.774836

相關焦點

  • :植物中的天然產物或能治療黑色素瘤
    2013年4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由於今沒有有效的治療黑色素瘤的方法,黑色素瘤成為皮膚癌中一類致死率很高的癌症。棉纖維素(gossypin)是水果蔬菜中的一種天然產物,科學家首次發現了棉纖維素能夠治療黑色素瘤。相關報答發表在3月29日的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雜誌上。
  • 如何區分黑痣與黑色素瘤?黑痣會轉變成黑色素瘤嗎?
    什麼是黑色素瘤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細胞惡化產生的腫瘤,是由良性的色素痣發生惡變的來的,晚期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怎麼區分黑痣與黑色素瘤?4.觀察直徑通常情況下,直徑小於5毫米的為普通痣,大於5毫米的為惡性黑色素瘤。通常人們覺得鬧心的是,關於結構不良的痣與黑色素瘤的區別,通常沒有辦法靠肉眼觀察,所以對此有懷疑的應該儘快就醫諮詢。
  • ...或同樣適用於結膜黑色素瘤|黑色素瘤|紫外線|結膜|皮膚|眼癌|...
    由英國癌症研究中心和其他機構資助並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紫外線輻射會導致一種罕見的眼癌——結膜黑色素瘤。已知紫外線輻射是引起皮膚黑色素瘤的主要環境因素,但其對眼部罕見黑色素瘤形成所起的作用仍有待研究。
  • 黑痣和黑色素瘤 傻傻分不清楚
    每一個人身上幾乎都長有大小不等、數量不同的黑痣,不要看這小小的黑痣其中就有些可能與癌症掛上關係,會從黑痣演變成惡性程度很高的黑色素瘤。相信很多人都對黑痣和黑色素瘤傻傻分不清楚,那邊就來詳細分析下黑痣和黑色素瘤的區別,方便大家以後預防和發現。
  • 白雪茫茫下的色彩世界——「天然色素」
    ▲ 南極及部分生存在南極的生物 除此之外,在南極洲的湖泊、池塘、河流、溪流、巖石、土壤等所有生境中均能檢測到微生物。 黑色素的產生與紫外線和可見光照射抗性、氧化和還原劑防護、細胞壁酶攻擊抗性、抗病毒活性以及環境壓力下的存活率和競爭能力增強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產黑色素微生物除了在南極洲外,通常還分布在高輻射環境、空間站、反應器冷卻水等極端、惡劣的環境中,為生物體提供了強大的保護能力。
  • eLife:淋巴管內皮細胞或能有效促進黑色素瘤擴散
    通常情況下,當原發性黑色素瘤滲入到皮膚的真皮層之前,即其達到淋巴組織和血管中之前,這些癌細胞會在皮膚的最上層不斷生長和擴散,而淋巴浸潤和淋巴結轉移常常與黑色素瘤患者臨床預後較差直接相關。為了能夠直接對黑色素瘤的轉移機制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就希望通過一些難以琢磨的機制來直接調節黑色素瘤的轉移過程。
  • 惡性黑色素瘤的原因是什麼
    核心提示:黑色素瘤疾病的發生率是逐年在不斷增加的,這個疾病是可以分為良性與惡性之分的,不管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都是受到了一些不良因素導致的,身體會受到很多的危害,因此必須及時查明原因後進行治療,那麼惡性黑色素瘤的原因是什麼呢?
  • 惡性黑色素瘤的血會傳染人嗎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黑色素瘤是一種皮膚癌症,惡性黑色素瘤的血會傳染人嗎?這是很多患者關心的問題,黑色素瘤不僅不美觀還很影響健康,身邊的朋友看到都會遠離患者,害怕被傳染,下面就來介紹下惡性黑色素瘤會傳染嗎?
  • 國內首個治療黑色素瘤靶向藥上市
    因《非誠勿擾2》而被市民廣泛知曉的黑色素瘤,因為電影中表現出的病情發展快、治癒率低等問題,一度讓身上有痦子和黑斑的市民高度緊張。昨天,首個國產用於治療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的靶向藥獲批上市。這是我國企業獨立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製品創新藥品,用於治療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  目前,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抗程序性死亡-1(PD-1)受體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上,它和傳統的化療和靶向治療不同,主要是通過克服患者體內的免疫抑制,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殺傷腫瘤,是一種全新的抗腫瘤治療理念。
  • 人工智慧可用於鑑別皮膚黑色素瘤類型
    印度一個研究小組利用機器學習模型,對皮膚黑色素瘤相關17個關鍵基因的標記進行識別,區分原發性或轉移性黑色素瘤的準確率可達89%。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網站上。 皮膚黑色素瘤是皮膚癌常見類型之一。
  • 戰「黑」取得新進展 肢端黑色素瘤迎來裡程碑式研究成果
    文:小餅肢端黑色素瘤是亞洲黑色素瘤的主要發病亞型,常見於足底、手掌和甲下。相較於皮膚黑色素瘤,肢端黑色素瘤有著相對獨特的臨床病理特徵以及基因突變特點,預後更差、死亡風險更高,其免疫治療有效率較低,尚無良好的治療策略。
  • 三級淋巴結構或能幫助改善黑色素瘤患者的免疫治療...
    2020年1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 improve immunotherapy and survival in melanoma」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隆德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三級淋巴結構(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或能幫助改善黑色素瘤的免疫療法和患者的生存率
  • Cell death &differ:藥物靶向鳥苷酸合成酶抑制黑色素瘤侵襲
    2015年4月27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 death &differentiation 在線發表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單磷酸鳥苷酸合成酶(GMPS)在惡性黑色素瘤的侵襲轉移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眼睛長痣易得黑色素瘤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者最近發現,如果一個人眼球虹膜(即黑眼球)中的色素出現異常(如有斑點或長痣),患上黑色素瘤的風險會明顯上升。黑色素瘤是由皮膚上的色素組織發生病變所引起的一種癌症,一旦腫瘤細胞擴散,將難以治療,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
  • 【世界癌症日之黑色素瘤】黑色素瘤與痣傻傻分不清楚?專家告訴你...
    「許多人無法正確分清黑色素瘤與我們常見的痣,覺得就是個「痣」沒什麼大不了的,這非常容易掩蓋惡性黑色素瘤的病變,無法做到及時發現。」絕大多數色素痣是良性的,除影響外觀外,對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影響,一般不需要治療。 黑色素瘤分為皮膚肢端型黑色素瘤和黏膜型黑色素瘤,「皮膚型黑色素瘤就是我們常說的肢端黑色素瘤,是肉眼能看到的病灶,而黏膜型黑色素瘤常發病於頭頸部(鼻腔、鼻竇和鼻咽等部位)、消化道(食管、直腸、肛管等部位)和泌尿生殖道(陰道、宮頸、尿道等部位),是比較不容易發現的類型。」
  • 孫宇輝/張鄭宇團隊揭示抗MRSA活性天然產物生物合成機制
    抗生素的發現是人類抵抗疾病漫長過程中的關鍵轉折點,但隨著在臨床上的大量使用,抗生素耐藥性已經成為藥物研發的重要掣肘。金黃色葡萄球菌是臨床上引起感染的常見病原菌。然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等耐藥菌的出現,使得對這一病原菌感染的治療變得尤為棘手。因此,發現和創新該類抗耐藥菌藥物成為了人們的迫切願望。
  • 手腳掌長「痣」別忽視,它可能變成惡性黑色素瘤 - 瀟湘晨報
    現實:20~25%是黑色素瘤中最「惡」的惡性黑色素瘤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惡性腫瘤,發病數每年以3%~5%的增速增長,西方人的黑色素瘤主要是皮膚黑色素瘤,與日光照射相關。我國每年新發惡性黑色素瘤病人大約2萬例左右,與西方不同,皮膚黑色素瘤只佔1/3,大部分是肢端型(手掌腳掌)或黏膜型的黑色素瘤。
  • 黑色素瘤是什麼?
    黑色素瘤是什麼?時間:2018-03-18 11:32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黑痣突然變大、隆起、出血怎麼辦? 黑色素瘤是什麼? 身上的黑痣突然變大,以為沒什麼問題?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這可能是患上黑色素瘤的表現。那麼,什麼是黑色素瘤?黑色素瘤與黑痣到底有什麼聯繫?
  • 中國專家進行一系列惡性黑色素瘤轉化研究實驗 取得進展
    中新網上海新聞6月26日電 (記者 陳靜)2018年全球惡性黑色素瘤預計新增發病人數約
  • 小黑痣突然變大,當心黑色素瘤
    小黑痣突然變大,當心黑色素瘤 2020-04-21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