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群友雞娃總結——幡然醒悟的2020年(一位老師的陪娃歷程)

2021-02-12 安然的數學教室和小酒館
2020年快要結束了,2021年快要來了。 在這即將過去的一年裡,我們的國家經歷了很多,我們也陪伴著孩子又過去了一年。 在這辭舊迎新的十二月,我在兩個群裡組織了一個群活動:我和娃的2020年——年終總結活動。 邀請群友撰寫自己和娃的2020年學習全年總結,在這一年中,陪伴孩子學習的經驗、教訓、收穫,通過總結,在2021年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長。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踴躍點讚和在看,你們的支持會作為評選的重要標準之一哦!

韓寒在電影《後會無期》裡說:我們聽說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用在雞娃這件事上,也一樣吧——在智力財力都差不多的前提下,擁有很多資料,知道很多方法,依然雞不好娃。為什麼偏偏是這一年?讓我有勇氣或想分享寫下雞娃的年終總結。父母的感動年年有,孩子的成長瞬間都值得記錄。在人類歷史上,沉重的2020再不堪,也只是一瞬。而在我自家的雞娃史上,2020卻是值得銘記的一年。有時候,一念之轉,勝過千萬道理包袱。雖然我的老大已經六年級了,雖然我也號稱是個學習型媽媽,不放過任何育兒育己的各路信息。也正是因為這樣,五色令人盲目,或說盲目自信,一招不慎,步步蹉跎。直到疫情的突然到來,帶給我們恐慌的同時,也給了我們停下來的機會。有時候,菩薩不一定是以什麼面相出現的,只是某件事、某句話、某個契機,就摁開了四兩撥千斤的那個點。醒悟就在那一剎那。我是一名半路出家的體制外學校的副科老師,也幫助管理班級,對學生盡職盡責,感情連結也深,常常在學校打了雞血似的傾情陪伴、飽滿上課、受學生歡迎,卻像蔫了的黃瓜一樣回家沒有力氣陪自己的孩子學習,還是倆(差三歲),一度身體的疲勞影響到情緒常常雞飛狗跳。於是從二年級起,我就給老大送去託管,附近條件最好的,環境好、吃的也好、老師們也看似用心(有時會託到8點多回家)。看來,沒有比這樣更好的安排了,我在假象中沾沾自喜地維持著母慈子孝的泡沫親子關係。有一搭無一搭地陪著萌萌噠老二。就這樣滑到老大五年級(我是有多麼蹉跎),孩子成績一直沒有太大進步,中不溜,甚至時不時下滑。然後疫情了,我作為老師,比別人有著更長的假期來陪伴孩子,於是才撥雲見日觀察出端倪。孩子課本的網課(本市教育局的錄播課)我都陪著上,常常要兩個屋跑來跑去,自己有會議或有課件要做時就更焦灼。我一要盯著他們的專注度,是否只是看個熱鬧(老二握個筆都能玩出飛船效果);二要掌握老師說的關鍵點,要不然這個「貼身教練」光說不練當得心虛。釘釘上發的作業一頁頁列印下來,一項項遞給孩子,兩人做完後我一道道用紅筆細細批改備註再發給老師看,老師統一講解後我們再復盤。每天如此,雷打不動,也沒有給他倆額外刷題或補充其他,剩下時間會看看各大機構的免費網課(現在想想,只是看個熱鬧而已,還把好眼睛看近視了),每天下午去小區玩倆小時(運動促學我信)。就這樣,卷子越打越厚,紅叉叉卻越來越少,老大的作業一次又一次在釘釘裡被評為優秀作業,雖然僅僅是有準備的作業非臨場發揮。但這一點點光就已經給了她鼓勵,更重要的是,給了書僮般的我以信心。(以下只說老大,當時五年級下學期)大道至簡,有時候我也想去尋人家學霸的方法,其實看起來都簡單到你不相信就僅此而已?於是再去各平臺遨遊取經,卻沒有潛下心來把眼前的每一天實實在在發生的例行作業給陪好。她上託管那陣,我甚至大部分時候都不知道語文學到哪一課了,數學都有哪些章節,英語課文也沒跟背過。而我在疫情期間僅僅是把她每天的校內作業做到日日清,門門清,道道清,不留死角,連錯題本都無心準備,孩子就有小小的進步,這些是看起來刷題和效率的託管班做不到的。於是,痛定思痛,我做了一個說大也不小的決定,待會說,先說說這三科我當時具體是怎麼扶的——她的字沒有女孩那種秀麗的體,基礎字詞卻有著男孩一樣的粗心,閱讀題也不夠敏銳,難get到點。一直以來都是薄弱科目。虧我自己當年是中考語文的區狀元,無意耀當年勇,只是慨嘆基因就是個玄學,或者老天故意給你的功課。於是我主抓失分多的語文閱讀,作業裡一天一篇,頻率高於平時幾倍,我就一天天一道道題給她摳,先感受後理解,再對照標準答案一點點靠近,它好在哪裡?它又套路在哪裡?偶爾,也會陪她一起吐槽下所謂答案的制式和牽強,「想必作者親自來答都不一定有你答的好吧」之類的彩虹屁。就這樣,一天一篇的大火猛攻、細細添柴、口傳心授,我們閱讀上的叉叉越來越少,那種get到中心的一抓一準卻越來越多。不知道她什麼感覺,皇帝不急太監急,我嘗到了陪練的收穫滋味,也可能跟孩子的年齡、理解力、感悟力上來了有關。所以閱讀急不得,一急,都是套路,就失去了品讀原文的趣味。閱讀理解,不就是咂摸那個滋味的過程嗎?同時,每天午睡前我都給他倆讀書,手邊抓到的經典兒童小說、散文誦讀等,培養語感的同時也在填補自己的悔過坑,親子閱讀的時間將越來越少。再來說數學,她唯一有一點優勢的科目,但是五年級初遇立體圖形的思維會稍稍卡那麼一點殼。我們有時間、有道具、也有老母親幡然醒悟的決心,咱不怕。於是,我把她小時候買的還光潔如新的《立體王》翻出來了,把磁力片、方塊積木都拿出來了,一道道難題畫圖、擺模型,從具體到抽象,我自己把它稱為建模的過程。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思維發展是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11歲以後,前額皮質才趨於發展,21歲才發展完善。所以什麼階段就該做什麼階段的事情,幼兒園時掰著手指頭算數是必經的建立計算迴路的過程。而我們五下,剛好11歲前後,抓住這個階段的尾巴把看似小兒科的具象思維給做足了、玩夠了、過手了,自然到考場上腦子裡就有這種模型了或不畏難的心態了。六上的數學中涉及到圓也一樣,陰影部分我就會剪下圖形是拼接還是割補還是平移,在檯燈下照個真真兒地,會有原來如此啊那種閃光時刻,我也會順勢告訴她媽媽小時候如何喜歡幾何題、你一定也不差之類的興趣和信心導引。就如孩子是從巴拉著手指頭學會了算術、一捆捆小木棒數過來有了「百」「千」的概念,手、眼協調著腦的思維再到抽象的自然而然,是不好省的。也許寫到這裡許多人會向我拍磚,當然可以不用模具生講,孩子思維也絕對夠了,省也有省的簡單粗暴,但我捨不得,我既然想知道這一層,多一點點趣味性或我媽當年陪我剪紙做幾何體的溫暖回憶它不香嗎?再來說英語哈,也是一公斤眼淚那種。不瞞說,我自己是英語系的(半路出家時沒有選擇教英語也是給自己後來的「重大抉擇」留了條後路吧),在業餘時間還翻譯過幾本育兒書。自己對語言文字的熱愛,依然完美地被她的基因避開了。如果說,遺傳遵循均值回歸……哎不說了。我也愛書,從小收集了不少原版繪本、分級讀物不多,當時並沒有「原版娃」的概念,三歲多開始看peppa pig,但書是有一搭無一搭地讀,沒有打卡和堅持的概念。就這樣一直謎之自信地蹉跎著孩子的時間,不教也不著急那夥,真是呵呵了。直到上學,我才發現,校內英語是獨立於英語之外的一門學科,跟我們小時候韓梅梅那種chinglish沒多大區別。課文我也沒有太管,成績當然好不到哪去,對語言的敏感度和口齒伶俐程度也一直都讓我覺得不是親生的那種。也是疫情期間,有緣在朋友(大學英語老師)的發起下,加入了她的英語親子共讀群,每周都要分享閱讀感受,不分享或不閱讀會被踢。拖沓如我,才如夢方醒,把積灰了的牛津樹和各種分級套系、章節書細細地如數家珍了一遍,也同時買了ABC reading的打卡閱讀。一年結束,在她12歲的語言敏感期的末班車上,抓緊最後的尾巴,now or never地逼了自己一下。當然惰性使然我也沒有堅持得太好。我只是逼了自己一下下,孩子就跟著你春風化雨般地,對分級有了興趣,語音也有了提高。疫情後開學的時候,有一次她和同學組隊presentation,組員都推薦她來演說,理由是她語音較好。這又增加了我這個老書僮的一點點動力。雖然,這對她的校內英語的提升還是微乎其微,兩個系統。但媽媽的意識變了,這就像什麼呢?一直在茫茫大海中漫遊,也看見過許多美麗的海島,看兩眼,也就那樣吧,無心上岸,又因好奇心遊走了去發現另一個,就這樣蹉跎著直到攀上了這座共讀群的小島,才恍然大悟,其實每座島上的奇珍異寶都很吸引人,你要做的不止是「哦我知道啊」,你要爬上去並堅持在一座島上開採。水滴石穿的兩個條件是,水要不停地滴,而且要滴在一塊石頭上。於是我又趁熱打鐵地偶得北外曹文老師的《英語,孩子這樣學》的書來拜讀,看似眾所周知的幾問幾答透著真誠和並非想當然的乾貨,讓我這個號稱英語八級、光說不練的媽媽低到塵埃裡。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但有些事,就欠那麼一個轉身、停留、回望的點撥緣分,雖然我們什麼都懂。疫情的彎道超車讓我在人到中年的心有餘力不足的尷尬階段重新捋了下人生序位,也是開頭寫下「幡然醒悟」四個字的初衷,那個「重大決定」就是把全職工作變為兼職,工作成為副業,而雞娃逐漸變為主業,不再讓孩子去雞肋的託管。一念之轉,讓我及時懸崖勒馬,亡羊補牢。即使以後還是不出預料地成績平平,至少,我做出一些取捨、意識到一些問題、並做了一點努力了。不管別人怎麼說,在我看來,作為一個母親,事業再輝煌,也不及不爭氣的孩子給你的沉重一擊,一切光環都會頓失色彩。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果斷幫,扶上馬,以後就是她自己為榮譽而戰了。我的雞娃元年,敲醒了自己,也點亮了孩子。在人類歷史上,沉重的2020再不堪,也只是一瞬。而在我自家的雞娃史上,2020卻是值得銘記的一年。雖然我們的孩子將勢不可擋地成為比我們還普通的普通人,但是,努力過後,才甘心認命不是嗎?由於微信平臺算法改版,公號內容將不再以時間排序展示,如果您想第一時間看到我的推送,強烈建議星標我的公眾號。星標具體步驟為:在公眾號主頁點擊右上角的小點點,在彈出頁面點擊「設為星標」,就可以啦。感謝您的支持!QQ群滿員即止:542333680,歡迎大家加入我們的大家庭!但也要樂於分享哦!如果覺得不錯,點和點在看吧,也傳遞給更多的朋友!

你可能還想讀

縱貫十二年,和家長們聊一聊小初高數學(初中篇)

縱貫十二年,和家長們聊一聊小初高數學(小學篇)

給初中畢業生的暑期超詳盡初升高數學銜接學習指南

聊一聊錯題集

一本有趣的數學書——傲德來啦評測

明心數學資優教程(六年級卷)評測

月考試卷這樣分析,成績才會一次比一次高!

只把課本學紮實能學好高中數學嗎?

寫給普娃初中生的高中數學提前學習指南

高中生常見計算錯誤舉例分析

中考數學複習方法

舉例說明化歸思想在初中數學解題中的十二種應用

暢談高中數學學習方法

聊一聊學習中的時間成本和如何提升學習效率

高三數學第一輪複習策略——超長以至於我敢打賭你們肯定看不到最後

有哪些比較適合初高中生閱讀的數學書?

初中幾何輔助線做法大全(一)

歷數那些高中生涯裡容易踩到的坑

聊一聊小學數學學習應該注意什麼

論名校的倒掉

今天聊聊從高中到小學的計算能力培養問題

結合高中數學聊一聊,同樣是刷題,為什麼效果不同?

初中:二次函數綜合題專練及答案

不要讓孩子提前透支了潛力——聊聊一個小發現

數學超前學習,到底要學到什麼程度才算達標

我在這裡等你

娃想吃豬肉

相關焦點

  • 2020年的總結
    (二)歸納版年總結2020年的收穫1.工作 持續製作周工作任務清單;2020持續寫工作的周復盤;2020持續寫月度,半年和年工作總結;2020用設計師視角,持續優化工作流程;2020 在家遠程辦公;嘗試使用新系統Iris4
  • 【愛因園】2020年期末總結大會:星辰不負趕路人
    2021年1月29日下午,全體教職員工齊聚一堂,舉行2020年總結及表彰會,細數這一年不同時光,一起回顧我們成長的感受。 楊園長帶大家一起回顧了2020年愛因德美幼兒園發展的心路歷程。2020年,在疫情的大環境下,全體教職工齊心協力,不畏艱難,以節日為載體,舉辦了很多場活動。教育是「無痕」的,它源於生活,滲透生活。教育也是「有痕」的,它記載著孩子們的足跡和成長。
  • 2020年廣東中考滿分作文:給老師的一封信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廣東中考滿分作文:給老師的一封信,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給老師的一封信   尊敬的老師:   您好!四季流轉,一季流光一季春。箏聲隨著滌蕩人心的純潔,是沉靜春天裡的一首和韻離騷。春色中,我攜一份自律入心間,謹記您的教誨,開啟我的成功航途。
  • 石建鵬老師10年鵬友大聚會 鵬友會喬遷儀式
    到場的嘉賓有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石永恆教授,北大縱橫創始人王璞先生,燕山大學楊書記,著名歌唱家逯君老師,易經專家王大易老師,樸道書院劉永華董事長,養生專家周建華老師,網際網路項目管理專家康路晨老師,全網營銷專家夏雪峰老師,招商路演專家楊銘老師,仁艾學院弘誠院長,北京協和天使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黃偉軒董事長,北京知禾護膚品牌創始人顧玲女士,南京懸灸貼品牌創始人劉德峰女士,百雀羚電商總經理申俊,還有來自中關村的領導
  • 一位攝影師的年度總結「對不起,我的2020!」
    「對不起,我的2020!」當想要提筆回顧總結過去的2020,第一反應是要說這句話。這一年依舊是充滿希望的來,而又帶著些許遺憾離開,還是那樣步履匆匆,三百六十六天已經悄然逝去,與往年不同的是除了平淡,中間還夾雜著幾許緊張。新冠讓有些人恐懼、亦讓有些人坦然。2020裡有風雨、亦有陽光,有驚濤、亦有靜水……
  • 一個老師的2020年終總結火了!太扎心了!
    來源:少女兔(ID:iiilass) 2020年快過去了,這一年,老師的生活和工作相比往年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下面這是一位老師的年終總結,和你的故事,看看和你的是否有相似之處?
  • 2020年雞娃總結,一路跋涉,一路高歌,一路鬥志昂揚!
    冬天夾帶著凜冽的西北風來了,2020年也迎來了尾聲。回顧這一年,作為一名四年級孩子的家長,含淚用八字總結「始於雞娃,終於雞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持久戰中,老母親與小屁孩天天鬥智鬥勇,各出奇招,這戰鬥精神,要放在工作上,早就成為行業的佼佼者了,放在學業上,早就成了別人家眼中的學霸牛娃。
  • 「倒計時」2020年,準格爾旗一位老師這樣總結……
    2020,與關鍵詞相遇第一片雪花的輕盈飄落,宣告著冬天的抵達,又一年,漸近尾聲,像戲劇落幕,像花朵離枝,像落葉歸根。2020年,第一個關鍵詞是「閱讀」。年初,因為疫情,蝸居在家,足不出戶。在照料一家人的飲食起居之外,大把大把的時間幾乎毫無保留地交給了閱讀。
  • 從小雞娃雞到大 千軍萬馬都不怕
    我和娃爸總體上不算是雞娃的狂熱體,但是也在積極創造一些條件讓娃能夠好好愛上學習。2020年上半年,因為疫情,我在家辦公,所以時間很充裕,基本上每天可以按照計劃來進行學習,學習結束再出去玩,真正做到了學習、玩耍兩不誤。年末,得貴人相助,我們置換了海澱房,成昌平準家長變成了海澱家長。我深深預感這種身份的轉變會讓我在雞娃的路上「一去不返」。
  • 乘勝前進,再創輝煌 ——記中國廣播之友合唱團2020年1月16日團拜會...
    中國廣播之友合唱團於2020年1月16日在北京匯賢府舉辦了一場隆重的團拜會。到場的團領導有名譽團長郭桂榮,現任團長陳熙然,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王彤,演出總監兼導演王英民等。團拜會首先由團長陳熙然致辭。陳團長在發言中總結了中國廣播之友合唱團在2019年所走過的極不平凡的心路歷程以及所取得的驕人成績,再次證明了中國廣播之友合唱團是一支能團結一心、不斷進取、迎難而上、迅速成長的堅強隊伍。在2019年中,我團先後參加了7次重大演出。
  • 宅家雞娃階段性總結報告
    宅家雞娃階段性總結報告文/瘋子靜先說我最近看到的兩個理論吧,都是關於共讀雞娃的。一個是中文,說幼兒每年應該有50-100萬字的閱讀量。看起來很強大的數字,是什麼概念呢?我們按100萬計算,每天大約需要共讀2740字。如果按每天4本書算,那麼大概每本書的字量為685個,約等於一篇六年級作文。
  • 老師用21幅PPT總結2020年度工作,幽默、辛酸,令人動容
    做了孩子王的老師工作又是怎樣的一個狀況呢?估計與絕大多數網友想像的大相逕庭,落差太大,原來眼中「穩定、輕鬆,還有超長寒暑假期」的教師工作是如此辛苦。近日,某教師用21幅PPT插圖總結了2020年度的工作,幽默風趣的文字裡夾雜著為人師的辛酸,辛酸中也透露出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幸福。
  • 一位魚友養死一缸金魚的心路歷程,是不是很多魚友都經歷過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一位魚友和養魚老道講述了自己初次飼養金魚的,一段心路歷程,養魚老道覺得很有意思,也很有借鑑性,藉此分享給各位新魚友,看看大家是否會有相同的經歷?
  • 雞娃這件事,學渣父母這一點比學霸父母更有優勢
    不過經過綜合考慮,我還是決定「雞娃」,當然沒有像那些牛娃媽媽們那般瘋狂,我的「雞娃」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幼兒啟蒙。其實不是,總結幾個月的「雞娃」經驗,我發現學渣父母也有學渣父母的好,學渣父母因為懂得少,所以對孩子幹涉少
  • 亦師亦友 共同成長——2020年秋期德陽市旌陽區實驗幼兒園師徒結對...
    亦師亦友 共同成長——2020年秋期德陽市旌陽區實驗幼兒園師徒結對儀式 2020年11月16日 17:14:08 來源:四川新聞網 儀式後,園長曾豔做了總結髮言,她強調師徒結對的意義和目的,並對新結對的師徒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各位指導教師切實承擔起責任,履行好自己的義務,認真做好「傳、幫、帶」工作。二是希望被輔導的青年教師以師傅為榜樣,以學而不厭的態度虛心地向指導老師請教。三是希望結對老師雙方樹立「教學相長、互幫互學、共同成長」的意識。
  • 一位老師的2020年終總結(扎心版)
    2020-12-23 10:58:19 來源: 長葛訂閱號 舉報
  • 2020年長白縣高考總結會議
    9月4日,市委常委、縣委書記宋欽煒、縣委副書記、縣長李聖範、副縣長韓永哲深入縣朝鮮族中學、縣職業高中、縣實驗中學,參加2020年長白縣朝鮮族中學高考總結會議、2020年職業高中對口高考總結會議、2020屆實驗中學高考總結會議。
  • 隴東學院召開2020年工作總結表彰大會
    2020年12月31日,隴東學院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召開2020年工作總結表彰大會,表彰獎勵2020年在目標管理、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學生工作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先進單位和優秀個人,共同回顧奮鬥歷程,共享成功喜悅,謀劃來年工作。
  • 因為遇見「你」——王源2020年單曲總結
    從第一首原創單曲《因為遇見你》,到接連幾年源源不斷輸出的優質音樂作品,都讓我們看到王源在音樂上的才華,以及他對音樂的那份赤誠。回顧2020年的十一首音樂單曲,這份漂亮的成績單實屬優秀。影視劇OST的完美契合之作《圓舞曲》算是王源2020年的第一首音樂作品,隨著初夏的風,溫柔明亮地唱進我們心裡。
  • 作為一個曾經的奧數老師,說說我「無痛雞娃」的心路歷程
    雖然我是一隻金融狗,但是回頭想想,我的教齡可以說有二十年了,遠遠比我的工齡更長。 畢業以後,我曾經在工作之餘,在學而思擔任兼職的奧數老師;離開學而思以後,拗不過一些朋友的要求,帶過幾個小班,依然是教奧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