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晚上,杭城的銀杏樹只剩樹幹樹杈!冬天夾帶著凜冽的西北風來了,2020年也迎來了尾聲。回顧這一年,作為一名四年級孩子的家長,含淚用八字總結「始於雞娃,終於雞娃」。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持久戰中,老母親與小屁孩天天鬥智鬥勇,各出奇招,這戰鬥精神,要放在工作上,早就成為行業的佼佼者了,放在學業上,早就成了別人家眼中的學霸牛娃。
不管如何,為更好地紮根於2021年的雞娃戰線,有必要對2020年做個回顧總結。
01這一年,為養習慣,上演雞飛狗跳
新冠疫情,讓很多家長頭疼,孩子迷上遊戲,養肥身體不說,視力也直線下降,成績沿著下坡路一路往下。這一年,對於老母親來講,是手忙腳亂的一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更是機遇並存的一年。
疫情造就了為期超百日的史上最長寒假。雖然停課不停學帶來了許多麻煩,但鬥志昂揚的老母親還是敏銳地捕捉到:機會來了,充裕的時間,正好用來培養習慣。於是,老母親單方面宣布,「明天開始,每天早上完成跳繩和誦讀打卡。」
為啥是單方面宣布,不能民主決定?這事能商量嗎?不能啊!商量了,小屁孩會同意,會讓自己跳坑嗎!不會啊!所以,老母親只能單方面提出。
每天一早,鬧鈴一響,老母親連哄帶騙地把小屁孩從床上弄起來,鞍前馬後地伺候著刷牙,洗臉,然後一臉討好地哄著小屁孩拿起跳繩。
「寶貝,你動作很快!」
「媽媽的好女兒,你跳得很好,一直沒斷。」
「世界上最好的女兒,你今天的跳繩成績達到100分了!」
「親親寶貝,來,一分鐘到了,先吃顆桂圓(山竹)。」
如果僅僅是甜言蜜語就能搞定,那老母親上輩子肯定拯救了銀河系,生了這麼個來報恩的女兒。真實畫風是下面這樣的。
「媽媽,我今天不舒服,起不來了。」裹緊被子,賴在床上。
「媽媽,我已經跳了500個了,不跳了。」跳了沒幾下,就停了。
「媽媽,不公平,為什麼只讓我跳,你不跳呢?」跳了幾個就停下,側著腦袋認真地看著你。
「媽媽,今天,我只跳一個一分鐘,你說什麼也沒用,反正我是不會多跳的。」跳繩前一本正經地宣布。
「媽媽,我肚子疼了。」跳著跳著,小屁孩一臉痛苦地彎下腰。
怎麼辦,面對耍賴、裝病的小屁孩,老母親也是使出渾身解數,哄不行,那就吼,吼沒用,再來哄,循環往復,每次折騰到老母親洩氣,算了,不跳就不跳。但是,轉眼一想,怎麼就這樣敗下陣來,不行啊,鬥志昂揚的老母親,苦思冥想,翻書討教,終於找到一條康莊大道,「溫柔而堅定地執行。」這之後的畫風是這樣的。
小屁孩不想起床?那就比賽,誰穿衣服快?
小屁孩不想跳繩?不行,必須跳,但是可以少跳幾個。
小屁孩跳繩不認真。那就假裝要把跳得不好的視頻上傳打卡。
小屁孩裝病。就當真生病了,停止跳繩,假裝立即要去醫院。
哈哈,老母親見招拆招,以不變應萬變,終於拿下早起跳繩這一高地。
誦讀相較於跳繩,容易執行,期間出現各種狀況,也是認準「溫柔而堅定地執行」這一條,加之久讀成誦,往往一首詩詞連續讀上一周就會背誦,小屁孩容易有成就感,所以,誦讀也就堅持了下來。
最長寒假結束時,小屁孩養成了每天早起先跳繩後誦讀的好習慣,猶如一日三餐,無需提醒。習慣養成需要90天,故老母親溫柔而堅定地執行了90天。
敲黑板:老母親要溫柔而堅定,不能吼,不能打!
02這一年,為做作業,時常苦口婆心
小屁孩的作業,總讓家長頭疼。家庭作業沒完成,第二天,老師會在群裡艾特老母親,老臉都沒地兒擱;作業質量不好,看著老師的批改,老母親自己心塞。
於是,為了小屁孩的作業,老母親也是拿出十八般武藝,各種招式都試,結果發現,只有一個招時不時地拿來就用,用久了,慢慢地成了那個自己都嫌棄的嘮叨老母親。在老母親的花樣嘮叨下,總體上,小屁孩的家庭作業畫風經歷了下面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回家先玩夠,再做家庭作業,最後才是閱讀。
第二階段:回家先閱讀,再東摸摸西摸摸,拖到老母親回家才做作業。
第三階段:回家先完成作業,再來閱讀。
當然,最後一種是家長最喜歡的,怎麼養成,其中的曲折那真是一大籮筐,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能說上幾個小時。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花樣嘮叨+獎勵。小屁孩只要按照要求完成作業,其餘時間都可以自由支配,哪怕看一集動畫片也可以。切忌不能隨意增加他們的作業量,不然,以小屁孩的智商,」媽媽回來看到我完成家庭作業了,就要加量,那我這麼早做幹嘛,等媽媽回來再做吧。」
花樣嘮叨的輔助器:作業任務表+獎懲措施,把孩子的作業羅列出來,完成一項打個勾,一周都是勾,周末獎勵一次郊遊等孩子心儀的項目,不要物質獎勵。
第一階段,小屁孩回家先玩。換作業場地,從房間(書房)移至餐廳,在家人眼皮底下做,中間不能給零食和水果。
第二階段:先閱讀+磨蹭。跟小屁孩好好談談先完成作業的各種優越性,老母親要保證小屁孩完成任務表內的作業後,不去幹涉,剩餘時間可以自己支配,可能的話,作業完成後,老母親儘量陪著小屁孩瘋玩,這不但增進感情,還利於習慣養好後額外加量。
第三階段:不要嫌麻煩,每天回家先抱抱孩子,檢查作業(有沒有漏項,字跡是否端正)後,狠狠表揚她,即使老母親已經發現有做錯的,也不要指出來,提醒他們自己去檢查。
敲黑板:教輔雖然好,能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但閱讀更不可少,小學階段,建議加大閱讀量,一個月100萬字起步。
03這一年,為養眼睛,每周累趴老母
新冠疫情不久,各種視力下降的新聞充斥老母親周邊。小屁孩的幼兒園同學過完年,就配了300度的近視眼鏡;一起玩的幾個同學陸續架上眼鏡;小閨蜜也開始戴ok鏡。一圈了解下來,嚇得老母親一身冷汗,這才小學四年級就近視了,以後咋整?
於是,老母親查資料,各方諮詢,混跡各種微信群探聽最新預防近視消息。終於,在一個雞娃群裡聽說阿託品藥水能預防、治療近視,一陣欣喜,忙不迭地去醫院配。
到了醫院,剛坐下來說要啥要啥的,人家醫生,鼻梁上架著金絲眼鏡的帥哥醫生,冷冷地看過來,說了一句:「你信嗎?」
「我,我不信,不信。」帥哥醫生的眼神太有殺傷力了,看得老母親一陣哆嗦。
「預防近視最好的辦法就是戶外,做到每天戶外2小時就行了。」帥哥醫生合上病曆本遞了過來。
「一天2小時,(臣妾)做不到啊。」老母親接過病曆本,心有不甘地說道。
「那就保證周末四小時以上的戶外。」帥哥醫生邊說,邊招呼後面候診的病患,也是帶著孩子的寶媽。
「好好好,謝謝醫生,這個可以有。」老母親感激涕零地彎腰道謝。
站起來,視線與後面那位寶媽相撞的剎那,懂了,同病相憐。
走出醫院,老母親與小屁孩會心地互看一眼,異口同聲地說道:「不回家了。「直接向西湖進發。
接下來的一周,腳有陳傷的老母親請教單位戶外達人,在他們的建議下,迅速配齊登山杖、手套,護膝等等,還咬咬牙、狠狠心買了專業登山鞋,準備華麗麗地開啟每周戶外活動。
為讓小屁孩有伴,老母親一般從周一開始就在各個班級群、小隊群裡呼朋喚友,尋找志同道合者,還專門拉了一個戶外活動群。於是,西湖邊的寶石山、北高峰、南高峰到五雲山,十裡琅璫,只要天晴,就能發現老母親和小屁孩的足跡。景區走遍了,再轉戰城北的半山、皋亭山,登頂望宸閣,沿著山脊觀防火林。針對雨天,用心良苦的老母親還開發了運河坐船、徒步,外加美食的戶外線路。每次戶外回來,老母親進門就癟,直接倒在沙發上葛優癱,接著就是腰酸腳痛地休整一周,稍微利索點,周末又來了,繼續上演登山、徒步,周而復始地循環著。人家周末是雙休,老母親的雙休是折騰。
敲黑板:戶外活動帶來的好處,不僅僅在健體上,更在健智上。
04這一年,為上培訓,老母節衣縮食
周末,不是在學而思,就在去學而思的路上。
這是家長群裡流傳的一句笑話。現在看來,這還真不是笑話,很多孩子的周末,就是換了個教室、老師、同桌而已。課外培訓,對於老母親和小屁孩來說,還真是個沉重的話題和負擔。網上有過一個「月入三萬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的新聞,身邊如此大手筆的投入比比皆是。
「我女兒12個培訓班,一周要上14次課,哎,超過五毛的活動不要叫我。」老母親同事說起此事,一臉無奈,所幸,培訓課都是她孩子自己喜歡的。
「剛剛2萬+出去了,跆拳道班,此群禁曬衣服和護膚品。」
「優惠券,趕緊搶。」
「謝謝寶媽們推薦物美價廉的紙巾。」
雞娃群的各種優惠信息大受歡迎,小到紙巾,大到拼課,老母親樂在其中。
「哇,這款口紅顏色真好,提亮膚色。」老母親試了以後,一臉欣喜。然而,餘光掃到價格後,默默地遞給櫃員,訕笑著自我解圍道,「去年的口紅還沒用完呢,不買了,怕浪費。」轉身的瞬間,老母親默默算著,這都超過一節鋼琴課了。於是,老母親為自己理智地省下一節鋼琴課暗暗得意。
小屁孩出生那天,給老母親帶來了無盡的歡欣和美好的心情,隨著牙牙學語,邁入早教門檻,跨進學校大門,老母親的欣喜日漸屈指可數。其他各種麻煩添堵就不說了,單說說錢包這事,別的孩子能歌善舞,繪畫書法,總有一項才藝傍身,小屁孩總得學一樣吧。於是為了防止走老母親的粗大條路線,給她報了鋼琴、舞蹈,美名其曰,練就小屁孩的優雅氣質。結果,這都學了五年多了,優雅沒見著,錢包倒是日漸消瘦。
敲黑板:報培訓班不能撒網,哪科弱補哪科。
05這一年,為找資料,老母混跡各群
先給大家匯報一下老母親加入的各個微信群:北京媽媽雞娃群、書香悅讀群、原版英語群、好好學習群、媽媽讀書群、學而思群、掌門一對一群等等。當然,所有老母親還都擁有一個買買買群……
先說說混跡各群應有的態度,不能一聲不吭,偶爾必須得露個臉,冒個泡,刷個存在剛。比如,看到群裡有家長在諮詢問題的,你正好知道,那麼一定要熱心回答;還有,家長在找資料,你正好有,那麼請一定要大方地丟在群裡或私聊該家長。你的熱心和大方是會有回報的,這是老母親混跡各群的經驗所得。
開學、期中和期末之際,很多培訓機構會發些校內的預習、複習資料,但他們只針對學員發放。老母親不可能在各大機構都報班啊,但又想得到哪些資料,怎麼辦?此時,你先前在各大學習群積累的人氣就會發揮大作用。
上海飛翔,每個學期初就會發放各學科的預習資料,它的語文預習資料特別好,老母親第一時間要來後,趕緊下載彩打(某寶有,很便宜),趁著寒暑假讓小屁孩先讀起來。
學而思,培訓界的大哥大,每個學期都會發放單元、期中、期末的練習卷,也很好,學有餘力的直接要來列印吧。碰到熱心家長,還會跟你分享視頻課。
心田花開的語文複習資料,不但有知識點梳理,還有對應的習題,比校內的難度稍大些,這個做做也很不錯。
豆神大語文,語文界的大姐大,聚集了名校畢業的老師,分類很細,它的資料很多,當然也很好,可用來校內語文的拓展。其中的王者班,一個學期的學費就要近萬元,你說,這能差嗎?這個課程寒暑假看看特別好。
敲黑板:學習資料很多,就選適合自家小屁孩的。
這一年,老母親,屢敗屢戰,鬥志昂揚!
這一年,小屁孩,虛心接受,屢教不改!
雞娃路上多艱辛,2021年,老母親將繼續依靠組織,咬定目標,梳理脈絡,用好資源,一路跋涉,一路高歌,鬥志昂揚地走在雞娃路上!
穿行在群山,歡迎您的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