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吃貨力量大美食成橋梁!舌尖上的「一帶一路」溫暖著一情一意
東方網5月14日消息:在即將於5月14日至15日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國將與2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推進自貿區建設。如今,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世界各國的各種特色食材和美食沿著「絲路」穿梭,豐富人們味蕾的同時更增進了人們對不同文化、傳統的了解和認知。
從中國西安的羊肉泡饃到土耳其烤肉,從新疆大盤雞到西班牙海鮮飯……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溝通中原、西域乃至歐洲、非洲國家的經濟貿易路線,更是一條感受、品味古老絲綢之路燦爛飲食文明的美食線路。古往今來,在來往商隊的駝鈴聲聲中、在互通有無的車來軌往間,世界各地的一些飲食傳統就這樣被保留下來,一帶一路領召著一滋一味溫暖著一情一意。
如今,「美食」在國際交流間的影響力和作用力可謂不可估量,它的「七個聯結」和「五個帶動」作用,必將讓它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軟力量。它不僅在國與國之間起到橋梁的作用,同時更能聯結起各國的「吃貨」。
從物質的聯結到文化的聯結,美食能夠填滿你的胃、驚喜你的味蕾,還能挑動你的思想、直擊你的內心。不管你是否相信,但美食真的可能感動人心,不僅僅是手藝、味道的力量,它背後的「隱形調料」才是烹飪的「至關重要」!
有了「一帶一路美食帶路」這個潤滑劑、親和劑,「一帶一路」的偉大倡議一定能夠實現得更加順暢,更加完滿,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一定會再添感動之誼!
下面先來看看那些外國的特色美食吧~不管是土耳其烤肉還是西班牙海鮮飯,亦或是比利時的巧克力……應有盡有!怎麼樣,中國的吃貨們,你們準備好了嗎?Let's go!
土耳其烤肉卷
土耳其烤肉,(土耳其語:donerkebap),即「旋轉烤肉」,在德國通常簡稱D?ner,D?ner即「旋轉」,俄語稱之為шаурма,而土耳其語「烤肉」即kebap,又音譯作「卡巴」。這是一種把旋轉烤羊肉、牛肉或雞肉削下來的肉加上配料而成的土耳其菜式。
土耳其烤肉分成很多種,在土耳其文中叫KEBAP,在中國的某些城市,你可以看到一個拿著大菜刀在一團正在烤的肉上切下大塊大塊的肉,放到一塊饃中,招牌叫做土耳其旋轉烤肉。
俄羅斯紅菜湯
紅菜湯是中歐和東歐一些國家最大眾化的湯,有很多版本和做法。在這些地區,羅宋湯大多以甜菜為主料,常加入馬鈴薯、紅蘿蔔、菠菜和牛肉塊、奶油等熬煮,因此呈紫紅色。有些地方以番茄為主料,甜菜為輔料。波蘭紅菜湯還要加上一種餃子一起吃。
紅菜湯有素的,豬肉的,或者純紅菜頭熬湯都可以叫做紅菜湯,但基本要用紅菜頭打底才算正宗。紅菜湯被列作世界三大名湯之一。
比利時巧克力
它強調手工製作、個性化,口味極其豐富。「如果沒有這些『舶來品』,今天我們的生活將變得寡淡乏味」。
法國奶酪
法國奶酪種類繁多,是法國人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圖為奶酪、紅酒、芥末、葡萄、麵包拼盆,體驗不一樣的法式健康美食。
西班牙海鮮飯
西班牙海鮮飯是西餐三大名菜之一,與法國蝸牛、義大利麵齊名。
西班牙海鮮飯源於西班牙魚米之都——瓦倫西亞,是以西班牙產艮米為原料的一種飯類食品。實際上是深度通常不超過五公分的平底淺口大圓雙耳鍋。它賣相絕佳,黃澄澄的飯粒出自名貴的香料藏紅花,飯中點綴著無數蝦子、螃蟹、黑蜆、蛤、牡蠣、魷魚……熱氣騰騰,令人垂涎。圖為2012年10月26日,西班牙海鮮飯。
倫敦炸魚薯條
圖為當地時間2012年7月21日,倫敦,廚師展示英國最著名的小吃炸魚薯條。裹上麵粉炸的魚,外酥裡嫩,吃的時候配上香脆的薯條,還可以選擇不同口味的醬汁。一般每份價格在8英鎊左右,也有的賣到10英鎊的。這道正宗的英式快餐,基本就可以被英國人當作一頓正餐,再配上紅酒、沙拉,已經是很可以的了。
印度咖喱
印度菜以咖喱聞名,主要用魚、肉、菜等不同食物來調和多種香料,既不掩蓋食物本身的天然滋味,又有濃鬱的香味。每道菜都會有一款比較主要的調味料,比如孜然、馬薩拉等;菜餚的烹飪方式也相對簡單,有燒、烤、炒等幾種。咖喱羊肉、酥炸鮮蔬等都是比較普遍的印度佳餚。另外,印度奶茶及飯後甜點也極具地方特色。圖為咖喱雞。
阿拉伯烙餅
沙烏地阿拉伯人每日習慣兩餐。早餐主要是「弗瓦勒」(一種高梁糊糊)蘸奶油,晚餐為正餐,通常吃烙餅等。阿拉伯烙餅均由烤制而成,分機器製作和手工製作兩種。剛烤好出爐的大餅分上下兩層,外焦裡嫩,熱氣騰騰,像小皮球一樣鼓鼓囊囊的。
錫蘭紅茶
錫蘭紅茶出產於斯裡蘭卡,是一種統稱,或叫「西冷紅茶」「惜蘭紅茶」,該名稱源於錫蘭的英文Ceylon的發音,直接音譯而來。錫蘭紅茶被稱為「獻給世界的禮物」!
錫蘭紅茶以卓越的品質、純正的口感在中國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了解和認可。
圖為當地時間2015年7月3日,斯裡蘭卡科倫坡,世界著名茶品牌——迪爾瑪(dilmah),組織主題為「21世紀的下午茶革命」的國際挑戰賽,來自世界的21支隊伍參與了比賽。
黑胡椒蟹
黑胡椒蟹是新加坡第一美食,匯集了中式的醬油、印度的黑胡椒、馬來的小辣椒與西式的牛油於一體,造就出了這另類「衝鼻」的獨特味道。
成菜後蟹殼上散放香菜,盤底墊生菜葉,紅紅綠綠之間能看到星星點點的黑胡椒粒,海鮮特有的氣息加上微焦辛嗆的黑胡椒的香味撲鼻。食畢蟹肉,那被薰染上濃純醬汁的蟹殼也讓人無法放棄。
椰奶明蝦湯
這道以明蝦為主要食材的泰國菜依然處處不離「酸辣」,只一口,你就能如數家珍地說出幾種泰國特有的香料來——南姜、香茅、檸檬葉、泰國辣椒等。味道跟著名的冬陰功湯有點兒相似,但椰奶的融入讓這道湯變得異常濃鬱,椰奶香氣撲鼻,讓人一喝就上癮。
越南河粉
越南人通常在早餐時吃大米製成的河粉,佐以豆芽、香葉,配上雞絲或者牛肉,再加上慢火熬燉的肉湯,一碗下肚,滿足!
越南菜講究陰陽調和,菜餚精緻、酸甜可口,外加一點點辣,烹調時注重清爽原味,以蒸、煮、燒烤、涼拌為多,魚露、香花菜和青檸檬等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佐料。油炸或燒烤的菜,會配以新鮮生菜、薄荷、金不換等生吃菜類,去膩下火。
說到美食怎麼能不提到中國呢?看過了這麼多國外的美食後,吃貨們又坐不住了:我們大中國的美食文化才是真正的「博大精深」呢!
是啊,從西安的羊肉泡饃到蘭州拉麵,從新疆的手抓飯到桂林米粉……從北到南、從西到東,中華大地不管哪個地區都有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下面就一起跟隨「一帶一路」的腳步看看讓外國人驚豔的那些中國美食吧~
蘭州拉麵
蘭州的清晨,是從牛肉麵開始的!
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麵,既是蘭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外地人了解蘭州的重要窗口:和好的麵團在兌入秘制的蓬灰水後,略醒片刻,便能在拉麵師傅手中變化出粗細不一、圓扁不同的10多種麵條形狀,配以鮮美的牛肉清湯,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口腹之慾。圖為2013年5月29日,西北菜,拉麵。
陝西羊肉泡饃
「一帶一路」的國內段,走陸路,西北地區的肉夾饃、羊肉泡饃、油胡璇餅、大盤雞、烤羊肉等,西南地區的桂林米粉、過橋米線等,想起來就嘴饞;走海路,車螺、花蟹、大黃魚……原汁原味的海鮮勾人食慾。
羊肉泡饃是陝西名吃。要想好吃,必須得先把饃弄好,最主要的是湯,不能隨便做,得把握好火候、味道。
製作方法:先將優質的羊肉洗切乾淨,煮時加蔥、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爛,湯汁備用。饃,是一種白面烤餅,吃時將其掰碎成黃豆般大小放入碗內,然後交廚師在碗裡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湯,並配以蔥沫、白菜絲、料酒、粉絲、鹽、味精等調料,做出來真是味道鮮美。
圖為2016年9月26日,陝西西安永興坊美食街,一碗羊肉泡饃。
西安肉夾饃
肉夾饃,實際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臘汁肉,白吉饃。
肉夾饃合臘汁肉、白吉饃為一體,互為烘託,將各自滋味發揮到極致。饃香肉酥,肥而不膩,回味無窮。臘汁肉歷史悠久,聞名中國,配上白吉饃,有著「中式漢堡」的美譽,揚名中外,深受人們喜愛。
臘汁肉夾饃由三十多種調料精心配製而成,由於選料精細,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陳年老湯,因此所制的臘汁肉與眾不同,具有色澤紅潤,氣味芬芳,肉質軟糯,糜而不爛,濃鬱醇香,獨特風味。
圖為2015年11月3日,2015年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佛山美食節閉幕,肉夾饃。
新疆手抓飯
抓飯是新疆各族人民普遍喜愛的食物,維吾爾語稱其為「坡羅」。做法是先用油炒洋蔥、黃蘿蔔絲(用胡蘿蔔是因為新疆特產黃蘿蔔產量少,所以其他地區只能用胡蘿蔔代替)、羊肉塊,然後放入淘淨的大米加水燜蒸。
抓飯營養豐富,具有食補的功效,是維吾爾民族過節、待客的必備食品之一。因為最初是用手抓食的,故得此名。不過現在大家吃抓飯都改用筷子或勺子,不再直接下手抓啦。
圖為2016年6月29日,廣東廣州,探訪廣州「我從新疆來」餐廳,手抓飯,新疆人每天都要吃的美食。河北新疆大廈一帶儼然成為廣州吃新疆菜的據點,一間「我從新疆來」的餐廳落戶時代廣場後面的天河匯。清真裝修風格,吊頂、壁畫、駱駝阿凡提等小擺件營造出新疆風情。進門右手邊新疆空運而來的西紅柿、老漢瓜、哈密瓜、航椒等果蔬新鮮逼人,店內的小超市還售賣大列巴、哈密大棗等新疆特產,讓人眼花繚亂,口水直流。
新疆大盤雞
又名為沙灣大盤雞,是新疆名菜,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主要用料為雞塊和土豆塊,配皮帶面烹飪而成。色彩鮮豔、爽滑麻辣的雞肉和軟糯甜潤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帶細,是餐桌上的佳品。
這道菜,口感獨特、味道新穎,既有西北人喜歡的粗獷豪氣的辣味兒,又融合了老四川人為這瘋狂的舌尖上的麻味兒。
圖為2016年6月29日,廣東廣州,探訪廣州「我從新疆來」餐廳,老闆頗為得意的招牌菜-新疆大盤雞。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桂林最悠久最負盛名的地方風味小吃。其做法是取製成的米粉,配以由牛肉、豬肉、豬筒骨、花椒、甘草、小茴、羅漢果等熬製的滷水即成。吃起來圓細柔韌,富有筋力,鮮美芳醇,香松爽口。
圖為:2009年6月27日,桂林三鮮米粉。
福州安南粿
福州人有句俗話,叫「七溜八溜,莫離福州」,意思是福州飲食的風味獨好,鄉人不忍離去。福州有許許多多極富地方特色的小吃,為有福之州平添了口福這一大享受。據統計,福州的小吃過去曾經有超過200種之多。
圖為福州安泰樓出品的安南粿。安南粿用糯米、晚秈米混合磨漿壓幹,加紅糖漿揉捏,摘成粒,裝入綠豆餡,包密放入木模中壓扁,上入籠屜蒸熟取出,色淡紅,質軟甜潤。
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是一道中國海南省美食,之後在新加坡及其他東南亞國家成為國菜。
主要食材是雞肉和大米,主要烹飪工藝是燙煮。
海南雞飯起源於中國海南島的文昌市。海南人會以文昌當地的白切雞做法,同時配以雞油和浸雞水烹煮的米飯,所以在海南島俗稱為「文昌雞飯」。20世紀初期,隨著移民潮,這個菜式傳至東南亞,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泰國等地發揚光大。
隨著 「一帶一路」建設,各種特色美食在沿著絲路穿梭,中國美食文化也沿著絲路走向世界。比如,波蘭人的餃子情結、羅馬尼亞人愛吃「殺豬菜」、俄羅斯有「饅頭」「沙琪瑪」、巴基斯坦「硬」菜帶「川」味、新加坡「國菜」是海南雞飯等。
看過了這麼多美食後,是不是對此次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更期待了?嗯,或者說,是對「一帶一路」上的各國美食更期待了呢~
聲明:所有圖片版權為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