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宇飛海洋科技瓜達爾港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漁業中心奠基儀式舉行     (文/圖 晨報首席記者於江豔)就在今年年初剛剛報出喀什一家企業,將成規模從巴基斯坦進口海鮮的消息後,最近又傳來好消息:克拉瑪依的一家企業在瓜達爾港投資建設漁業中心,也要從瓜達爾港進口海鮮。     5月8日,記者從克拉瑪依市了解到:在瓜達爾港投資建設漁業中心的企業是新疆宇飛國際漁業有限公司,在瓜達爾港建漁業中心的中國宇飛海洋科技瓜達爾港有限公司是其全資子公司,這也是目前新疆首家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投資建設的企業。     據悉,該項目於5月7日正式落戶瓜達爾港,在當地舉行了開工奠基儀式。該項目計劃投資5.1億元人民幣,在這裡將建海產品冷凍車間、海產品深加工車間、海水淡化廠、製冰廠、包裝廠和海洋科技研發中心。園區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是瓜達爾港最大的漁業中心。到今年年底一期項目主體建築和生產線建成後,將開展全球海產品進出口貿易。     5月9日,記者從新疆宇飛國際漁業有限公司了解到:公司進口的首批海鮮即將從巴基斯坦啟航,從瓜達爾港運輸到喀拉蚩,然後從喀拉蚩直飛北京,亮相於5月14日中國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首批進口的海鮮約1噸,全部為冰鮮海產品,品種包括龍蝦、白姑魚、白鯧魚、魷魚、斑節蝦等品種。     而這些海鮮在北京亮相完後,還將從北京運回克拉瑪依,亮相5月27日在克拉瑪依舉辦的「四地五師論壇」。「瓜達爾港的海鮮品質非常好,都是野生海鮮,這裡完全是一遍未開發的處女地。」新疆宇飛國際漁業有限公司行政部經理馬菁璐說。     此次進口海鮮由於要急著亮相重要論壇,因此採用空運方式,後期新疆宇飛國際漁業有限公司還將進口經企業深加工的海鮮回國。在中國企業計劃將海鮮主要銷售到上海、廣州、北京三大城市,其次是新疆的克拉瑪依和烏魯木齊。     事實上,中國宇飛海洋科技瓜達爾港有限公司還計劃將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海鮮銷售到杜拜和伊朗。經企業前期調研考察,杜拜和伊朗也是非常喜歡吃海鮮的。     瓜達爾港是全球優質深水港,漁業資源豐富、品種多、產量大、品質好,但由於當地捕撈技術落後,沒有大規模開發漁業資源。克拉瑪依市與瓜達爾港為友好城市,基於這種友好關係,在投資建設漁業中心方面搶佔了先機。     新疆人口福來啦!巴基斯坦「一帶一路」海鮮遊來,兩家企業搶灘瓜達爾港進口     5月底新疆人將吃到第二批巴國海鮮     事實上,在新疆宇飛國際漁業有限公司即將進口首批海鮮到中國之前,援疆企業深圳和正源集團旗下的喀什牧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在今年春節前從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首次進口了海鮮到新疆,這也是新疆首次從巴基斯坦進口海鮮,打破了零的紀錄。     據悉,該企業進口的首批海鮮品種包括斑節對蝦、黃花魚、魷魚、墨魚、帶魚、北梭魚、左口魚、鯧魚、金線魚共9個品種、16個大類,總計共7.46噸。首批從巴基斯坦進口的海鮮已銷往北京、上海、深圳、烏魯木齊等地。     按照該公司原計劃今年4月份以後要從巴基斯坦瓜達爾港規模化批量進口海鮮。5月9日記者聯繫到喀什牧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海鷗時,他表示第二批進口過來的海鮮要推遲到5月底了。     由於當地海關倉儲設施落後,目前該企業投資1000萬元正在巴基斯坦吉爾吉特建設海關艙,海關艙建好後中轉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提高,海鮮品質得到好的保障,同時運輸時間也將縮短。     此外,為做好海鮮保鮮,此前喀什牧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塔什庫爾幹縣投資建設了庫容1萬平方米的保險庫。公司計劃從巴基斯坦「常態化」進口海鮮後,將在烏魯木齊和喀什設批發中心,向新疆各地批發,同時向西北、西南市場延伸,進口海鮮品種以新疆消費者常吃的海鮮為主,價格比目前新疆市場上經銷的同品種海鮮便宜10%-20%。     喀什牧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春節前從前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首批進口的海鮮     「一帶一路」惠及新疆,首先享口福     201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根據「一帶一路」走向,陸上依託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     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港口特許經營權於2013年2月移交中國企業,2016年11月正式啟用,它的啟用不僅意味著新疆喀什有了「出海口」,也意味著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正落地實施,新疆百姓也將從中受益。     新疆是距離海洋最遠的城市,海鮮價格較內地要貴出很多,而隨著「一帶一路」的實施,新疆人率先享受到了口福。     「新疆市場要做好準備,以前有企業從蒙古國和哈薩克斯坦進口水產品,現在又有企業開始從巴基斯坦進口海鮮,新疆水產也開啟了一帶一路發展模式。」自治區水產局書記於江表示。     據悉,此前新疆從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國進口的海鮮主要是從阿勒泰境內的口岸進口,有四五家企業在從事水產進口,每年進口量約1000噸。     新疆淡化苦鹹水養殖海鮮模式開啟     新疆人對海鮮是特別的鐘愛,尤其是新生代年青人,牛羊和雞鴨這些陸地動物的肉品,他們一日三餐常見,但是海鮮因為價格昂貴卻並不常見。因此更是鍾情於海鮮。     也正是看好新疆這一快速增長的銷售市場,內地海鮮養殖技術發達的省市來到新疆投資海鮮養殖。     沒有海水如何養殖出海鮮?這在以前聽起來像講笑話的事,現在的確實現了。2016年巴裡坤海立德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跟中國水產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達成院企合作,在巴裡坤湖畔建起養殖工廠,引入巴裡坤湖的苦鹹水,將苦鹹水淡化處理成類海水,養殖出南美白對蝦,而且這些首批養殖的南美白對蝦已於春節前上市,目前該合作社已養殖了第二批南美白對蝦,此外還有梭子蟹,預計中秋節前梭子蟹將上市,到年底石斑魚上市,未來該合作社還將養殖海參、鮑魚等高檔海鮮。     而就在巴裡坤海立德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剛剛投產不久,兵團第十二師222團跟山東青島中科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籤訂了《水產養殖示範基地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企業將投資8000萬元在冰湖旁邊建水產養殖示範基地,該基地的最大亮點也是將湖水變「海水」,養殖海蝦海蟹。     目前,在內地海鮮養殖工廠化技術已非常成熟;同時結合國內的先進中水處理技術,苦鹹水淡化成「海水」養殖海鮮已不是難題,目前還有企業甚至提出建議將這一技術作為扶貧開發項目,在南疆靠近塔克拉瑪幹沙漠的縣市,將苦鹹水處理後工廠化養殖海鮮。     據悉,在沒有本地養殖海鮮和進口海鮮之前,新疆人吃到的海鮮主要來自浙江、福建、廣東、山東、遼寧、海南等省份。     而隨著新疆從巴基斯坦進口海鮮的常態化,以及新疆本地苦鹹水變「海水」養殖海鮮模式的推廣,預計未來幾年新疆海鮮價格降會逐漸降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