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十而已》中,鍾曉芹和小自己6歲的鐘曉陽搞起了姐弟戀,但戀愛沒多久兩人就分手了。
其實即使沒有鍾曉芹對陳嶼感情的死灰復燃,鍾曉芹和鍾曉陽也會分手的,只是遲早的問題。
什麼是姐弟戀?個人覺得相差三歲以內的還算不上姐弟戀,年齡差在四歲以上才算是姐弟戀。
為什麼姐弟戀不容易長久?姐弟戀的障礙,其實並不是兩人不相愛,而是因為姐弟戀有幾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第一:父母不同意。
父母始終是反對姐弟戀的中堅力量,女方父母一般會嫌男方年齡小,不靠譜。就像鍾曉芹父母看到鍾曉陽,第一句問的是:那還未成年吧?他們不覺得鍾曉芹在談戀愛,只覺得他們在玩。
姐弟戀,不只女方父母嫌棄男方年齡小。男方父母也會嫌棄女方年齡大。男方父母的關注點一般集中在女方的生育年齡上。而得不到兩方父母的祝福,就很難走到婚姻那一步。所以說,姐弟戀真不容易,能堅持下來的,大概都是真愛。
第二:精力不一樣。
24歲的鐘曉陽通宵一個晚上,第二天依然生龍活虎,不帶半點困的。但通宵一個晚上的鐘曉芹,要睡個兩天兩夜都不補回來。
別小看精力不一樣這件事,它決定了相處的舒適度。我已經很累了,你卻一點也不累,想要繼續玩,我不玩是掃你的興,我玩那是拿命在玩。一次兩次的妥協或許可以,但長久相處肯定不行。
精力不同步,很難玩到一塊,更難讓對方都盡興又舒服。
第三:觀念有代溝。
三觀不同,很難溝通。我覺得重要的事,你覺得都不是事,這就很難深入溝通下去了。
30歲的鐘曉芹覺得男人有自己的事業很重要,要鍾曉陽把重心放在工作上。但24歲的鐘曉陽覺得開心最重要,愛情最重要。他覺得通勤就是浪費生命,而之前他之所以上班,也是因為覺得工作新鮮,還有逗鍾曉芹好玩。
鍾曉芹覺得花父母的錢不應該,鍾曉陽卻覺得理所當然,他還在花自己的壓歲錢呢。
30歲的年紀與24歲的年紀,他們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不同步的。
另外對戀愛的態度也不一樣,30歲的鐘曉芹覺得的浪漫是屬於兩個人的,不應該公布在大庭廣眾之下,特別是在公司裡。而鍾曉陽覺得浪漫就是要搞大陣仗讓所有人都知道。而這恰恰是30歲的鐘曉芹受不了的。
還有這樣的細節太多了,比如鍾曉芹工作的時候,鍾曉陽的奪命連環call,估計三十歲的女生,沒幾個受得了這種過分的熱情。
最終兩個人分手,也是必然的,正如鍾曉芹所言:他們之間跨不過去的是時間和經歷,這兩樣是最公平又是最不公平的,有和沒有就是不一樣。
當然也不是所有姐弟戀都不能成功,如果男生心理年齡比較大,兩個人或許還是能同步的。另外姐弟戀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女方可以享受男方年輕帶來的活力與陽光,而男方反過來又可以被成熟女性的理性與穩重所影響,一起互補,共同進步。
只是既然選擇了姐弟戀,就別既喜歡小男生的陽光活力快樂,又想著他能以工作為重,把家撐起來,還能悉心照顧自己,這個世界可沒有這麼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