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為什麼說中間樓層是黃金樓層?三大原因讓人搶著買
隨著農村人口城市化,越來越多人到城裡買房子定居。因為城市中有更多的工作崗位,生活也更加地便利,而且教育資源、醫療資源也相對完善,購物、娛樂的去處也更多。城市發展的越來越好,不斷地吸引了更多的人湧入,但是城市中的地方就這麼大,為了能容納更多的人,房子就越建越高,二三十層的大廈隨處可見。人們在買房的時候,樓層的選擇上,就多了很多的選項。那麼究竟哪一層的房子才是才最適合自己居住呢?很多人在這裡犯迷糊了,不知道該從何入手。小編今天跟大家嘮嘮,買房該如何選擇樓層的問題。首先咱們先用排除法,排除掉幾個不太好的樓層。首層比較潮溼,而且光線較暗,通風情況相對較差,咱不買。頂樓夏天的時候特別熱,一個夏季過來,空調費都不知道要多出多少錢,而且頂樓還存在漏水的可能性,還沒裝修入住,就得提心弔膽的,怕什麼時候防水層壞了漏水,鬧心,咱不買。還有設備層,裡邊有水泵、通風設備,電梯的電機之類的,配電箱之類的設施,難免會有一些噪音的產生,買到同層的房子,想要安靜的睡覺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設備層的房子咱也不買。一棟樓中間的樓層才是黃金樓層,為什麼這麼說呢?三大原因讓人搶著買。
原因一:環境好,位於中間樓層的房子,光線是很充足的,而且通風也完美。白天的時候能接受充足的陽光,曬衣服什麼的非常好,冬天的時候也比較暖和,不像低層的房子,陽光都被遮擋了,陰冷陰冷的。而夏天的時候也不會太熱,頂上還有好多樓層擋著呢,不像頂樓的被暴曬,屋內像蒸籠一樣。中間樓層的房子簡直就是冬暖夏涼的,非常適合人們居住。而且中間樓層的房子離小區內的綠植樹冠不會太遠,植物釋放出來的氧離子,正好不會離太遠,能呼吸到較新鮮的空氣。而且中間樓層視野相對開闊一些,往樓下看,可以看到郁郁青青的樹木,多看綠色植物對眼睛保健也是有好處的。
原因二:居住體驗好,省心。現在新建小區的房子樓層很高,而高層住戶往往會遇到水壓不夠,高峰期沒水用的問題,有時候要洗個澡,都得等到半夜水來了才能洗,也是很煩人的,沒洗澡睡覺又很不舒服,等水來了,洗澡洗衣服,弄好就很晚了,影響休息。有時候家裡來客人,想做個飯,停水了,洗菜都沒法洗,你說鬧不鬧心。而如果是中間樓層的住戶,一般就不會遇到這種問題,十多層的房子,水壓還是沒有問題的。偶爾遇到停電或者電梯故障維修,住在中間樓層的話,爬爬樓梯也是能應付的,住的太高的話,就望而生畏了,爬上去腳都軟。還有就是突發意外情況,例如火災之類的,現在市政消防救援雲梯一般能抵達的高度就是15樓以內,住在中間樓層的住戶,也是不用擔心救援問題的。住起來比較省心。
原因三:性價比高,有了解過行情的人都知道,買房的時候是樓層越高價格越高的,有些人買電梯房不願意太低,樓層太低的,光線沒那麼好,離馬路近的話還比較吵,住高點視野開闊些,也比較安靜。但是太高了房價又貴,折中選擇,那中間樓層絕對是值得購買的黃金樓層。價格不會太貴,又滿足購房期望。
買房子的時候選樓層太高太低都有較多的缺點,而中間樓層優勢多多,是值得購買的黃金樓層。中間樓層環境好,居住體驗好,性價比相對高,難怪很多人排著隊搶著買。我們所說的中間樓層,並不是指一棟樓最中間的,而是中間那幾層,例如一棟樓有25層的話,那麼9層--12層都屬於中間樓層,是值得購買的黃金樓層。不知道各位準業主朋友們,你們對買房有何心得?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
(題/文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小黑嘮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