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經典理論:Reflexivity

2020-12-17 每日經濟新聞

張奇
         

  Reflexivity,「反身性」理論,是索羅斯創立並在金融市場上成功應用的極具個人特色的重要投資理論。索羅斯認為,在證券市場上,不是目前的預期與將來的事件相符合,而是未來的事件由目前的預期所塑造。市場參與者的認知缺陷與生俱來,而有缺陷的認知與事件的實際進程之間存在一種雙向聯繫,這種雙向聯繫導致兩者之間缺乏對應,這種雙向聯繫就是「反身性」。市場總是錯的,但是失真在兩個方向上都起作用,不僅市場參與者的預期存在著偏向,同時他們的偏向也影響著交易活動的進程,這有可能造成市場精確地預期未來發展的假象,但事實並非如此。
           
  金融市場上最困難的事情之一是在判斷安全的風險水平時沒有普遍有效的標準,投資者在每一種情境中都要根據它本身的價值和自己的生存本能來判斷,抽象的興趣必須和實際的技能結合起來。股票市場上不存在經濟學家所謂的價格均衡,因為現實當中的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並非獨立給定而是受到市場參與者有缺陷的認知以及主流偏好的影響,現實的均衡根本不具有得以實現的絲毫可能。雖然股票市場的信息相當完備,但是市場參與者遠沒有得到真正完全的信息,因此經濟學理論中所謂的充分競爭市場格局不但在商品市場不存在,在股票市場也同樣不存在,但是股票市場的狀況顯然要比商品市場好得多。股票市場上的投機行為改變了假設的供求基本條件,而糾正「投機過度」的基本力量在市場當中根本不存在。通常情況下,投機價格的上漲產生兩個相反的結果,供給的增加和需求的減少,以及暫時的失衡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得到糾正,但是也常常有例外。市場發展駕馭供求條件的變化而不是相反。理解現實世界的要求迫使人們的視線從臆測的最終結果(均衡)上移開,轉向周圍生動的、真實的經濟變化。
      
  正如卡爾·波普爾所證明的那樣,完備知識的不可企及是科學方法的首要原理,任何結論都必須看作暫時的和可以改善的,否則自然科學或者社會科學就無法取得進步。科學方法適用於針對事實的研究,但是證券市場上包含思維參與者的事件顯然不僅僅由事實組成。參與者的思維介入了因果作用的過程,不可能再簡單地將後者視為獨立於事實並且可以同事實取得一致的客觀的事件序列。參與者所面對的情境受到其本身的決策活動的影響,他們的思維構成了這類情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這一事實引入了不確定的因素,使市場參與者對於事實進行陳述的獨立性和有效性遭遇挑戰。參與者的思維和情境之間缺乏對應,因此參與者的偏向是固有的,公正不偏是不可實現的。
      
  儘管獨立於參與者認知的實在是不存在的,但是一個依賴於此的實在卻是同樣不能否認的。換言之,存在著實際發生的事件結果,並且這個結果反映了參與者的行為。實際結果可能不同於參與者的期望,這種偏差可以看成是參與者的偏向的表徵,而且也只能被看成是表徵,而不是偏向的充分測度,因為事件的實際結果已經融入了參與者思想的影響。因此,參與者的偏向不僅表現為結果和期望之間的差距,同時也表現於事件的實際結果之中。歷史的進程是開放的,歷史的主要驅動力是參與者的偏向。在證券市場中,下一個事件不可能是前一個事件的簡單重複。
      
  在股票市場上,市場的估價總是失真的,而且這種失真具有左右股票潛在價值的力量。索羅斯對於股票市場有兩條基本的主張:
      
  1. 市場總是表現出某種偏向;
      
  2. 市場能夠影響它預期的事件。
      
  這兩個主張結合起來就解釋了為什麼市場似乎經常能夠正確地預期未來的事件。假定存在著一個影響股價變化的「基本趨勢」,那麼股票價格的運動就可以擬想成為「基本趨勢」和「主流偏向」的合成。所謂主流偏向是指市場參與者中,除去相互抵消的觀點之後剩下來的那些事實。主流偏向經常在股票價格上具有最突出的表現。市場事件的序列只能解釋為歷史性的變化過程,其中沒有一個變量——股票價格、基本趨勢、主流偏向——可以保持不變。三個變量先是在一個方向上,接著又在另一個方向上彼此加強,繁榮與蕭條交替,就是一個最簡單而又最熟悉的模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情況下,反身性模型都不能取代基本分析,它的作用局限於提供基本分析中所欠缺的成分。原則上,這兩種方法可以調和,一種是靜態的,一種是動態的。

相關焦點

  • 當下的股票市場和索羅斯的理論
    而索羅斯的反身性觀點:但是當非理性人介入,即帶有思維的主體進入事件,主體會影響事件的進程,而當事件隨著進程在變化,又會反過來影響主體的思維,同時處於的主體之間又會造成相互影響。(傳統經濟學鼻祖,凱恩斯指出維持整體經濟活動數據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觀上平衡供給和需求,而凱恩斯主義是戰後,各國採取市場政策的核心指導思想)索羅斯先生的吸收了物理學家海森堡的「測不準關係」、哲學家卡爾·波普爾的「證偽主義」和經濟學家盧卡斯的「理性預期」 理論(海森堡是量子力學的大拿,主要理論是:粒子的不確定性,當我們的工作從宏觀領域進入微觀領域時,我們的宏觀儀器(觀測工具)
  • 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到底什麼意思?
    索羅斯由此出發來導出反身性概念,索羅斯認為,凡是涉及命題者自身、在內容上「或真」的命題,都是反身性命題。進一步說,研究對象受到研究者自身的影響就叫反身性。如此一來,股票市場天然就是反身性了,因為股票參與者的觀點必然影響到股價,進而讓股價不再獨立。
  • 索羅斯:論不確定性
    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個實驗數據證明這個理論是錯的,就足以證明整個理論不成立,而哪怕有再多的數據支持該理論,也無法完全肯定該理論是對的。科學規律實際上是假設性質的,而真相永遠有待檢驗。意識形態聲稱掌握著絕對真理是胡說八道,因此,他們只能由武力去推行。這適用於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等等。所有這些思想最終都導致鎮壓。
  • 索羅斯:把握投資機會的十二個絕密手段
    索羅斯投資秘訣之三:無效市場無效市場理論是建立在索羅斯的哲學研究基礎之上的。索羅斯投資秘訣之五:發現聯繫金融市場屬於社會科學範疇,其不僅具有自然科學性,同時又融入了參與者的主觀認識,並且這種主觀認識又與客觀事實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即不完美的觀念和實際事態發展之間存在反作用聯繫。這種反作用聯繫增加了價格運動的複雜性,不僅為索羅斯的密切關注,同時也成為市場人士解釋金融市場行為的經典理論。
  • 索羅斯和巴菲特的投資方法分析
    昨天對班傑明格雷厄姆和巴菲特這兩位投資大師做了分析,今天我們繼續對索羅斯和巴菲特這兩位股市中大神級別的人物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給各位讀者朋友有益的啟發。索羅斯的投資理論核心就是反身性理論,其實這個理論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了蝴蝶效應和從眾心理。可以說索羅斯是典型的投機者。而巴菲特則是地地道道的價值投資者,這兩位大神有相同點嗎?
  • 要理解索羅斯,不妨先理解他的哲學
    但是,如果人們能夠認識、吸取、靈活應用索羅斯的投資哲學,那麼投資成功也許就不是那麼遙不可及了。這也是該書的價值所在。  索羅斯的投資哲學啟蒙自波普的證偽理論,成型於自己提出的「反身性理論」。波普讓索羅斯認識到「世界是不完美的」,相信「知識就是不完美的」。
  • 索羅斯:行為是認知的函數,錯誤是常態
    在索羅斯眼裡,金融市場是不確定的,這種不確定是根本性的、是絕對的,任何看法都可能錯,任何錯誤都可能發生,它們本質上也就是風險。索羅斯思想的底色就是可錯性、不確定性、認知的不完備性,也就是風險性。  索羅斯的哲學認知論讓他懷疑一切,包括他自己。
  • 索羅斯:真正好的投資都是無聊的
    如其他偉大的投資者一樣,索羅斯非常關注「預期內價值」。預期內價值相當於潛在投資結果的平均權重價值。一個與大多數人不同的投資理念只有在預期內價值積極的時候才是明智的。一方面,索羅斯能夠比其他投資者做出更巨大的押注;另一方面,在投資過程的處理上,索羅斯與其他投資者並無根本上的區別。
  • 索羅斯宣布"做空"亞洲
    (原標題:索羅斯宣布「做空」亞洲 央行多手段抵禦「空頭」)
  • 號稱不敗神話的索羅斯,是怎麼被俄羅斯痛毆的
    比如A國,最近10年發展非常迅速,高速發展的背後一定有些泡沫,被索羅斯看到,A國發行的是A幣,A幣與美元的兌換比率是1:1,索羅斯找人逐步借了1000億的A幣。
  • 股神巴菲特和投機大師索羅斯,對於散戶我們該崇尚誰的投資模式?
    股神巴菲特和投機大師索羅斯,想必大家都能夠耳熟能詳了。網絡上有一個討論,我不知道大家看到過沒有,版本反正是比較多,大概意思就是說,為什麼股神巴菲特的理論更能夠被大眾廣泛的去接受,而索羅斯的就不行了。股票市場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我想應該就是巴菲特了。
  • 大師教你做投資——索羅斯的趨勢交易
    索羅斯何許人也? 提這個問,著實多餘。索羅斯是與巴菲特齊名的投資大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1970年-1984年的15年裡,巴菲特年化收益為23.91%,而索羅斯的年化收益為30.98%,同期標普500年化收益率為8.66%。
  • 索羅斯如何狙擊英鎊 擊垮英格蘭銀行的人
    在金融界中,許多的人都把索羅斯稱為「投機大師」。在他的投資生涯中,留下了無數的經典戰役。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了解一下索羅斯如何狙擊英鎊?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1990年索羅斯觀察到英國採取了加入新的西歐貨幣體系——即匯兌機制——的決定性的一步。他認為英國此舉是一個失誤。
  • 巴菲特、索羅斯、彼得林奇,誰的投資理念更好?
    目前投資者比較熟知的三大投資高手,分別是巴菲特,索羅斯和彼得林奇。他們三個牛人各有特點,誰的理念更適合投資者?先看下巴菲特。巴菲特巴老,89歲高齡了,我們都習慣稱他為當今的股神。巴菲特身上的標籤就兩個字,有錢。
  • 全力狙擊索羅斯,做空中國必敗
    大家不要忘記了,這一幕幾乎是97亞洲金融風暴的重演,在攻擊了泰國、馬來西亞等國貨幣後,國際做空勢力重兵集結做空香港,但是在中國的支持下,香港苦戰擊退了索羅斯等國際做空勢力,可謂慘勝。這次同樣也有索羅斯的身影,當人民幣保衛戰激戰正酣,港元遭遇做空時,索羅斯發表了看空言論,認為中國等新興市場正在遭遇危機,實際上就是在為做空打輿論戰,和1997年採取的招數一樣。
  • 簡筆畫:薪水最高的評論家索羅斯
    提起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很容易讓懂些經濟學知識的人想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索羅斯。索羅斯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是怎麼吸引世界的目光的呢?索羅斯,1930年生於匈牙利(已經90歲高齡)。他的標籤是慈善家、貨幣投機家和股票投資家。
  • 索羅斯當選《金融時報》2018年度人物 曾被美國人認定...
    右翼電臺主持人麥可·薩維奇告訴聽眾,索羅斯應該因幹預選舉而被捕,平均有1000萬聽眾聽到了他的控訴。最近為美國準備的一份報告中顯示,在俄羅斯幹涉2016年美國大選的「數十個帖子」中,發現「索羅斯對數十個正確的Instagram帳戶和Facebook頁面提出了無數的抱怨」。川普本人已經接受了一些關於索羅斯的陰謀理論。
  • 金融市場反身性理論——劉林榮
    索羅斯對投資現實的前提假設是「市場總是錯的。」很顯然,巴菲特和林奇並沒有去探究市場為什麼是錯的,他們只是觀察到並利用了這一點。而索羅斯卻有一套有關市場出錯原因的系統理論,這種理論對他從市場的錯誤中獲利至關重要。這個理論就是–反身性理論。
  • 喬治索羅斯:世界級的投機大師
    和所有偉大的投資家一樣,索羅斯也是白手起家的。不過,與投資表現僅次於他的沃倫·巴菲特(他控股的保險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投資時也曾大量利用槓桿,並獲益匪淺)不同的是,他曾經遭受過挫折。例如,1981年,量子基金管理的股份總額減少了23%。量子基金的許多投資者都是些反覆無常的歐洲逐利者,由於對索羅斯喪失信心,他們中有些人撤資了——足以使量子基金資產淨值減少一半。
  • 索羅斯狙擊英鎊一戰成名
    要了解索羅斯,咱們要先了解做空是怎麼賺錢的。做空,是金融資產的一種操作模式。與做多相對,做空是先借入標的資產,然後賣出獲得現金,過一段時間之後,再支出現金買入標的資產歸還。索羅斯看到了,各國的經濟實力以及各自的國家利益而很難保持協調一致一旦構成歐洲匯率體系的一些「鏈條」出現鬆動,像他這樣的投機者便會乘虛而入,對這些鬆動的「鏈條」發起進攻,而其他的潮流追隨者也會聞風而動,使英國為首的英鎊匯率更加難以維持在高水平,想要維持卻是違反市場規律的。這時,索羅斯及其他一些投機者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卻在不斷擴大頭寸的規模,為狙擊英鎊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