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緯 豚鼠科技CEO |
10月20日,由一汽大眾贊助的搜狐財經「創江湖」第二季第五場來到北京77文創園,圍繞「場景革命:重新構建人與服務」這一話題,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明明,AA加速器創始人&CEO、洪泰基金合伙人吳玲偉,集結號資本創始合伙人範黎和豚鼠科技CEO張士緯等業內頂級場景架構師各自發表了精彩演講,暢談場景革命及其背後的邏輯。
豚鼠科技CEO張士緯作為開場嘉賓首先發言,張士緯曾在高盛、摩根史丹利和IBM等世界500強公司就職,2014年他正式離職創辦豚鼠科技,專注於穿戴式智能手環的開發。
張士緯在演講中介紹稱:豚鼠科技打造的智能手環已經在IOS系統和安卓系統上線了200多個APP,希望從健身、教育、醫療等場景來重構人與商業的連接。張士緯認為豚鼠智能手環不僅僅是一個手環,更是一個體感控制器。他致力於將豚鼠智能手環打造成智能手環界的「蘋果」並建立起移動體感的新標準。此外,張士緯還分享了個人的創業經驗,並指出良好的商業模式、掌握核心技術、擁抱巨大市場和全球化視野是創業成功的四大要素。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張士緯演講全文如下:
大家好!大家都是冒雨而來,都是真愛,我一大早從杭州坐動車過來,沒想到這麼冷。原本讓我最後一個講,沒想到讓我第一個上來,我上來也好,後面都是資本界的老師、大佬,可能會講到各位都想聽的融資的東西,所以我把我們的場景革命,我如何創業,到現在一步一步走過來,哪些辛苦的地方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看現場很多年輕人,應該很多都是有創業夢想的未來的發明家或者很成功的企業家在臺下,所以我可能會談多一點跟創業相關的、場景革命相關的東西。
立志做智能手環界的「蘋果」
我先自我介紹,我是豚鼠科技的CEO張士緯,我是在美國出生,臺灣籍,在美國長大,一直到念完研究生,回臺灣當兵,回去先在投資界,我在高盛、摩根史丹利做過分析師,跳槽到IBM,在IBM一路做到了臺灣分公司的總經理,又回到了中國。大概我的創業故事是這樣子,剛剛說到我有很多主管的經驗,我跟大家講一下,其實這些經驗對我創業是個一個小包袱,並沒有特別的幫忙,因為在大公司呆久了出來創業總是有點不適應。我在3年前創立了豚鼠科技,所以我很長時間在美國,小部分時間在臺灣,過去5年、6年都在中國。
為什麼會有這個照片呢?這個是吉姆·羅傑斯,我跟他蠻熟的,去了矽谷跟很多大佬,包括一些投資人,我們談了很多合作,也聽了很多矽谷現在對於我們國內的一些智能硬體也好、創新也好的一些想法,對我們的產品他們都非常有興趣。
前面幾頁,我的PPT就想把我們公司做的東西,得到國外一些大佬的關注看一下,很快的帶過去。包括諾基亞、三星都在跟我們談合作,諾基亞是希望我們的東西能夠在他重返市場變成他主要的一個產品,當然還沒談成。
建立移動端體感「標準化」
這個是在2015年7月3日,華爾街日報派6位記者到國內我的公司來採訪我,他認為我們公司具有未來一個定力全球新標準的價值,什麼標準呢?他跟我們說,其實在過去的中國人,華人,很少有定立一個全世界的標準,比如說IOS、比如說安卓、比如說菲利普這些工業標準,我們必須在IOS的架構下寫很多APP,我們在安卓個架構下做很多的創新,我們還是把錢付給老外,華人很少讓說我們定立一個標準,讓別人在我們的平臺上做解決方式、做項目。
豚鼠科技現在我們的產品剛剛上市,馬上聖誕節會在美國上市、歐洲上市,現在在東南亞國家也在談代理,但是我們真正的價值還是在我們的創新技術。
前面自我吹噓結束,就是為了得到大家的認同跟眼光,現在講一下我們在做什麼。我們的東西沒看過很難感受在做什麼,我們做的東西是一個手環,我手上戴的,很好看,很輕,拿到了歐美設計大獎。但是很多人說你在做手環,手環現在很多,我說NO,我腦子想的是,我要做一支手環界的蘋果,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手環本身會有100個、1000個、10000個APP當你下載不同的APPs,你的手環就變成不同的東西。所以我們在做這個標準,剛剛主持人說我們有60幾個APP,我們現在有140個,我們上蘋果的平臺已經有30個、50個,陸續在上,英文版我們也在陸續在上,我們平均每個月5—10支。
待會兒我會講到產品革命,我們的手環我們做了非常大的創新。各位想像一下,我們現在把一臺XBOX,濃縮成很小的晶片放在我的手環裡,如果這邊是一個屏幕,我們不用裝攝像頭,不用裝紅外線,可以用手直接控制它,上面會出現滑鼠、出現各種東西,我可以直接操控。
當初的發想就是想說,從20幾年比爾·蓋茨的滑鼠,到5年前賈伯斯發揚光大了觸屏,現在大家拿著手機都在觸屏,放大、放小。下一步會是誰?觸屏以後下一步是什麼,你要控制你的手機、你要控制你的電視、你要控制你的平板,我們想到的是,我們想用手勢的方式,所以我們發明了非常非常多的SDK,我們有彈指、我們有放線,我們把我們現在能做到的極致都放到我們的手環裡,所以我們現在轉動、各種的加速度、各種的手勢識別、空中的時間暫留,比如我在空中籤一個名就會發到你的平板、手機上。我們現在得了全球40多項專利,也是我們現在惟一在做的事情。我們根據我們手勢交互,發出非常非常多的SDK,就是開發工具,我們剛剛完成,也慢慢完成,也慢慢開放給很多開發者使用,我們希望將將的成為一個生態、一個系統。
我跟科大訊飛的總裁在聊,他們說他們在用語音做交互,想像一下未來語音的交互,但是滑鼠能夠配上我們的手勢,如果你的平板會變成一個VR,這樣一個交互可能會改變下一個時代的一些項目或者是一個發想。
給大家看一下我們的東西是什麼樣子,所有看到我們的東西都會覺得怎麼這麼神奇、而且怎麼這麼靈敏,我講一個數據,一般可以傳20比資料,我們一秒鐘可以傳50比資料,我們延遲還低,非常靈敏。
從健身、教育、醫療等領域開啟場景革命
我們做哪些場景的改革,我覺得很簡單,我當初的發想,因為我的外公骨折,每天要去醫院做復健,他做的復健動作就那麼幾個,而且一次要做半個小時。我們的技術長我們倆是共同創始人,我說我們能不能做一個APPs,因為發現不管你要投籃還是甩口香糖還是做任何的遊戲你的姿勢由我來設計,你做做出那個運動的姿勢,我們把復健的動作能不能變成玩遊戲的姿勢,比如說爺爺跟孫子在玩雙打,爺爺跟孫子在比賽划船,其實這個動作是一個做復健的姿勢。他跟孫子在玩遊戲的同時,汗流浹背的同時,他把復健做完了,他把一些很枯燥、無聊面無表情的運動做完了,但是做復健。我們現在正在跟新加坡大學的醫學院合作,我們會把這個場景搬到他們醫院去,在他們的復健治療中心,我們會幫他設計10個—20個APP,根據他每個關節的復健動作,我們會做出相對應的APP,而放在他們的大屏幕上,只要戴上手環,老人家去做復健的時候,其實就在玩遊戲,回到家裡,你也可以把這個下載到你的手機端,每天做10分鐘、30分鐘,同時可以監測你的卡路裡、心跳。
其實我們是為了改變場景而改變,我覺得其實把很多枯燥的事情變成娛樂化,是件好玩的東西,我們現在拋磚引玉,我們做了10—20個APP,美國幾個醫學院也在看我們的東西,如果我們能做出更多好玩的東西,我們這樣的手環就賦予生命力。今天買了我們的手環,老人可能為了復健,孩子教育。教育,因為賈伯斯發明,大家很多都盯在手機、硬板前面做事情,教育的改革,我們不能避免小孩子永遠不要看平板、永遠不要看手機,但是如何讓你遠離、讓你動起來,我們現在大概有20幾個是教育類的,我們平臺有分類,有學英文、有學數學、有學漢字,羅傑斯特別叫我幫他做,他女兒戴我們的手環很幸福,幫她做漢字的學習,一面在跳,一面在跟人比賽,在比賽學英文、學漢字,看到一群小朋友很開心的在玩、在動、在跳、在學習,其實前面放的是一個平板或者是一個電視,也是一個場景的改變。
另外我們還有一個,上回我們在北京辦了一次發布會,我們把鄭多燕、我們把瑜珈、我們把太極拳做成APP。我們把跳舞的節奏遊戲,把健身、把減肥放進去,過去你們假設跳鄭多燕的減肥操,你有幾個痛點,一個是跳不完,可能跳1分鐘、2分鐘就累了,第二,不知道你的動作標準不標準,第三,也不知道你消耗了多少熱量,只要我們的手環加上APP,就跟上裡面的真人,比如鄭多燕真人在裡面跟你跳,你的手舉的不夠高、節奏不夠好會告訴你,會跟你互動,就是真人教練在你前面,同時會有時間,消耗多少卡路裡,跳完之後就知道今天怎麼樣。這也是一個場景革命,我們把所有的健身變成互動,我們希望把運動,我現在做太極拳、瑜珈,我們還做了一個廣場大媽舞,大媽舞大雨天沒辦法出去跳的時候,可以在家裡跳,把節奏遊戲放在手機、放在電視上,順便監測你的健康指數。
另外一個場景也是不能免俗的,我們還是把手環將現在手環也有的計步、睡眠、安全監測,還有遙控拍照等等,放在一個APP裡面。我想做什麼呢?因為現在的手環可能買了很多很貴的蘋果、小米,當今天的目標是1萬步,假設今天下雨天走了3千步,怎麼辦,現在手環告訴你走了3千步,消耗了多少卡路裡,沒有解決方案。而我們的手環會告訴你,你還差7千步,比如還差800卡路裡,我會推薦你玩3個或者4個我們的體感遊戲,如果玩滿多少分鐘會把這些補足。如果你的睡眠不好,我們有一些增進睡眠的東西,可以讓你睡眠更好,睡前玩19分鐘,會把這個指標算給你。
我們做的是一個自帶解決方案的手環,當然這都是我們目前的創想跟創意,我想未來通過這樣一個體感交互整體的交互改變,我們會有更多更多的場景是我們現在我想不到,我的團隊還想不到,可能各位其中一個人想得到,你可以給我們創意,你可以根據我們的SDK開發出一些好玩的遊戲,甚至好玩的應用,放到平臺上,而變成不同不同的場景革命,這是我們在做這個手環和我們在做創業的時候想的一個最初始的想法,而慢慢的做道不同。
現在我們的手環看來,剛剛講,我們包括蘋果平臺上、安卓平臺上,我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好朋友、創業者能夠加入我們的團隊,一起來做這樣的事情。
我剛剛從新加坡回來,他們也有一個大學跟我們合作,兩個班的學生現在畢業論文就是用我們的SDK做體感內容,他們有一個效果非常好,叫食譜,萬萬沒想到,因為我們手是空的,可以動作,所以它把食譜一本書變成了一個APP,放在你的廚房前面,你只要拿起鍋鏟,拿著東西,對著它煮就可以煮出東西,你可以跟著它做菜,學習,這也是我們沒有想到的。另外,他把打麻將做成了APPs,你只要手這樣抓、摸牌、打牌,這是另外的場景革命,很多很多新的東西不斷的跳出來。這就是我今天講到的我們的產品對場景革命的改變,因為有這樣的技術,希望未來可以通過實體發生。
創業成功的四大要素
最後我講一下我認為創業的環節,因為下面很多資本界的老師,其實我們當初在IBM這麼長時間,不乏創業的機會,但是我一直沒有出來,我一直在想什麼才是一個創業可能成功的要素,尤其在國內現在風起雲湧的市場,雖然我現在還沒有成功,但是我覺得還是可以給各位一點建議,跟我們一個親身經驗。我自己覺得創業,第一個,我們要有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這是真的,這種純燒錢、建平臺,當然如果你們取得定價話語權可以,但是現在看起來非常難,商業模式要先想好,但是支撐這個商業模式一定要有核心技術,有核心技術跟商業模式,我覺得這個成功機率會大很多。另外,還剩擁抱廣大的市場,其實做很小眾的市場,可以,但是會很辛苦。以我們手環為例,今天我想賣給媽媽,我可能做一些大媽舞類的遊戲,但是我不想賣。我想賣給男生,可能做一些打球運動的遊戲,給孩子,可能做一些教育,要往廣大的市場驅走,這是很重要的事情。第四個,儘量往全球化去看。國內現在很多創業者比較局面在國內,沒有往全世界的角度去看如何把一個好的產品、好的商業模式,我們東西是全世界都會喜歡的,不是今天只有在國內,一個西班牙人、一個芬蘭人甚至一個韓國人看到我們的東西都會非常愛,這樣一個商業模式做起來,我覺得會更有價值,這也是我們當初一直在做之前一直在想的思思念念的事情,不透過語言,不透過任何其他的東西,能夠到全世界去,這是我覺得一個創業者要面臨的一個過程,要想想清楚。
最後還是要講一下創業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我講一下我的親身經歷。我從IBM出來,那時候薪水確實非常好,全家人的期待,我媽到處跟她朋友說,我兒子是IBM總經理,很了不起,所以我偷偷遞了辭呈,偷偷的開始創業,沒跟家裡人說,偷偷的在外賣花光所有的積蓄,投資在我自己的項目裡,也很慘的遇到了技術門檻。一步一步走過來,做過很多路演,跟各位講一下,我大概做過300場路演,聽我講到一半有看手機的,有人說是不是IBM的項目,我走錯了,走出去,有人到處聊天的,有的中途只剩下一個人的,都有。我那時候自以為是IBM總經理,很了不起,但是每天都會遇到一模一樣這樣的事情,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什麼你可以做出來微軟做不出來,為什麼你覺得你可以做,到現在他也跟我說,為什麼你做得出來蘋果做不出來,我說後續這夥人比蘋果聰明一點吧,我想只有這樣。所以有機會的話,一會兒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我們的東西,我相信我的這個晶片如果放到蘋果手錶裡面去,他的蘋果才戶有創造性、他的手錶才會有價值。我10月到蘋果跟他們談,他很有興趣,我們希望我們的東西能夠在很快的時間把華人的創新、我們製造好的東西發揚光大,能夠在全世界都看到我們的價值。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