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天,一段江西婺源縣一小學女老師吃學生剩飯的短視頻在網上走紅。這位女副校長當面吃學生剩飯。被其他老師發到網上,不經意間傳播開來,引發網友熱議。
副校長吃學生剩飯
視頻顯示:女老師站在學生之中,端著不鏽鋼餐盤,吃完了同學早飯剩下的,包子、炒粉、油條等食物。一經傳播獲超6百萬點讚。
有網友認為老師的行為是言傳身教↓↓↓
網友點讚
也有部分網友質疑這樣做
是否衛生?
是否擺拍作秀?
網友質疑
想引發同學們對浪費食物的思考
據楚天都市報報導,這名女老師叫吳愛英,是江西婺源縣高砂中心小學的副校長。吳愛英介紹,9月1日,她專門以節約糧食為主題設計了一堂開學第一課,地點就在學校食堂。她當面吃下學生們的剩飯,是想引發同學們對平時浪費食物的思考。
當記者問起孩子們感受怎麼樣?她說,這些孩子有的比較蒙,因為沒想到老師會這麼做。還有當時也覺得比較尷尬、不好意思的,覺得自己剩了飯,老師又幫他們吃了。
對於網友「不衛生、擺拍」的質疑,吳愛英說,自己在食堂也是把他們吃剩下的食物夾到自己的碗裡吃的,並沒有直接用他們的碗筷......沒想到這個小視頻傳播得這麼快,重點是教育學生,不是吸引網上的注意力。
「當地宣傳部門回應副校長看到學生剩飯就吃掉了,然後被其他老師拍了發到網上。關於網友質疑的衛生問題,宣傳部門稱,「副校長把學生當自己的小孩沒什麼不乾淨」
也有的網友質疑:從衛生角度來看,這並不是把學生當成自己孩子那麼簡單。如今,各個餐館都推行公筷的使用,避免細菌交叉傳染。吃學生的剩飯就不可避免的面臨著不衛生的問題。身為副校長不僅要對自己負責,更要為學生和整個學校負責。
而有網友建議學校食堂推出小分量的飯菜。吳愛英也表示,學校一直是學生自己拿餐盤去窗口打菜,分量是自己控制的。今年因為疫情才會固定兩葷兩素一湯打包帶走。
這堂課當時是怎麼上的?吳校長回應網友質疑
「我提前隨機選了一個五年級的班,加入他們班的群。提前讓大家上網搜了一下,比如「全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可以養活多少人」、「大米是怎麼種出來的」這些問題,然後就告訴他們「開學第一課」帶他們到食堂去坐一坐。
9月1日早上8時,我就讓學生跟平時一樣打飯、吃飯。我沒提前說過吃剩飯的事。他們吃完之後我看有些學生還有剩飯,就問他們這個場景平時是不是很常見,然後我就把他們剩下的食物夾到自己的盤子裡吃了。
這個環節主要是讓他們思考,他們這三十個孩子浪費的食物,就夠我這樣的成年人吃一頓吃到撐,那全國呢?接著我們又討論了一下以後在食堂打飯要注意什麼,有的學生就說平時胃口不好的時候少打一點,或者把吃剩的帶回家給雞鴨吃。
我當了20年小學老師了,現在也在帶英語課,我把學生都當我的孩子。我在食堂也是把他們吃剩下的食物夾到自己的碗裡吃的,並沒有直接用他們的碗筷。
我的重點是教育學生,不是吸引網上的注意力。」
不管網友如何熱議,小編都要為吳愛英副校長的這種行為點讚。
首先,教育孩子厲行節約的出發點和主題都是好的;
其次,這樣的方法雖然在疫情還未終止的時刻有些冒險,或被一些網友認為不衛生。但在江西婺源縣沒有疫情的情況下,至少還是相對安全的。
在這種情況下,吳愛英副校長敢於冒險吃下學生的剩飯,也是需要勇氣的。她說:「我把學生都當我的孩子」。要知道如果孩子長大了,有剩飯了,很多家長都不願意吃的。即便是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你讓家長吃別家孩子剩飯試試,保證十個家長有九個不願意。
值此在國家提倡厲行節約之時,老師能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我要為這樣的老師點讚!
另外2020年9月2日,一名軍訓教官吃女生剩飯的視頻再次引起爭論。
對此,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表示,初衷很好但是做法欠妥,吃別人剩飯可能會增加一些食源性疾病、傳染病的風險,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建議大家不要這麼做了。
小編以為:女副校長此舉值得點讚,但疫情防控還未解除,之後的模仿者恐怕就不值得提倡了。在鼓勵全民厲行節約的方式上我們可以有創新,但不可太偏激,同時防止可能潛在的風險。
在江西理工大學,吃完飯後只要將光碟放至餐盤迴收處,即可獲得一個飯後水果作為獎勵。
江西理工 大學「」光碟」送水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食堂推出「一毛錢米飯」,還有售價6毛、4毛、1毛的不同分量的米飯,鼓勵學生按需取餐,杜絕餐飲浪費。
這些推動厲行節約的方式都是非常好的舉措。眼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希望每個人從自身做起,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弘揚節約美德。
聲明:以上圖片來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