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姑娘查出肺結節肺腺癌!醫生卻說幸虧她得了另外一種病!

2020-12-17 大河報網

真的要感謝3年前那場「好心」的流感。一位29歲的姑娘,長得很好看,流感卻沒躲過去。

嗯,流感病毒不看顏值!她咳嗽、咳少量黃痰,一個月了也不見好,吃了不少藥,難道不止是流感?

掛了呼吸科,醫生聽診肺部沒啥問題,要不做個CT瞅瞅? 姑娘說:「好!我聽你的!」

CT掃描結果叫人緊張:

在她的兩邊肺葉各長了一個磨玻璃結節,左邊的11毫米,右邊的3毫米,邊界清晰,左邊較大的結節裡面可見血管穿行。

這該怎麼辦?

《豪大夫講肺結節》系列裡,我們提到過,年輕人超過1釐米,老年人超過1.5釐米的肺結節,要重視!

但這位女士的肺結節以磨玻璃密度為主,這類病灶即使是肺癌生長也很慢很慢,先隨訪觀察一下。

3個月後複查(未做治療):

薄層CT:結節無增大,但內部血管影有增粗

兩個結節都沒有增大,但左肺這個結節裡面的血管,有一點增粗,不夠友好啊!

既然敵人蠢蠢欲動,我們就需要斬草除根,胸腔鏡切掉它!

右肺的3毫米小結節瞧著很規矩很老實,可以暫不處理。

左肺手術後病理是微浸潤腺癌,不需要化療。

三年後複查:

32歲的女士精神奕奕,感謝3年前的那場「好心」的感冒!而右肺的小結節,3年來沒有任何變化,每年體檢一次就好!

關於這個病例,我想說兩點:

第一:這位女士不僅要感謝3年前那場「好心」的流感,更應該感謝自己、感謝醫生! 畢竟這位女士最初的症狀只是感冒,但當醫生提出要對她進一步做CT檢查時,她選擇了信任醫生!這一點太重要了!如果當時她懷疑醫生的動機,提出「憑什麼小感冒還要做這樣的檢查,是不是醫生騙錢」這樣的質疑,大家想想3年後會是一個什麼後果?不寒而慄啊。很慶幸,她選擇了相信醫生,所以要感謝她自己,感謝醫生!

我這麼說,並不是無中生有 !現實中不信醫生而釀成悲劇的病例太多了。 在北京某三甲醫院,曾有一位腦梗的大媽在急診救治,因為怎麼也聯繫不上家屬,從檢查治療到吃喝拉撒始終欠費。這位大媽經過治療後,病情好轉,家屬最後也找到了,一句謝謝不說,竟拒絕繳納治療費用,強詞奪理地說:我又沒看見你們救我媽了,你說你們救了,鬼才相信!這年頭,沒錢你們會給她治病?家屬的一句話把我們噎得半死,把大家數日來的辛苦全否定了。從那以後,大家心裡很長時間都不舒服。

一個多月後,我剛接完班,救護車呼嘯而至。一個三十多歲男子被眾人抬著邊衝邊喊著:快!快!這名男子胸憋、胸痛半,初步診斷急性冠脈症候群。我們馬上進行了相應藥物治療後,他的症狀得到緩解。這時,護士湊到我跟前,小聲說:「他就是上次那個腦梗大媽的兒子。」護士還說:「他上次這麼無賴,我們還救他幹什麼?」

說實話其實我的心裡也是挺憋屈的。但一想,他現在只是一個病人,一個需要我們去救治的重病人。於是我接過護士的話:行了,別說了,好好幹活。就在這時,那個男人突然大喊了起來:閃開!把針給我拔了,我要回家!

我快速衝進搶救室:你這是急性心臟病,正用著藥呢,哪也不能去,不然後果可能很嚴重!

男子:廢話!你們不就是想騙錢嗎!我的身體我自己知道,別那麼多廢話,給我拔了!

他的話讓我的心涼了半截。最終,我還是說服不了他,只好叮囑他:你再有不舒服一定要馬上回醫院。很不幸,第二天上午九點,救護車再一次把他送了回來。急救大夫和司機邊跑邊喊:急性心梗,心源性猝死!很遺憾,儘管在接下來的搶救中,病人終於有了脈搏,出現了自主心跳,但由於大腦缺氧時間過長,還是再也沒有醒來。在家屬撕心裂肺的哭聲中,他年僅三十多歲的生命永遠劃上了句號。

我之所以要寫這些,就是想告訴所有人:請一定要相信醫生!

第二:科普一下關於磨玻璃結節的知識點。

根據山東腫瘤醫院數據顯示:小於10-15mm的純磨玻璃影,多為浸潤前病變;大於10-15mm的純磨玻璃影,提示為微浸潤腺癌或浸潤性腺癌;

另外有研究統計:微浸潤腺癌42%為混合性磨玻璃影,54%為純磨玻璃影。

參照上面的知識點我們舉兩個病例方便理解:

病例1,女性,60歲

本病例來源:山東腫瘤醫院黃勇教授

這是一例原位腺癌,CT圖像上顯示為直徑1釐米的磨玻璃結節,而手術切下來的標本直徑為0.8釐米,考慮為標本失血發生了皺縮。

病例2,男性,74歲

這個磨玻璃結節1.8釐米,高解析度薄層CT上可以觀察到,內部血管影增粗、稍扭曲,病理是浸潤性腺癌,高分化。

有細心的讀者可能會問,上面那位女士,右肺的3毫米磨玻璃結節,隨訪觀察會不會有風險啊?

我們看日本一組隨訪數據:磨玻璃結節隨訪4年,僅 6.6%增大;混合磨玻璃隨訪4年,其中20%增大。當結節增大,危險等級提升,再處理也不遲!事實上很多此類結節可以數十年不變化。

給胸部醫學幾十年的發展時間,以後也許就有更好的處置方法了,而不必切除肺葉影響肺功能!

通過這個病例我們還會有一個小發現:並不是越年輕的病人長了癌症就越危險、越兇猛!

能夠早期發現的癌症,敵弱我強,都比較容易戰勝!

對肺癌而言,影像科醫生喜歡磨玻璃密度。 對於懷疑肺癌的病人,影像科醫生喜歡先從CT片上尋找磨玻璃密度影,這不但能幫助診斷,往往還有一個溫柔的提示:磨玻璃成分比例,影響肺腺癌患者治療決策和預後。

最近的一篇報導,日本的Tsai-Wang Huang教授等開展了一項研究,對789位肺癌病人進行了平均87個月的跟蹤觀察,研究表明,磨玻璃影比率≥0.75可以預測肺腺癌術後患者預後較好。並且無論腫瘤大小如何,亞肺葉葉切除和淋巴結取樣均顯示出良好的結果。

為什麼腫瘤的磨玻璃影這麼可愛?

肺腺癌從病理層面分析,有5種生長方式:

1.附壁生長(高分化);

2.腺泡生長(中分化);

3.乳頭生長(中分化);

4.實性生長(低分化);

5.微乳頭生長(低分化)。

相對來說,分化越高惡性程度越低。而高分化的附壁生長方式,在CT圖像上就是呈現磨玻璃密度。

左圖為高分化肺腺癌,右圖為正常肺泡

上圖, 左邊為磨玻璃結節,因為腫瘤細胞沿著肺泡壁生長增厚,氣體含量減少,密度增高所致。

下圖, 看中分化的腺泡型和乳頭型,很醜!

最後,是低分化的實性和微乳頭型,最醜!

關鍵點:中低分化癌細胞的密集程度,要比附壁生長方式大得多,細胞質和細胞質連在一起。 (本文作者為影像科豪大夫,授權三甲傳真原創發布,發布時三甲傳真對文章內容略有添加)

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人看到

來源:三甲傳真 編輯:邱瑾

相關焦點

  • 肺腺癌是怎麼長出來的?醫生介紹3種肺結節,一學就會
    下圖是一位58歲男子,咳嗽半個月,吃止咳藥效果不明顯,警惕性比較高,過來掃了胸部CT,發現2.2cm磨玻璃肺結節:我們利用螺旋CT的後處理功能,把這個肺結節做了3個角度的切面,觀察細節:這個磨玻璃結節形態不規則,邊緣分葉,內部有血管穿行(右圖紅箭頭),邊緣還有一支很細的黑色支氣管經過(左圖橙色箭頭
  • 腎癌準備手術,她又查出肺癌,腰纏萬貫不如身體康健
    慶幸的是這兩個癌症都是早期! 這些年不管是醫生還是老百姓,大家對肺結節都很重視,還有醫療公司開發了專門篩查肺結節的智慧機器人,目的就是要有效阻擊肺癌。因為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處在惡性腫瘤第一位,是個黑色雙冠王。 而很多肺癌早期可以表現為磨玻璃結節,我們下面展示一些手術成功的磨玻璃結節樣肺癌,供大家參考。
  • 醫生攔都攔不住!查出肺結節,65歲杭州老闆慌了,每個月跑去做CT
    65歲的老陳(化名)是一家企業的老總,前段時間體檢,被查出肺部小結節,醫生說問題不大,建議他三個月後複查就行。但老陳等不及,他心慌意亂,忍不住每個月都去查一次。
  • 查出肺結節,嚴重不嚴重?惡變成肺癌的可能性大嗎?醫生有話說
    因此很多人都有會意識地去體檢,體檢過程中很多人會查出患有肺結節,不免會擔心這個肺結節疾病是不是很嚴重的病,會不會惡變成肺癌?癌變可能大不大?醫生告訴你。什麼是肺結節?肺結節其實大部分都是良性的,癌變的可能性也比較小,大概在20%可能性。肺結節有兩種病變,一種是以肺部炎症為代表的良性病變,一種就是以肺癌為代表的惡性病變。
  • 磨玻璃肺結節定期複查,會不會耽誤治療?醫生帶你看結節4種結局
    不著急回答,我們先看一個晚期病例,比較遺憾:這是一位70多歲老爺子,咳嗽、咳血半個月,CT發現右肺7.0cm大腫塊,病理是浸潤性肺腺癌,低分化,已經無法手術。第二種結局:長期不變,結節保持穩定這種情況是最常見的,也不著急手術,定期複查就好:上圖是一位50歲男子,體檢發現4個磨玻璃肺結節,最大的這個5mm,定期複查,已經7年了沒有任何變化,自己也從剛開始的惶恐不安逐漸變得安心、理性了。
  • 肺結節可以通過吃什麼散結?醫生:只有一種情況下可以 - 胸心外科...
    現在肺結節的病人越來越多,很多肺結節病人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是:「醫生,肺結節患者該怎麼吃?吃什麼能讓它消失呢?」什麼是肺結節?肺結節是一個影像學上的概念,它通常是指在進行影像學檢查時邊界清楚、不透明、直徑≤3CM單發或多發肺部結節病變。
  • 肺結節是怎麼長出來的?醫生教你看CT片,有2種可能是肺癌
    但肺結節很常見,良性遠遠多於惡性,不能因為體檢CT查出肺結節就整體擔驚受怕,這違背了我們的初衷。豪大夫今天用一批CT圖片,給大家分析一下各種肺結節的起源,希望能夠給良性肺結節患者解惑,放下心理負擔。簡單來說,惡性肺結節常見的有兩類:第一種,具有明顯惡性徵象的肺結節像下圖這種,邊界清晰的混合磨玻璃結節,伴有胸膜牽拉,符合肺腺癌,要及時手術:第二種,隨訪過程中逐漸增大的肺結節,不論磨玻璃還是實性結節,都要重視!
  • 20歲女孩體檢發現肺結節過大 最後確診癌症!杭州近年來肺結節患者...
    可是3個月後,小張的母親手術後早已出院,可她在複查肺CT時發現結節大小並沒有變化,於是醫院立即給她手術取病理,結果發現確實是肺癌,屬於微浸潤腺癌。幸運的是,由於發現得早,手術及時,術後5年以上生存率可以達到98%以上。醫生說,小張手術後恢復較好,已於幾天前出院。
  • 純磨玻璃肺結節、實性肺結節和混合性肺結節,哪個是肺癌?
    肺結節並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它只不過是CT或平片檢查顯示為肺實質內結節狀、類圓形密度增高影,且直徑小於3cm,放射科醫生的稱之為肺結節,是一種醫學影像學術語。肺部小結節是指≤1cm的結節,又稱亞釐米結節。
  • 體檢查出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福州母女雙雙中招!
    在昨日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舉辦的肺結節義診諮詢人群中,有差不多20%帶著報告前來的市民,被醫生判定肺結節可能為惡性…… 體檢發現肺結節,65歲母親確診肺癌 35歲的王女士(化名)是福州人,前不久,她給自己65歲的母親安排了一次全身的體檢
  • 體檢查出肺結節,怎麼辦?害怕肺癌,先看這2件事做對了沒
    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國際肺癌日馬上要到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肺結節。胸片或胸部CT上發現的直徑小於3釐米的肺部陰影都稱為肺結節,其中直徑小於1釐米者稱為肺小結節,直徑小於0.5釐米的叫做微小結節[1]。體檢發現的肺部結節中,很多都是良性的,比如炎症、結核、淋巴結、陳舊性的瘢痕等。
  • 肺結節診治實例(1):AI人工智慧對於荷包蛋型肺腺癌的診治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肺結節前沿專家簡介:張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博士。今天起另外開一個診治實例系列,因為肺結節診斷是第一步,還包括之後手術方式的選擇和預後判斷。 荷包蛋型為肺腺癌的特徵性表現。為混雜磨玻璃結節,由中央實性成分和周邊的磨玻璃邊緣組成。典型者如下圖:
  • 早診早治肺結節 CT三維重建技術帶來診治新突破
    10月29日,任卓超、曹捍波在肺結節聯合專家門診看診定期複查仍不放心 專家門診竟查出肺癌耳順之年的王大伯,剛剛過上愉快的退休生活去年年底體檢時,卻被查出左下肺有個可疑的「小東西」。當地醫院建議他儘快到杭州複查,一家人瞬間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王大伯在家人陪同下,趕到杭州一家知名大醫院檢查,但半年複查兩次CT,醫生都沒有給出明確的診斷,只是建議定期複查。「靴子沒落地,心理擱擱牢。」王大伯變得焦躁不安。國慶期間,他打聽到浙江省人民醫院推出肺結節聯合專家門診,立即預約掛號。
  • 體檢查出肺結節,別慌,來聽福州醫生怎麼說
    很多患者發現肺結節後,會很驚慌。門診中,醫生常被問:肺結節是癌嗎?我是不是得肺癌了?肺結節會不會變成癌,要不要趕緊手術切?肺結節切掉是不是就好了?當然不是!不是所有查出微小結節的患者都需要動刀。患者需與醫生配合,通過隨訪密切觀察結節的變化,必要時根據醫囑服用藥物。
  • 22歲女護士查新冠查出肺癌 講述治病艱辛過程給更多癌症患者樹立信心
    | 字號:A+ | A- 【22歲女護士查新冠查出肺癌,講述治病艱辛過程給更多癌症患者樹立信心】5月15日晚,全國首部規培醫生紀實節目《我的白大褂》播出第8集,也給我們呈現了醫護人員生病的故事。
  • 熬夜加班,三餐不規律,29歲姑娘胃鏡查出「癌前病變」
    小美今年29歲,2年前查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重度腸化,症狀越來越嚴重,為此,她找到陳衛建教授門診嘗試中醫治療,經過2年的對症系統治療,小美的不適症狀改善,胃鏡檢查也迎來了好結果。 加班熬夜 燒烤洋快餐當夜宵 29歲姑娘胃鏡查出「癌前病變」 小美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動漫製作工作。平時因為工作忙,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一日三餐很不規律。
  • 他胸口疼2年,肺癌才長到1.7cm,她被牆砸傷卻查出晚期癌
    他胸口疼了2年,發現時還是早期 有些人身上的癌細胞比較懶,也可能是體內的免疫細胞經常巡邏,監控比較嚴,只能偷偷摸摸長一陣停一陣,比如下圖這位53歲的男士,左邊胸口疼痛2年:
  • 查體報告中的肺結節GGO是什麼東西?到底是不是肺癌?
    很多其他專業的醫生問過我這個問題,現在只要做胸部CT很大概率會發現磨玻璃樣結節(GGO),是因為我們環境惡化了嗎?其實並不是,因為磨玻璃樣結節一般都比較小,幾年之前的體檢大家都是在做胸片或胸透,普通的透視是看不到這樣的結節的。
  • 常熟農商行百人查出肺結節:距離肺癌有多遠?辦公環境是誘因?
    還有員工稱,有兩三位同事因查出肺結節做了手術,還有員工已診斷為肺癌。常熟農商銀行10月29日在官網發布公告稱,在2019年7月,金融科技總部入駐蘇州工業園區2.5產業園前和今年9月事發後,已兩次委託第三方環境檢測公司對室內環境進行檢測,結果均為合格。
  • 肺結節焦慮: 真的有必要這麼緊張嗎
    浙江在線12月21日訊 30多歲的劉女士(化名)體檢時發現肺部小結節,自那之後,她就陷入了焦慮狀態,一度擔心到安排起了自己的後事。  65歲的老陳(化名)是一家企業的老總,同樣是體檢時被查出肺部小結節,那之後,他每個月都跑去醫院做一次肺部CT,醫生攔都攔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