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說:「她的孩子死到肚子裡了!好可怕!」,其實這就是醫學上所講的胚胎停育。
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胚胎停育。胚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種原因所致發育停止。
大部分孕媽媽在胎停育後沒有明顯的症狀,部分孕媽媽可能會見紅。通常很多時候是孕媽媽在找醫生做產檢的時候才知道胎停育的。
1.早孕反應消失:
如果孕媽媽覺得自己的早孕反應沒之前那麼強烈了,有的還會出現陰道褐色分泌物或出血等異常,這個時候應儘早去醫院檢查。
2.陰道出血:
正常妊娠通常是不會出現陰道出血情況的,出現陰道出血往往提示異常,然而孕早期出現陰道出血的原因也比較多,如流產、異位妊娠、葡萄胎、宮頸息肉、宮頸癌等均可出現孕期陰道出血的情況。
那麼對於孕媽媽來說,尤其平時不注重體檢的女性,應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以明確原因。
3.下腹隱痛:
孕期有比較輕微的腹痛,或者突然間腹痛,疼痛比較劇烈,都要引起重視,有可能是先兆流產、宮外孕,也有可能是胎停育。
只要腹部出現任何不正常的反應,最好儘早去醫院做個檢查。
如果醫生在彩超下監測胚胎,發現以下幾種情況,則可準確的判斷胎停育的發生:
①結合停經時間,尤其大於6周,宮腔內沒有發現妊囊;
②妊囊變形,沒有張力;
③妊娠囊直徑≥4cm卻看不到胎芽;
④有胎芽卻看不到胎心搏動;
⑤對比前次彩超檢查發現胎心消失了。
當然,通過抽血化驗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也能協助診斷胎停育。
1.染色體異常
也可以理解為遺傳異常。胚胎本身發育異常導致的停育,實際上是遵循了生物界的「優勝劣汰,自然選擇」法則。
2.內分泌失調
胚胎早期發育需要三個重要的激素保持一定的水平,雌激素、孕激素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黃體功能不足(LPD)、泌乳素升高(PRL)、多囊卵巢綜合症(PCOS)、甲狀腺疾病等是引起胚胎停育的重要內分泌因素。
3.免疫因素
母親如果患有自身免疫疾病或生殖免疫異常,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抗精子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抗卵巢抗體、抗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抗體等陽性者,可能導致胚胎停育。
機體免疫因素,是把雙刃劍,好的免疫可以幫助機體清除細菌、病毒,但是有的不加識別就把孩子也排斥清除掉了。
4.受孕內環境異常
通俗的講就是種子生長的「土地」的好壞,若有子宮的各種異常,如多次流產致使內膜太薄、縱膈子宮、子宮肌瘤等等。
「土地」不好,長不出好的「果實」。子宮就是胎兒發育的土壤,土地不夠好,胎兒也不行。
5.感染
感染因素是孕期一個可怕的因素,全身感染或婦科常見的生殖道炎症,如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均可導致宮腔感染,致使胎兒停止發育。
妊娠早期嚴重的TORCH感染可能引起胚胎停育,所以提醒各位備孕女性及孕媽們遠離寵物、避免食用未熟或汙染的食物。
6.血栓前狀態
又稱血液高凝狀態,普遍的觀點認為高凝狀態使子宮胎盤部位血流狀態改變,使胎盤血供下降,胚胎或胎兒缺血缺氧,引起胚胎或胎兒發育不良。
7.外環境因素
①物理性因素:X射線、噪音、超聲及高溫等;
②化學性因素:藥物及電離輻射等;
③不良生活習慣:抽菸、酗酒、吸毒等。
8.創傷及心理因素
如手術、外力直接撞擊、性交過度可導致胎停。情緒緊張使機體內神經免疫及內分泌發生紊亂,特別是體內孕激素水平下降,造成胎兒停育。
7.不明原因
部分胚胎停育沒有明確誘因,隨著檢查手段的不斷進步,也許會找到更多的原因。
胎停育不僅會給孕媽帶來痛苦的精神打擊,更重要的是會對身體帶來巨大的傷害。
臨床上如果彩超檢查提示「未見心管搏動」,別輕易下「胚胎停育」的結論,仔細詢問患者的月經周期,排除排卵推遲、孕囊晚著床等情況,尤其是「珍貴兒」,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失去一個孩子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而臨床評估妊娠,不單單是憑藉HCG、孕酮、彩超的結果,有的時候需要時間,建議耐心等待,給它足夠的時間,去觀察胎兒的發育情況,甚至有可能出現彩超診斷失誤,建議去複查彩超,總之,需反覆結合各項結果,綜合評判,不輕易抹殺一個孩子生存的權利。
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胚胎染色體異常的發生率與母親年齡有關,建議35歲之前懷孕生育。如果超過35歲生育,建議孕前行遺傳學檢查。
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對於有血栓史的患者,主張應用低分子肝素;如果診斷為黃體功能不足,則應用黃體酮製劑,等等。
最後,希望各位孕媽一定要在孕期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如果有異常狀況及時就診。
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按時產檢、合理休息等方式,積極預防胎停育的發生。
文章: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科 韓倩娟
配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