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2020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安徽分會場活動啟動暨「創響中國」安徽省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上,11個海外省外項目與中安創谷進行落地籤約。(中安創谷供圖)
10月21日的中安創谷科技園,「星」光璀璨,施一公、潘建偉等知名學者甫一亮相,就受到大家的熱情追捧。當天,歐美同學會長三角海創中心在中安創谷科技園落成。該中心是歐美同學會總會計劃在全國設立的5個中心之一,也是全國首個落地的海創中心,將由中安創谷具體運營。
邀請行業「大牛」與創業者們面對面交流,是中安創谷用心賦能「雙創」的一個縮影。成立5年來,由安徽省投資集團、合肥高新區共同發起設立的安徽中安創谷科技園有限公司集成創新資源,集聚創新要素,充分發揮資本優勢和產業優勢,按照「基地+基金+雙創服務+離岸招引」運作模式,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育種育苗」「植樹造林」,打造孵化服務平臺,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得益於此,一批創新創業項目從「想法」變成「產品」,一批創新型企業從「新秀」成長為「名角」,一批新興產業由「獨木」演變「成林」。
建「生態圈」
串起產業鏈上下遊
「配套完善、環境優良,產業鏈、資金鍊齊聚,這是科技型企業理想的創業環境。」安徽心之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兆吉說,入駐中安創谷科技園,企業「如魚得水」。作為從中科大走出的創業項目,「心之聲」在成立之初,即完成了天使輪融資,資金不成問題。不過,另一個難題困擾著企業。
「我們是一家研製心電圖分析軟硬體的人工智慧企業,對我們而言,與產業鏈上下遊的對接格外重要。」傅兆吉說,「之前的辦公場所,很難找到與我們業務匹配的企業,公司發展受到限制。」
今年7月,「心之聲」入駐中安創谷科技園。入園後,順利接入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龍頭企業華米科技的產品生態鏈,公司發展迎來新契機。
「園區佔地約1500畝,計劃總投資約140億元,分六期建設,以『用心賦能雙創』為宗旨,以『讓創業變得更簡單』為使命。」省高新投公司副總經理、中安創谷公司董事長王芳介紹說,園區運營伊始便有針對性地招大、引強、育小,積極打造產業「生態圈」。
以人工智慧產業為例。11月8日,華米全球創新中心在中安創谷科技園正式啟用,實現了總部搬遷。該中心由華米科技和中安創谷定向開發共建,通過匯聚全球人才、資金和商業資源,在安徽打造全球領先的智能可穿戴產業基地。華米科技董事長黃汪在落成典禮發言時說,「它(中安創谷華米創新中心)真正的價值,是成為激發未來我們全球創新創造的優良場所,這是它便利良好的功能性、順暢運轉和高效的運營管理服務所帶來的。我非常感謝安徽省投資集團和合肥市高新區為我們打造的這一片放在全球範圍內也堪稱一流的研發建築群。」
另一方面,中安創谷攜手華米科技設立了全省首家專注該領域的孵化器「中安華米硬客公園」,圍繞「補鏈」,培育人工智慧上下遊企業50餘家。此外,省投與華米科技聯合設立10億元規模的智能硬體基金,以「投資+孵化」模式,支持上下遊企業近百家,年產值近百億元。
「從實際效果來看,串聯起產業鏈上下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安創谷公司副總經理蔡昊談道,目前中安創谷圍繞人工智慧、電子信息、大健康和科技金融四大產業重點布局,已吸引華米科技、啟明星辰、雷科防務等近100家行業領先企業入駐。2019年,籤約入駐企業產值突破60億元,實現納稅2.3億元。
引「金融活水」
做足「保姆式服務」
如何讓創業變得更簡單?如何讓創業者心無旁騖搞研發、做產品、拓市場?這是中安創谷公司成立之初就一直思考的問題。經過摸索實踐,公司立足創業全周期、創新全要素,構建了包括資本對接、人才服務、政策服務、創業輔導等在內的「七位一體」服務平臺。
為破解企業尤其是科技類創業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中安創谷通過各類路演活動,搭建項目「牽手」資本的橋梁。
若森智能,一家船載衛星通訊終端研發企業。企業負責人介紹,「產品研發投入大,樣機開發和試製需要近500萬元。」就在企業為資金髮愁時,中安創谷的「創谷匯」路演活動拋來了「橄欖枝」。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若森智能參加了路演。沒想到,項目得到投資人的青睞,企業獲得兩家創投機構600多萬元的投資。
「不缺錢」後,企業發展邁上快車道。目前,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軍民市場的多個領域。
在中安創谷,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據統計,成立以來,中安創谷通過「創谷匯」和旗下眾創空間等各類資本對接活動,累計促成180個項目獲得29.7億元融資。
前不久,合肥芯碁微電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審核,目前正向中國證監會提交註冊。
芯碁微裝是一家專注雷射直寫光刻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的高科技企業,其產品填補了國內高端集成電路裝備的空白。2019年,得益於中安創谷的對接,公司獲得省投旗下量子科學產業基金1000萬元資金支持,同時吸引了數家市場化基金管理機構「進場」。
讓好項目不再為錢發愁,中安創谷用足用好發起方資本優勢,積極與省投產業基金體系對接,努力為園區企業引來「金融活水」。
同時,公司以中安創谷基金大廈為陣地,打造基金集群,為包括園區企業在內的省內外優質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截至目前,大廈已入駐基金管理公司62家,引入各類股權投資基金82支,認繳資金1411.31億元。
搭「創業擂臺」
樹起「雙創」新地標
正常室溫下,就能保存病毒核酸一個月;試管中含有的裂解液能夠有效滅活病毒,檢驗人員的感染風險大大降低……疫情期間,合肥錸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病毒採樣管,為戰「疫」貢獻科技力量。
「2017年,我還在美國矽谷的一家企業工作,『分子診斷』僅僅是我的一個想法。一次偶然機會,我看到了『創響中國』安徽省創新創業大賽海外賽區正在招募參賽者,當即決定參賽。」錸科生物創始人黃服喜說,那一年,項目順利拿下美國矽谷賽區一等獎,並由此落戶合肥高新區。
幾年間,企業一路高歌猛進。目前已在合肥建起GMP實驗室,產品也將實現量產。
黃服喜感慨:「從參加雙創大賽到落戶合肥,再到2018年拿到天使輪投資,錸科生物邁出的每一步,都離不開中安創谷的支持。可以說,它就是我們創業成功的『擺渡人』。」
設置海外、長三角、粵港澳和省內四個賽區,覆蓋美國、瑞士、以色列等國家和國內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先發地區,中安創谷已連續4年承辦「創響中國」安徽省創新創業大賽,共吸引5241個項目報名。
「舉辦雙創大賽,好比搭建了一個『創業擂臺』,對營造雙創氛圍、激活雙創生態有著積極意義。」王芳介紹說,更為重要的是,全色光顯、東超科技、國儀量子、中科類腦等一批優質項目通過大賽步入發展快車道。前三屆大賽促成86個獲獎項目獲得22.8億元融資;300個獲獎項目在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55.8億元。
「目前,中安創谷已在上海、深圳探索設立『離岸』孵化基地,實現源頭創新項目『全球招引+兩地孵化+安徽加速』。」王芳說,面向「十四五」,我們將對標一線城市同類園區,打造國際化科創社區,提供多維度雙創服務,形成千億產業集群,為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合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高地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李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