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滿分作文中,對熟語和名言名句的引用豐富多樣。「熟語是人們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語,是一種特殊的詞彙單位」,常包括成語、慣用語、諺語與俗語和歇後語。
「名言名句」則指學生寫作時常常會引用一些名人所說過的話(即名人名言)和閱讀作品中的好句。而由於自動分詞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把熟語和名言名句識別出來,筆者便進行了人工的統計。
(一)熟語
慣用語(6個):領頭羊、閃光點、十字架、頂梁柱、獨木橋、抱佛腳
成語例舉:千辛萬苦、推陳出新、因材施教、眾望所歸、豁然開朗、禍國殃民、出口成章、救死扶傷、怒不可遏、背道而馳、標新立異、出其不意、不言而喻、出類拔萃、不絕於耳、不謀而合、不依不撓、不知所措、愁眉苦臉、頂天立地、獨一無二、後繼無人、荒誕不經、荒無人煙、兼收並蓄、腳踏實地
諺語與俗語例舉:
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2.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3.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4.笑不露齒,語不高聲。
由表2. 7和上述例舉可以看到,50篇高考滿分作文中的熟語以成語為主,慣用語、諺語與俗語只佔了很小的比重,對歇後語的運用更是為零,這與作文文體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本研究所收集的作文樣本是以議論文為主的,而議論文的語言應該是準確、鮮明、嚴密和無針對性的,慣用語和歇後語的語言特點則是通俗有趣、生動活潑的,這與議論文的語言要求相悖,因此,在高考滿分作文中慣用語和歇後語數量不多,也就不難理解。
(二)名言警句
例舉:
1.華羅庚曾說:「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
2.魯迅也曾說:「無論什麼事,如果不斷收集材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
3.呂叔湘曾說:「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教活了。」
4.正如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所言:「生命最有分量的部分,正是我們要做自己,承擔所有的責任。」
5.村上春樹曾說過,每個人身上都背著一個十字架。
6.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7.授之以漁足解一日之飢;授之以漁,足食終身之魚。
8.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9.桃之天天,灼灼其華。
10.凡人生之生也,必以其歡,憂則失紀,怒則失端,憂悲喜怒道乃無處。愛欲靜之,遇亂正之,勿引勿摧,福將自歸。
11.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由上述的例舉可以看出,高考滿分作文中的引用多種多樣,涵括了成語、慣用語、諺語與俗語和名言警句,而且並不僅僅局限於課內積累,有很大一部分都屬於課外積,特別是名言警句部分,如「桃之天天,灼灼其華」、「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妝。好向鐮溪稱淨植,莫隨殘葉墮寒塘」、「梁思成在談建築時說:建築的文法有一定的約束,但在它之下仍能有極大的變通的靈活性」、「三毛云:人的悲哀在於知道歲月是流逝的,並且還要學會接受」等。
可見,好的詞句不是憑空而來,靠的是課內外廣泛的閱讀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