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作文預測30題:根據名言警句寫作文
2013-05-31 11:01
來源:冠華作文網
作者:
點擊訪問>>高考作文預測30題匯總頁,內含範文和點評。
【文題設計】
閱讀下面這則材料,寫一篇文章。
杜甫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尼採曾說,不要爬上山頂去,也不要站在山腳,從半高處去看,這個世界真美好。
其實,站在哪裡看世界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和體驗,你又有怎樣的認識和體驗呢?在閱讀上面材料基礎上確定文章的立意,題目自擬,寫成記敘文或議論文。不得少於800字。不得宿構或抄襲。
【寫作導引】
這是一道名言警句類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說的,寫的,歷史紀錄的,經過實踐所得出的結論或建議,以及警世的比較有名的言語。廣泛上來說就是有意義,向人們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話,名人所說的諺語、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
這類新材料作文,命題者往往提供與寫作者道德修養或學習生活的某一方面緊密相關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幾句幾段)作為作文題,審題的關鍵在於理解給予的名言或話語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義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強的隱喻性或象徵性。如果就事論事,就只能觸及皮毛,得到一個膚淺的認識,想要滲透其中深層的哲理,就要善於由表及裡,深入挖掘內在含義,從中悟出與生活相關的道理,構思時可就人生的某一個側面寫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時可巧借意象作為載體以形象說理,以此作為立論的切入點。
比如,2010年高考山東卷:「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列夫·託爾斯泰。請根據閱讀後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這道作文題所給材料就是一句名言,審題時抓住名言中的關鍵詞「光明和陰影」,從中悟出「光明」的比喻義「正義的或有希望的」,「陰影」的比喻義「心理上不夠開朗樂觀,感到壓力纏身;還指心靈與修養方面的弱點或不順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由此入手,該材料作文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立意了。
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審題,一般要注意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捕捉關鍵語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組成,關鍵語或出現在材料中,或設置在要求裡,抓住這些關鍵語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準確理解材料及命題意圖。新材料作文中的關鍵語往往是命題者在陳述對象、突出中心時特別強調或反覆出現的詞句,是命題者或材料中有關評議性語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題者的情感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難窺出其中端倪。
2.注意由表及裡。抓名言警句的關鍵詞句,結合社會時代背景解讀名言警句,由表及裡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蘊含的哲理,及其隱含義,挖掘出喻意。
3.善於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隱含義的範圍內,由此及彼,結合社會現實多角度立意。
如果是多則名言警句,審題時要善於全面準確,從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內在的相同點,在相同之處立意;也可以「抓住一點,不及其餘」從中選擇一個角度立意。
本道作文題有兩則名言,在名言之後,命題者用「其實,站在哪裡看世界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和體驗,你又有怎樣的認識或體驗呢?」這一關鍵性問句,提示我們感受世界的美好不僅在半高處,也可在山的不同角度去感受。所以,我們可以循著命題者的提示從不同角度思考,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寫出自己的認識和體驗。
抓住第一句名言中的「絕頂」可立意為:從山頂看,美盡收眼底。依據一些詩句可以思考某些深層內涵:從山頂看,是為了「欲窮千裡目」,目光遠大、心胸開闊,就會感受世界的美好;從山頂看,可「一覽眾山小」,就會感受、認識到自己的美好,增強自信心;從山頂看,則「不畏浮雲遮望眼」,頭腦清醒,不受蒙蔽,才會感受生活真實的美。
也可以抓住第二句名言中的「半高處」立意:從半高處看,這個世界真美好。半高處有餘地,留有美好的想像和嚮往,而不是一覽無餘。在文學、藝術上,半高處則表現為含蓄。文學藝術留白,可激發欣賞者的審美活動。如果把「半高處」比喻人生的旅途中,那麼,我們會明白「美在途中」。因為生命中絕大部分的風景總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為了經歷。
其實,從山腳看,也可感受世界的美好。觀察事物往往取決於人的態度,如果居高臨下,則目中無人,有了有色眼鏡,何談世界的美好?那麼,從山腳看,則象徵謙卑的態度,如此才能像莊子筆下「知醜」的河伯那樣感受大海的美。而且,從山腳看,才能從事物的根基上感受實實在在的美好。
還可綜合兩則名言立意:從山腳、山腰、山頂多角度、多層次觀察,會感受世界更美好。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善於變換不同的角度觀察,世界便異彩紛呈。
【山東初高中學生專屬】
山東高考近五年真題,高考複習資料,初中期末試卷,更多資料
掃碼即可獲取
6月13-7月5日
2020中高考主題活動陪伴考生備考、擇校
掃碼或微信打開連結長按關注二維碼
立即獲取
掃碼獲取2020年河南高考志願填報講座入場券
掃碼添加新東方廣州學校老師
發送「2020高考」
獲取更多資訊
成都學校二維碼展示
長沙學校二維碼展示
2020湖北高考解析直播
長按識別掃碼 進入直播群
交流高考心得,獲取更多內容
名稱名稱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