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被網際網路革新所影響的會是什麼?

2020-12-25 雷鋒網

我非常贊同Tim O』Reilly將網際網路比作一個作業系統的觀點——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和最有用的一個。網際網路有能發展子系統的特質。這一特質成功地拋開了一些在只有一個贏家的市場可能性。

網際網路子系統具有運用數位技術進行革新的潛力。有些子系統的領域非常清晰,並且有一到兩家大公司佔主導地位。而在其它一些不夠發達的領域中,還有沒這種成功的先行者。

所有的網際網路子系統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現有的用來解決類似問題的行業。而這些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這是世界上首個支持多對多(我把它定義為做雙向的一對多)交流的技術。

它減少或消除了一些交易成本。

它是世界上最有資本效率的革新空間。

它能引領減少中間環節的趨勢。

它使得由功能性的市場縮水。


下面我們看看不同的網際網路子系統並分析它們是如何影響各行各業的。

(與Tim O』Reilly不同,我認為比起子系統這個稱呼,它們從屬性上來說更應該是一些應用。而由於手機設備和瀏覽器是網際網路的門戶,我會對它們分別進行討論。同時,廣告對我來說,儘管它大量地存在於網絡當中,我仍然將它當做一種商業模式,而不是一個網際網路子系統。)

在線搜索

搜索領域至今為止還都基本上被Google所掌控。而且在中短期,這個現象並不見得會怎麼變化。然而,我還是看到了有關搜索方面的潛在轉變。首先,因為搜索是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我們能夠搜索到原始內容的可能性越來越低。像Demand Media這樣的內容集合網站往往霸佔了許多搜索結果。

「我們要照照鏡子問問自己,『這是我們想要給用戶帶來的東西嗎?』我們在汙染網際網路。——Jason Calacanis」

第二點是,除了純文本搜索之外,還有其他很多可能性。媒體搜索現在還很不發達。最大的障礙就是一些缺乏文字語義學上聯繫的內容不能通過PageRank這樣的算法被搜索出。包括書籍、圖片、視頻和音頻。對於這些內容,也許很快就會面臨一些革新。

在線零售

零售是一個龐大的子系統,它現在由Amazon掌控。這是一個典型的勝者為王的市場。它的其中一個二級子系統是在線競拍,也擁有像eBay這樣的主導者。

在線零售是長尾理論的產物,並且可以在沒有實體店的情況下進行銷售。至少最近一段時間,我沒有看到這個行業會有什麼實質性的革新。也許社交網絡可能可以改變購物模式。但是至少到目前為止,Amazon好像沒有什麼威脅。

媒體入口

媒體入口是一塊巨大的並且暫時還未單獨受到某一個參與者掌控的大領域。然而,一些有獨特風格的媒體已經開始呈現出壟斷趨勢。Facebook和Flickr佔領了照片領域;Apple的iTunes領導了音樂領域;Apple和Netflix佔據了視頻領域;而Amazon則佔領了書籍領域。

我們還不清楚當報紙業完全數位化後誰會佔據主導地位。也不知道當媒體流時代替代下載時代的時候會發生些什麼。

現在,像Spotify或者SoundCloud這樣的新興公司已經開始嘗試在音頻方面的革新。但是音樂行業的革新是步履維艱的。這個行業長久以來都處於被改革的焦慮中。而處在這個領域目前的參與者並不會那麼輕易放手。

總而言之,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具有經濟效益的子系統之一,但也是一個混亂艱難的領域。而障礙並不是出現在技術上。媒體入口需要的是制度的創新。

一對一(個人)交流

這是電話、電郵和即時消息子系統。這塊大部分由Facebook,Skype,Google和Microsoft所掌控。而Facebook在消息方面可能又是最為重要的掌控者。Apple只是在這幾年才通過iPhone加入了這個行列。我認為這個領域的革新還有很大的空間,但是看起來新的參與者將會越來越難以進入這個領域。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這些不同形式的一對一交流是會最終趨向形成一個統一的通信形式,或是維持現狀,抑或是分離得更開?我傾向於第一種假設。儘管人們想要區分在生活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但是他們仍然會希望能夠通過同一種渠道來處理文本、聲音和影像上的一對一交流。

一對多(廣播)交流

這是由用戶希望得到公共聽眾的意願衍生出來的子系統。當它以網頁形式出現時,Google的博客平臺Blogger,Wordpress和新近的Tumblr佔據了主導地位。而在視頻方面,Google的Youtube獨領風騷。播客(Podcasting)這種廣播音頻的形式似乎現在還沒有被壟斷。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種能夠以零成本向公眾廣播內容的方法已經融入到了網絡結構系統中。它是最重要的和最與生俱來的子系統,但是也是最分散和最開放的一類。讓我們希望它能保持現狀吧。

多對多(社交)交流

很多人都習慣於將廣播歸入社交媒體這塊。而我認為社交媒體應該是一種實時網絡。社交媒體是以Twitter為先鋒的子系統。而Facebook將社交媒體推向了更為開放的交流,並坐上了社交媒體平臺當之無愧的第二把交椅。不過Twitter相比Facebook仍然有三點重要的不同之處:它是默認對所有人公開的,它讓不對稱關係(follow)代替了對稱的朋友關係,它只能控制在160個字以內。

目前,還沒有其他平臺能夠與之在社交媒體或是實時網絡方面相抗衡。社交分享的數據顯示社交網絡已經和搜索一樣,成為了瀏覽量的最要來源。在這個領域當然還有發展的空間,但是現有的狀態似乎已經很不錯了。

社交網絡

這個子系統在社交圖表擁有者的控制之下。它的老大Facebook,已經將對手們都遠遠地甩到了後頭。而且這個勢頭在目前無法壓制。它的二級參與者都是基於一些諸如商務(LinkedIn)和離線關係(Meetup)這類的框架所建立的。

很多參與者是在Facebook的平臺之上進行革新。其中之一便是Zynga。Zynga的成功已經可以重新定義一個全新的子系統了,也就是社交遊戲子系統。社交遊戲的巨大成功給Facebook帶來了另一個提示:這個平臺除了能給遊戲作為基礎設施,還能不能有些其他的用途?

沒有人能夠阻止Facebook在這個領域成為霸主。然而,社交目的除了單純的社交網站之外,還和組織、商業有著密切的關係。Facebook確實有著最廣泛的社交圖譜,但是它並沒有能夠實現所有的社交目的。社交所囊括的內容絕不僅限於分享照片和更新狀態。

支付

這個子系統的主導者是PayPal。當然其他很多公司都在尋找進入這個領域的渠道,包括虛擬貨幣(比如Facebook的Facebook Credits)或是像手機支付這樣的新渠道(比如Twitter的聯合創始人Jack Dorsey給我們帶來的Square)。在我看來,很顯然,並不是所有這些不同的支付系統都將能笑到最後。

現在在支付領域中的革新顯然都是由越來越普及的社交和手機應用所觸發的。最終,支付還是會形成一個以贏家獲得大部分利益的局面,而PayPal就是最有可能可以笑到最後的那一個。如果它的用戶群繼續穩步增加的話,那麼不久後的將來,它的重要性肯定會超越它的母公司eBay。

本地零售和服務(LBS)

網際網路的LBS子系統主要是以像Foursquare這樣的手機服務和類似地址號碼薄的Qype這樣的服務為先鋒隊伍。然而,Groupon才是首先激發這個市場潛能的那一個。它使得在這個市場中以最快的速度獲取最大的價值成為可能。

本地化指導是大勢所趨,而將其迎合本地的商業仍然是一個大有可為的方面。Groupon是否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大贏家?這是最後一個嗎?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但是有一件事情可以確定:在這個領域中,正在有一些改變悄然發生。

雲計算

雲計算是以技術基礎設備作為一項服務(包括存儲、計算、託管各個方面)。它現在被Amazon的Amazon網絡服務所掌控,而排第二位的就是Google的Google應用引擎。雲計算是一個典型的規模商業。它是一個對於進入時間非常敏感(越早越好)並且有很高門檻的東西。

然而,在這樣一個平臺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以Heroku為例,在一項絕妙的服務革新中,它在AWS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應用平臺服務。同時一些軟體服務公司也保留了它們的基礎設備。在商業界,SalesForce是一個最重要的公司。

雲計算仍然處在嬰幼兒時期,而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獲得更加重要的地位。以基礎設備、平臺和軟體為服務的公司可以為今後的新興公司添磚加瓦。就像沒人希望做重複勞動或者擔心電力供應的問題,大多數人也不想自己去建立這樣一個數據中心。計算的基礎設施將會變成一種商品,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領域的發展空間已經被阻斷。

眾包

眾包指的是一個提供人力外包的子系統(個體勞動力,合作,協作)。和外包的一對一不同,眾包指的是一對多。眾包在基礎設施層面還沒有一個主導力量。先行者Amazon的Mechanical Turk並沒有得到太大的突破,而新的像ClowdCrowd和CrowdFlower這樣的公司仍然在試圖尋找足夠的資源。

儘管如此,在我看來,這個子系統需要一個良好的商業基礎設施來支持。一旦它形成了,那麼它將可以獲取這個市場的一個很大部分。這些應用已經很廣泛了,而且到目前為止,大多數像99designs或是LiveOps這樣的眾包服務是使用他們自己的人力資源。

就像我常常會思考很多有關未來的工作和數位化工作會如何改變這個社會的問題一樣,我認為眾包將會是所有網際網路子系統中最具有發展潛力的一個。

金融

令人驚訝的是,網際網路的金融子系統至今並沒有被深入發掘。我能想到一個只僅限於美國的公司在從事這種類似個人金融的服務:Mint.com。這家公司已經被Intuit收購。那麼全球化的Mint還沒有出現?

除此之外,Mint只提供金錢的管理服務。那麼個體借貸和集資,甚至是個人基金呢?為什麼不參照一下銀行的做法,在這裡創造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呢?

所以,金融是下一個需要被打亂的行業。因為金錢恰好只是一些數字的東西,它能夠很容易的在這個資訊時代被完全改造。

教育

教育是一個初級子系統,仍需大範圍的革新。當然,到現在還沒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藍圖指引我們教育應該向何處發展。但是有些東西是確定的:現在談教育已經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了,因為文憑很大程度上來說已經過時了,簡歷正在被社交網站的個人資料所替代,而網頁本身就已經成為了二十一世紀的教科書。

誰會成為教育界的先驅?這個子系統已經能夠容得下大平臺的發展了還是仍將散亂不堪?我的想法是,將來,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機會接受最好的教育;都可以向最好的老師和最棒的思想者學習;都可以接觸到最容易理解的課本;並且得到最完整和最重要的第一手資料。

怎樣才能把他們整合起來?我不清楚。但是機會就在那裡,而且這些零碎的東西正在一步一步地被拼湊起來。

能源

能源是在可見的將來最可能會被數位化技術影響的東西。電子和光子是數字傳輸的載體,而同時電子又能被數字所控制。對於能源網際網路子系統來說,最基本的方向應該是智能電網(Smart Grid)這樣的東西——通過提高能源效率來降低電價。而已經有先驅者進入了這一行業。

數位化的各類能源將會在電力的應用之後陸續出現。當汽車的能源將要消耗完時,它們將可以在晚上進行能量補充。最優化的方式是能源消耗由本地小電網來提供。

但是智能電網仍然很不完善。它們需要複雜的安全模式來阻止像Stuxnet這樣的病毒的大範圍攻擊。當能源基礎設施實行數位化管理之後,它也需要防止病毒入侵。

醫療

醫療將會成為一個很難進入的子系統,所以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什麼突破。首先,它很難被數位化,也就是說,數位化的醫療保健將要能夠通過醫生作為媒介轉化為能量。加之醫療可能是最私人的東西,所以更加增添了改變現狀的難度。

顯然,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在不危及病人的隱私的情況下,醫療記錄可以被電子化。醫患間的費用可以通過電子支付手段來解決。通過檢測和算法式的監控可能可以以預防代替治療。遊戲機制也可以讓人們更為主動地對待醫療保健。

不管將來在醫療方面會有怎樣的變化,它的發展肯定會非常緩慢,因為關鍵的技術信息需要依靠的三大媒介是:醫生、醫院和健康保險。

政府

政府將來也會數位化,而民主參與也能以此形式表現。就目前來說,我們可以想像這將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政治象徵著權力,而當權者並不希望權力從他們手中溜走。

不管怎麼說,我們可以展望一下未來,那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數位化參與投票而不用擔心作假。如果有其他的組織機構來推進政府施行這項措施,這並不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想到WikiLeaks和Liquid Democracy這類東西。

網際網路的政府子系統是發展最不完善的,同時也是在短期內最難看到發展前景的領域。然而,數位化政治的潛在利益是巨大的。在短期內,這個領域的革新最有可能被數據公開運動所推動。

by David Link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下一個風口?馬化騰提出的「全真網際網路」到底是什麼
    站在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高度,在馬化騰的眼中,未來的關鍵機會是什麼? 」…… 站在2020年末尾,馬化騰提出了他對未來的預判—— 「現在,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正在到來,移動網際網路十年發展,即將迎來下一波升級,我們稱之為全真網際網路。」
  • 教育網際網路+,SaaS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教育網際網路+,SaaS會是下一個風口嗎?+,SaaS會是下一個風口嗎?但深入探討教育行業,很多的教育機構存有「不變革,是等死;變革,可能馬上就死」的恐慌,這源於他們對於網際網路新玩法的認識程度,但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出教育機構還並未找到自己+網際網路的正確方向。那麼,教育行業的SaaS服務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 門戶搜索、社交網絡、網際網路金融之後,下一個網際網路引爆點是什麼?|...
    在CNCC 2017大會第三天的上午舉辦的大會論壇「網際網路應用的下一個引爆點」中,主辦方邀請了今日頭條、360、騰訊、滴滴幾家網際網路大企業的高管們來嘗試回答這個問題,其中中科院計算所的唐衛清研究員作為這次論壇的主持人。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記者根據現場演講,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整理出他們的演講內容及一些精彩討論。
  • 對話智聯招聘李強:網際網路招聘被動革新
    疫情突襲,應屆生、用人單位都不便進校,線下春招擱置。「金三銀四」是職場人換工作的一個高峰期,但當時仍處在疫情嚴防時期。於是,很多人首次接觸視頻面試,直至被錄用,與招聘方未在線下見過面。《中國經營報》記者近日專訪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2019年6月,智聯招聘上線視頻面試功能自復工以來,視頻面試的使用量平均每周環比達到123%的增速。
  • 從凡科10年,看中小企業網際網路服務行業下一個十年的趨勢
    並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革新,企業服務行業的觸手延伸到更廣的領域,整個行業規模也愈加龐大。其中,營銷與銷售企業服務作為企業服務賽道中與企業創收能力直接相關的一項服務,市場規模龐大,2019年達到1.6萬億的規模,未來三年內更有望突破2萬億大關。相比於同屬企業服務的OA、ERP等種類市場規模不過幾百億,銷售營銷類型企業服務更具有前景。
  • 新媒體衝擊下《報紙編輯學》教學革新與思考
    摘 要:新媒體衝擊下,報紙的全媒體之路逐漸鋪開,報紙編輯進入了「大編輯」時代,即既要掌握平面媒體的編輯,還要熟悉新媒體的運作,不僅懂得內容生產,還需強化用戶意識。基於此,高校的《報紙編輯學》課程教學應注意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以適應全媒體時代的需要,本文將著重探討新媒體環境下該課程教學的革新,以期提供借鑑。
  • 網際網路正迎"百米跨欄"式變革
    所謂的網際網路「百米跨欄」現象,就是指網際網路思維、技術、產品、商業模式等的變革升級所需要的時間,已經短過這種思維、技術、產品、商業模式等在不同地域空間、不同細分行業和不同群體中傳播、普及所需要的時間,從而形成在同一個時空內,新舊思維、技術、產品、商業模式等會共存在一起,藉助一個信息充分共享的平臺,使得某些組織或者個體可以在短時間內跨越這種變革升級造成的發展不平衡,而一舉實現發展階段的跨越
  • 「網際網路+」在哪些方面影響教育?未來趨勢如何?
    教育領域的投融資風暴接踵而至,網際網路與教育的深度擁抱帶來了教育技術的革新,引起了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深刻變化。「網際網路+」在哪些方面影響教育?未來趨勢如何?記者帶著疑問走進高校進行採訪。
  • 網際網路賣房,能撬動萬億級規模市場革新嗎
    在外界看來,阿里系「天貓好房」的出現,是對今年8月紐交所上市的房產交易服務平臺「貝殼找房」的叫板。後者脫胎於房產中介機構鏈家,截至美東時間12月14日16時,市值已逾775億美元,在美國三大證券交易所的中概股中市值居前五,僅次於阿里巴巴、拼多多、京東、中國移動。同時,字節跳動、京東、蘇寧等缺乏房地產經驗的網際網路企業,同樣開始跨界布局,網際網路賣房的賽道已然擁擠。
  • 一家25年傳統企業「網際網路+」下的涅槃重生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給傳統企業帶來衝擊,使得傳統的銷售服務模式正在遭遇著巨大挑戰:人工、房租等運營成本逐年增加;電子商務衝擊下,銷售價差不斷縮小;網際網路環境下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共享經濟對人們消費觀念的巨大影響。而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技術的普及和廣泛應用,各種辦公設備變得越來越智能,具備了物物互聯,人物互聯的能力,更多的商業模式被發掘。
  • 材料革新下的GORE-TEX品牌魔力
    戈爾始終嚴格要求市場上的產品裡所使用的物料必須達到行業裡最高的安全認證及標準,例如bluesign及oeko-tex 100。在產品周期分析的前提下,我們相信耐用的戶外服飾才是減少環境影響的王道。另一方面,戈爾自2017年開始選用具有環保概念的襯料,包括從塑料瓶轉化成的再生材料。我們的目標是在2021年前為顧客創造超過一百種環保襯料的選擇。」在專業性能之外,戈爾的GORE-TEX面料逐漸被消費者熟知並得到大家的偏愛,很大程度源於戈爾公司對環保的不懈堅持。
  • 澳大利亞南澳大學:一個很創新、很革新的大學
    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搜狐官方報導    搜狐出國主持人:您好,在訪談之前,先向您對搜狐做一個介紹,搜狐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名字,是中國最領先的新媒體、通信及移動增值服務公司,中文世界最強勁的網際網路品牌。因為每個人肯定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但是一旦你只是為某一目的選擇並不是你長處的課程的時候,你學起來可能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學到的東西更少、而且對自信心是一個挫敗,移民政策在不停變化,一旦移民政策變掉了,你的收穫什麼都沒有,你的興趣,最後可能沒有收穫到你想想的東西。
  • 美聯航「超售」危機: 一個網際網路時代的反諷
    如果不是自家員工,我是不相信會出現如此暴力。這本質上是一種權力尋租。不過,今天想聊一個話題,姑且當成超售的事來說。我想說,美聯航「超售」現象背後,折射出網際網路時代的一種反諷。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因為,超售在這個時代,原本可以走出粗糙、暴力、不尊重人的方式,給它灌注網際網路精神,讓它變得親和,成為一種大數據時代的服務。很多人說,超售是潛規則。其實是也不是。
  • 網際網路金融星多翰 一個值得信賴服務平臺
    近幾年,以網際網路金融為代表的新金融行業正快速崛起,不斷細化的行業監管規則和政策大力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也正加快網際網路金融的革新發展,金融科技。     安全性永遠都是網際網路金融的重中之重,事實上也會是眾多投資者最為在意的一點,為了保障客戶的絕對利益,特開發出五大資金隱私保障,包括本息保障、資金保障、風控保障、技術保障和法律保障,堅持帳戶由第三方機構託管擔保
  • 中美兩種社會制度,誰會在未來20年的技術革新中受益更大?
    5在二十世紀之前,主流國家所推崇的最佳管理實踐,不是分權而是集權。中國戰國各國的變法,都是向集權方向的變法。有極強分權傳統的歐洲國家,想要有所作為的君主,也在努力用各種方法集權。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在一個充滿戰亂,國家之間激烈競爭的環境下,一般而言,一個國家集權做的越好,這個國家的競爭優勢越明顯。
  • 阿卡索:網際網路時代下,優質外教師資是教育品牌硬實力
    對於國家來說,教育是立國之本,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業,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國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國家才能更好更快地向前發展;對於個人來說,教育是每個人的生活必備,通過教育可以獲取知識,喚起人的潛能,不斷提高和革新自己,為未來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礎。
  • 疫情衝擊中小企業,自救革新之路怎麼走?幾位企業管理者這樣說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宏觀經濟及微觀經營主體的影響持續發酵,衝擊著中小企業這個比較脆弱的群體,也打破了企業管理的一些傳統理念和做法。處在困難之中的中小企業,怎麼自救?未來的路怎麼走?記者採訪了幾位企業管理者。
  • 趙偉:網際網路平臺存款 下一個結構性存款?
    網際網路平臺「導流」下,部分中小銀行存款規模快速增長、有些甚至在一年時間內翻番。據不完全統計,網際網路平臺存款類產品,主要由一些城商行和民營銀行提供,具有存款利率高、存取操作方便等特徵;網際網路平臺「導流」下,相關中小銀行存款規模快速增長,部分城商行、民營銀行2019年存款規模甚至翻番。
  • 唱吧「Mix+」音樂人計劃——用跨界整合帶動音樂產業革新
    在未來,唱吧為該音樂人計劃所繪製的藍圖實際又宏偉: 3 年間為音樂人、網紅及達人打造 1000 首原創音樂作品(包括音頻和視頻);為行業品牌量身定製 100 首音樂作品;投資、合作扶持 100 家音樂工作室及音樂廠牌,全網音樂平臺開放合作,認真服務原創音樂人及音樂產業;並且這些商業化收益會向所有音樂人開放。
  • 分享經濟: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下的最後一個紅利?
    當網際網路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各行各業中時,網際網路自身所帶有的「分享」特徵也順勢進入不同的行業,製造業在尋求自身廠房、設備的分享;醫療行業在尋求自身醫療資源的分享;教育行業同樣也在開展教育資源的分享……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模式,分享經濟帶有強烈的網際網路特徵;但分享經濟更多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商業模式創新,在網際網路發展紅利日漸減少的今天,分享經濟或許是網際網路模式創新的最後一次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