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戶搜索、社交網絡、網際網路金融之後,下一個網際網路引爆點是什麼?|...

2020-12-17 雷鋒網

雷鋒網AI科技評論按:在之前雷鋒網曾採訪過清華大學胡事民教授,他認為過去二十年網際網路發展中有三個大的引爆點。第一是搜索,比如google、百度,它們提供了一個上網的入口,可以通過流量、廣告等來盈利,推動了網際網路的第一個高潮;第二是社交網絡,比如Facebook、Twitter、QQ和微信等,社交和網際網路的結合,移動網際網路成為主流,人們可以用微信叫車、付信用卡、交電話費等,它也會帶來流量收入和廣告收益,這是又一次網際網路發展的高潮,而且中國借這次機遇,成為了網際網路的強國;第三是網際網路金融,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這使中國成為這次變革的領跑者。從上面這三個「引爆點」來看,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在搜索上是跟蹤美國,但在社交網絡和網際網路金融上則逐漸超越美國,所以現在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已經和美國平起平坐。但在下一個引爆點出現時,中國能不能繼續引領網際網路的發展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關心的事情。

在CNCC 2017大會第三天的上午舉辦的大會論壇「網際網路應用的下一個引爆點」中,主辦方邀請了今日頭條、360、騰訊、滴滴幾家網際網路大企業的高管們來嘗試回答這個問題,其中中科院計算所的唐衛清研究員作為這次論壇的主持人。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記者根據現場演講,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整理出他們的演講內容及一些精彩討論。

網際網路的三個引爆點

主持人:唐衛清,中科院計算所

大家知道網際網路技術從60年代開始發展,70年代提出乙太網,90年代中國開始進入網際網路,從那時候起網際網路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軌道,在此期間我們有很多應用,大家肯定非常熟悉,比如說郵件、BBS、網站、搜索、網絡電話、電子商務,到現在的搜索、社交網絡、行動支付等等,非常多的應用,使得網際網路完全改變了社會。對這些應用,我們做一些分析,實際上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引爆點的脈絡。第一個引爆點我們認為是從網站到門戶,比如說當時的雅虎、搜狐、新浪、淘寶等等,後來到搜索引領像google、百度、360等等,總共十幾年時間,這個時候迎來網際網路第一個高潮。第二個引爆點可能是社交網絡,像博客、微博、QQ、MSN、微信,國外的facebook,推特等等,中國在這個階段逐漸成了網際網路強國,網際網路應用方面在世界上是比較先進的。後面在行動支付裡面,我們認為也是一個引爆點,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等,這使我們國家在支付領域已經成為世界強國。

目前情況是,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我們有大數據、雲計算、腦計算、知識圖譜、機器學習,還有區塊鏈、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等,這些技術都在快速發展,這些技術對網際網路的應用一定會起到很強的推進作用。同時,我們人已經習慣了在網際網路中生活,每天不上網,都會覺得這一天沒有過完似的,在這個新的環境下,我們探討一下未來網際網路會發生什麼,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對於企業,對於科研單位都可以提前做好準備,非常有價值,所以今天這次CNCC舉辦這個大會論壇,希望對各位來賓有所啟發。

 

AI將成為移動網際網路的造紙術和印刷術

講者:李磊,今日頭條實驗室總監

我關注的領域是信息的交流以及內容的創作,我的主要觀點是AI技術會在下一個十年大大促進信息內容的創作和交流。

為什麼呢?我們看一下人類的表達和交流過去幾千年是怎麼發展的。在公元前兩千年的時候交流是以口口相傳的方式展開的;公元前一千年書籍出現;公元前200年報紙出現,讓交流變得普遍,讓很多人不需要面對面也可以獲取信息;在上世紀廣播和電視媒介的出現,讓世界上每個人都可以非常快速地接收到新的信息。當然,最激動人心的改變是網際網路發明之後,尤其是最近十年移動網際網路發明之後,信息交流變得世界上任何兩個人都可以連接起來,都可以很方便來發表信息。

而在過去五年,不管在中國還在世界上其他的地方,我們的很多應用的產品發展實際上都是由移動網際網路技術驅動的。到去年在移動網際網路中我國用戶數量接近7億,美國也有2.8億,這個數字是非常大的。我的預測是未來五年到十年各種移動端數量仍然會快速增加,而在這方面的技術則會驅動我們信息交流的方式不斷地改進,從而提高效率。具體到信息交流方面,我覺得有三個環節非常重要:

第一是,如何讓各種各樣的創作者更方便地創作信息。今日頭條在這方面做了非常大的工作,我們提供一個信息創作的平臺,通過各種產品,讓用戶很方便表達他們的觀點,不管是一句話,短的信息,還是一篇文章,還是配有精美圖片,還是記錄生活的視頻,或者是經過精心編輯比較長的視頻。

第二是如何用AI技術理解內容和用戶,真正把有用的信息提供給感興趣的用戶。 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創作信息之後,信息是非常多的。

第三是互動,如何通過技術,通過平臺去推動用戶和作者、用戶和用戶之間的交流。我們利用文本分析技術去分析用戶對文章、視頻的反饋,再把這些觀點總結起來反饋給作者,最後促使作者創作出更高質量的內容。這個信息的創作分發互動飛輪就可以轉起來,從而能夠有更好的內容創作出來。

舉兩個例子。其中之一是寫稿機器人,去年今日頭條研發了AI小記者,從去年到今年已經寫了超過9千篇文章,獨立讀者數超過一千萬,它的質量也非常高,閱讀率等同於記者寫的文章。其二是,我們的計算機視覺技術,這個技術可以幫助創作者創作更好的內容。

這些都只是非常初步的技術,我認為下個引爆點是AI技術會更大地輔助創作,會促進表達和交流。我的觀點是AI將成為移動網際網路的造紙術和印刷術,謝謝大家。


引爆點三條:強需求、技術實現、政策支持

譚曉生,360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安全官,CCF的常務理事和副秘書長,曾經擔任CCF的主席,同時兼任重慶郵電大學校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教授

我今天講的可能不是說一個引爆點,而是一種思維方式。

首先「引爆」需要具有什麼條件呢?我認為,第一個它要滿足某類用戶的強需求。用戶分三類,消費者、企業和政府,也即2C、2B和2G。第二個,引爆可能需要一些技術進步的驅動,可能是一些算法的進步,也可能是硬體的進步,以及產業的能力,比如說成本和產能。第三個是政府政策的引進,滴滴就在政府政策裡面開一道門縫做起來,再往前推20年,一定早被滅掉,所有因素結合,才會創造某個契機,讓某個東西引爆。所以就是,有強需求,技術能滿足,產業化生產能力供給,以及政府的政策最後沒有滅掉。

到消費者層面來說,還是回到馬斯洛關於人的需求理論上來。比如說心理需求方面,現在社會的需求,衣食不是最大的問題,但是性方面沒有被很好的滿足,是很大的問題,再往上安全需求等等。從消費者層面來考慮,其實就是回到人的需求上來,看他在哪個層次上還有沒得到很好滿足的。

對於企業來講,它極端的追求就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從而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滿足用戶需求。從這些方面去考慮,未來在採用機器人作業以及雲製造等方面會有非常大的需求。

對於政府,第一要維持政權,第二個不要被其他的國家搞死。國家和國家的競爭除了過去的戰爭,還有網絡空間的戰爭。我所從事的行業,就是網絡空間,將來一定會成為國防的一部分。

這就是我的一套方法論,我們從消費者、企業和政府三個角度,從技術進步、產能和用戶剛性需求以及政策管制來看,所有這些結合起來,最後能判斷出這個社會未來可能會產生哪些引爆點。事實上,大家對引爆點的預測其實從來都是不靠譜的,計算機尤其如此。但是應用了方法論,我們至少可以預期到哪些領域可能會出現引爆點,謝謝。

 

共享經濟剛剛起步,未來前景一片

章文嵩,滴滴公司高級副總裁

「什麼是網際網路應用下個引爆點」是一個非常大的題目,也很難預測。這裡我講講個人的理解和觀點。

我們先來考慮:網際網路的本質是什麼?事實上,網際網路本質就是「互」、「聯」和「網」。先看中間的「聯」,「聯」就是連接,比如說人和人連接有騰訊,人和商品連接有阿里的網絡購物,人和車連接就是共享出行,人和路的連接就有滴滴智慧交通。還有萬物互聯,連接很多數據會有。「互」是雙向,過去很多的比如說報紙、廣播、電視都是單向,有了網際網路之後,就有了雙向的傳播,不光是收集信息,還可以反饋,互動過程中形成大量數據,這個數據是非常有價值。第三字是「網」,結網,通過連成一片來協作,這使得人們能夠分工、協作,最終形成網絡效益,使服務、效率等得以提升。

我們再來看網際網路背後技術的核心。我自己的理解,有了「聯」、「互」、「網」之後,提升效益最核心就是數據,數據是最寶貴的財富。阿里認為自己是數據公司,滴滴也認為自己是數據公司,出行業務只是滴滴的表象。除了數據,還需要大量人工智慧的算法,來不斷提升安全和效益。第三個則是強大的計算能力。數據相當於食材,人工智慧算法模型相當於菜譜,還需要一個巨大的灶臺把大餐做出來。

我的經歷可能更多跟共享經濟相關。對共享經濟,我覺得現在只是剛剛開始。共享經濟是強調資源聚集在一起,使得整體資源效益提升是問題的本質,這裡面要創造用戶價值,是一切的根本。

共享經濟中兩個比較突出的例子就是雲計算和共享出行。這裡面資源一旦聚合,規模越大,資源利用率就會越高。

我的觀點就是共享經濟剛剛開始,未來這個爆發的想像力是無限的。例如亞馬遜的雲計算去年收入是120億美金。前天聽到一個院士講中國的軟體產業,2016年軟體產業整個收入是4.6萬億。拿120億除以幾萬億,滲透率只有1%左右。昨天亞馬遜股票大漲,漲了13%,已經是世界首富了。所以雲計算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這個滲透率1%不到,未來可能是百分之七八十的滲透率。國內也一樣,考慮共享出行,交通效率的改變也只是剛剛開始,未來五年或十年後交通出行方式一定是非常不一樣的,網際網路+跟各行各業結合,一定會有巨大的改變。


提問:如何迎來網際網路的爆發點,讓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能夠引領世界?希望現場的網際網路公司能夠思考一下。

在演講之後的討論環節,現場觀眾提出了許多尖銳的問題,尤以清華大學胡事民教授的提問出彩。

(是什麼讓全場觀眾如此爆笑?點此:看直播視頻)

胡事民:主持人,各位嘉賓,我是清華大學的胡事民。我想說一下,所謂的引爆點,首先需要是解決剛性需求,其次要能夠極大降低使用成本,這才是引爆點。剛才幾位嘉賓講的其實只是你們公司的爆發點。而所謂的引爆點是能夠讓一個行業有大的突飛猛進的發展,能夠提高生活品質;引爆點有代價的,要革命。滴滴革了出租公司老闆的命,今日頭條革了新聞媒體的命,360把殺毒軟體變成零成本,一下把其他家革掉了。現在我們最關心的網際網路爆發點是什麼?如果說是引爆點只有三個,一個是搜索,網際網路搜索改變我們生活,你們誰都不能否認,第二個社交媒體,以騰訊,以微博為代表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改變了網際網路版圖。第三個網際網路金融,我們革了銀行的命,不過現在國家出了網聯。所以,網際網路如何迎來網際網路的爆發點,讓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能夠引領世界?希望現場的網際網路公司能夠思考一下。


雷鋒網註:以上內容沒有包括論壇的全部內容,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觀看「大會直播視頻」。

相關文章:

清華胡事民教授:來CNCC,了解計算機一切領域前沿 | CNCC 2017專訪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博士:理解自然語言:表述,對話,意境(附PPT和專訪) | CNCC 2017

丘成桐演講全文:工程上取得很大發展,但理論基礎仍非常薄弱,人工智慧需要一個可被證明的理論作為基礎 | CNCC 2017

李飛飛最新演講:視覺智慧是人類和計算機合作溝通的橋梁 | CNCC2017

CNCC 2017大會第一天,邱成桐,梅宏,沈向洋,李飛飛,湯道生,馬維英都講了什麼?| CNCC 2017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下一個被網際網路革新所影響的會是什麼?
    而由於手機設備和瀏覽器是網際網路的門戶,我會對它們分別進行討論。同時,廣告對我來說,儘管它大量地存在於網絡當中,我仍然將它當做一種商業模式,而不是一個網際網路子系統。)在線搜索搜索領域至今為止還都基本上被Google所掌控。而且在中短期,這個現象並不見得會怎麼變化。然而,我還是看到了有關搜索方面的潛在轉變。
  • 大社交網絡下的網際網路大腦如何發展
    而這些情緒,認知和智慧湧現的基礎恰恰需要對這些社交網絡天文數量的大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其結果將是「網際網路X大腦」計劃所產生的重要成果。其二,大社交網絡下的網際網路大腦如何發展?隨著物聯網與社交網絡不斷融合時,每一棟大樓,每一輛汽車,每一個景區,每一個商場,每一個電器都會在QQ或微信上開設帳號,自動的發布自己實時的信息,並與其他「人」,和「物」進行交互。
  • 天涯社區攜手清華五道口網際網路金融實驗室打造文化領域標杆網際網路...
    在今年5月的深圳文博會上,天涯社區曾與清控三聯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網絡IP資產交易平臺。此次天涯社區聯合清控三聯共同增資天道閱文並與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網際網路金融實驗室(以下簡稱「清華五道口網際網路金融實驗室」)達成戰略合作,是其完善網絡IP資產運營產業鏈的重要舉措,將有助於天涯社區泛文化娛樂平臺戰略的深化。
  • 讓「網際網路+」引爆傳統文化
    在網際網路時代,傳統文化獲得一種新態,它既是被傳播內容也是傳播方式。傳統文化作為一個巨大的信息源和信息元,極具開發價值,而開發、激活和重啟傳統文化的「通路」又是多種多樣的,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文化傳播也必然要考慮到終端及其用戶的接受習慣與體驗。
  • 最全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簡史:門戶時代
    1994年4月20日中國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接入國際網際網路,中國網際網路時代從此開始,這一年被稱為「中國網際網路元年」;5月15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設立國內第一個Web伺服器;同在5月國內第一個網絡論壇平臺——曙光BBS正式開放;8月,網友通過一臺386作業系統,架設了清華大學內部的BBS論壇——水木清華,是當時中國最具人氣的論壇,網上論壇成為中國網民最初的網絡習慣
  • 先有社交才有網際網路:顛覆中的社交電商
    剛過完年,你一定被家裡七大姑八大姨拉著點了無數次拼多多,社交電商的出現看似新興事物,然而,熱衷於網際網路考古的騰研識者楊皓天告訴你:微商和拼多多的模式並不是首創,無論是安利還是拼團,社交裂變的玩法早於網際網路就已經存在。
  • FT中文網:網際網路正當「汗」季
    有一個大反差。那就是這些做IM、搜索、門戶、電子商務的互聯 網公司在盈利之前都經過了至少3年的積累,燒掉了VC數千萬美金,歷經苦難才找到賺錢通道,在五六年後最終上市。牛車的速度,一路顛簸。但唯獨一個網絡遊 戲,鼻祖盛大隻用了30萬美金本錢就當季度盈利,當年就暴富,3年就光榮上市。坐的是火箭,一飛沖天。
  • 財豬金融大咖司書甲:網際網路金融除了產品 還需要點什麼?
    還是《社交網絡》裡的商業奇才?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平臺融貝網在去年年底完成A輪融資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以清華校友為核心的強大團隊陣容更是眾人的焦點:總裁和COO畢業於清華自動化系、CEO是清華機械學、行政總監是清華人文學院,總設是清華美院的……司書甲就是這個「清華團」中的一員,作為公司CEO,這支穩定團隊是最讓他引以為豪的東西,「平臺成立兩年多,核心團隊成員幾乎沒有人離開,別的驗證不了,但至少可以證明我們這個團隊是很靠譜的
  • 信息科技時代銀行業網際網路金融建設的路徑分析
    1989年網際網路的出現使全新的網絡經濟迅猛發展,特別是21世紀前葉,全球新興產業、智能科技、網際網路、移動互聯的興起,把人類文明推向了一個信息和科技同等重要的發展高潮期和深刻變革期,人們常稱之為信息科技時代。近年來,在信息科技發展浪潮的衝擊下,網際網路與金融本是互不相干的兩個行業融合在一起,以第三方支付、人人貸、眾籌、大數據金融、網際網路金融門戶等模式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新業態收穫了快速發展。
  • 搜索這個網際網路「古早」功能 怎麼又變成香餑餑了
    搜狗CEO王小川之後在朋友圈感謝騰訊公司「對搜狗公司價值以及技術能力、產品創新能力的認可」。這則突然的公告,加之今年以來不斷被提起的字節跳動的搜索產品和時不時被拉出來「應戰」的百度,都讓搜索這個網際網路「古早」功能,似乎又開始熱鬧起來。搜尋引擎的誕生,是網際網路對人類獲取信息方式的一次徹底變革。
  • 抖音之後,網際網路失去創造力
    來源 / 網絡燃財經截圖新浪年齡最大,成立於1998年12月,其次是QQ,1999年上線,年齡最小的是抖音,2016年9月上線,其次是拼多多,2015年底成立。也就是說,抖音之後,再也沒有誕生過一個國民級應用。這也意味著,近幾年,網際網路失去了創造力。
  • 網際網路信息分發簡明史
    而這兩條主脈絡本身又互相促進構成了一個閉環,也就是越來越多的人上網製造、發布、捲入了越來越多的信息到網際網路上,網際網路上的信息越來越多也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去使用它。我們都知道,到2019年的時候,全球的網民的數量大概正好是40億出頭點,其中大概有不到9億是中國網民。那麼你知道網際網路上一共有多少信息嗎?
  • 移動金融:網際網路金融皇冠上的明珠
    人類社會在信息通信技術影響下,正在出現以下發展趨勢:未來社會是寬帶社會。整個社會的信息量不斷增加,海量數據成為發展趨勢,大數據、雲計算等面向海量數據的信息處理模式應運而生。通過對海量數據的挖掘,人們開始獲得更為豐富的信息,極大提升人們的決策力和行動力。未來社會是移動社會。隨著移動通信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行動網路變得更加發達。
  • 細說國內外十大知名網際網路公司盈利模式
    Adwords+Adsense聯合打進了中小企業這篇藍海,甚至成為大企業必不可少的網絡營銷基地。直白一點說,Google其實就是一個廣告平臺,所以也很難怪默多克整天要嚷著屏蔽Google爬蟲。至於google的網際網路增值服務,當然來源於Google的產品了,比如pisaca,Gmail等產品的升級服務,這都是微支付,當然如果有足夠大的量那就是可以撼動大山了,成功案例首數騰訊了。
  • 英語新聞: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六大模式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六大模式從2013年開始至今,網際網路金融領域風生水起。網際網路的廣泛運用給金融服務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Internet finance(網際網路金融),是指以依託於支付、雲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尋引擎等網際網路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
  • 抖音之後,網際網路創造力逐漸消失
    三橫分別是搜索、社交、移動,後來王興加了一個物聯網,變成了四橫。王興認為,每五年左右,會有一個大的技術變革,會帶來很多新的商業機會,並在這四個領域中誕生出新的巨頭。 拼多多就是因為技術變革,誕生出來的電商新巨頭。
  • 網際網路金融 不是什麼企業都能做
    他認為,中國今天每個人都想搞金融,這是非常荒謬且不可持續的,尤其是網際網路企業,幾乎沒有不搞金融的,這是奇特的現象。對此觀點筆者基本贊成。  網際網路金融是中國一個偉大創造和創新,對中國舊有落後、死板的金融體制帶來了較大衝擊,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弱勢經濟體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同時,網際網路金融絕對是未來金融發展的方向。這就要求傳統金融必須轉型。往哪裡轉?
  • 中國銀行副行長王永利:網際網路金融的銀行選擇
    網絡銀行作為網際網路時代金融的新形態,是指運用網際網路基因與電商新思維將傳統的金融業務與以網際網路、大數據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和應用緊密結合,重構商業模式與業務流程,為客戶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的全新網際網路金融服務。
  • 下一個風口?馬化騰提出的「全真網際網路」到底是什麼
    站在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高度,在馬化騰的眼中,未來的關鍵機會是什麼? 」…… 站在2020年末尾,馬化騰提出了他對未來的預判—— 「現在,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正在到來,移動網際網路十年發展,即將迎來下一波升級,我們稱之為全真網際網路。」
  • 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商業銀行成功之道
    這似乎向我們傳達了這樣一種信息:在這個迅速變化的時代,從事網際網路金融,方向比努力重要,機會比效率重要,做什麼比怎麼做更重要,商業模式比產品服務更重要。金融與網際網路相遇,要穿透繁華喧囂之上的層層面紗和種種迷霧,破解成敗得失背後的深層密碼,我們思考的核心應該是怎樣理解和面對時代的變化並找到網際網路金融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