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網際網路+」引爆傳統文化

2020-12-20 中國青年報

    在網際網路時代,傳統文化獲得一種新態,它既是被傳播內容也是傳播方式。傳統文化作為一個巨大的信息源和信息元,極具開發價值,而開發、激活和重啟傳統文化的「通路」又是多種多樣的,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文化傳播也必然要考慮到終端及其用戶的接受習慣與體驗。作為既是內容也是形式的傳統文化,其信息構成的雙元性和傳播途徑的多元性,決定了它的呈現效果和傳播態勢。

    所謂雙元性,一是傳統文化固有的、本質的內容必須存在,沒有了這些,「傳統文化」不成其為「傳統文化」;二是傳統文化中能夠與時代相結合的部分,或者是能夠按照合理的邏輯推演而出具有時代性的元素,可加以細緻地挖掘和闡釋。傳播途徑的多元性,就要綜合考察接受終端的特性,比如門戶網站傳統文化專題欄目、古典詩文資料庫及其界面與構成、文學藝術與古代文化常識App、古代角色扮演類網路遊戲等,都必須認清接受群體的構成和需要來對載體進行全面的設計和規劃。

    古代中國產生了為數眾多的建築、器物、文獻和藝術品,其中大部分被收藏或陳列在公立博物館、圖書館以及美術館中,它們是人們了解傳統文化的主要媒介和途徑。雖然傳統模式下的常設展覽和策劃展覽,依然對為公眾提供文化教育和知識普及服務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建立和完善關於物質資料的資料庫並以適當方式實現開放共享,也是相關部門應予儘早完成的計劃。

    今年9月起,北京故宮博物院在武英殿、延禧宮舉辦「石渠寶笈特展」,展出283件清宮內府舊藏書畫珍品,其中包括神龍本《蘭亭集序》卷《伯遠帖》《遊春圖》等重量級經典名作,結果「入宮」人數爆滿,遊客參觀質量下降,服務效果未能達到預期。其實,故宮博物院完全可以配合特展,在既有的「端門數字館」實體數字展廳之外,為移動終端搭建有關「石渠寶笈特展」的網絡實時動態全息數位化平臺,讓更多人不必到現場就可「身臨其境」。同時,還可以此次特展為契機,持續性地通過網際網路公開和分享一些關於清宮內府書畫收藏、古代書畫裝裱修復和養護方面的知識與圖文信息,相信對於文化藝術常識的普及不無裨益。

    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不僅能夠藉助經典文本了解傳統文化形式,更可以進一步考慮通過轉換因果關係對之進行多維呈現。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古典詩詞,其中宋詞盛行於花間樽前的飲宴雅集之上,所謂「北宋有詞以應歌,南宋有詞以應社」,生產傳播環境更易,詞風與內容也隨之改變。今天,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分享經典詞作以推繹構想傳統社會的生活場景與民風民俗,藉助博物館公開和個人提供的名物資料、音樂知識、文本信息等,搭建網絡空間溝通聯動平臺,促進藝術、文學、歷史專家和愛好者的資源與信息優勢互補,全方位立體地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

    文化,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生活方式,當生活方式發生改變,知識和信息的生產發展傳播方式也會發生改變。從早期的口耳相傳到後來的傳抄題壁,從金石的銘刻鐫鑄到叢帖的槌拓摹寫,記錄手段與傳播技術的更新,不僅促進了知識的積累,更引發由觀念聚合重組而產生的思想變革與突破。反之,理念的傳播和更新也催生出新的生活方式的實現,不論創新、協調、綠色,還是開放、共享、共贏,都是生活發展中的理念,也是發展理念下的生活。

    傳統文化是有關社會歷史生活的積澱,豐富的物質精神資源蘊含著巨大的轉化勢能和可待激活的「引爆點」,讓古典參與現實生活和現代生產並不矛盾,傳統文化也並非像我們以往所認為的那樣,在網際網路時代特別是「網際網路+」新業態背景下遭遇無可避免的邊緣化。恰恰相反,在積極謀求自身存在與發展的同時,傳統文化開始全面深入地參與到當下社會協調解決道路中來,在政治多元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的時代,傳統文化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也必將賦予傳統文化全新的載體形式,由此歸納和激發我們對於生活方式的新一輪想像。

相關焦點

  • 文化復興夢:靈機文化助推網際網路+傳統文化創新轉型
    如今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新時代,傳統文化的傳承似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難題。當今,如何有機融合「網際網路+傳統文化」打造文化傳承新道路,是這個時代賦予我們不可逃避的責任。網際網路+傳統文化探討成為時代主題廣東省網際網路協會創始人方兆康接受艾媒網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網際網路對傳統文化的傳播本身就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情,這是高新科技的一個必然趨勢。網際網路與傳統文化不是衝突的關係,而是相得益彰、互相促進的關係。」
  • 為傳統文化標上網際網路的「中文門牌號」
    今年6月10日,是我國政府確定的第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各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而作為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結果,網際網路也日益成為保護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並且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利用網際網路保護並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 如何看待網際網路對傳統文化的影響並且舉例說明
    而漢字的高效表達能力,以及龐大的漢字使用人群讓其在網際網路信息傳播中取得優勢。網際網路讓我們的世界變小,國與國的距離減少,讓整個世界連成一個整體。我們的傳統文化在受到外來文化挑戰的同時,也在通過網際網路進行文化輸出。
  • 門戶搜索、社交網絡、網際網路金融之後,下一個網際網路引爆點是什麼?|...
    從上面這三個「引爆點」來看,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在搜索上是跟蹤美國,但在社交網絡和網際網路金融上則逐漸超越美國,所以現在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已經和美國平起平坐。但在下一個引爆點出現時,中國能不能繼續引領網際網路的發展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關心的事情。
  • 漫評:網際網路+端午,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端午節是中國文化的醒目符號之一,承載的是融入民族骨血的天人合一、活力賁張與家國情懷。無論是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還是紀念孝女曹娥說、古越民族圖騰祭等等,端午節無不閃爍著中華文化的光芒。網絡時代,當端午節遇上網際網路,沉潛不語的傳統文化,立刻煥發出時代的張力。當下,網絡直播風生水起,也讓端午文化有了新的傳播渠道。
  • faceui網際網路用戶體驗思維體系引爆utalk設計盛典
    faceui網際網路用戶體驗思維體系引爆utalk設計盛典 當前,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正在為產品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一方面,用戶群體持續細分,新的產品需求不斷湧現;另一方面,同類化數量激增
  • 他用動漫方式讓傳統文化躥紅網際網路
    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一個個深刻的人生道理,那麼,青少年該如何更有效地傳播、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呢?26歲的陳嘉豪,選擇用一個個簡單有趣的動畫故事來解讀它們。「國學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是數千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總結,圍繞優秀傳統文化展開創作,運用動畫形式,通過網際網路廣泛傳播,就是我們目前所做的比較成熟的國學動畫節目。」
  • 中國汽配網際網路大會引爆電商潮流
    2014年11月21日,由慧聰汽配網和中標全聯汽配用品檢測鑑定中心聯合主辦的主題為:「以影響力改變行業未來」中國汽配網際網路大會暨年度品牌盛宴」在北京慧聰國際•慧聰園拉開帷幕!    網際網路大咖聚首眾談電商論壇  如果你心中曾閃現過對汽配電商時代到來的期許,夢想過自己成為汽配電子商務浪潮的弄潮兒,不甘蟄伏於傳統銷售模式的經營狀況。那麼,你一定要聽聽「他們」對於傳統行業轉型電子商務的理解。
  • 李六軍:網際網路助力中華傳統文化書法教學
    六品堂創始人李六軍就網際網路助力中華傳統文化書法教學方面做了分享。  李六軍表示,讓中國人寫好中國字,秉承敬畏之心深耕書法教育、專注書法教育生態,做書法生態的領航者是其創辦書法教育機構的初心與使命。如今,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紛紛加入教育大家族,網際網路+科技一定也會給書法教育帶來一場變革,書法教育可以像K12教育一樣開展線上線下教育模式及智能點評。
  • 臺灣傳統糕餅引爆濱城
    臺灣傳統糕餅引爆濱城 2016年02月29日 09:26: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2月29日大連訊
  • 人民網評:是什麼原因讓傳統文化成了新的時尚
    一場傳統燈會竟然能點燃如此巨大的參與熱情,元宵佳節在如今所展現出的文化魅力,可見一斑。 在傳統節日中回歸傳統習俗、品味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今天許多人過節時的首選。不只是元宵節,在剛剛過去不久的春節假期,許多傳統的年俗和文化元素換個形式、換個空間,成了人們熱捧的對象。
  • 【傳統文化與網際網路】——我寫高考作文
    【傳統文化與網際網路】——我寫高考作文網際網路的陰陽屬性決定了其為利、弊共存的矛盾統一體。藉助網際網路,可以有效避免這道障礙。網絡為教育資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登錄各類教育網站獲取學習資訊。 3.助力發展 消除心理煩惱,可以毫無顧忌地向網友傾訴心事,減輕課業負擔所造成的心理壓力。可以在各個BBS裡張貼自己對各種問題的看法和見解,一來可以鍛鍊文筆,二來可獲得些許成就感,以提高自己某項業餘愛好的水平。
  • 網際網路以及傳統企業為什麼需要文化衫?騰訊公司來告訴你喔
    據說在網際網路公司有這樣一個鄙視鏈:有文化衫的歧視沒文化衫的,沒文化衫的=沒有文化。你看到這裡可能會笑了,網際網路興起也只有幾十年時間,大多數的網際網路公司根本沒有時間去沉澱自己的文化。沒有文化,我們可以創造文化啊,創造文化的第一步最簡單的方法,不是團建、不是周年慶、更不是每周的一次大型的員工洗腦活動,而是一件文化衫。騰訊作為一家網際網路的龍頭企業,在我們的生活中無孔不入,對文化衫的重視程度非常之高,高到什麼程度呢?騰訊內部有一面文化衫展示牆。為什麼馬化騰這麼重視文化衫呢?小編就來告訴你企業為什麼需要文化衫!
  • 欣欣旅遊網引爆旅博會 打造"網際網路+旅遊"新天地
    原標題:欣欣旅遊網引爆旅博會 打造「網際網路+旅遊」新天地  國內最大的在線旅遊超市——欣欣旅遊網應邀參展,設立了「網際網路+」旅遊主題館,為旅遊企業實現O2O模式轉型,有力推動了海峽兩岸旅遊企業的交流合作。而作為一家極具創新性的企業,欣欣的參與為旅博會帶來以下精彩看點。
  • 網際網路翻譯文化如何構建公共空間
    流行文化的興起是否可以成為構築公共領域的路徑?近年來,隨著在線社區和社交媒體的興起,成功的線上動員個案越來越多,特別是去年Kony2012視頻引爆網際網路後,由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提出的「迷群行動主義」(Fan activism)的概念,受到很多媒體研究者的關注。
  • 網際網路+連接共需兩端 家電巨頭海信億元補貼引爆家電「以舊換新」
    網際網路+連接共需兩端 家電巨頭海信億元補貼引爆家電「以舊換新」 2020-10-30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傳統衝印沒落,網際網路+衝洗模式成為新興領航者
    傳統衝印沒落,網際網路+衝洗模式成為新興領航者隨著數碼拍照技術的普及,能拍照的產品是越來越多,數位相機、手機、ipad,愛拍照的人也越來越多,QQ空間、微博、微信隨時隨地記錄著他們亮麗的身影。但與此相反的是,衝洗店的數量卻越來越少,紙質照片也隨之漸行漸遠。
  • 商旅文化地產 如何對接「網際網路+」?
    原標題:商旅文化地產 如何對接「網際網路+」?  在房地產行業走向深入調整,「網際網路+」衝擊日益加大的當下,面對普通住宅項目開發趨於過剩,傳統形態商業經營日趨艱難的格局,以文化為魂,靠旅遊搭臺的商旅文化地產,包括各種風情小鎮開發能否成功突圍?能否在市場中獨佔鰲頭?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業人士。
  • 文化旅遊新時代,如何引爆親子遊市場 ?
    2018開啟了文化旅遊新時代,文化和旅遊結合的越來越緊密,其中親子遊市場表現尤為明顯,國學、漢文化等主題的研學遊熱度越來越高。 親子旅遊市場正在從一個自發的成長期走向一個市場培育期,中小學生和學齡前兒童的3億人次及其背後的家庭的出遊需求引起行業高度關注。
  • 舜緣文化全新改版,引領傳統文化文藝復興!
    陸續推出以紅木文、茶文化、紫砂文化及國畫書法為理念的傳統文化產品。將其傳承弘揚,全心全意打造傳話傳統文化民俗好物,為人們帶來雅俗共賞的好運生活。 舜緣講堂舜緣講堂以優質國學易經等傳統文化內容為核心產品,匯聚各界名師大儒;通過線上授課,視頻講座等方式,結合前沿科技,以網際網路思維助力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播,增加了傳統文化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