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探索「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教育

2020-12-15 騰訊網

家庭所置身的社會背景,包括文化、種族、民族和經濟狀況等,都會影響家庭和兒童的發展。

近年來,「以家庭為中心」(Family Centered)的概念和方法在早期教育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越來越多的早期教育機構將「家園共育」作為兒童教育和社會化過程中一項不可或缺、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一、以「家庭為中心」理論的概念

「以家庭為中心」指的是一系列特殊的信念、原則、價值觀和實踐,目的為支持和增強家庭的能力,最終促進兒童的發展和學習。

Rosenbaum等認為該概念有三層含義:「第一:該概念有三個基本假設,這是概念的核心;第二:每個假設包括了相應的指導原則,這是基本假設的邏輯結果;第三:每個假設還包括相應的元素,這就構成了專業人員的主要行為框架和培訓框架。」

(圖片來自網絡)

(一)第一個基本假設

父母最熟悉自己的孩子,並期望孩子有良好的發展。

早託機構老師的行為框架是:鼓勵父母做出決定,幫助識別家庭的優勢和需求,提供信息給父母,與父母合作,為家庭提供可能的服務,與兒童分享信息等。

(二)第二個基本假設

家庭之間存在差異。要尊重每個家庭及其所有成員。

早託機構老師的行為框架是:尊重家庭、支持家庭、傾聽、提供個性化服務、接受多樣性、信任父母、與父母清晰的溝通等。

(三)第三個基本假設

支持性的家庭和社區環境最利於孩子的發展。

早託機構老師基本行為框架是:考慮所有成員的心理社會需求,鼓勵所有家庭成員參與,尊重家庭的處理方式,鼓勵家庭利用社區的支持,建立家庭的優勢等。

二、「以家庭為中心」的理論基礎

影響「以家庭為中心」概念的理論中,以「家庭系統理論」和「人類生態發展理論」最為重要,滲透到早期兒童幹預計劃中。

(一)家庭系統理論(Family Systems Theory)

家庭系統理論包括家庭的特徵、互動、功能和生命周期等要素。

家庭特徵包括三個水平:

其一:家庭作為一個整體,包括家庭的大小、文化背景、社會經濟地位、地理位置和受教育水平;

其二:個人的特徵,包括家庭成員的健康,應對方式等;

其三:家庭特殊的挑戰,包括家庭貧困,父母有殘疾等。

(圖片來自網絡)

基於家庭系統理論,「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要把家庭看成一個系統,並關注系統中的每一個要素。考慮到家庭的文化背景、居住位置和家庭的自尊等要素,Hoover(2001)推薦了「導師媽媽」和支持學習小組等方式,在支持性學習小組中, 「導師媽媽」具有較好的專業知識,能為家庭提供信息、情感和教育的支持。同時,她們與接受服務的家庭生活在同一社區中,因此有著相近的生活背景。當她們分享自己家庭的故事時,其他家庭可以獲得資源和情感的支持,也感到更舒服。 專業人員必須對家庭的需求有敏感性,才能與家庭進行合作和溝通,最終滿足家庭獨特的需求。

Hains,Rosenkoetter 和Fowler(1991)提出家庭服務的四個階段:

階段一:專業人員了解關於家庭的信息,發展對家庭需求的敏感性,做好家庭參與計劃的準備。

階段二:專業人員幫助家庭做好參加個性化教育計劃活動的準備,鼓勵家庭與專業人員合作並做出決定。

階段三:加強家庭和專業人員的溝通。

階段四:專業人員為父母的參與提供各種機會並評估他們在計劃中的參與情況。

(二)人類生態理論(Human Ecology Theory)

人類生態理論提出,兒童的發展受到多層背景的影響,就是在一個由各種因素組成的同心圓中將兒童置於同心圓的中心,而時間這個因素會影響到整個系統和每一個其他的因素,並不時發生變化。

生態觀點使得專業人員擴大了視野,尤其關注兒童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

例如,美國的經濟危機將使得聯邦對家庭服務計劃的資助減少,家庭獲得服務時間也減少了。

夫妻雙雙失業的家庭為了提高經濟能力,需要重新工作,早期幹預的服務提供者將在社區範圍內幫助這樣的家庭尋找適合的日託中心。

(圖片來自網絡)

在開端計劃、早期幹預計劃和家庭支持計劃中都受到人類生態理論的影響,例如:綜合了健康、教育和社會服務等領域使得幼兒獲得發展,強調父母參與計劃和管理,重新界定專業人員的角色,專業人員和父母作為合作者和夥伴,以及賦予家庭參與決策的權力。

一些研究者則注重通過敢於提高父母撫養孩子的能力。如STEP模式是一種以兒童為中心的教養幹預模式,它強調教養要以兒童的發展為基礎,注重向父母傳授兒童發展的知識,幫助父母了解兒童的心理需要,以便提高教養水平。

這種理論認為:兒童的發展是一個內部成長逐漸向外顯露的過程,向孩子提供足夠支持來激勵這種展露是父母的責任。

結論

「以家庭為中心」的概念框架注重家庭系統和家庭生態,因此,早期教育專業人員必須認識到

家庭的優勢及其在早期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包括認識到父母最了解孩子及孩子的需求,賦予父母權力,提供幫助信息,增強父母撫養孩子的能力,家庭的價值觀、目標與專業人士的方式、服務相匹配

三、美國「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教育實踐

1965 年開始的美國開端計劃推崇家庭參與。父母的參與體現在四個方面:作為教室的志願者和觀察者,專業人員的家訪,父母參與教育活動,以及父母參與計劃的決策過程。

(圖片來自網絡)

美國早期教育協會(NAEYC)在 1984 年建立了一套認證標準,以評價越來越多的早期看護和教育計劃。

為了獲得國家認證,早期教育計劃必須體現教師和家庭密切合作,健康的父母 - 教師關係是適宜的看護和教育的核心。

與此同時,一些州和地方政府、兒童看護資格認證體系逐漸把「以家庭為中心」的模式作為計劃的核心。例如威斯康辛州的早期教育中心,面對複雜世界的現實,發展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式,每個兒童中心選擇了不同尋常的方式,這就意味著「以家庭為中心」有多重途徑,而不是華山一條道。

四、「以家庭為中心」理念下的教師職前培訓

對於教師來說,「以家庭為中心」的方法需要從兒童中心轉變為與家庭合作,這需要為家庭提供大量的支持和服務,以滿足家庭的需要。目前「以家庭為中心」的理論和實踐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師普遍反映缺乏「以家庭為中心」的理念,特別缺乏實踐的技能。因此,在職前培訓中讓學生更多地接觸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學習合適的課程內容,以及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是目前職前培訓中行之有效的方式

(一)教師職前培訓的內容

Rupiper和Marvin(2004)調查了職前早期幹預或者早期兒童特殊教育專業學生的課程內容。82 個高校的人員參與了調查,結果表明以家庭為中心的教師培訓內容應該包括主要知識和次要知識。

主要知識為:家庭的知識、個性化家庭服務計劃和尊重家庭的多樣性。

家庭的知識:人類生態發展理論,家庭系統理論,多樣化的家庭文化和系統;

個性化家庭服務計劃:了解家庭的需求,識別家庭的優勢,使用家庭的資源,利用已有的家庭環境,支持家庭作為主要的決策制定者等;

尊重多樣性:尊重家庭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和實踐,教師認識到自身的文化和家庭觀念,家庭是早期幹預服務的核心,家庭是有能力的資源。

次要的知識包括:溝通技能、團隊合作的知識,以及機構間的角色和職責等。

溝通技能:使用文化的敏感性溝通技能,使用合適的訪問策略,實施協商的技能,使用有效的傾聽技能,使用更合適的問題類型,使用合適的解釋方式和策略,實施問題解決過程;

團隊合作的知識:與早期幹預有關的專業人員跨學科的角色、職責;

機構間的角色和職責:特殊學科的角色和職責,團隊示範和功能,諮詢或合作的示範等。

未來的研究包括探討每個內容領域所花的時間,使用何種策略確保學生達到預期的成果和實施,職前培訓的長期影響等。

(二)職前培訓的教學模式

培訓需提高教師以家庭為中心的實踐能力,因此教學模式也是研究的重點,如 Mandell 和Murray(2004,2005)提出「在職前教育中,需要增加學生與家庭互動的機會,在所有的課程中鼓勵父母參與,並且演示有效的父母 - 教師合作的策略」。

該課程包括三個方面:

1、以內容為基礎的課程;

2、實習和見習課程:學生需要花1-200 小時參與早期教育計劃,包括嬰幼兒早期幹預計劃,綜合性幼兒園,家庭支持計劃,有視力殘疾兒童的幼兒園,有自閉症兒童的教會學校,治療嬰兒聽力的幹預計劃等。這種實踐的經歷提高了學生直接的服務和協調服務的技能

3、學生和參與父母結成對子:參加每周一次的研討會,通過日誌、基於問題的案例分析,以及反思和對話等形式學習「以家庭為中心」的技能和策略。

五、對國內實踐的啟示

許多早期兒童教育機構正朝著「家庭為中心」的方向轉變,這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但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教育面臨著許多挑戰和困難,例如家庭參與的時間不足,教育機構的專業人員和管理者對家庭的影響力缺乏足夠的認識,家庭和專業人員的文化觀念存在差異,教育工作者的權威受到挑戰等。

「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教育對我國的學前教育有著借鑑意義。

其一:教育工作者需改變傳統的觀念,認識到家庭對於兒童發展的重要作用

作為幼兒園教師,應該理解家庭的需求,根據家庭所處的文化背景真誠地引導家庭的參與,與家庭分享兒童的信息,激發家庭發現自身的優勢和潛力,提高父母處理各種家庭事務的技能。

其二在教師職前培養和職後培訓中,需增加「以家庭為中心」的課程內容和實踐,使得準教師和教師具備相應的理論和經驗。

其三:目前國內有關「以家庭為中心」的研究僅僅是殘疾兒童幹預,如嚴重的問題行為、口吃和自閉症等,未來的研究應該包括關注早期教育中「以家庭為中心」實踐以及對兒童發展和家庭的長期影響

參考文獻-References

(美)岡薩雷斯 - 米娜 . 鄭福明 , 馮夏婷等譯 . 兒童、家庭和社區——家庭中心的早期教育(第 5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8.1-22.

Rosenbaum, P., King, S., Law, M., King, G.,Evans, J.(1998). Family-Centered Service: A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Review.

Epley, P.,(2010).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in Family-Centered Conceptualizations.Journal of Family Social Work, 13:269–285.

胡琰 . 透視美國學校教育中的家長角色 [J]. 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9):32-36.

Dunst, C.J. (2002). Family-CenteredPractices: Birth through High School. THE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6(3), 139–147.《外國中小學教育》2015 年第 5 期

相關焦點

  • 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場所
    早期教育是一種以解決父母及看護人實行科學育兒為己任的親子教育,是由父母完成對孩子人生之初的教育和培養,本身側重能力的給予;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大腦正常、身心健康,並非是嬰幼兒教育學前化,逼迫正在發育成長的孩子學這學那。
  • 廣昌探索幼兒早期教育新模式
    日前,在位於廣昌縣旴江鎮建設東路社區的「慧育希望」早教中心一對一課程室內,22個月齡大的陳嘉寶幼兒與家長羅女士一起在養育師熊志英的輔導下進行早教課程。經過2個多月的學習,她可以快速地分辨綠色、黃色等不同顏色,認知事物的能力比原來有了明顯的提升。該早教中心面積約100平方米,共有三個相連通的房間,被打造成一對一課程室、兒童閱讀區、集體活動室等教學場所,內部裝飾得像兒童樂園般夢幻卡通。
  • 知名家庭教育專家有效指導後疫情時代兒童早期家庭教育工作
    2020年7月23、28日,由湖北省婦聯指導,湖北省幼教機構聯合會、宜昌市婦聯承辦,宜昌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協辦的「拉一把女幼師——民辦女幼師復工復崗線上直播課培訓項目」宜昌專場第三、第四節課,在小愛家嬰幼兒託育中心持續開講,並為大家帶來後疫情時代的兒童早期家庭教育指導,以提升常態化的家園合作模式,全方位助力幼兒成長。
  • 成都早教培訓:成都成立社區早期教育學院,讓家長與兒童一起成長
    原標題:成都金牛成立社區早期教育學院,讓家長與兒童一起成長  為提高父母育兒知識,優化家庭教育環境。4月25日,成都市金牛區正式掛牌成立社區早期教育學院。  社區早期教育學院承擔全區早期教育示範引領、業務指導、理論研究、師資培訓、課程開發等工作。
  • 【縣區動態】關注家庭早期教育,「愛育未來」公益項目落地石林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在荷蘭皇家菲仕蘭的支持下發起「愛育未來」公益項目,面向相對欠發達地區的家庭、幼兒園、社區進行以 0-3 歲為主的學齡前兒童家庭早期教育幹預,通過開展家庭早期教育公益服務,探索家庭早期教育發展模式,解決家庭教育指導「最後一公裡」的問題。
  • 中國兒童中心舉辦「兒童與家庭」教育論壇暨2018年首場家庭教育...
    「兒童與家庭」教育論壇啟動儀式中國網6月2日訊 「兒童與家庭」教育論壇暨2018年首場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坊今日在中國兒童中心舉辦。中心此次舉辦的論壇活動,是一個很有價值很鮮活的探索和實踐。論壇和工作坊定位於「科學與專業」目標、持「開放與對話」態度,達「知行合一」之效應;以問題解決為導向,選取系列專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家庭教育工作者、家長,開展對話與研討。工作坊以參與為原則,注重體驗與實操、對話與討論、研習與思考。
  • 用心呵護 用愛培養 | 中國兒童中心家庭養護支持中心 相信孩子的...
    中國兒童中心家庭養護支持中心孩子是夢想的種子,最偉大的教育是讓孩子成為自己。中國兒童中心家庭養護支持中心用心呵護 用愛培養。中國兒童中心家庭養護支持中心宣傳片搶先看萬象起於點 ,人生立於幼。源頭參與引領早期教育行業發展在這裡,我們是孩子的老師,是媽媽,是朋友,更是早教行業的探路者。
  • 英倫聯邦早期教育_貝樂薇爾國際託育中心
    ,教學研管多方賦能7.深入布局新科技,聯動中心效能升級8.託育中心整體成熟解決方案,滿足客戶不同需求【貝樂薇爾的品牌核心優勢】貝樂薇爾教育品牌是IEER國際早期教育研究會、國際兒童親子教育研究中心及中國臺灣新北市嬰幼兒託育協會在中國大陸地區聯合協助創辦成立,總部設在山東濟南,註冊資金1000萬元,是致力於服務中國大陸地區0-3歲嬰幼兒的專業託育服務機構。
  • 與我們一起,探索Myfirstbook與蒙氏早教的前世今生
    「歡迎來到孩子們的奇幻世界探尋Myfirstbook誕生的意義與卓見與我們一起追溯蒙特梭利早教的歷史與成就。字面意義上,它指的是嬰幼兒的早期教育但對於Myfirstbook來說它的意義遠不止此既是對兒童健康成長的承諾也是突破性的創造力更是我們長久以來所堅持品質標準。
  • 補齊教育短板,金牛區在全省率先成立社區早期教育學院
    ,即便是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也迫切需要正規、科學的早期教育機構提供科學、專業的指導。「我們立足於社區教育,依託於政府,重點向金牛區轄區內0-3歲嬰幼兒及家長提供公益普惠早教服務,讓家長能夠建立科學的教育觀念,同時,隨著社區早教院的成立,也彌補了社區教育最後一塊短板,讓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為他們的成長奠定了基礎」,社區早教院負責人楊秀蓉表示,開展社區早教,減輕嬰幼兒父母培養壓力,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年輕人的生育意願和生育率,對人口結構調整具有積極意義;也可通過二孩家庭的增加降低產生失獨家庭的可能性
  • 上海:醫院攜手社區等探索創新兒童早期發展服務模式
    上海浦濱兒童醫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10月28日電 (記者 陳靜)社區兒童保健醫生和託育機構工作者直接提供兒童早期發展服務。記者28日獲悉,上海正在探索打造醫教整合、保教結合、上下聯動、資源共享的兒童早期發展服務模式。
  • 嶽曉英│美國教育基金會對藝術融合教育模式的探索——非營利組織推動教育機制改革的理念與路徑
    20世紀後半期,雖然藝術教育的價值在西方已經得到普遍討論和承認,藝術教育家、哲學家、美學家紛紛撰文表達對藝術教育的基礎和中心地位的認同,「藝術應為教育的基礎」,「一旦我們認識到創造性思維在任何一個認知領域都是知覺思維,藝術在普通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便變得十分明顯了」。但是藝術教育在學校卻仍然處於可有可無的邊緣狀態。與此同時,教育問題,尤其是中小學教育問題正在引起整個社會的憂慮。
  • 上海:惠靈頓幼兒園首次面向中國家庭 採用英國早期基礎教育
    每年學費至少18萬元,被稱為上海最貴幼兒園的惠靈頓(上海)雙語幼兒中心於2月29日開幕。3月1日,惠靈頓(上海)雙語幼兒園將迎來首批近70名學生。 該幼兒中心是惠靈頓公學的第7位成員,標誌著惠靈頓公學教育集團首個面向中國家庭的教育項目啟動。
  • 對於即將讓孩子上早期教育機構課程的家長,該如何選擇早教機構?
    原標題:對於即將讓孩子上早期教育機構課程的家長,該如何選擇早教機構?  最近幾年,兒童早期教育市場異常活躍,各種名目的早教機構遍地開花,一些國際品牌乘勢搶灘。一節45分鐘的早期教育課程一般都在80元以上,教材基本上是各早教機構自行制定,還要求家長陪同教育……那麼,收費比雅思培訓還貴的早教機構值不值得我們花大錢呢?對於即將選擇讓孩子上早期教育機構課程的家長,該如何選擇早教機構?
  • 校企圍繞兒童早期教育相關領域開展合作
    美吉姆將在未來5年內向華中師範大學投入1000萬元,設立兒童早期教育研究基金,通過"美吉姆學院"和"美吉姆早期教育研究院"及一系列與兒童早期教育相關的專項課題、實踐類教學、學術研究和創新項目,幫助雙方師資和早教從業者更好地提升職業素質素養,從而給予中國兒童家庭更科學和專業的早期教育指導,並為行業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加紮實的理論依據。
  • 芬式育兒 芬蘭的早期教育與教育公平
    早教在國內似乎是一個必備環節,我問了幾個上早教的朋友,主要的感覺是,在早教中心帶娃會輕鬆一點,玩的東西多,活動多,時間過得快,另外周圍的人都去早教,如果自己不去,總怕輸在起跑線。個人認為注重早期教育沒有錯,但是重點在&34;而不在&34;,每個小朋友的身心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律,也有不同的性格和興趣點,如果教的過多,小寶寶習慣於模仿而不是自己探索,慢慢就會缺乏好奇心與創造性。
  • 因你而溫暖——2019華人兒童教育早期教育沙龍成功舉行
    隨著現代家庭對嬰幼兒教育的關注,直接促進了早期教育行業的蓬勃發展。特別是80、90後進入育齡階段以後,年輕家長普遍文化程度較高,對孩子從小接受科學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視。另外,二胎政策放寬、雙職家庭現狀、城鎮化不斷推進等使得嬰幼兒早期教育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熱點。
  • 從《天線寶寶》看「早期教育」
    當然,這是一個過程,一個在普及科學早期教育觀的道路上必經的過程,因為從有人開始跟我們的家長講蒙臺梭利、講卡爾•威特、講七田真等等,這些國外的教育家們的理念時,家長們就開始意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因為我們有教育家陳鶴琴、陶行知,有專家馮德全、區慕潔、殷紅博、程淮等,幾十年如一日的傳播零歲教育的方法,家長們開始認可並開始實施「早期教育」;而當2049計劃、金寶貝、東方愛嬰
  • 小步在家早教嬰幼兒能力發展測評發布 早期教育立足家庭
    羅靜認為,以大數據為基礎,小步的測評體系不僅為中國萬千家庭提供了一個科學的指引,讓家長們更好的了解和確定兒童發展的水平,同時,也為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為了解我國家整體嬰幼兒發展的水平,提供了一個科學參考和依據。
  • [辰星兒童早期幹預中心公益培訓]
    > 辰星始於2010年,前身為程氏語言工作坊,先後開設多家分校,2014年正式更名為「程心語言潛能發展中心」,2017年正式由杭州市拱墅區殘聯主管,同時也是浙江特殊教育學院指定的特教老師實訓基地,杭州市拱墅區交警大隊特殊兒童小小指揮家實訓基地,國際馨翼語言訓練試點機構,國際馨翼感統訓練試點機構,發展至今已經幫助過近千名自閉症兒童、感統失調兒童及發育遲緩兒童,得到了孩子家長的一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