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式育兒 芬蘭的早期教育與教育公平

2020-08-10 neriusaaq

早教在國內似乎是一個必備環節,我問了幾個上早教的朋友,主要的感覺是,在早教中心帶娃會輕鬆一點,玩的東西多,活動多,時間過得快,另外周圍的人都去早教,如果自己不去,總怕輸在起跑線。

個人認為注重早期教育沒有錯,但是重點在&34;而不在&34;,每個小朋友的身心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律,也有不同的性格和興趣點,如果教的過多,小寶寶習慣於模仿而不是自己探索,慢慢就會缺乏好奇心與創造性。另外早期教育注重的是家長與孩子的互動,我理解雙職工家庭的父母很難安排大量時間陪伴孩子,但如果覺得每周去上次早教課,或者丟給所謂的育嬰師就萬事大吉,寶寶的成長也難免會有遺憾。

芬蘭沒有單獨的早教中心,但每個社區都有開放式幼兒園,家長可以帶小寶寶去玩,和其他小朋友互動,也可以參加定期舉辦的各類活動。芬式育兒很重視父母在早期教育裡扮演的重要角色,陪伴勝於一切,整個社會為帶娃的家庭提供了很大的支持,除了更多的帶薪假期,很多公司也都有家庭日,可以帶娃一起工作。公共設施中有很多方便家庭的設計,也有很多親子套餐或者家庭票,比如所有的交通工具上,推嬰兒車的家長和兒童都免票。

在芬蘭寶寶9個月的時候就可以上正常幼兒園,當然看每個家庭的自身情況,但一般要早於國內的3歲。每個幼兒園可能略有區別,一般1-4歲的小朋友4到8人一組,有2到3位老師陪同一起活動,通過不同的遊戲了解各種各樣的知識,如果是8小時日託,中午會在戶外午睡。

當然每個社區也有大量的兒童娛樂設施和各種各樣的親子活動。但所有的一切都儘量貼近自然,電動玩具之類的比較少,後面從小學到高中的學校教育也有很大程度上深入自然,有許多課是直接在森林裡進行的。我覺得我和我老公的主要區別就在於,他算個簡單的250÷8都要拿計算器,但是一進林子,劈柴點火順便給我科普一下沿途的樹和樹上的鳥都手到擒來。

芬蘭的老師(包括幼兒園老師)都必須是研究生及以上學歷,還有很多專科老師,比如針對學習障礙(如閱讀障礙)兒童的。在芬蘭,如果有學生無法掌握學習內容,老師會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教學,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同樣,如果有學生對某個科目有獨特興趣,學校也會儘量提供更多學習機會,比如高中的時候在學習完普通數學後,還可以繼續學習國內大學的高等數學,我老公當時對物理很感興趣,學校就聘請大學教授給他和另外一個學生單獨開授分子物理。但是所有這些學習培養並不是為了參加奧林匹克競賽,或者其他功利目的,單純是為了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

芬蘭在教育上非常公平,從高中開始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行選課,只要達到一定學分即可畢業,有人想更早進入專業學院學習專業技能,可以選擇兩年畢業,如果想在高中學習更多基礎學科,也可以兩年半或者三年畢業。研究型大學一般都是本碩連讀,總體在校時間也相對靈活,很多人工作後也會選擇重返校園學習新東西,在年齡上完全沒有限制。另外,雖然在校期間也有高分和低分的差別(小學期間不評分),但是這對日後的就業或者生活沒有很大的影響。

記得之前有一個關於各國教育的記錄片,採訪過一個芬蘭小學生,問他成功是什麼,他說,長大後有工作,有個老婆,有穩定的生活就是成功。這答案平凡卻深刻,可能這也是芬蘭國民幸福指數全球領先的生活智慧吧。

相關焦點

  • 早期教育等於超前教育嗎?孩子教育不是跟風,芬蘭做到了教育公平
    文/可馨育兒現在,太多的人開始從小培養「神童」。他們先是花高昂的價格把還沒有斷奶的孩子送入早教機構,後是搬家遷戶口上高級學校,甚至有的家庭直接選擇移民。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搶佔優質的教學資源。那就是芬蘭。別看人家國土面積小,但卻能把教育做到世界第一。原因都這!
  • 芬蘭副議長:芬蘭的教育為何能位居世界前列
    帶著這些問題,人民網專訪了芬蘭副議長阿爾託·薩託南(Arto Satonen)和芬蘭議會教育文化委員會副主席桑娜·勞斯拉赫蒂(Sanna Lauslahti)。 父母「望子成龍」兼政府大力投入 薩託南是芬蘭排名第二的副議長,曾兩次到訪中國。由於是教師出身,他本人對中芬教育交流和芬蘭教育體制頗有心得。
  • 告訴你一個全球NO.1教育體系的秘密——芬蘭幼兒教育
    芬蘭,一個位於歐洲北部的國家,人口550萬,我們知道芬蘭是源於聖誕老人、諾基亞,現在則是因為它的教育、憤怒的小鳥,還有PISA測試的驕人成績。芬蘭教育擁有全世界最好的教育體系,「芬式」幼兒教育更是享譽全球。
  • 聚焦中芬教育文化交流 吹響教育全球化集結號
    為進一步加強中芬教育文化溝通與交流,推動中西方教育文化創投發展,2017年10月10日,中芬教育文化商業投資論壇暨築夢創業服務周啟動儀式在北京大學全球創新創業中心盛大舉行。該論壇以「中芬教育文化產業的合作與碰撞」為主題,由北京慧致天誠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主辦,創咖(北京)移動科技有限公司協辦。
  • 芬式育兒 安全問題與芬蘭的兒童裝備
    在芬蘭,安全座椅是從寶寶出生起第一個安全衛士,生產後出院時,護士也會在確保新生兒被裝進汽車安全籃後才會放行。我看過一些寶媽點評最不實用的寶寶用品裡,安全座椅居然赫然在列,給出的理由是安全座椅很佔位置,而且也不是很方便拆裝的,裝上以後就固定了,短時間出個門抱著就好了,而且寶寶也不願意坐,到頭來就是擺設。
  • 芬式育兒 在芬蘭寶寶玩什麼
    芬式育兒,可能比國內更髒更野,我看有些家長出門即怕寶寶磕著碰著弄髒自己,全程抱著,什麼都不讓碰,難免壓制寶寶活潑的天性,其實弄髒了回家洗洗又是個好娃。
  • 從中芬對比視角看芬蘭核心素養
    為更好地促進中芬兩國教育交流合作,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成立了中芬教育創新研究中心,並於4月20日攜手芬中教育協會共同組織召開了核心素養導向下的中芬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國際研討會。在核心素養導向下,中芬兩國基礎教育課改的方向和歸宿在哪裡?中芬兩國在哪些地方可互通有無?會上,兩國教育專家圍繞這些議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
  • 「冰芬·綻放」芬蘭教育遊學項目官方發布會於京舉辦
    冬奧蓄勢,冰芬綻放,2019年9月17日,「芬蘭教育遊學項目」官方發布會在芬蘭駐華大使官邸舉行,正式推出「行知芬蘭」、「冰芬體育」、「PopUp School在中國」三大系列芬蘭教育遊學主題產品,將芬蘭先進的教育理念帶入中國,為中國青少年提供「體育+教育+旅遊」的創新性短期教育模式
  • 網龍受邀參加中芬教育對話 以AI探索出海合作契機
    作為中國數字教育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中芬聯合學習創新研究院的理事單位、本屆論壇的協辦單位,網龍網絡公司受邀參會,與中芬兩國的專家學者、教育一線人員、人工智慧與教育創新實踐企業,圍繞AI在教育中的應用、合作進行了廣泛交流,旨在共同推動未來教育智能化發展。資料顯示,中芬聯合學習創新研究院於2015年成立,是中國和芬蘭兩國教育合作的積極成果。
  • 芬式育兒 在芬蘭生娃帶娃的那些事
    經常刷頭條,看各位寶媽的育兒經歷,想想自己在芬蘭生娃帶娃的種種,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親身經歷的芬式育兒大法������那我們先從懷娃說起~最初得知中獎時我還一個人在北部羅瓦涅米讀博,就是有聖誕老人的那個村子,老公在南部赫爾辛基。
  • 進博會時間|芬蘭駐滬總領事:除了諾基亞,中芬還有這些領域合作潛力...
    作為芬蘭的代表企業之一,諾基亞將充分圍繞進博會「新時代,共享未來」的主題,向與會者展示中芬兩國在行業數位化技術合作方面的最新進展與成果。何朗明表示,「進博會為外國企業提供進口和投資機會,讓他們可以展示其產品,並與一些潛在的合作夥伴和新客戶交流溝通,與此同時中國可以通過進博會向世界展示繼續強化開放和公平的國際貿易的決心。
  • 芬蘭議員希望與中國在教育領域互通有無-新華網
    新華網赫爾辛基8月4日電(記者李驥志 張璇)芬蘭議會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席桑娜·勞斯拉赫蒂4日在赫爾辛基說,芬中教育合作越來越深入,希望進一步互通有無。  為期4天的國際校長聯合會第12屆會議(國際校長會議)3日在赫爾辛基拉開帷幕,來自數十個國家的1000多名校長、教育專家圍繞「引導教育設計」主題展開交流,探討合作。  據組織方芬中友好協會介紹,此次共有百餘名來自中國的中小學校長與會。會議期間還召開了首屆中芬校長高峰論壇,中國駐芬蘭大使於慶泰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
  • 芬蘭教育為什麼成功?
    其三,現象教學是一種基於對話的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強調愉悅的情緒、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創造性活動。Pekka 教授介紹,現象教學基本按照九個流程進行:確定學習主題-學習結果描述-實踐中了解-學科角色-找出關聯-闡明問題確定項目-列出具體活動-找到可用設備或資源。
  • 芬蘭的教育理念
    芬蘭歷來重視教育,勇於摒棄傳統思維,大膽進行改革。幾代人齊心協力,形成了世界公認的最完善的教育體制。他們注重教育公平,堅持以人為本。
  • 珊瑚實驗小學與芬蘭教育專家同科異構 促教師專業成長 —— 珊瑚實驗小學芬蘭基礎教育境內培訓系列活動三
    芬蘭教育專家與珊瑚實驗小學教師進行同科異構展示,包括英語、科學、數學、綜合實踐四個學科。芬蘭教育專家通過親身參與「現象式」教學示範課,指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體會、理解和消化相關教育理念與理論,掌握實際操作的技巧。
  • 芬蘭教育帶來4大啟示,值得借鑑!
    芬蘭的教育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優質的教育之一。近些年,許多區域、學校組織教師到芬蘭考察學習。
  • 為什麼芬蘭的教育全球第一?
    芬蘭,一直是全球教育的「標杆」。為什麼是芬蘭?是什麼讓芬蘭的教育一舉一動都受到了全球的關注?因為芬蘭的教育全球領先了將近20年,而且他們不甘於這個領先,總是在不斷的折騰,不斷的推陳出新。為什麼說芬蘭厲害,因為芬蘭的學生簡直就是玩一樣的就拿到了全球頂尖的成績。不僅僅如此,芬蘭的教育不僅質量高,而且還非常的公平,教育的階層固化在芬蘭被弱化了,家長們不管家庭背景如何,都會選擇家門口的學校就讀。為什麼芬蘭的孩子可以這麼輕鬆,芬蘭的家長也可以這麼隨意呢?
  • 為什麼說芬蘭教育是沒有「死路」的教育
    不久前,芬蘭教育領導委員會委員、芬蘭拉赫蒂市卡納斯國際高中校長Jyrki Rosti在2019博鰲教育論壇上做了主題演講,為我們揭示了芬蘭教育的秘密。以下是演講的主要內容。「在芬蘭,沒有最好的學校」我來自芬蘭,這是一個北歐國家,只有550萬人口。芬蘭教育一直在試圖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是我們怎麼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芬蘭的教育是在夥伴關係中發展的。比如,我們在開發一個新的課程、在進行教育變革的時候,會讓所有相關方參與到討論中來,包括家長、社會、學生。
  • 芬蘭教育的「中國式」變革?
    要知道,這可是「50年來芬蘭教育系統將發生的最大改變」。    這些聽眾是來自中國的幾名教育記者。    來到這裡之前,他們對於芬蘭教育的了解,多半都停留在「世界第一」的光輝成績上。這也是多數中國人所了解的芬蘭教育:一個只有520萬人口的國家,擁有20所大學和26所職業大學,教育投資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2%;它的中學學生在「國際學生評量計劃」長期領先;它的高等教育,幾乎被每一屆世界經濟論壇評為最佳;它的教育成果纍纍——有諾基亞的成功,也有linux系統的發明……    然而這一次,從芬蘭教育系統裡傳來的卻是不同的聲音:這個國家對自己的大學教育,已經不太滿意了。
  • 四國育兒調查:中國、日本、印尼和芬蘭的父母,在幼兒階段的教育...
    四國育兒調查:中國、日本、印尼和芬蘭的父母,在幼兒階段的教育選擇有何不同?> 四國育兒調查:中國、日本、印尼和芬蘭的父母,在幼兒階段的教育選擇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