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COP與EER的區別,普通民眾可能會說,COP是空調的冬季制熱性能係數,EER是空調的夏季製冷能效比。但是,稍微專業一點的可能會告訴你,COP與EER都是製冷性能參數,二者略有差別但在數值上比較接近。
COP的英文全稱是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譯為「性能係數」;EER的英文全稱為energy efficiency ratio,譯為「能效比」。
那麼到底誰對誰錯?我們來看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是怎麼定義COP和EER的。
說法一:COP表示制熱,EER表示製冷
國家標準GBT 7725-2004《房間空氣調節器》(適用於居民常用的單冷型空調、冷暖型空調、變頻空調、家用中央空調等),該標準對COP與EER的定義如下:[1]
COP:在額定工況和規定條件下,空調器進行熱泵制熱運行時,制熱量與有效輸入功率之比,其值用W/W 表示。
EER:在額定工況和規定條件下,空調器進行製冷運行時,製冷量與有效輸入功率之比,其值用W/W 表示。
因此,對於居民常用的房間空調器來說,這種說法是成立的。
此外國家標準GB/T 19409-2013《水(地)源熱泵機組》對COP和EER也有相關注釋:COP為水(地)源熱泵機組在額定製熱工況下滿負荷運行時的能效,EER為水(地)源熱泵機組在額定製冷工況下滿負荷運行時的能效。[2]可見這種說法也適用於水(地)源熱泵機組。
說法二:COP、EER都表示製冷
國家行業標準JB/T7249-1994《製冷設備術語》有如下定義:[3]
制冷機性能係數COP:在規定工況下,整臺制冷機單位時間從低溫物體中移去的熱量與輸入的能量之比。
壓縮機性能係數COP:在規定工況下,製冷壓縮機製冷量與單位時間輸給壓縮機軸的能量之比。
能效比EER:在規定工況下,製冷量與總的輸入功率之比。它通常用來衡量半封閉、全封閉製冷壓縮機和空調機的性能。
根據以上解釋,COP和EER都用於表徵制冷機的製冷性能,且同一製冷壓縮機COP值要大於EER值。
說法三:COP既表示製冷,也可表示制熱
國家標準GB/T 10870-2014《蒸氣壓縮循環冷水(熱泵)機組性能試驗方法》用COP同時表示製冷性能係數和制熱性能係數,但分別用C和H進行區分:[4]
COPC:在規定製冷能力試驗條件下,機組製冷量與製冷總輸入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示。
COPH:在規定製熱能力試驗條件下,機組制熱量與制熱總輸入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示。
以上三種說法雖然互斥,卻各有依據,因此不能一刀切說誰對誰錯,只因產品參照的標準不同,造成詞義的差別較大。
由以上分析可見,國內對COP值和EER值的應用較為混亂,只有從標準層面規範統一COP與EER的定義才能消除疑惑[5][6]。
參考資料:
[1] GBT 7725-2004《房間空氣調節器》
[2] GB/T 19409-2013《水(地)源熱泵機組》
[3] JB/T7249-1994《製冷設備術語》
[4] GB/T 10870-2014《蒸氣壓縮循環冷水(熱泵)機組性能試驗方法》
[5] 嶽孝方. COP值與EER值的正確運用[J]. 製冷技術,2009,02:54-55.
[6] 龔紅衛,管超,王中原,劉林林. 國標中的COP與EER[J]. 建築節能,2013,11:70-72.
來源:建環世界
更多技術文章
多聯機要回收冷媒怎麼操作?
空調梁上開孔,如何避免打斷主筋?
超實用的冷凝器清洗攻略,拿好了~~
更換壓縮機之前,必須要做這10件事~!
熱力膨脹閥怎麼選型?怎麼調試?
合作推廣:18273192192
長按指紋 識別二維碼 等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