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新趨勢:在大數據背景下,統計數據分析題命題新變化!

2020-12-16 高考數學速解張老師

統計中數據的處理在高考的新變化體現在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收集數據——整理數據——提取信息——構建模型——進行推理——獲取結論,注重通過數據建模情境下,運用特徵數據法解決決策性問題。下面將在大數據背景下,高考統計數據分析題命題新變化的出題類型和解題方法歸納如下.

類型1:直接給出樣本數據,根據平均數、眾數、方差、標準差的概念進行相關計算得出相應數據.

平均數和方差的計算是每年高考的常考內容,下面介紹平均數和方差的兩個簡單快速的計算方法.

1.平均數找齊法

在計算平均數時,如果這些數字都在某個數字左右擺動,就選取一個數字作為標準進行找齊.找齊法的依據如下:

其中a為選取作為標準數字,在使用找齊法時a的選取可以多種多樣,原則是便於計算。

2.方差的簡化公式法

例1:[2018江蘇卷,3]

已知5位裁判給某運動員打出的分數的莖葉圖如圖所示,那麼這5位裁判打出的分數的平均數為________.

解題思路:先由莖葉圖得數據,再根據平均數公式求平均數.

解析:由莖葉圖可知,5位裁判打出的分數分別為89,89,90,91,91,由找齊法,可取參照數為90,故平均數為90+(-1-1+0+1+1)/5=90。

答案:90

類型2:利用莖葉圖給出樣本數據,到目前為止,莖葉圖中的數據多為兩位數(莖葉圖中,一位數的「莖」處為數字0),明確每一行中「莖」處數字是該行數字共用的十位數字,「葉」處數字是個位數字,正確寫出莖葉圖中的所有數字,再根據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方差、標準差的概念進行相關計算.

例2:[2018全國卷,18]

某工廠為提高生產效率,開展技術創新活動,提出了完成某項生產任務的兩種新的生產方式.為比較兩種生產方式的效率,選取40名工人,將他們隨機分成兩組,每組20人,第一組工人用第一種生產方式,第二組工人用第二種生產方式.根據工人完成生產任務的工作時間(單位:min)繪製了如下莖葉圖:

據莖葉圖判斷哪種生產方式的效率更高?並說明理由;

解題思路:觀察莖葉圖,判斷並比較統計數據,作出結論.

解析:第二種生產方式的效率更高.理由如下:

(Ⅰ)由莖葉圖可知:用第一種生產方式的工人中,有75%的工人完成生產任務所需時間至少80分鐘,用第二種生產方式的工人中,有75%的工人完成生產任務所需時間至多79分鐘.因此第二種生產方式的效率更高.

(Ⅱ)由莖葉圖可知:用第一種生產方式的工人完成生產任務所需時間的中位數為85.5分鐘,用第二種生產方式的工人完成生產任務所需時間的中位數為73.5分鐘.因此第二種生產方式的效率更高.

(Ⅲ)由莖葉圖可知:用第一種生產方式的工人完成生產任務所需平均時間高於80分鐘;用第二種生產方式的工人完成生產任務所需平均時間低於80分鐘因此第二種生產方式的效率更高.

(Ⅳ)由莖葉圖可知:用第一種生產方式的工人完成生產任務所需時間分布在莖8上的最多,關於莖8大致呈對稱分布;用第二種生產方式的工人完成生產任務所需時間分布在莖7上的最多.關於莖7大致呈對稱分布.又用兩種生產方式的工人完成生產任務所需時間分布的區間相同,故可以認為用第二種生產方式完成生產任務所需的時間比用第一種生產方式完成生產任務所需的時間更少.因此第二種生產方式的效率更高.

(以上給出了4種理由,考試時答出其中任意一種或其他合理理由均可得分)

在當前人工智慧和大數據背景下,統計題更加注重考生對整理信息、建立模型、優化數據和指導生活實踐中的應用。在新高考情景下,了解高考命題人的出題背景,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複習,防止在簡單題上失分!

相關焦點

  • 2020年高考數學概率統計命題分析與趨勢研究
    出現這種趨勢是勢在必行的.一方面,由於近幾年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領域,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實用技術,而這背後正是對數據收集和分析的結果.另一方面,從2017年開始實行的新課程標準明確將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作為數學的核心素養之一,所以就一定會在高考中體現出來.
  • 專家分析2020高考數學北京卷特點:文理合卷,打造命題新形態
    北京卷第5,6,10,15題考查數形結合的思想;第8,19題考查函數與方程的思想;第10,13,16,21題考查化歸與轉化思想;第18題考查或然與必然的思想;第19,21題考查分類與整合的思想。 2. 突出對數學關鍵能力和數學學科素養的考查 北京卷突出對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像、數學運算、數據分析六大素養的綜合考查。
  • 2019年高中數學新教材正式發布!內容大變化
    因為高考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試題內容的變化更不會發生在「一夜之間」,這些新題型很有可能會逐漸出現在今後一兩年的全國卷或地方卷中!至於高中數學新教材公布後,高考數學會出現哪些新題型、命題方向會有哪些新變化?
  •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數學試題
    全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各地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學,今年的數學試題展現了中國抗疫成果。例如,新高考Ⅱ卷(供海南省使用)第9題以各地有序推動復工復產為背景,取材於某地的復工復產指數數據,考查學生解讀統計圖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 2018高考大綱即將發布!新高考題型揭開面紗?數學或將增加多選題
    試卷結構變化數學試卷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邏輯推斷填空題、數學填空題、計算題、證明題、應用題、數據處理題、舉例題、開放題等22題,共150分。開發5種新題型1.多選題:選擇題的答案不唯一,存在多個正確選項。2.邏輯題:以日常生活的語言和情景考查推理、論證、比較、評價等邏輯思維能力。
  • 衡水中學數學中心副主任解析2020高考數學全國卷:向新高考靠攏
    在今年特殊的疫情背景下,考慮到各省份考生受疫情的影響及學情變化和師生預期的基礎上,試題注重穩預期、穩心情,努力維護高考秩序,體現人為關懷。二、立德樹人,助推教育教學理念轉變2020年高考命題秉持「立德樹人、服務選材、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增強德育時代性,將疫情防控內容,巧妙融入試題,弘揚中國精神。數學全國III卷第4題以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動態研究為背景,考查學生使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新高考數學改革下的重點——高考數學六大核心素養解讀
    新高考數學改革的重點是高中生數學的六大素養,分別是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像、數據分析和數學運算。下面進行詳細闡釋。2.作用與應用:數學抽象是數學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維的重要基礎,能反映出數學的本質特徵,它經常貫穿在整個數學的產生、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二、邏輯推理1.特點:邏輯推理是從一些事實和命題出發,依據邏輯規則推出一個命題的思維過程。
  •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語文、數學試題 | 高考季
    全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各地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學,今年的數學試題展現了中國抗疫成果。例如,新高考Ⅱ卷第9題以各地有序推動復工復產為背景,取材於某地的復工復產指數數據,考查學生解讀統計圖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 2020年高考數學試題權威解析!聽聽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怎麼說
    全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各地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學,今年的數學試題展現了中國抗疫成果。例如,新高考Ⅱ卷第9題以各地有序推動復工復產為背景,取材於某地的復工復產指數數據,考查學生解讀統計圖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 高考數學立體幾何命題分析與趨勢研究
    2017年-2019年高考各地區數學試卷對立體幾何的考查,依然遵循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標準》)及考試大綱的要求,題型基本穩定,既有以選擇題、填空題形式出現的試題,也有以解答題形式出現的試題.一般會有2道小題和1道大題,分值為22分(2019年全國一卷是1大1小,17分),注重基礎,難度中上.
  •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語文、數學試題
    全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各地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學,今年的數學試題展現了中國抗疫成果。例如,新高考Ⅱ卷第 9 題以各地有序推動復工復產為背景,取材於某地的復工復產指數數據,考查學生解讀統計圖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 2020年高考全國二卷數學試卷分析
    2020年全國高考理科數學Ⅱ卷遵循《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2019年全國(新課標卷)考試說明》基本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堅持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的命題原則,充分發揮了高考數學的科學選拔和育人的導向作用。試卷整體上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察要求,難度設計科學合理,在穩定中帶有創新。
  • 2011高考數學命題預測之概率與統計
    ;  概率與統計(文)命題趨勢預測:  高考對概率與統計內容的考查,往往 以實際應用題出現,這既是這類問題的特點,也符合高考發展的方向。  概率與統計(理)命題趨勢預測:  高考對概率與統計內容的考查,往往以實際應用題出現,這既是這類問題的特點,也符合高考發展的方向。概率應用題側重於分布列與期望。 應用題近幾年的高考有以概率應用題替代傳統應用題的趨勢,2010年高考概率統計應用題多數省份出現在解答題前三題的位置,可見概率統計在高考中屬於中檔題。
  • 大數據和新經濟時代背景下,新經濟統計學的機遇與挑戰
    本次活動採用線上形式,數十位行業大咖、專家學者雲集雲端,縱論行業大勢,發表真知灼見。次日,本次論壇的部分專家學者再次通過網絡對大數據和新經濟時代背景下,新經濟統計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深入探討,對於中國新經濟統計領域的知識體系如何完善與實踐應用指明了方向,非常及時且富有意義。
  • 近十年全國新課標高考概率統計解答題分析(理科數學)暨2018年高考展望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來全國課標卷概率統計必有一道解答題,而且題型相對固定,一般是第19題,有時也在第18題,難度中等,課標I比課標II、課標III難度略大。(獨家原創高考預測)2017年高考概率統計解答題展望2.《高考考前查漏補缺之《變量間的相關關係》分析》       回顧這十幾年概率統計解答題的考查,儘管考題並不難,但是學生的得分率(理科省平均分2017年是1.5分,2016年是3.08分)始終是徘徊在低位,希望通過此文給同行們一個參考,如能給大家一點啟發和幫助學生總結提供便利,則於我有莫大的榮幸。
  • 「助力高考」高等數學背景下的高考數學命題研究
    自1999年起,高考將「能力立意」作為命題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以來,以高等數學背景命題成為了高考命題的重要思路之一。高等數學背景命題的立意是考查學生數學思維品質、數學素養、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甄別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潛質。
  • 高考數學難度不會降低 幾大類型題範圍預測
    距離高考僅有10天時間,在這個時段,各科的複習也已經到了最後階段,一般有經驗的老師都會在這個時段把各科的高考要點進行串聯,讓考生對該科目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昨日,本報記者邀請長春市二實驗高三數學教師王樂,根據近三年高考出題情況,以及新課改高考的要點,對今年高考的幾大類型題進行了預測分析,希望考生對數學的複習能做到有的放矢。
  • 新高考背景下,命題有何特點?普通高中如何選課走班?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春銘)高考新政背景下,學校如何實現教育創新?如何應對新高考改革對教育、教學、管理和人才培養方式等提出的全新挑戰?
  • 新高考數學動向|從高考試點地區試卷中獲得答案
    廣東、湖南、湖北、遼寧、河北、重慶、福建、江蘇等地區將繼續推進新高考改革。新高考相對老高考,以知識刪減為主,就數學學科而言,總題量並沒有發生變化。從題型上來看,主要有以下變化:多選題:選擇題答案不唯一,存在多個正確選項。
  • 萬物分析的大數據
    所以,不同的學校有的是信息學院申報,有的是計算機學院牽頭申報,有的設在統計學院,還有的在經管學院。像北京大學這個專業是放在理學下,授予理學學位。大多數是設在工學計算機門類下,授予的是工學學位。」華迎教授說:「數據科學很早就存在,是個比較經典的學科,現在和大數據技術結合形成了這個專業。目前教育部設定的本科專業名稱為『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科名稱是『大數據技術與應用』。」